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茶叶图片、茶图片、茶素材

大红袍茶叶图片、茶图片、茶素材

2019-06-09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大红袍茶叶图片、茶图片、茶素材

大红袍茶叶图片、大红袍茶叶素材

大红袍茶叶图片、茶图片、茶素材

大红袍干茶外形图片、大红袍干茶外形素材

大红袍茶叶图片、茶图片、茶素材

大红袍叶底图片、大红袍叶底素材

大红袍茶叶图片、茶图片、茶素材

大红袍汤色图片、大红袍汤色素材

有用+10
分享

当金边齐兰邂逅银凤(奇种)


欣瀹“金兰”“银凤”

凝紫叠翠的武夷山,烂石沃壤,孕育了岩茶的神奇。无论土生土长,还是南种北移,从古至今,经“天人合一”——自然选择与人工选育的改造,形成了多如繁星的“花名”,“四大名枞”则为其中的佼佼者。名枞之所以“名”,因其声名在外,众所周知,欲品易得,而其它一些“花名”,常常耳闻却难目睹,更遑论品赏,是为可遇不可求。兴许是口福,恰恰在茶友的小店中“偶遇”了两只“花名”——金边奇兰和银凤,欣喜之情不言自表。这一“金”一“银”,就品名而言,一为名花,盖以茶品香气见长;一为神鸟,盖以茶树树型名之。二者虽不可等而视之,但其韵其质令人印象深刻,都具有鲜明的品种香,因而姑且“拉郎配”,并延请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质量专业高级工程师陈郁榕老师来一同冲瀹赏鉴。

金边奇兰

奇兰本产自安溪及闽南乌龙茶茶区有竹叶奇兰、金边奇兰、慢奇兰、白奇兰、黄奇兰、早奇兰、小叶奇兰等品种,用它所制的乌龙茶以清高似兰花之香著称,如漳州平和的白芽奇兰。上世纪90年代,金边奇兰由南往北“迁徙”,栽植于武夷山,经十多年的进化而融进了许多当地的“本土气息”,成为武夷茶“花名”中一员,并且在闽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熏陶”下,形成独特的品质风格。这泡金边奇兰便是采制于该良种茶树。

它条索紧结稍壮实,乌黑油润,节间较长,全然不同于它生活在南边的“姐妹”那样有着圆结砂绿的颗粒,它似乎来得更飘逸些。

先是醒茶,以最快的速度将茶汤滤出,淋洗茗杯。热嗅,一股高扬的花香从盖杯中溢出,优雅清纯,香如幽兰。

第二道,注入沸水,静置几秒后出汤。花香袭人,浓郁稍锐,并溶解在橙黄略深的茶汤中。轻啜茶汤,滋味浓厚稍有回甘,香气仿佛在口中丝丝化开。

第三、第四道,冲泡静置时间与第二道大致相同。品种香仍然保持地很到位,既非内敛,又非张扬,不愧为“君子”。汤色则更显清澈明亮,滋味基本维持在第二道的水平,持久耐泡。

第五道时,兰花香仍然明显,汤色橙黄清澈,滋味有所减淡,但不失醇和,舌根感到有几分清甜。

第六、第七道,相应地延长出汤时间,以便于茶更充分地浸出。揭盖后,嗅到的依然是不曾减弱的兰香,浅橙黄的汤色愈发显得澄净。

至第八道,清杯盖、杯底还隐隐留有兰香,茶汤始有水味出现。

翻看叶底,它“继承”了岩茶“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搓捻起来,匀齐柔软。

欣瀹“金兰”“银凤”

银凤

银凤,望文生义,银色凤鸟,一个富有神话色彩和吉祥寓意的花名,名字来源大概与茶树叶色和树型有关,是武夷山土生土长的菜茶品种。其叶厚而脆呈浓绿色,叶片光滑,呈椭圆形。边缘锯齿较深,叶脉细而隐,萌芽力强。花甚多,发芽偏迟。

一如闽北乌龙茶大同小异的外形,条索紧结,在白瓷赏茶盘衬托下,乌润带褐。

煮水冲瀹,因其炭火烘焙,花果香较显,隐隐约约地带着一种大气。

润茶烫杯后,注水冲泡第二道。细嗅杯盖,花果香细腻,疏林薄雾般柔和。汤色橙黄略深,澄澈透明。微含茶汤,品种与生俱来的香气溶在口中,浸润喉间。

细细回味着茶香,咀嚼着茶味,迎来了第三道。启盖后,轻柔的花果香萦绕杯沿,使人宁静冲淡。舌头搅动茶汤,浓酽顺滑。汤色较之前道并无多大的变化。这样的香、味、汤色一直保持到第五道。

很巧的是,它与金边奇兰似乎有一种默契。同样到了第六、第七道时,还是“笃定”地保留着让人感到愉悦的品种风格,虽然滋味上有所式微,香气却始终如一。实属难得。

沉浸在清水中的叶底,匀齐而红边明显,或隐或现地透着几缕清香。

欣瀹“金兰”“银凤”

专家建议:莫把酵味作花香

在乌龙茶初制过程中,有时做青程度会稍微过度。虽然在闻香时也会有花香,但花香不纯正,酵味和品种香、花香会混杂在一起。因此,在品鉴乌龙茶时,应仔细分辨,莫把酵味作花香。

大红袍茶叶的冲泡方法学会泡茶的基本步骤

大红袍产于武夷山,茶树均生长在岩缝中,被称为“茶中之王”。大红袍茶叶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品质极佳。喜欢喝茶的茶友应该都知道,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是不一样的,每一种好茶都需要正确冲泡才能让人体会到它的奇妙之处,那么大红袍茶叶应该如何冲泡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大红袍茶叶的冲泡方法。

大红袍茶叶的冲泡方法学会泡茶的基本步骤

1、洁具

首先在冲泡之前需要清洁茶具,这一步对于冲泡大红袍茶叶来说相当重要,一定要先把茶具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这样才能泡出好茶。

2、赏茶

泡茶前还需要进行赏茶,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都应该认真观赏茶的外形、色泽,并且嗅闻茶叶的香气。虽然此时大红袍茶叶的香气并没有完全散发出来,但也能感受得到它的迷人之处。

3、置茶

置茶的时候动作一定要快,尽可能要在泡茶茶具温度冷却下来之前完成。

4、洗茶

大红袍茶叶不像铁观音那么紧结,因此洗茶的过程会相对简单一些。入水之后马上就可以把茶水倒出来了。

5、冲泡

冲泡岩茶的时候,高冲是非常重要的。高冲时最好能让大红袍茶叶在盖碗中翻滚起来,冲水后大约15秒即可倒茶。

6、分杯

将茶汤均匀地倒入每个人的闻香杯中,不用公道杯。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也是,第三泡可以倒满。

7、闻香

因为大红袍茶叶香气高远,所以在冲泡的时候就会有满室生香的感觉。将品茗杯和闻香杯一起放到客人面前。把闻香杯中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搓动闻香杯,然后靠近杯子,深呼吸,感受它的香醇。

以上就是关于大红袍茶叶的冲泡步骤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大红袍茶叶的品质也会影响茶汤的口感,想要知道更多关于大红袍茶叶的相关资讯,就到茶艺网吧!

大红袍的采摘和制作

高级的绿茶 大红袍的采摘和制作

夜光下的茶叶

采摘的讲究:

每年春天,采摘新梢芽叶3-4叶,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都不能随意混淆。

制作工艺: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其步骤细分要有晒青、凉青、做青、炒青、初揉、复炒、复揉、走水焙、簸拣、摊凉、拣剔、复焙、再簸拣、补火差不多十余道工序。

而重要流程则包括:

晒青:

晒青又称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

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

日光萎凋是最好的方式。

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上,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技术性极强,为了控制茶中酚类的氧化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

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

摇后静置,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

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

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

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

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

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

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脱掉部分水分,为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

也就是我们在茶叶之乡经常会看到的炒茶过程。

而若你来到武夷山,经过旅游区的茶叶店铺门口就能闻到一股极为甜香的青味。

题外话小贴士:大多数人知道杀青这个词儿大概都是出自某某影视作品某日杀青的报道。

这表示这部影视作品完成了前期的拍摄工作,开始步入后期制作阶段。

这与茶叶的处置过程中杀青这个关键步骤是相关联的。

而杀青一词确切是起源于先秦时代,人们在竹简上写字,为使竹简易于刻字且防虫蛀,就把它放到火上烤,这道工序就叫杀青或汗青。

后来到了秦代,人们用毛笔在竹青上写字,就免了刀刻这道工序,定稿时只需削掉竹青,在竹白上写字就行了。

这一道手续也叫杀青。

杀青就意味着定稿。

因此这个说法就多方向地沿用至今了~

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

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采用轻-重-轻的力道,令桶内茶叶自动翻拌和整形。

这种反复的揉捻再回到锅里复炒,不仅能提高茶汤的浓度,也形成岩茶的独有韵昧。

走水焙:

就是将揉捻后的茶叶流水放入90-120℃的密闭的焙窟里,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培,整个过程才10多分钟,工作速度十分紧张。

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出茶梗和碎末后的茶条先以高温复焙1到2小时,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

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

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难怪乎茶客们要对大红袍敬之三分,要用喝功夫茶的程序来品饮它。

笑言此茶也是下了功夫经过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夸父追日一样的煎熬锻炼才成就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