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80后学茶札记|2017秋茶启示录Ⅲ

80后学茶札记|2017秋茶启示录Ⅲ

2019-04-04 访问量: 25 茶礼仪网

80后学茶札记|2017秋茶启示录Ⅲ

不管大家有没有对“2017秋茶启示录”这个主题产生审美疲劳,我都还想要再写一篇,这一篇继续讲观察,个人视野范围内有限的观察,有我自己的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给各位山头茶爱好者提供一些客观视角和线索,去推理那些萦绕在茶油心们中的疑惑。

启示五:从一则谈话看待古六山小树种植

古六山小树的大规模种植时间起始于什么时候?这个问题一直让我困惑。拖把杆那么粗的小树,茶农会告诉你这是五六十年的大树。教鞭那么粗,高度到腰际的未修剪小树,茶农也告诉我是二三十年的前种下的,成林成片,一眼望去熙熙攘攘。一开始,我想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好比是小树的种植应该是政府推广下的譬如“改革春风吹满地,千树万树茶山栽“式整齐划一的场景。然而,随着观察的深入,逐渐发现事实并不像这样。二十多年前,大概推演到95年前后,那会儿的古六山之魁首-易武,镇长张毅还没有创建”顺时兴“号,易武几乎没有私人茶庄,并且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在有资料可查的范围内,很少有关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之前,易武茶制作和交易的相关记录,易武尚且如此,象明理应更加落寞。如果制茶在那个时代没有繁荣起来,那么农民种茶的积极性会有多高呢,这个不得而知,但相信不会像种粮食那样有积极性吧。根据老一辈的茶山茶农叙述,上世纪,象明乃至易武,最重要的农作物仍然是粮食,虽然已经时至九十年代,但茶山上的茶农大多数依然贫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寨子周边的土地都相当的平整,因为这之前都是农田。版纳的平原少,尤其是茶山,稍微像样的土地基本上都用来种粮食和蔬菜了,只有那些远离山寨的古茶树得以保存,这是上世纪的情况。我们再说说进入2000年以后,上一篇札记中,我提到过茶农关于2005年前后,茶山涸泽而渔砍伐高杆古树采摘鲜叶的情况。试想,如果茶农对于茶叶有强烈的种植欲望,相信对待这些古树,应该不会使用极端的方式进行采摘。当然了,我也确实见过从形状上看,不止十多年的大树,而且很明显是成片人工栽种的,有说是八十年代,也有说是九十年代,但这种比小树大,比古树小的大树,在古六山相当稀少,可以说算不上什么规模,相信并不能为广泛的小树种植时间做证据。

80后学茶札记|2017秋茶启示录Ⅲ

启示六:国有林小产区的界限

相信刚开始接触国有林概念的茶友们,很容易被搞晕,小小的一个区域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个茶地的名称,这些茶地在地图上简直无法区分,问起茶农,茶农一般会顺手一指“箐子这边是白茶园,那边是弯弓“。通过对几片国有林的观察,我大概总结了一个关于茶地划分的规律。当然了,口感上的界限是其一,但在地形上大致有以下两个规律:一、不同山脉下的茶地,经常会以山梁作为划分界限;二、同一山脉下的以河流或溪流(当地人俗称”箐子“)作为茶地划分界限。当然了,这并不能满足我的好奇,接着我又傻傻的问了一句为什么会这样,茶农轻描淡写的告诉我:同一个梁子或者小河一侧的茶地打理起来方便……真的是soeasy啊。而给茶地起名字,也是因为几家人在一片茶地维护的时间久了,茶农相约一起去茶地干活时,为了方便称呼某一片茶地,而顺嘴叫出的一些名称,比如”团包地“、”落水“、”岩(ai)风山“等等。

80后学茶札记|2017秋茶启示录Ⅲ

当然了,近几年的一些新出现的茶地名称就是茶农和外来茶人们合作的产物了,比如弯弓“凤凰窝“,听听这高大上的名字,再对比”团包地“这样乡土的名字,茶山的日渐繁荣也就不足为奇了。随着2017年秋茶的落幕,整年的茶叶采收也算划上了句号,在茶山这些年,山不变,水不改,但每年却仍然要面临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像今年密集的雨水,去年减产的茶叶,前年飞涨的价格…每年的状况不尽相同,调整心情在相对动荡环境种找平衡,这是我今年一整年的感悟,当然了,也感谢一直关注公众号的茶油们,除了个人对茶叶爱好以外,你们有声无声的支持,也是我继续游走茶山的动力,感谢大家。(本文来源:捌零后学茶人)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