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2017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十大大红袍品牌排名推荐

2017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十大大红袍品牌排名推荐

2019-06-09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是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武夷山大红袍名闻天下,市面上拥有众多的大红袍品牌。光是福建大红袍品牌就有很多,那么该如何选购呢?我们一起来看下2017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希望对各位茶友有所帮助,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1:武夷大红袍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素有“茶中状元”之美誉,乃岩茶之王,堪称国宝,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以精湛的工作特制而成。成品茶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被誉为“武夷茶王”。

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2:海堤大红袍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一批经验丰富、长期从事茶叶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是福建省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生产标准最严、产品系列最全的乌龙茶生产加工商和进出口贸易商。

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3:御龙阁大红袍

7年茶行业特许加盟运营经验,250多专卖店的成功运营,7年来的探索与总结,针对茶叶专营连锁,形成了一套山 国饮艺茗茶所独有的、既完整又细致的营运标准,通过高效、反复、持续的培训,拥有很多充满活力的连锁分店。

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4:八马大红袍

八马茶业是一家集茶园基地、生产加工、连锁、出口为一体的大型茶叶企业。八马源于百年前名扬东南亚的“信记”茶行,掌门人王文礼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观音代表性传承人,是铁观音发现者王士让的第十三代传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

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5:天曦大红袍

“天曦茗茶”系中国驰名茶业商标“天福茗茶”的第二品牌,致力于打造中国最高性价比的茶叶电子商务品牌,其优势在于通过便捷的网络服务提供物美价廉的优质茶产品,为广大网友购买好茶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6:兴乆岩茶大红袍

福建省武夷山深宝裕兴茶叶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聚芳永控股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武夷山市裕兴茶业有限公司、兴九茶有限公司于2012年合资组建,为武夷岩茶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公司。

福建大红袍品牌排行榜7:尚客茶品大红袍

有用+10
分享

论大红袍四种传说的对错与母树大红袍的真假


四种大红袍传说淮对谁错——

“状元报恩说”最合情理

在对于“大红袍”传说的众说纷纭中,几种影响较大的说法归纳起来无非“状元报恩说”、“皇后治病说”、“县丞祭茶说”、“猴子采摘说”、“县长命名说”等几个脚本。

脚本一: “皇后治病说”

“皇后治病说”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离武夷山最近的京城是南宋的杭州城,依当时的信息和交通条件,从皇后“突然得病”到找到“大红袍”治好病,起码要花费几个月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个说法显然不符合一般的逻辑。

脚本二: “县丞祭茶说”

“县丞祭茶说”也十分牵强。武夷山虽然自古有祭茶的习俗,但县丞作为七品小官穿大红袍祭茶也不合乎古代严格的着装礼制。

脚本三:“猴子采茶说”

“大红袍”虽然生长在岩壁上,但不至于高不可攀,早在3000多年前,武夷山的山民们都能把船棺安放到几百米高的悬崖上,何况那区区的几十米岩壁。无疑,“猴子采茶说”严重藐视了武夷山人的智慧。

脚本四:“状元报恩说”

这是几个脚本中最令人信服的,说的是明初举子赶考途经武夷山,中暑昏厥路边,被天心寺僧人所救,以茶入药为其治疗。举子病愈后高中状元,回天心寺报恩,方丈说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叶,嘱其以红袍披盖茶树,以表谢恩。“大红袍”故事从此不胫而走。靖难之变后,朱棣为追杀建文帝,派胡潆遍访寺院宫观,胡潆到武夷山时入驻天心寺,爱喝茶的胡潆听了“大红袍”的故事,便请旨敕封,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并正式册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

印证理由一:红袍含义

大红袍,顾名思义就是红色的袍服。在中国服饰的发展史上,衣着大红色的袍服主要见于明朝。明朝洪武时期确立了基本的官服定制。在公服穿着上,明朝廷明确规定“一至四品着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其中“绯”就是指大红色。因此,明以后红袍渐渐成为清廉高官的代名词。

可见,“大红袍”是明代清官的指代。可以推测:“大红袍”茶出现于明代,并与当时某位清正廉明的高官或朝廷有一定的联系。

这一推测与“状元报恩说”比较接近。

印证理由二:存世时间

“县长命名说”中有“大红袍,民国三十二年,吴石仙题”的摩崖石刻,因此有人推测“大红袍”得名于1943年,但在成书于1921年的《蒋叔南游记》(蒋希召著)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可见,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便有“大红袍”茶了。

清朝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郑光祖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禄·杂述》(公元1839年)卷四里说:“……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建”,即指建宁府(武夷山当时隶属建宁府);“旗”,指的是茶(古代新采茶芽状似旗、枪,古人常以“旗”、“枪”指代茶叶),按照“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 大红袍”在清初就已经名扬天下了。这段文字的发现填补了清朝“大红袍”文字记载的空白,把“大红袍”有据可考的历史至少往前推了二百年。

印证理由三:史料考究

近年来,随着“大红袍祖庭”——天心永乐禅寺佛 教文化和寺院历史的深入挖掘,为“状元报恩说”、“大红袍”始于明代增添了诸多佐证。1991年,天心永乐禅寺大雄宝殿重建时,工地挖出两个明代的圣旨碑、一对石龙和三尊石雕佛像。从中可以断定天心永乐禅寺受明代朝廷敕封。《明史·胡潆传》记载明成祖广泛“颁御制诸书”敕封寺院宫观,受封的寺院宫观大都冠以“永乐”字号。

上文也记载了胡潆“十七年(公元1419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在佛教古籍《瑞岩实录·诗偈》(清释元贤著)中更有胡源洁的《夜宿天心》诗: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胡潆夜宿天心寺,彻夜品饮“大红袍”的情形。可见在当时。尚在明初的时候,天心寺的茶就已经冠上了“大红袍”之名。这些事实与“状元报恩说”几乎吻合。

印证理由四:圣旨敕封

圣旨是古代最高规格的文书,颁发给寺院的圣旨一般是敕封或表彰功德。圣旨碑,一般是作为门坊等建筑的构件,单独立在显眼的地方,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受过皇帝的敕封或嘉奖。但天心永乐禅寺为什么有两个几乎一样的圣旨碑呢?另一个是否是“状元报恩说”所指的朝廷对“大红袍”的敕封呢?

据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说,“状元报恩说”原记载于《天心寺志》。后来寺志失传于民国战火,便由天心永乐禅寺僧人口头代代相传下来。 “状元报恩说”和其他版本的传说相比,更具有历史性、文化性、逻辑性、书面性,可见其确实出自正规的文献,而且口头相传的时间跨度不会太长。因为故事情节、时间、人物、事件与以上考证的史实相符,并无走样。综合“状元报恩说”和上述考证结果,“大红袍”是否受过敕封便不得而知了。

至此,上百年来众说纷纭的“大红袍”的身世终于真相大白。

大红袍母树的真假之争——

现存“大红袍母树”不一定是真母树

随着“大红袍”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母树“大红袍”的真假之争也愈演愈烈。“大红袍”的指代,实际上经过了从某枞茶树(状元红袍所披盖的茶树)的名称——某品种茶树(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袍”)的名称——某类别(武夷岩茶)茶叶的总称的转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场合,“大红袍”所指代的含义也就不同。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就容易产生混淆,产生真假之争。

说法一:

根据《武夷山的茶与风景》(陈舜年等著,吴觉农作序)一书《上篇·茶》明确记载了大红袍有正副之分。 “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之句可以这么解读:为了保护“正大红袍”茶树,僧人故意在“副大红袍”茶树附近刻上“大红袍”三字,以转移游人的视线。因为“副大红袍”长在较高的地方,游人不易采摘。僧人这样刻意地“掉包”,实属无奈之举。但此举既可以保护“正大红袍”茶树,无意中也大大提高了“副大红袍”茶树的名气,延续了“大红袍”的品种和品牌。

说法二:

关于“正大红袍”的说法和年近百岁、解放前就着手研究武夷岩茶的茶业泰斗张天福老人所说的如出一辙。他对笔者回忆说:原来的“大红袍”茶树在距离现在“大红袍”不远的地方,就在一个大岩壁下的路边,树枞有将近一米,上面有水滴从数丈高的岩壁上滴下,终年不干,正好滴在茶树上,茶叶非常茂盛,可是在上世纪50年代就死了。

说法三:

民间有一种说法,说的是人们把“正大红袍”改称为“大红梅”,以混淆是非,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据1951年担任“大红袍”母树所在地天心村土地改革小组组长、已经80岁高龄的傅志美老人的回忆,确有其事。他说:1951年土改时“大红袍”仍为天心寺所有。但因为其历史悠久,名气太大,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如果继续由僧人管理,怕力度不够。后来县里专门为此开了协调会,决定把“大红袍”茶山划归农场管理。在“大红袍”附近还有一枞大茶树叫作“大红梅”,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枯死了。

说法四:

另外。《中国名茶志·福建卷》的武夷岩茶文章中记载:现今九龙窠之“大红袍”,据林馥泉1941年调查认为系名丛“奇丹”之误。并得寺僧信任,看到了一株真本“大红袍”在九龙窠的岩脚下,树根终年有水从岩壁涓涓流下,树干满生苔藓,树极衰老。曾做记载:树高135厘米,主干8根……

以上不管哪种说法所提到的真“大红袍母树”,其实都不是现存的“大红袍母树”。但作为武夷茶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袍”实际上是茶叶品种的名称,也称为“奇丹”。《蒋叔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可见,“大红袍母树”并非只长在一处。当代茶人吴觉农、林馥泉等人也提到武夷山北斗岩、马头岩等地也有“大红袍”的品种茶。所以,现存的“母树大红袍”虽然不一定是最初传说中的“大红袍”,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存的“大红袍”茶树是原生态的“母树大红袍”之一。

大红袍制作工艺之初制工艺(精华)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但是它区别于台湾洞顶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工艺、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工艺,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根据制作过程的先后,我们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前后两大部分。

大红袍初制工艺主要包括茶叶采摘、大红袍茶青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干等六道工艺,本文针专门对大红袍初制工艺的六个步骤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大红袍的采摘工艺

大红袍茶青质量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大红袍茶青质量包括大红袍茶青内在品质和外观质量两部分,大红袍茶青内在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立地环境和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构成,外观质量主要由大红袍茶青采摘的标准、时间、气候、储运等因素构成。

1:大红袍茶青标准:武夷山岩茶要求大红袍茶青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较完熟(采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成驻芽后即称开面;当新梢顶部第一叶与第二叶的比例小于三分之一时即称小开面,介于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时称中开面,达三分之二以上时称大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武夷岩茶大红袍要求的最佳采摘标准为开面三叶。不同的品种略有差异如肉桂以中小开面最佳,水仙以中大开面最佳等等。每个品种的最佳适采期都较短,在同样的山场位置和栽培管理措施下适采期约为3-4天,同一品种在适采期加工不完时则掌握在茶园内大红袍茶青有一半以上开始小开面时开采,到大部分中开面,小部分大开面时全部采摘结束,采摘标准控制在一芽四叶至中大开面三叶,采摘期可延长到6-8天。

2、大红袍采摘时间:茶叶开采期主要由茶树品种、当年气候、山场位置和茶园管理措施等因素决定,武夷山现有主栽品种的春茶采摘期约为4月中旬至5月中旬,特早芽种在4月上旬,特迟芽种在5月下旬,以后每季(即夏秋茶)间隔时间约为50天左右(采后有修剪会延长下一季的时间)。采摘当天的气候对品质影响较大,晴至多云天露水干后采摘的大红袍茶青较好,雨天和露水未干时采摘的大红袍茶青最差。一天当中以上午9-11时,下午2-5时的大红袍茶青质量最好,露水青最次。因此春茶加工期宜选择晴至多云的天气采制,阴雨天不采或少采制,这样就会有利于提高茶叶的品质。

3、大红袍采摘方式: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方式。人工采摘需人员多,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应加强带山人员的管理来控制大红袍茶青标准、采摘净度和青叶外观质量,在武夷山茶园分散,地形复杂,茶树长势不一处较为适用。机械采摘省劳工、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适宜大面积标准化管理的茶园使用。初次使用机采时大红袍茶青质量较差,含有大量的老梗、老叶,长短不一,因此使用机采前应先用修剪机定剪若干次,使树冠形成整齐的采摘面,以提高大红袍茶青质量。机采连续使用2-3年后则大红袍茶青质量比人工采摘的更好,是未来大生产的主要方式。但长期连续采用机采会使茶树芽梢多而瘦小,干茶外形变细而欠肥壮,影响大红袍茶青外观质量,可用人工采摘和机械采摘交替使用来防止该项缺陷。

4、大红袍茶青储运 :大红袍茶青采下后应及时运达加工厂进入下道萎凋工艺。储运期间应尽量缩短时间,并注意通风散热,避阳薄摊,减少搬动次数,防止青叶堆放过厚、过紧、过久而造成机械损伤和堆沃烧伤。储运时间过久均会使大红袍茶青质量下降。

二:大红袍萎凋工艺

萎凋是指大红袍茶青失水变软的过程。

1、 大红袍萎凋标准:感观标准为青叶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6%。大部分青叶达此标准即可。青叶原料(茶树品种、大红袍茶青老嫩度等)不同其标准也不同,如叶张厚的大叶种萎凋宜重、大红袍茶青偏嫩时萎凋宜重,反之宜轻。

2、大红袍萎凋方式:有日光萎凋、加温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三种方式。生产上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加温萎凋又分综合做青机和萎凋槽萎凋两种方式,日光萎凋历时短(约几十分钟),节省能源,萎凋效果最佳;加温萎凋历时长(约2-4小时不等),不均匀,大红袍茶青损伤严重,萎凋质量较差,特别是雨水青的萎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改进其萎凋工艺。

3、 操作方法:日光萎凋要求将大红袍茶青至于谷席、布垫或水筛等萎调用具上进行,特别是中午强光照时不可直接置于水泥坪上萎凋,极易烫伤青叶。摊叶厚度约为2-4斤/㎡,萎凋全过程应翻拌2-3次,总历时约为30-60分钟,以达到萎凋标准为止。综合做青机萎凋用90型长机慢档萎凋比用120型大机萎凋的效果更好,热风温度在30-32度为宜(手感为手触机心热而不烫)过高会烧伤青叶,过低萎凋时间会加长。每隔10-15分钟翻动几转,总历时无水青为1.5-2.5小时,雨水青为3-4小时左右。萎凋槽热风温度为28-30度,每隔3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摊叶厚度为10-15㎝左右,越厚越慢越不均匀。

三、大红袍做青工艺:

这一工艺是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和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做青工艺全过程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组成。

1、 大红袍做青原理: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大红袍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互相磨檫,使叶片边缘逐渐受损,并均匀地加深,经发酵氧化后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发酵过程中,大红袍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型,形成乌龙茶特有高花香和兼有红、绿茶的风味优点。

2、大红袍做青方式:生产上主要有综合做青机和手工做青两种方式,在条件较差时也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的半手工做青方式和最简单的“地瓜畦”做青方式。市场上的“手工茶”即指采用手工做青方式生产的茶叶,其特点是占用生产场地大,耗工大,人均加工量少,技术要求高等特点,而综合做青机则占用场地小,使用人工少,更适应于大生产的要求。

3、 操作方式:不论何种做青方式,操作上均是摇青和静置发酵多次交替进行来完成,需摇青5-10次,历时6-12小时,摇青程度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

⑴手工做青:将萎凋叶薄摊于900㎜水筛上,每筛首次青叶重约0.5-0.8㎏,操作程序为摇青←→静置重复5-7次;摇青次数从少到多,逐次增加,从十来次到壹百多次不等,每次摇青次数视大红袍茶青进展情况而定,一般以摇出青臭味为基础,再参考其他因素进行调整。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加长,每次摊叶厚度也逐次加厚,可两筛并一筛或三筛并两筛,四筛并三筛等等。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⑵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或大红袍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摇动←→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10小时,吹风时间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

4、看青做青:主要指做青操作的时间和程度的控制。: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大红袍茶青原料状况,气候状况,做青环境,设备和方式等等。

⑴大红袍做青原则:大红袍茶青在做青过程中气味变化主要表现为:青气→清香→花香→果香;叶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叶软无光泽→叶渐挺、红边渐现→汤匙状三红七绿。做青前期约为2-3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大红袍茶青走水为主,需薄摊,多吹风,轻摇,轻发酵。中期约3-4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摇红边为主,需适度发酵,摊叶逐步加厚,吹风逐步减少。后期约2-3小时,以发酵为主,注意红边适度,香型和叶态达到要求。

走水:指萎凋后的大红袍茶青的水分从茶梗脉向叶片输送的过程,青叶由柔软无光泽转化到叶挺泛暗光呈“还阳”状态。

做青成熟的基本标准为:青叶呈汤匙状绿底红镶边,大红袍茶青梗皮表面呈失水皱折状,香型为低沉厚重的花果香,手触青叶呈松挺感,。做青工艺的结束标志为进入高温杀青。

(2)环境控制:晴天北风天的气候利于做青。环境因素主要指室内温度,湿度和空气新鲜度。三因素均会互相影响,需协调到适宜状态。温度范围为20-30度,以24-26度最适宜。相对湿度范围为50-90%,以70-80%为最适宜。做青过程前期温度和湿度均要求较低,全过程要求逐步增高;后期需较高的温湿度时,应特别注意防止空气“污染”缺氧;室内升温时空气湿度相应会降低,湿度过低不利于发酵,会出现高温长时间大红袍茶青不能发酵或发酵不足现象;室内碳火加温易造成缺氧,注意适度通风。

(3)大红袍做青经验:叶片较厚和大叶品种,宜轻摇,延长走水期,多停少动,加重静置发酵。叶薄和小叶种需少停多动,摇青加重,到后期方需注意发酵到位。大红袍茶青较嫩时,做青前期走水期需拉长,总历时也更长,注意轻摇,多吹风 。大红袍茶青较老时,做青总历时缩短,前期走水期缩短,需重摇重发酵少吹风。萎凋过重时,宜轻摇重发酵,做青时间短,注意防止香气过早出现和做过头。萎凋偏青时,用综合做青机做青可用加温萎凋,并注意多吹多走水,重摇轻发酵,并延长做青时间,调整好温湿度,需高温低湿,否则易出现“返青”现象(即做青叶到后期出现涨水,叶片和茶梗含水状态均接近新鲜大红袍茶青状,梗叶一折即断,无花果香,为做青失败现象)。温度偏低时,应注意少吹风,提早开始保温发酵。湿度偏大时有条件者可使用去湿机,并注意通风排湿,适度加温。……总之做青过程需时时观察青叶变化,以看、嗅、摸综合观察来判断青叶是否在正常地变化,一出现异常现象即需分析原因,并即时调整,使做青叶发挥出其最佳的品质状态。

四、大红袍杀青工艺:

大红袍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大红袍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程序提供基础条件。

1、大红袍杀青方式:大生产上主要采用滚筒杀青机(110型和90型)。条件差的或少量制作时也有用手工杀青和半机械杀青。用60-90㎝家用锅砌成斜灶,用手工翻拌杀青为全手工杀青方式,用机械翻拌为半机械杀青方式。以下介绍杀青机的使用工艺。

2、操作要点:杀青机在初次使用或长时未用后每季制茶的首次使用前均需将筒内用细沙石和湿茶片清洗干净。进青前筒温需升至230度以上,手感判断:手背朝筒中间伸入1/3处要明显感觉烫手即可。每次进青量为:110型为80-100斤,90型为50-60斤。杀青时间约为7-10分钟。成熟标准为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浑浊和焦粒,俗称“拉锅现象”。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五、大红袍揉捻工艺: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

1、大红袍揉捻方式:生产主要使用30型、35型、40型、50型、55型等专用揉茶机,其棱骨比绿茶揉捻机要更高些。少量制作时也可用手工揉捻,使用专用篾制揉苈,但手工揉耗工大,且揉捻效果较差,茶汤多碎末,大生产上均不使用手工揉捻。以下仅介绍机械揉捻工艺。

2、操作要点: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方能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进机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后逐渐加重压的原则,中途需减压1-2次,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压力轻重可观察揉捻机上的指示器;全程约需5-8分钟。35型、40型等小型机揉捻程度更重,应注意加压和揉捻时间不可过度,以免造成碎末和底盘偏多,50型、55型等大型揉捻机揉茶力度更轻,特别是青叶过老时,需注意加重压,以防出现条索过松,茶片偏多,“揉不倒”现象。

六、大红袍烘干工艺:

烘干的主要作用是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不足,使茶叶达到较长时间的储存而不变质。

1、大红袍烘干方式:传统木炭、焙笼烘干和烘干机烘干两种方式。焙笼烘干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初制烘干上使用较少。初制毛茶以烘干机为最佳烘干方式。揉捻成条的茶叶需马上进行快速烘一道,不能置放过久,否则易使干茶产生闷味,降低茶叶品质。条件差者有用萎凋槽烘干,此方式对茶叶品质影响较大:温度低、烘干时间过长;热源多用木炭直燃吹风式,多灰尘,易带烟;烘干速度慢,效率低,常将多次不同时间的揉捻叶混为一槽烘干。

2、烘干要点:揉捻叶一般要求在30-40分钟内烘完一道,手触茶叶需带刺手感,而后可静置2-4小时,再烘二道,一般烘2-3道即可全干。烘干机第一道烘干温度视机型面积、走速风量等实际情况而定,一般为130-150度,要求温度稳定。第二道烘干温度比第一道略低些,约低10度,直至烘干为止。焙笼烘干要求第一道明火“抢水焙”至茶叶有刺手感后,下笼摊凉2-4小时后稳火再焙干。毛茶烘焙干后不可摊放长久。一般冷却至近室温时即装袋进库。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但是它区别于台湾洞顶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工艺、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工艺,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根据制作过程的先后,我们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加工制作工艺分初制工艺和精制工艺前后两大部分。上文就是大红袍的初制工艺流程,至此大红袍毛茶就做出来了。

七、大红袍的挑剔

茶索经初焙后,水分蒸发过半,叶呈半干状态,即可“下焙”倒人大簸箕内,交由专工负责之簸茶师,每两焙笼茶叶作一次“扬簸”.即用簸箕扬去黄片、碎片、茶末和其他夹杂物。扬簸在焙间内进行,簸过的茶索摊入水筛中,每六“焙”(一焙即每一炒锅之初焙茶)拼一水筛,厚度约近二寸,然后移出焙间,搁于走廊的摊索架上摊晾,名“晾索”。当夜焙后即簸之茶叶,须摊置于天明,然后交由拣工挑剔,即拣去茶梗、扬簸未干净的黄片,以及未成条索的硬叶片。拣茶要在较亮的地方进行,常常由妇女完成。

八、大红袍的复焙(俗称足火)

经拣剔的茶叶,放人焙笼内,每笼约4斤左右,将其平铺于焙笼中,将焙笼罩于焙窟之上。烘焙所需的火温通常以手背感到有烫热感为宜。焙至二十多分钟,进行翻焙;其后焙至约四十分钟,再翻茶次;三次翻后,再焙约半个小时,用手捻之,茶即成末,说明茶已经足火,即行起焙。这只是一般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凭焙茶师的经验灵活掌握。每次翻茶时,需对焙窟的火堆进行一次“刮灰”或“开火”,即用木制小焙刀,将火堆上的木灰刮匀、刮薄,或用焙刀插入窟沿,轻轻撬动,使火力保持前后均衡。

复焙时之火力,比初焙时为低。对火温的控制,传统的方法是用手背靠在焙笼外侧,有一定的热手感为适度,或用眼睛距焙笼内的茶叶5—6寸,利用对火温的观察来感觉温度。焙火高,茶可久藏,香色均不易劣变。昔年茶叶销路无阻,故焙茶火力较低;而在20世纪40年代茶叶销售困难时,闽南潮汕一带的茶商,均要求高温复焙,以便于储藏。对于优良品种及名枞,在炖火时,还须在筛上放一尺二寸见方的毛边纸(特制为包茶用,俗称“种纸”)四张,内各置拣剔完毕之茶叶五六两,一个焙筛合计约放一斤四两。茶叶均摊于纸面,纸对角分开。

衬纸之作用,在使火力不致过于剧烈,茶叶不致熏黑,香味赖以保存。至于水仙及普通奇种、名种茶量较多者,复焙时并不衬纸。每焙放茶约一斤半,平铺于焙筛上,厚约寸许,直接烘焙之。一日每一焙窟,可烘焙十次之多。

九、大红袍的团茶

茶叶在炖火后,即“起焙”用毛边纸进行团包。如有衬纸之单枞等茶种,即连衬纸取于簸箕内,依茶类之不同分别包装。普通种即倾人簸箕内,取“种纸”包之。

十、大红袍的补火

补火俗称“坑火”,即将“团茶”叠放焙笼中,仍放于焙窟上烘之,使衬纸内所含水分完全蒸发。此时焙笼之面朝上,每一焙笼放人“团茶”三层,每层14包,一笼计42包,然后于笼顶加盖,避免香味散失。时间比复焙为短,约为一小时。

经过此一系列程序后,岩茶之初制已基本完成。制成之“毛茶”,人夜由焙茶师、包头会同厂方监理人(起秤先生),将当日全数制茶称重,挑运至山下的茶庄进一步精制。

 

谢谢!

 

2015-11-20 14:26

吴正睿

学习了

2015-11-21 03:44

烟斗

欢迎大家多提宝贵的意见,让我们共同学习,把南苑创办的更好。

2015-11-22 11:15

侯总

 

学习了。

武夷岩茶的特征是所有茶类中最丰富、最多样、最难学、最难掌握的。

我看关键是要和实践相结合。

 

2015-11-29 22:22

玉桂飘香

 

以下是引用玉桂飘香在2004-11-29 22:22:31的发言:

学习了。

武夷岩茶的特征是所有茶类中最丰富、最多样、最难学、最难掌握的。

我看关键是要和实践相结合。

 

2015-11-30 18:44

岩茶mm

 

我只知道非常有名哈

 

2015-12-4 00:50

gogorock

还没品过吧,可惜可惜!

2015-12-4 23:39

只爱正岩

岩茶的茶文化最为丰富,也是很值得一品的茶类。在品饮的过程中,滋味和香气都是千变万化的,一旦接触他,就很难舍弃的。

2015-12-6 19:57

岩茶mm

只要是好茶,人人都喜欢。

2015-12-7 19:55

乌龙寻韵

 

你们说得太好了,好想喝茶呀。

泡茶去罗。。。。。。

 

2015-2-26 22:39

茶缘人生

泡什么好茶,可不可以讲讲感受呀?

2015-2-26 22:44

只爱正岩

 

新进后辈向各位前辈问好了。

焙火可以增加岩茶的耐泡度吗??

 

2015-2-28 21:02

青眼茶人

 

以下是引用青眼茶人在2015-2-28 21:02:13的发言:

新进后辈向各位前辈问好了。

焙火可以增加岩茶的耐泡度吗??

 

2015-2-28 22:07

乌龙鱼

焙火不仅可以增加耐泡度,还可以使水变得更顺滑、醇厚。

2015-3-1 11:37

岩茶mm

岩茶的宣传是太少了,只好请楼上的mm多加宣传了!

2015-5-19 11:35

只爱正岩

哈哈,我们都在宣传。

2015-5-21 20:32

乌龙寻韵

 

刘大哥的论文好,我对于岩茶的认识又提高了,呵呵.我喝岩茶半年以来,有一点心得贴出来大家帮我看看好不好.

1、关于水温的问题:我一般用桶装矿泉水,加热到沸腾,我不知道多少度,西南地区可能不到100度。我喝的岩茶是传统型培火较重的水仙肉桂和大红袍,个人感觉只有不断多练习,多品位,才能泡出有个人特色的好茶.我是这样的:先在杯中置茶半杯,等水充分沸腾后,立即洗茶,快进快出,将洗茶水冲洗公道杯,然后将公道中的水倒入品茗杯,然后立即冲泡茶,大约15秒——20秒后(看茶的汤色),倒入公道杯,然后才倒掉刚才品茗杯中的水.这样冲泡茶的水温比较高一点;一般第五泡以后我会加温一下.

2、关于茶具的问题:经大家的指导后,我现在用100CC盖碗。但烫手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以我采用的是连茶托一起端起。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茶杯不好。

3、关于茶的回甘问题。岩茶中数大红袍的回甘好,浓烈的茶味过后舌上泛起甜的滋味,很舒服。但水仙的水最好喝,特别是4水以后常常会有甜的味道,爽!

4、关于火功问题。说实话,最开始我还是不太适应火功味。感觉有一种淡淡的焦糖香,一般在三水以后消失。但喝惯后,再去品味铁观音的清香味却不太适应,总感觉太薄,而且没有茶味。特别是每天品南苑送的特级水仙后,适当延长了一点洗茶的时间,感觉越来越好,很适应这种火味,感觉更象是一种蜜味。5、关于岩茶的审评。我现在通过对冲的方法可以简单地鉴别两泡茶的好坏,但希望刘大哥讲一讲审评。因为同一泡茶,冲泡的方法不同,味道是不一样的。我试验了很多次,水质、水温和出水的快慢以及茶量的多少,决定了冲泡的味道。有些茶,冲泡时间短、没有枯涩味,但时间一长,就出非常枯涩的味道,简直不能忍受。好茶不苦的说法究竟对不对?

 

2015-5-23 22:55

soulbringe

 

soulbringe用心喝茶,这精神知得我们学习啊!!致敬!!!!!!

五点喝茶感觉很让人有同感,我喝岩茶也只有半年多点,感受和兄弟大致一样,只是没总结,还是兄弟厉害,总结出来了!!

关于岩茶的审评我也不太懂,只知道审评是怎么泡的,但还没办法鉴别茶的,刘大哥要是有空是可以给我们具体说说!!!

 

2015-5-23 23:15

乌龙鱼

谢谢斑竹的夸奖!

2015-5-24 00:13

soulbringe

 

我只喝过水仙,好的也有,差的也有,反正都是水仙.个人感觉非常喜欢.特别是它"水"的感觉,入口后就象绸缎划过皮肤一样.好的水仙6.7水后会有种我认为是果香的口感.(个人喝出来的)不知道对不?也向大家请教.

市场的商品大红袍都是拼配茶吗?是不是只是仿照了母数大红袍的口感.而一些比较特殊的内容都没有办法仿照.比如在岩韵上.

希望岩茶不要像铁观音一样走市场路线.空调茶到处都是.让很都茶人对他都失去了信心

 

2015-6-17 14:47

一叶之秋

 

以下是引用一叶之秋在2015-6-17 14:47:23的发言:

我只喝过水仙,好的也有,差的也有,反正都是水仙.个人感觉非常喜欢.特别是它"水"的感觉,入口后就象绸缎划过皮肤一样.好的水仙6.7水后会有种我认为是果香的口感.(个人喝出来的)不知道对不?也向大家请教.

市场的商品大红袍都是拼配茶吗?是不是只是仿照了母数大红袍的口感.而一些比较特殊的内容都没有办法仿照.比如在岩韵上.

希望岩茶不要像铁观音一样走市场路线.空调茶到处都是.让很都茶人对他都失去了信心

 

2015-6-20 19:48

只爱正岩

受教,喝了半月基本能分出茶香和火香了,但大红袍和水仙还难以区别。继续学习!

2015-6-21 14:03

旺崽

我得从“零”学起。。。先理论有机会再多实践。。。呵呵

2015-7-1 00:15

武夷岩茶茶痴

楼上的不是要到南苑吗?倒时就会对岩茶有个更深入的了解的.

2015-7-1 18:50

只爱正岩

 

写得真好

上面的问题好解决的,我以前也因怕烫手而怕用盖碗,用多就知道怎么才不烫手了,就是注水的时候不要注太满,如果满了可以用姆指压住碗盖,中指和无名指托起碗底,先倾倒出少许茶汤再拿起盖碗出水,这样就不容易烫到手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买个大一点的盖碗,放小碗同样的干茶,水不注满,那样不烫手还有利于茶叶在碗中翻动

 

2015-7-12 16:24

草茶

 

 

2015-7-30 13:43

嘉木居

谢谢了,大哥,缘分哦

2015-8-14 16:13

轮回的风

 

QUOTE:

 

2015-8-25 22:08

南苑茶叶

好好学习.

2015-2-22 18:48

咖啡与茶

谢谢指教

2015-3-9 21:40

圆梦家园

兄客气啦!

2015-3-10 00:51

南苑茶叶

 

受教了

 

 

2015-3-10 22:51

圆梦家园

失眠了,来学习学习...

2015-10-2 05:45

盈盈一水

知识学不完,研究消化吸收,再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标准,才是收获!

2015-10-5 22:01

侯总

进 修 。

2015-10-21 00:10

Mohamed

学而时习之,要学也要常练习,认真听课是必然,习而巩固之是关键..

2015-10-21 07:45

盈盈一水

2015-11-23 23:55

zhaohuaxh

继续学习

2015-3-26 22:13

jessielily

学习中、

2015-4-10 02:03

淡茶味

学习了,谢谢!

2015-4-27 22:51

hui_blue

谢谢!岩茶一旦接触他,就很难舍弃的。

2015-7-19 22:35

岩骨

下午,头一次喝了南苑识我得趣肉桂,嗯,与我常喝的清香铁观音的味道截然不同,

2015-7-23 19:45

六月荷

回甘 感觉到了,苦味几乎感觉不到,很特别。

2015-7-23 19:48

六月荷

来学习学习

2015-7-23 23:08

HUHU123

好好学习,天天进步

2015-8-15 09:02

小妖

继续进修

2015-9-4 13:14

陈香普洱

岩茶和观音的风格是不同的,识我得趣肉桂火功相对于知我的会低些,但还是中火的,所以跟清香铁观音相比,水会更纯,香会更幽,没有青味的香。

2015-9-7 10:18

只爱正岩

再看下六月荷的帖子,是7月23号的,那还是去年的得趣肉桂,所以建议喝下今年新出的,又会有不同收获的

2015-9-7 10:19

只爱正岩


大红袍与红茶的区别有哪些

大红袍与红茶的区别有哪些

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一直到今天,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国有绿茶、红茶、黄茶、白茶、青茶和黑茶等六大种类茶。大红袍与红茶的区别有哪些?下面我们来具体谈谈。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品质最优异者。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著名大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类,即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所以说大红袍属于乌龙茶类。大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

红茶是发酵度达80~90%的全发酵茶,始创制时称为“乌茶”。制作过程不经杀菁,而是直接萎凋、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使茶叶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暗红色茶叶、红色茶汤。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香气物质从鲜叶中的50多种,增至300多种,一部分咖啡碱。儿茶素和茶黄素络合成滋味鲜美的络合物,从而形成了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品质特征。

以上就是大红袍与红茶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