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福鼎白茶>福鼎白茶梅山茶徒官网-福鼎梅山茶徒老工艺白茶有限公司

福鼎白茶梅山茶徒官网-福鼎梅山茶徒老工艺白茶有限公司

2020-04-1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本文由福鼎白茶网编辑(微信号:912920153),欢迎喜欢喝茶的朋友转发分享到朋友圈,福鼎白茶网(www.fuding.tv)提供白茶新闻资讯,全面的白茶茶功效知识历史文化介绍!

梅山茶徒

福鼎梅山茶徒老工艺白茶有限公司,位于中国白茶原产地——福鼎,是一家基于“行业核心资源和互联网营销”的新型白茶企业。公司创始人梅传生先生,是福鼎市级福鼎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低温成茶”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柏柳梅氏制作白茶技艺精湛,自成一家。梅传生的祖父梅世欢,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至抗战初期,大量产制茶叶,运往福州“福鼎会馆”,分别为福鼎大茶商梅秀蓬的“协和隆”商号、梅伯珍的“恒春祥”商号和白琳袁子卿的“合茂智”商号供应茶叶。梅传生七、八岁起即随父母身边采茶制茶烘焙白茶,1995年开始跟随福鼎高级制茶师朱家景和福鼎国营茶厂次深老茶人李才培深研制茶技术,2009年开始师从国家级非遗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梅相靖专学传统福鼎白茶制作技术,集众家之长,总结制茶技艺方法,撰写有《柏柳村的茶文化》,《我记忆中的白毫银针》、《也说福鼎白茶》、《“茶叶与铁器相冲”发微》、《柏柳聚秀诗联》等多篇经验性文论。

2015年公司通过了 QS认证。

莲花寺简介

一、历史溯源

莲华寺,位于福鼎市点头镇大峨村梅山自然村的莲花山下。寺后山峰海拔近800米,周围群峰叠翠,层层相裹,状如百叶莲花,故而定名莲花山。又因群峦拱秀独托一峰,其峰形似栩栩莲花,古先贤借喻观音佛脚下的莲花宝座而得名莲华寺。该莲花宝座系自然造化,与天地同生。其形象之逼真,可谓神工鬼斧,天然成趣。此山钟灵毓秀,深蕴佛缘。据梅氏族谱记载分析和梅山村民世代口传,莲花山中自千百年前即有真修大德隐居莲花座下修行。莲花座下有天然石洞,洞中石床可供人居,莲花座下及邻山的几处摩崖石刻等古迹古物和本境民间相传的“和尚岩”“仙扛岩”等诸多故事均可直接或间接佐证上述历史传说。

自宋元以降,梅山原住民信士感受修行僧人为本境祈福安神的佛法功德殊胜到不可思议,遂有梅氏族人和袁家人体恤修行者艰苦,开始捐资捐地在莲花座下择地结庐,增设佛龛,供僧人清修。日常食饮由村民轮流供养,食饮过后回到本处事佛修行,长期如此。

至清朝光绪年间,梅山信士袁开进购地捐送本寺,即为本寺檀越施主。并与梅氏族人信士共同捐资,将原有草庐改建成寺舍佛堂,增塑佛像佛身,以改善僧人修行事佛、祈福保境的生活环境。此后,为了本寺僧人供养保障,又由梅山村民捐田捐山,作为本寺的固定寺产,供僧人耕作自给。

寺僧既修既耕,祈福保境,历代均有出现得道高僧。现尤健硕的梅山老年人梅相振等就亲身经历过近现代的两位得道法师:一位是民国年间至解放初期驻寺修行三十多年的释五妙法师,释五妙法师国学精深,兼通中医。驻寺修行时既为本境村民行医治病,又兼梅山村私塾教学,在寺里教授本村孩童习学文化。梅相振等老人在少年时就曾得蒙于释五妙法师的授文教诲。另一位就是解放后在本邑佛教界影响极大的释立西法师。释立西法师佛学达到智慧妙境,十指点烛,灵通阴阳,往生时显现祥瑞,邑人皆赞叹为仙人。

莲华寺虽居有灵仙山,佛法殊胜,但因山野交通闭塞,真修不事张扬,使世人极少知晓。至解放初期,由于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寺舍屋宇损毁严重,袁、梅两家倡议重修。时有柏柳村信士梅氏孺人将自家房屋拆送本寺,力助重建,被推为大施主,其尊名与檀越施主一并铭记在佛堂正梁上。此善举在本境曾轰动一时,此后几十年来一直传为佳话。

不期世事多舛,十多年后又逢文革动乱,传统文化惨遭浩劫。本寺虽处偏僻村野,亦在劫难免。解放初期重修完好的寺舍屋宇被强行拆撤,佛堂佛像被悉数销毁,寺后岩壁上铭刻记载的寺产、寺史、安境符咒及摩崖石刻更被凿毁殆尽。空前绝后的历史洗劫,使本寺数百年的佛家文化历史遭受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文革结束后的拔乱反正岁月里,本境村民又见社会逐渐清明,不忍宝寺荒废、佛像蒙尘,遂于1981年再次倡议重建。在物资匮乏,生活清贫时期,只能以夯土筑墙、石条做梁,勉强建就上下两栋分别做为诵经堂和观音楼,并于当年初秋落成。又于1990年代后增建两栋厢房,即成现有规模。

由于文革洗劫,致使本寺渊源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脉络遭受破坏,暂使记载断层。如今,人们只能从朝拜山顶上那天工造化的莲花宝座、抚摸那仙人留下的石洞石床、注视着释立西法师往生前留下那张仙风道骨的栩栩如生相片、仰望寺后岩壁上依稀斑驳的石刻痕迹、倾听着村民们诉说的相关寺史典故佳话里,品味和想象着历代先贤们为弘扬佛法、为生民康泰而不懈努力的历史故事。

二、延师过程

自改革开放以后,尤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村民陆续外迁,本境村落常住人口骤减,田园大量荒芜。更兼本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顿使寺庙佛事与僧人生活大受影响。近二十年来,本寺缺乏真修僧人,佛事时常处于凋零状态。

佛光普照,否极泰来。百年古刹,又逢大德。本寺檀越施主的后人袁家文先生和首事代表梅相振梅传雨等诸人倡议聘请法师住持,得到全体村民信士的赞同,并得到点头镇政府有关部门和大峨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几月前访得本邑高僧释钦安法师佛身清正、佛法殊胜,特呈文聘请释钦安法师担任本寺住持,重振三宝佛法。释钦安法师前月携弟子视察本寺,目睹寺产凋敝,佛事荒废,顿生大悲悯心,欣然应允诸首事的诚意邀请。并定于2014年农历闰九月十八日进寺。

今日也,天清气和,乾坤爽朗。来自四方的虔诚信众二百四十人俱,怀欢喜心会聚于莲花山莲华寺。巳时吉刻,众信士正立注目、合掌恭敬、口念弥陀迎接师父进寺。我辈有幸,在一派吉祥喜庆气氛中共同鉴证了尊敬的释钦安法师进寺住持。此事应为本寺大盛事,特撰文记载今日之盛,为后来者留念。

三、修缮费用

由于本寺屋宇建造已经多年,佛堂与宿舍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与破漏,急需修缮。诸首事倡议进行整修,其工程的施工项目与所需经费开列如下:

1、整改与重建大门座向;

2、筑建寺周边围墙;

3、大峨水库至本寺约7公里路面偏窄,雇挖掘机开挖交会车位置;

4、扩大寺前停车场;

5、诵经堂内外部的维修与砌筑佛座平台;

6、旧厕所拆除,在围墙外重新建一座厕所;

7、右厢房女众宿舍整修;

8、寺内电源线路与开关重新更换;

9、寺后山上砌筑一个蓄水池,水管分布;

10、佛像迁移,佛器添置。床铺、被服、桌椅等生活用具的添置;

11、进寺吉日,众信士前来迎接、祝贺的聚餐费用;

12、其他所需的零星费用。

以上所列诸项目所须资金约需17万元。

由于本寺经济匮乏,之前毫无资金积累,一切用度如同白手起家。袁家文先生与诸首事谨望各位信士施主能慷慨解囊,发心施舍,以助本寺重修,本寺将在重建落成时,将各位施主信士的尊姓大名刻碑载名,作永古留念,使之福报无疆。

四、莲华寺地产清单

(一)、原寺产

1、本寺座落地 六斗,占地面积约2亩

2、九斗尾(寺门头下) 农田 4.5亩

3、九斗岗(寺门外右侧)农田 3 亩

4、箩 贰(寺门头下) 农田 7 亩

5、寺 周 边 茶园 计4亩

(二)、近二十年来梅山村民送给寺里

1、袁开进 山地 3.8亩 寺后门坎

2、 陈敬台、陈妹孙 农田 3.5亩 寺右边

(向陈绍园购买来转送寺里)

3、袁祚调 茶园 1.3亩 寺后门坎

4、梅学雅 茶园 2.2亩 寺前门坎下

5、张阿衍 山地 1.2亩 寺后门外

6、释悟勤 山地 1.3亩 寺后门外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