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黄金桂>安溪又一极品险些被埋没的黄金桂

安溪又一极品险些被埋没的黄金桂

2019-10-0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一说起安溪茶,大家能想到的就是铁观音。好像安溪除了铁观音,就没有别的茶了。可是,你们哪里知道,安溪除了铁观音外,还有一款品质同样优越的乌龙茶,叫黄金桂。它的故事,不能被这样埋没。

秒杀价格最低的品牌茶,关注柒拾贰匠微信

黄金桂,又名黄旦,原产于安溪虎邱美庄村,是乌龙茶中风格有别于铁观音的又一极品。黄金桂是以黄旦品种茶树嫩梢为原料制成的乌龙茶,因其汤色金黄,有奇香似桂花,故得此名。在现有的乌龙茶品种中,是发芽最早的一种。

黄金桂香气特别高,芬芳优雅,常带有桂花,栀子花和梨香的混合味,素有“香、奇、鲜”之说。其成品茶外形,尖梭松活,体态较飘,不似铁观音般沉重,叶梗细小;色泽或呈黄楠色,或为翠黄色,或是黄绿色,皆有光泽;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续水后浅黄明澈,观赏性极高。

曾经,黄金桂的名气与铁观音不相上下。在清同治年间,福建茶商常把“黄旦茶”运往东南亚各国贩卖,引得华侨争购,一度供不应求。但可惜的是,黄金桂此后并没有与铁观音一样得到好的宣传推广,导致在市场上长期处于“有市无价”的状态。为了卖上好价钱,许多茶商对外都把黄金桂称作“浓香型铁观音”,可见其悲惨。但若论茶叶品质,茶香茶味,黄金桂实际上并不逊色于铁观音。

所以,朋友们,好茶不被人知,不是茶的悲哀,是我们的悲哀。在铁观音超出理性范围的火热之际,黄金桂更适合你我这样真正爱茶的人,去尝试,去推荐啊。

有用+10
分享

福建安溪:乌龙茶陆续上市名品黄金桂价涨一成

 中国茶网资讯:关注春市场,今天我们要把视线转到福建。福建安溪是我国最大的乌龙茶产地之一,这里也是铁观音的发源地,目前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茶3万吨。今年乌龙茶上市,产量和价格有哪些变化呢?

在福建安溪,尽管目前乌龙茶中最有名的铁观音尚在抽芽阶段,但乌龙茶的早芽品种茶黄金桂已进入采摘期,目前正在大量上市。周先生是虎邱镇的一位茶叶种植大户,他的500亩茶园里,五分之一都种的是黄金桂。

乌龙茶种植大户周先生说,“黄金桂产量每亩两百多斤到三百斤批发价钱大概是四十块到七十块中间 。”

记者来到当地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交易大厅里已经聚集了数百位前来售茶的茶农和茶叶采购商。茶农对黄金桂净茶的报价大约在35-40元每斤左右浮动。采购商告诉记者,这个价格比去年上浮了大约5元每斤的区间,他们的收购量也与去年差不多。

茶农说,总共七十多担,大概也是三十多块每斤,我们都是卖批发价的。

记者问:他们现在卖多少钱一斤?

茶叶采购商说:四十多块

记者问:那跟往年比,跟去年前年比

茶叶采购商表示,涨价了

茶叶批发市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春节过后有寒流,所以黄金桂上市比去年晚了三五天。从3月下旬以来的交易数据来看,今年产量应与去年同期持平,但总体成交价略有上涨。

中共安溪中国茶都委员会吴小猛说:春节过后那段时间有一阵寒潮影响了茶芽的生长到了三月下旬,新茶开始上市以后到四月份很快地就会进入旺季 。大概是八百多吨跟去年同期差不多持平

据我们记者了解,乌龙茶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是主要推手,记者在安溪走访时发现,人工成本是上涨最快的环节,而且往往涨了工钱还找不到人,接着来看记者的报道。

当地一位种植大户告诉记者, 乌龙茶的生产制作流程,主要包括采摘、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每个环节目前主大都依靠手工完成,要自己的500茶园每年的净茶产量在吨以上,需要雇佣数百人次的采茶工和制茶师,由于当地青壮年多出去打工,工人难招,这几年人工成本逐年上涨。

茶叶种植大户周先生说:“平均差不多连制茶工人大概要两百块左右,制茶工人工资比较高 采茶的低一点,平均下来要两百块 一天每个工人就要两百块”

打工者表示, 一天给管理茶的一百多块吧,制作茶叶的时候一天有两百多块吧,那我爱人平时给他管理一下茶叶,一天有八十多块。

福建安溪: 人工成本飙涨 茶企上马自动化生产设备

在福建安溪一家铁观音生产企业 ,记者了解到,最近三年制茶的人力成本每年都有百分之十到二十左右的提升。

某茶企负责人王文礼说,“以前采茶女工她正常是三四十块,后来是五六十块到了现在是一百多块还要贴她吃贴她住。”

为了应对用工成本和产量的不断加大,一些茶企投入大笔资金研发自动化茶叶加工生产线,虽然机器研发制造的成本甚至超过了千万元,但是细算下来,从企业的运营成本来说还是很划算。单包装环节就可以节约人力成本50%以上。

某茶企负责人林荣溪说,“我们这个包装人数 五六百人 那么我们通过这个自动化生产线完了以后 我们只要一两百个员工。”

福建安溪:高端茶少人问津 茶叶回归大众消费

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像其它消费领域一样,高端茶的消费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不少原本走高端路线,以政府和企业采购为目标的茶企纷纷转变战略,增加中档茶的产量,产品价格也逐步回归平民路线。

当地的茶叶经销商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原本销量较好的高档礼品茶都出现滞销,而这些产品以往都是以政府采购和企业定制为主。

福建茶叶经销商表示,以前店里主要卖的都是一些高端的茶,然后价钱都是在两三千每斤左右,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差不多在五万,从五万块直接掉到了一万块左右。差不多现在的茶都在一千块以内比如说一些普洱、铁观音、白茶红茶,除了这些礼品就是以前都是以送礼为主 现在是以买茶自用为主 。

这位经销商告诉记者,眼下红木盒、精装大礼盒装的茶叶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纸质、塑料包装的三五百一斤乃至价格更低的茶叶。当地一家大型铁观音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往年春茶上市前每斤一千元以下的订单几乎很少会接,但今年大不一样。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表示, 他们是去年开始陆续推出几百块每斤的茶从今年第一季度来看 已经上升到整个公司的营业额的40% 这个数据已经是很可怕了 。

记者问:“原来占比很少?”

受访者B说:“原来占比比较少,我们主要是一千块以上的茶多,那今年我们已经把战略做了重大调整,就是更理性,理性的回归。”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说,“就是你这个包装费用一定不能超过百分之五 从外纸箱 到包装盒 到内罐 到内袋等等 所有的 你只能控制在百分之四五之内。”

数据显示,福建安溪有上千家茶企,全县100多万人口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员从事茶产业。为了应对市场的巨大变化,安溪县政府主导以退茶还耕和退茶还林的方式上淘汰了数千亩的低品质茶园,确立了“两腿走路”的战略。

福建省安溪县副县长王金章说,“一个是纯手工的,质量非常好的就卖高端的。那另外一个就是标准化、大众化以及标准化生产的,以价格也就是性价比高的来战胜市场 以后电子商务绝对是一个大的发展空间”

福建安溪 :乌龙茶出口量价齐升

国内市场的变化,使得一些茶企把眼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尤其是日本。今年一季度,安溪乌龙茶出口呈现同比递增的态势。为什么国内外市场有这么大的不同呢?接着来看记者的报道

据了解,去年福建安溪出口茶叶1.6万吨,约占全国乌龙茶出口总量1/3。厦门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福建省茶叶出口3098吨,同比增长42.2%。日本是福建最大的茶叶出口市场,1-2月福建对日本出口茶叶2175吨,占同期福建茶叶出口总值的70.2%;对美国、东盟分别出口210.4吨、170.7吨,同比增长63.6%和11.3%。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的会长王文礼告诉记者,自己的企业去年出口的3000吨茶叶中,有三分之二销往传统出口地日本。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安溪县茶叶出口今年第一季度的出口,比去年同期出口有10%的增长,我们公司将近有20%的增长。

王文礼说,去年他的公司出口非洲的乌龙茶单价为每公斤164美元,刷新了安溪高档乌龙茶出口单价的记录。此前中国茶出口一直受制于欧盟及日本的质量要求门槛。目前日本有276项农药残留及污染物检测,而欧盟则达到了470多项。欧盟更加严苛的茶叶农残新标准将于今年8月25日正式生效。

兴溪茶业董事长王吾河说,“我们不怕,因为我们全都是自有基地,跟农业专家我们经常都有联系,它变化,我们也变化,”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说,“它指标值高的那种农药,我们大胆去使用,指标低的农药,我们最好一点都不去用,那你就容易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对游戏规则的了解和掌握很重要。”

乌龙茶有几种黄金桂等级标准

  黄金桂,又称黄棪(旦),原产于安溪罗岩,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0~1860年)创制。叶片很薄,叶片未采摘时颜色就已经偏黄。外形:条索细长尖梭且较松,体态较飘,不沉重,叶梗细小,色泽呈黄楠色、翠黄色或黄绿色,有光泽。有“黄、薄、细”之称。

乌龙茶有几种黄金桂等级标准

  内质:汤色金黄明亮或浅黄明澈。香气特高,芬芳优雅,常带有水蜜桃或者梨香,滋味醇细鲜爽,有回甘,适口提神,素有“香、奇、鲜”之说。

乌龙茶有几种黄金桂等级标准

  叶底:黄绿色,叶片先端稍突,呈狭长形,主脉浮现,叶片较薄,叶缘锯齿较浅。

  最核心特征:干茶比较轻;传统黄金桂的茶汤有水蜜桃香味;评叶底,发现叶片薄,呈狭长形。

乌龙茶有几种黄金桂等级标准


黄金桂因色如黄金奇香似桂而得名

黄旦, 又称为黄金桂,清咸丰年间原产于安溪罗岩,已有一百余年的栽培历史。黄金桂是成茶的商品名称,是以黄惔品种茶树嫩梢制的乌龙茶,因其汤色金黄有奇香似桂花,故有黄金桂之称。

黄旦的由来有两种传说:

其一,相传,清咸丰年间,安溪罗岩灶坑村,有个青年叫林梓琴娶西坪珠洋村女子王淡为妻。当地风俗,结婚一个月,新娘回娘家“对月换花”,返回婆家时,新娘带回的礼物中要有一样东西“带青”,也就是植物的幼苗,以象征世代传承,子孙兴旺。

王氏“带青”之物,即为两株小茶苗,种在祖祠旁的园地里。经夫妻双双培养,长得枝繁叶茂。采制成茶,色如“黄金”,奇香似“桂”,左邻右舍争相品尝,啧啧称赞,特以王淡的名字命名。后来,茶商林金泰将黄旦运销东南亚各国,供不应求。为进一步提高黄旦的身份,并根据黄旦的特征,取名为黄旦。

其二,19世纪中叶,安溪罗岩村茶农魏珍,外出路过北溪天边岭,见一株茶树呈金黄色,因好奇心驱使而将它移植家中盆里。后经压枝繁殖,精心培育,茁壮成长。采制成茶,冲泡之时,未揭杯盖,茶香扑鼻;揭开杯盖,芬芳迷人,因而传扬。后人根据其叶色、汤色特征,取名黄旦。

下一期名茶故事,为您带来周打铁茶的传说,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