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碧螺春鉴别>碧螺春和白茶的加工工艺的区别

碧螺春和白茶的加工工艺的区别

2019-11-2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碧螺春白茶的加工工艺的区别是:

碧螺春的加工工艺

杀青

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以抖为主,双手翻炒,做到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历时3~5分钟。

揉捻

锅温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搓团显毫

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炒制

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白茶的加工工艺

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萎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烘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保存

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白茶储存归纳起来就八个字:通风、透气、防晒、防潮。白茶的保存,一定要注意存茶环境,不可将白茶置于高温、强光、有异味的环境之下,最好能够保证存茶环境可适当通风,干燥、常温、无异味。

综上,碧螺春和白茶的加工工艺是比较大的,除了烘干,它们的其他加工步骤都是不同的。不过也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碧螺春是绿茶,绿茶和白茶的加工工艺肯定是不同的。

有用+10
分享

碧螺春之名从何而来

若是要选一道茶可以和西湖龙井相提并论,那么一定是洞庭碧螺春无疑,同样是位列十大名茶,同样是极品绿茶之一,同样是产自于名胜风景区,同样是历史名茶。不过相对来说碧螺春的名字更为优雅动人,也许你会奇怪,碧螺春是为何得名呢?

秒杀价格最低的品牌茶,关注72匠微信

说道碧螺春的得名,其实还有一段故事,跟清朝的康熙皇帝有关。最初的碧螺春,根据当地的方言叫着“吓煞人香”,其表达的意义就是吓死人的香,之所以有了碧螺春,是因为当年康熙皇帝下江南,偶然间品茗到此茶,顿时感到唇齿生香,说不出的舒畅。

当康熙皇帝金口一开询问此茶茶名的时候,顿时觉得俗不可耐,于是亲自赐了个名字叫着碧螺春。这是根据其色泽入碧绿,形状似田螺,又采摘于早春时候,所以才取名碧螺春。之后清代诗人李慈铭流传下一首歌词就以水调歌头为词牌,碧螺春为名,其中就描写了采摘时候的一些细节——应是露华春晓,多少渔娘眉翠,滴向镜台边。采集筠笼去,还道黛螺奁。

在之后进入了新中国,碧螺春也可为是名扬五湖四海,曾在日内瓦会议及美国国务卿访华的时候,周总理就将碧螺春作为国礼相赠,因而国礼茶碧螺春的名号到今天一直都有流传,不过这里小编也要多嘴提一句,碧螺春国礼茶也不是规定的一个国家标准,有部分甚至是商家的噱头,从包装上突出强调,真正自饮来说是完全没必要的。

关于怎样鉴别碧螺春的介绍


关于怎样鉴别碧螺春的介绍

鉴别碧螺春要看茶的色泽,是否符合银绿隐翠、绒毛遍布。这个茶叶是不是很鲜活,绒毛是否黏附在茶叶上,注意黏附不是在茶叶里面。如果毛过多,那说明不是我们的洞庭原产地的品种,福建的品种毛就非常多,都在里面。下面就关于怎样鉴别碧螺春做一介绍。

鉴别碧螺春茶技巧1

看条索紧系否,有个词叫铜丝条、蜜蜂腿。螺也不是像螺蛳壳的形状,实际上更像把螺蛳肉拉出来那个形状。卷曲度够不够。如果条子比较窄,都是直的,就不是好的碧螺春,做工不到家。

鉴别碧螺春茶技巧2

看整碎,看沫子多不多。

鉴别碧螺春茶技巧3

看净杂。看有没有别的东西混在里面。

条件可能的话可以加上色评:用杯子泡茶,一克茶叶50毫升水。泡5分钟倒出来,先不看茶汤闻香气,看有没有花果香气。并非栽在果树中间就有香气,实际上是加工的原因。杀青、揉捻到抽团选毫、文火干燥,在热的作用下,茶叶中的300多种化学成分,糖类醇类得到充分加工,才有这种香气。

碧螺春茶的口味如何

洞庭山有茶,微似岕而细,味甚甘香……名“碧螺春”。碧螺春,又称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其特点为条索紧结,茶叶卷曲如螺形,白毫饱满显露,色泽银绿诱人,加上产于春季,因此名为“碧螺春”,那碧螺春茶的口味如何呢?相关的介绍如下!

碧螺春的品质特征

1、碧螺春茶是采摘一芽一叶为原料,制造500克特级碧螺春茶,需采6~7万颗芽叶。

2、碧螺春茶外形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

3、汤色碧绿清澈,香气浓郁,滋味鲜醇甘厚。

碧螺春名字的由来

碧螺春茶始于明代,俗名“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名字不雅,于是题名“碧螺春”。

碧螺春的鉴赏方式

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之称。当地茶农对碧螺春描述为:"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品赏碧螺春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品饮时,先取茶叶放入透明玻璃杯中,以少许开水浸润茶叶,待茶叶舒展开后,再将杯斟满。一时间杯中犹如雪片纷飞,只见"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端在手中,顿感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

碧螺春的沏泡方法

水以初沸为上,水沸之后,用沸水烫杯,让茶盅有热气,以先发茶香。因为碧螺春的茶叶带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后毛从叶上分离,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但最好的茶是第三次泡的,茶的香味才充分发挥出来。

总之,国人栽种饮用碧螺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从唐朝时就将其列为皇家贡品,至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对其更是爱不释手。千百年来,国人对碧螺春的喜爱有增无减,只因它形美、色艳、香浓、味醇,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香爽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