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价格>理性来讲大红袍价格多少才算合适

理性来讲大红袍价格多少才算合适

2019-06-08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现在网上出现了一款售价仅为9.8元的大红袍,38克,罐装,且卖得火热。小编看了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如果正宗大红袍价格真的这么便宜的话,那这个世界就好玩了。

想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时候,毛主席把4两大红袍作为珍贵礼物送给了他。照此算来,二人也不过是50元的交情。

又记得前几年有九龙窠大红袍拿到市场上拍卖,20克竟然拍出15.68万元的天价。现在看来完全都能买一座茶山了。

所以,由此可观,正宗大红袍价格无论如何都不会优惠到这个程度。那它到底应该卖多少呢?

先以最正宗的母树大红袍来说,曾经一年只产八两的量,到现在的停产,市面上只留下了它的传说,其价已无法估算。

而如今市场上销售的大红袍基本上都是母树的嫁接版。虽然质量和口感与原版相差无几,但在价格方面总算是大打折扣。按照武夷山当地制茶人的工艺而言,正宗大红袍价格在2000元以上算是很便宜的了。更为地道一点的,价格上万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网上普遍流行的三四百元一斤至上千元一斤的大红袍,更多是一种拼配版本。因为正宗的大红袍大多都生长在石壁上,导致其采摘并不能像其他茶类那样可以机械化,规模化,因此产量不会很高。而面对市场上这么大的需求,鲜叶拼配,半成品拼配,成品拼配等措施就显得非常适宜。

所以,尽管市面上大红袍价格相差悬殊,但基本上还算值得大家购买品饮。但仍然有一些不良商家一味地玩价格诱惑,这就需要广大消费者警惕和小心了。

有用+10
分享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大红袍茶砖的研制成功可谓是跨越十载。在1995年前我父亲陈德华脑子里就在构思紧压茶的制作,先后到了湘.滇等地去学习、考证,历经种种困难,仍然执着的坚持武夷岩茶紧压茶的研制。

当时有几点考虑:一是岩茶初制过程不像闽南乌龙茶,有经过包揉造型工序,所以它茶叶条索显得疏松呈直条状,体积膨松占位。如果把它制成紧压型饼茶或砖茶只有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对方便贮运是有意义的。二是武夷岩茶在历史上就有不少名家,对其贮存后的品质显著优于新茶的论述:清代名人周亮工在他著的《闽茶曲》中就论述到武夷岩茶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存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以及在古籍名著中常见到对武夷岩茶有性和不寒,久存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经典评价。


几经周折,我们找武夷山市农械厂于1997年完成样机的设计并投入试产。当时试产的产品是砖茶,每块100克。此年是香港回归,也是牛年。  为着纪念,将茶饼表面印上金牛图案。第一批产品1吨多当年就投放广东市场,随后部分进入香港市场试销均得到认可。


下图为压制茶砖的机器、模具: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当年将首批产品送到福州請省里专家审评鉴定,他们是茶叶泰斗张天福,省外贸茶叶公司教授级高工庄任,省茶叶学会会长林心炯,福建农业大学教授詹梓金,该校茶学专业审评学副教授郭雅玲等五位专家,经审评后形成如下一致意见:

以武夷岩茶为原料,经过紧压工艺造型,改变散茶条茶的疏松外形,有利于包装贮运。商品保质期長,创意独特新穎,方便定量冲泡,香味醇浓,能保持武夷岩茶特有风格

专家意见如图: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98年后陆续试产了五六吨,期间由于诸多原因加之市场不够成熟,紧压茶的生产一度中断。父亲陈德华在2004年帮助《武夷星茶业》建立了一条紧压茶生产线后,产品市场形势有所看好。

于是2005年我们决定通过爱德华实验茶场,恢复紧压型岩茶的生产。这次大胆采用了各种优质的武夷岩茶作原料,首创大红袍茶砖,正面采用陈椽教授1996年题的大红袍茶砖,背面则是可掰成八小块的巧克力形状。让愈来愈多的人认识到,紧压茶并不是全用茶叶中的下脚料制作,它可以是优质的武夷岩茶,适宜存放,具有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温不寒,久存不坏的特点,而且好的岩茶压成的紧压茶,就如同好酒,适宜存放,愈放愈醇,口感更加顺滑、醇厚,具有收藏价值。于是一款由陈椽题写的大红袍茶砖研制出来了,也就是竹缘堂大红袍茶砖。


陈椽教授的题字,如图: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2005年生产至今,竹缘堂大红袍茶砖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许多中高层消费者的青睐。

竹缘堂历年武夷岩茶紧压茶包装如下图:

2005年的茶砖包装: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2006-2007年的茶砖包装: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1997年开始及以后的部分武夷岩茶紧压茶产品如下图: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2007-2008年始,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的包装如下图: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在研制竹缘堂大红袍茶砖时, 我们考虑用的都是优质的武夷岩茶原料,这有别于一般的边销茶。主要制成两种口感的:一种是清香型,属于当前市场最流行的发酵稍轻的武夷岩茶,汤色澄黄透亮是其典型特征之一。清香型大红袍茶砖发酵和烘焙干燥程度均较轻,茶叶中的水份含量略高,冲泡后叶底透亮鲜活,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香高味纯。清香型大红袍茶砖一般可连续冲泡7次左右,具体由茶叶的投放量决定。


另一种是熟香型属传统半发酵的武夷岩茶,适合资深茶友饮用,因为口感较重,叶片成色不及清香型好,但口感最为纯正味重,汤色醇浓是其典型代表之一。冲泡之后的茶汤颜色也比较浓,喝起来感觉醇厚甘爽,即滋味纯正。可连续冲泡7次以上。

竹缘堂大红袍茶砖研制前后


大红袍茶砖最为注重岩韵,就是岩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中所指的岩骨,俗称岩石味。即大红袍在武夷山这个特有的地域环境中所特有的山场味。岩骨花香中的花香并不是像花茶那样,或以加花窨制而成的香,而是生长在武夷山的鲜茶在独有的加工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是一种味感特别醇而厚、能长留舌本(口腔)、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


大红袍茶砖在储存得当的情况下,经过岁月的积淀,它的香型会发生变化,由花香、果香转化为陈香、药香等香,时间长短不同,香型、滋味都会不同,但都会变得更具有岩茶的内涵,更令人回味。

特种名茶大红袍的五大品鉴方法

特种名茶大红袍外形紧实条索,色泽鲜润绿褐,冲泡后,香气馥郁略带兰花香,汤色明亮橙黄,叶片红绿相间极赋绿叶红镶边的美感。品鉴大红袍可从色、香、味、形及冲泡次数进行判断。

品鉴方法1、色泽

特种名茶大红袍的五大品鉴方法

大红袍干茶新茶色泽油润略带宝色为佳品;陈年茶色泽油润深褐的为佳品。

品鉴方法2、香气

上品大红袍香气郁清爽,深吸入后,能从鼻腔呼出幽幽的香气;足焙火制的大红袍属熟香型,以果香及奶油香为上品。轻焙火制的大红袍属清香型,以蜜桃香及花香为上品。

品鉴方法3、滋味

佳品大红袍冲泡后饮用,入口滋味甘爽顺滑;下品大红袍滋味淡薄;劣品大红袍滋味苦涩、酸麻。佳品的大红袍滋味明显无苦涩,有粘稠感,爽滑、回甘及回味非常明显。初学品茶者不易掌握。

品鉴方法4、外形

佳品红袍干茶外形均匀,整洁,条索,略弯曲并紧实肥壮;反之为劣品。佳品大红袍冲泡后叶底柔软、明亮、整齐,叶底略带红边。

品鉴方法5、冲泡次数

品质越高的大红袍,冲泡的次数会越多;能冲泡八次以上的为最佳品。佳品大红袍冲泡规则“七泡八泡仍有余香,八泡九泡仍有余味”。

肉桂茶和大红袍的优良基因

肉桂茶和大红袍的优良基因主要表现在它们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还有优良的生态环境。具体如下:

肉桂茶的优良基因

1、肉桂茶具有优质乌龙茶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福建茶叶工作者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乌龙茶良种选育积累了丰富经验,确认肉桂具有优质乌龙茶的上述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肉桂为无性系茶树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展,分枝较密,叶片呈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园,叶身内折,叶色绿或深绿,叶肉厚,叶尚软,叶缘略具波状,锯齿细浅。芽梢绿色,毫少。一芽三叶百芽重53.0克。花冠直径3.0厘米,花瓣7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开花结实率低。芽

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根据福安农校和双狮戏球肉桂茶园观察,在正常肥管管理条件下,定植二年经二次定剪,树型已有60%以上覆盖度,并开始初采[1]。肉桂抗旱、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高,适制乌龙茶,品质优良。成品茶条索壮实,色泽清褐泛黄带砂绿,香气浓郁辛锐似桂皮香或姜味,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明显,汤色澄黄或金黄清澈,叶底黄亮柔软,绿叶红镶边。

肉桂内含物成份较丰富,其中碳氮代谢适中,水浸出物、醚浸出物含量在一般水平以上,氨基酸、单糖、双糖含量较多,各种儿茶素组成含量比例协调。据测定,春茶一芽二叶干样含氨基酸4.6%,茶多酚22.7%,儿茶素总量14.6%,咖啡碱3.8%[2],肉桂三叶驻芽梢干样含茶多酚25.41%,水浸出物39.00%,儿茶素总量179.43毫克/克[3]。这些都表明肉桂茶品种具有适制乌龙茶的生化特性。据原崇安县肉桂茶课题技术组研究报告,肉桂茶香气主要成分为正辛酸,水杨酸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正丁酸,顺-3-己烯酸,吲哚,β-紫罗兰酮,顺-茉莉酮等,并指出其香气成分总含量和组成含量大于武夷水仙,为武夷肉桂高香品种奠定了物质基础[4]。

2、肉桂茶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

(1)立地条件

《茶经》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本是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林冠下的一种植物,在系统发育中已养成喜好漫射光、好温暖、好湿润、耐酸性土壤的特性。武夷山是国家一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650米,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肉桂茶树原产于武夷山内山,境内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年平均气温18℃~18.5℃,相对湿度约80%,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肉桂茶树生长于岩谷峻崖和幽涧流泉之间,常年林木葱笼,云雾缭绕,太阳直接照射少,多漫射光,构成温度、湿度、风速、光照等相互协调的自然环境,与系统发育中的生态环境极为相似,有利于茶树生育和茶叶中呈味和芳香物质的合成,孕育出肉桂的独特韵味和特色香型。不同地域条件的茶叶,其品质是有差异的。如武夷内山傍岩临水的肉桂茶”岩韵”明显,品质优于武夷山外围九曲溪畔所产的肉桂茶。

(2)地质土壤条件

明代万历徐勃《茶考》云:“武夷山中土气宜茶,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矣。“武夷山的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砂岩及页岩组成。陆羽《茶经》的“一之源”记载:“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认为烂石是风化完全之土壤;砾壤则是砂砾土。武夷山中的土系为烂石及砾土,即是陆羽《茶经》中所说土壤中的”上者”或“中者”。烂石、砾壤经风化后,为茶树提供丰富的钾、锌、硒等微量元素,适宜的地质和土壤,造就了肉桂茶的优异品质。

如果离开武夷山的内山种植肉桂,应选择地域、气候、土质与武夷山内山类似的生态条件。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土质适宜,属于“烂石”、“砾壤”,或即使是属于陆羽《茶经》中所说的“下者生黄土”,也可试种;通过人为布置生态茶园,茶、林、农、果、绿肥、牧草等多层次间作,创造适宜的土壤生态环境条件,也可试种肉桂茶。如:武夷山市岩区边缘的赤石镇、福安农校、福安王家茶场、三明、永安等地,上世纪80年代及随后引进的肉桂茶,都取得成功的经验。

大红袍的优良基因

1、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征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

大红袍为千年古树,稀世之珍。现九龙窠陡峭绝壁上仅存4株,树龄已达千年。于每年5月13日至15日高架去梯采之,产量稀少,被视为稀世之珍。武夷大红袍,属于单枞加工、品质特优的“名枞”,名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

2、优良的生态环境

武夷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峰)下天心庵(永乐禅寺)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个朱红字。该处海拔600余米,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8.5℃。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全系酸性岩石风化而成。

大红袍产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综上,肉桂茶和大红袍之所以能达到现在的成就主要就是因为它们“优良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