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熟悉云南普洱茶茶性

熟悉云南普洱茶茶性

2019-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云南普洱茶有散茶和紧茶之分、新旧之分、青茶和熟茶之分;发酵茶有轻发酵、适度发酵、重发酵等,茶性各不相同。每一支普洱茶都有其独自的个性,只有熟悉所泡茶叶的个性,再通过娴熟的冲泡,才能展现出茶的个性美。茶性决定了茶具的选择、投茶量多少、水温的高低、冲泡节奏快慢,甚至于选用什么水。茶性与冲泡方法之间有着许多微妙的关系。就云南普洱茶的冲泡技巧而言,粗老茶不同于细嫩茶,青饼不同于熟饼,陈茶不同于新茶,轻发酵茶不同于较重发酵茶,"苦涩底"茶(苦涩味偏重)不同于"甜底"茶等等。因此,对一支普洱茶要进行必要的试泡,通过试泡熟悉茶性,确定冲泡要领。

实践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普洱茶需要泡较长时间才出味,而有的普洱茶却能短时出浓汤。这是由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和原料在起作用。无论传统青茶还是人工发酵茶,基础原料都是云南晒青茶。传统晒青茶大多为茶农手工揉捻,其揉捻时间较红茶绿茶、观音茶等茶类短,揉捻程度也轻于这些茶类,因而茶味的浸出时间相对较缓慢。这类普洱茶在冲泡过程中,总是让人有"茶味持久,茶韵悠长"的感觉。当然,也有采用机械揉捻制作晒青毛茶的。这部分茶叶冲泡时出味相对较快。此外,云南大宗普洱茶紧压茶,除用少量细嫩面茶外,大多以中级茶为主料,甚至有部分粗老叶。这些成熟叶和粗老叶对形成普洱茶的特殊风格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茶叶的滋味浸出也相对细嫩茶较慢,也不宜快速冲泡。再从发酵程度对普洱茶的滋味浸出速度影响看,轻发酵或发酵适度的普洱茶,其滋味浸出速度慢于重发酵或发酵过度的茶。
有用+10
分享

收藏普洱茶需了解的知识

  收藏普洱茶需了解的知识!针对目前发展速度的普洱茶收藏热潮,如何收藏有价值的普洱茶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下面小编将介绍一下普洱茶的收藏知识。

 

  1.如果要考虑普洱茶的增值与投资,最好选择生饼。生饼才有升值的空间和收藏的价值。藏生饼、喝熟饼、品老饼已经成为所有爱茶人的共识。藏生饼是存茶最好的升值方法。

 

  2.选择茶叶基地很重要,一般来说,普洱茶的生产地域以野生的山地茶树为最好,云南的景迈、易武等六大茶山的原材料最好,升值空间巨大。

 

  3.要选择云南大叶种的晒青茶,要注意一些商人将台地茶冒充易武、景迈茶。

 

普洱茶市场热炒“山头主义”

普洱茶市场热炒“山头主义”


“山头茶的热炒其实是新茶市场的一个炒作手段。”一位业内人士坦言。炒山头,炒村寨,在前两年已经出现,但还不明显,今年的深圳、广州茶博会上就特别突出了。一家去年才成立的茶企一口气推出了十多款山头茶新品,每款茶品均以山头命名,包装棉纸上印有醒目的“老班章”、“老曼娥”、“曼松”等字样。

  茶业观察人士周重林对时下盛行的“山头主义”表示担忧。他认为,炒山头料最大受害者首先是辛辛苦苦经营数十年的品牌,悄然之间,品牌效应就被山头效应取代。其次误认为山头料就等于好茶。从料到饼只完成了普洱茶第一步,还有储藏等条件。最后茶厂沦陷为代加工厂,与品牌渐行渐远。一旦形成了用大树纯料就等同于普洱茶成品好的观念后,对于许多走拼配和台地茶企业是不利的,对整个普洱茶业发展同样害大于利。

  “从班章、易武炒到冰岛,又炒到昔归,好山头出好茶,原本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好茶并非全靠山头。”茶商张泽国告诉记者,真正的茶人大部分是反对炒山头的,作为品牌,它面对的是大众消费者;作为山头,它面对的是小众消费者。小众只能成就精品品牌,大众才能成就大品牌。

  业内人士认为,真正的好茶都是拼配出来的,选不同地方不同山头的茶,取它们各自的优点,或香气好,或汤好,或口感好,拼配成综合素质最突出的茶。拼茶师傅的技术是非常关键的。

昌泰艺术茶馆昆明站成功举办第一期普洱茶专业知识讲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一个茶艺师来说,要想有好的销售,就要先懂茶、爱茶、敬茶,学懂了茶,面对市场才能达到庖丁解牛的通透效果,而非对茶仅仅只有管窥之见,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昌泰艺术茶馆昆明站于2017年9月4日至5日,聘请了云南农业大学两位专业茶学老师开展了第一期普洱茶专业知识讲座,在昆康乐店、玫瑰湾店、梅贻琦故居店所有员工参与了为期两天的培训。

虽然时间短暂,这恰恰一刻千金,老师的循循善诱,学员的思行合一,使得整个培训现场的空气中都带着书香气息。韩愈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在学习过程中,学员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均一一得到解答,错的地方也得到及时的纠正,通过培训,大家进步收获颇多。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一个人的智慧并非生来就有的,而是不断的积累和思考得到的,唯有以勤奋为捷径,勇登书山,方能学到东西,从而温故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