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中国茶文化>潮州工夫茶具

潮州工夫茶具

2019-02-11 访问量: 46 茶礼仪网

潮州工夫茶具 (1)

工夫茶道的形成,取决于三个基本前提:乌龙茶;工夫茶具;瀹饮法。这三者缺一不可。而工夫茶道的工夫,很大程度体现在茶具上。

现代潮州学者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工夫茶》中开列了二十件工夫茶具:茶壶、盖瓯、茶杯、茶盘、茶洗、茶垫、丝瓜络、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榄核碳、砂铫、羽扇、铜火箸、锡罐 、竹箸、茶担、茶桌、净巾等。在这二十余件茶具中,红泥火炉、砂铫、茶壶、茶杯被人们称为“工夫茶四宝”。

潮州工夫茶具形成于何时,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同其它事物一样,潮州工夫茶具也经历了从形成、发展到不断完善的过程。

而通过对茶具的考察,我们又可大致了解到历代饮茶方式变化的轨迹。潮州因此也就有一批喜欢收藏茶具的有心人,眼前这位茶叶经营者叶汉钟,就是其中之一员。

叶汉钟:“这个(茶碗)我估计是(唐代)的,是否确切请曾教师鉴别一下。”

曾楚楠:“这个是唐朝风格。这个(茶碗)很明显是我们这里(制造)的东西,说明宋代的时候我们这里有饮茶的现象。郑润是潮州一位大名人,郑润是清乾隆年间潮州一位书法艺术家,书法造诣非常高,当年曾和北京大书法家翁方刚私交甚厚。如果真正是郑润收藏的东西,那么这个(茶碗)有特殊价值,从釉面、造型来看,与我市笔架山窑(的产品)比较接近。宋代潮州虽然有白瓷但釉非常薄,同时做工也不那么精致。郑润本身懂鉴赏,有这方面常识,当时,看成是宝贝,所以自已(在碗底)题写两个字(郑润)。”

“喝茶用什么器皿,历代都不相同,唐朝人用碗,宋朝用盏,元朝也是用盏。相比,唐朝的茶碗大,宋朝的比较小。唐朝人为什么要用这么大的碗(喝茶)呢?说来话长,要先从茶叶谈起。唐朝人制茶,是把茶叶采下来之后放到蒸笼里蒸熟,然后趁热放在石臼捣烂,捣成茶叶泥,再象制砖一样印成一块一块。(茶饼)中间还要挖眼。晒干后,再放入炉中烘焙。”

“茶叶怎样饮(用)的呢?要先敲碎,然后放在碾槽碾末,还要用筛斗筛,筛得越细越好。为什么(唐朝饮茶)称为烹茗?因为确确实实是(采用)煮的(方法)。(煮茶的时候)用一个钢炉,上面放着钢鼎。水放在钢鼎里煮,水将沸的时候要加点盐,然后舀起一瓢水(备用)。水煮至二沸时用竹夹在水中搅拌至中心出现一个水涡,然后将茶末倒入水涡中心。这时鼎中会涌起泡沫,茶末起细泡沫就越多。这时要用舀起的那一瓢水沿鼎沿注入。这一做法陆羽的《茶经》称为:“育华”。饮茶有时候是泡沫、茶汤、茶渣一起喝。”

“宋朝同样是制茶饼。但是(当时)所采茶叶更加嫩细,而且制作过程增加了一道榨的工序,把茶叶的汁榨出来(榨掉),所以茶色非常白,因而宋朝茶盏一般都是(采用)深颜色的。宋朝人喝茶同样喝茶沫,但已不再把茶放在钢鼎里煮,而是用一把钢壶烧开水冲泡,这就开了“瀹饮法”在先河。”

“冲泡之前要先将茶末放在茶盏里调糕,就象冲藕粉一样调糕。再从高位慢慢冲入开水,边冲水边用竹筅旋转打击。目的是让茶汤泡出更多的泡沫来。宋朝人称之为斗茶。宋朝的茶盏都有一条水线。一般冲泡的茶汤(只有茶盏的)六成左右。经过击拂之后泡沫涌得很高。如果泡沫持久,泡沫紧贴盏壁,如果泡沫塑沫退落快,先看见(盏中)水线,便是斗输,(斗茶)输赢的次数称为“一水二水”与现在的潮州方言(表示轮次的)说法差不多。”

“现在我们饮用的茶叶(散条形茶)是到了明朝才开始出现的。散条形茶的出现,饮茶方式也相应变化了。明朝人直接将茶

叶放入(茶)壶内用沸水冲泡与现在(冲茶方法)大同小异这种方法称为“瀹饮法”。工夫茶就是在“瀹饮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瀹饮法”(使用的)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