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白毫银针>白毫银针的茶叶文化

白毫银针的茶叶文化

2019-11-2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白毫银针,创制于1796年,属于白茶一类,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因此命名为白毫银针。那么,白毫银针的茶叶文化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看看。

白毫银针的茶叶文化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政和县一带久旱不雨,瘟疫四起,在洞宫山上的一口龙井旁有几株仙草,草汁能治百病。很多勇敢的小伙子纷纷去寻找仙草,但都有去无回。有一户人家,家中兄妹三人志刚、志诚和志玉。三人商定轮流去找仙草。

这一天,大哥来到洞宫山下,这时路旁走出一位老爷爷告诉他说仙草就在山上龙井旁,上山时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否则采不到仙草。志刚一口气爬到半山腰,只见满山乱石,阴森恐怖,但忽听一声大喊“你敢往上闯!”,志刚大惊,一回头,立刻变成了这乱石岗上的一块新石头。志诚接着去找仙草。在爬到半山腰时由于回头也变成了一块巨石。

找仙草的重任终于落到了志玉的头上。她出发后,途中也遇见白发爷爷,同样告诉她千万不能回头等话,且送她一块烤糍粑,志玉谢后继续往前走,来到乱石岗,奇怪声音四起,她用糍粑塞住耳朵,坚决不回头,终于爬上山顶来到龙井旁,采下仙草上的芽叶,并用井水浇灌仙草,仙草开花结子,志玉采下种子,立即下山。

回乡后将种子种满山坡。这种仙草便是茶树,,这便是白毫银针名茶的来历。

白毫银针历史发展

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建制茶人用菜茶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创制银针白毫。

银针白毫早在1891年开始外销;

1912~1916年为极盛时期,当时福鼎市与松政县(今政和县和松溪县,于当年合并为松政县)两县市年产各1,000余担,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外销路阻滞。

1982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列第二位;

1990年在河南信阳召开的全国第二、三次名茶评比会上,又两次评为全国名茶。还创制了白毫银针的系列产品,有银钩、银猴、银球、银龙等新的名优茶。

1992年银钩被评为福建省名茶,名列第一。

有用+10
分享

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泉城红、泉城绿、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

  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采摘

  白茶根据气温采摘玉白色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篓盛装、竹筐贮运。萎凋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

  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

  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烘干初烘:

  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

  复烘:

  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保存茶叶干茶含水分控制在5%以内,放入冰库,温度1-5℃。冰库取出的茶叶三小时后打开,进行包装。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内容,希望通过小编的讲解可以为有需要的茶友们提供好的建议,我相信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很多的茶友们还是对白毫银针的制作工艺也是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十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的原产地

白毫银针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名茶白毫银针的原产地在哪里?下面一起一起看看。

十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的原产地

一、十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的产地:

1、福建省东北部的政和县盛产一种名茶,白毫银针的产地为福建省福鼎、政和两市。

2、白毫银针产于什么地方,白毫银针现在产地主要集中在福鼎、政和两地。

3、政和县在1889年选育繁殖了政和大白茶茶树品种,随即也开始了用该品种产制白毫银针。

4、福鼎所产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产制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所产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十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的原产地

二、十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的发展:

1、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2、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市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

3、政和县1880年选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

十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的原产地

三、十大名茶之一--白毫银针的介绍:

“极品白毫银针”

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汤味清鲜爽口。它的盛世美颜与优越品质,让每个喝过它的人都对它念念不忘。它就是福鼎白茶中的极品白毫银针。“极品白毫银针”

品 种

白毫银针主要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或福鼎大毫茶等茶叶中肥壮的芽头而制成。福鼎大白茶和福鼎大毫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地在福建福鼎,《中国茶树品种志》分别把“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列在77个国家审(认)定品种的第一位和第二位。故福鼎生产的白毫银针,因其所选用的茶树品种地域等原因,其品质一般会高于其它产地。

“极品白毫银针”

采 摘

白毫银针主要采摘期在清明前后的十多天的日子里,采摘周期非常短,其制成的产量非常少。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第一波采摘的白茶,茶树的芽叶经过将近半年的茶树休养期,茶树体内的有效物质集中在春季这段时间里,向茶芽输送养分,因此,白毫银针的营养成分丰富,富含茶氨酸、茶多酚、多糖类等物质。

白毫银针的采制要求还十分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风伤芽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开心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因此统称为“十不采”。而且只采肥壮的单芽头,如果采回一芽一、二叶的新梢,则只摘取芽心,俗称之为抽针(即将一芽一、二叶上的芽掐下,抽出作银针的原料,剩下的茎叶作其它花色的白茶或其它茶)。

只有经过这样的层层挑拣选拔,一道道工序的严格要求,最终成就珍贵无比的白毫银针。

“极品白毫银针”

工 艺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是福鼎茶农在漫长的白茶制作历史过程中,总结创造出福鼎白茶的独特制作工艺,一直传承完善至今。“福鼎白茶”作为第八类传统技艺——白茶制作技艺唯一代表,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福鼎白茶制作工艺只有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成品茶质量的优劣关键在于萎凋,六大茶类中,萎凋时间最长的就是白茶。制造白毫银针通常都采用日光萎凋。萎凋时,茶芽均匀地薄摊于篾箅或水筛上。茶芽摊放勿使重叠,因为重叠的部分会变黑,置日光下进行自然萎凋,摊好后放在架上,就不要用手翻动以以免茶芽受机械损伤变红,或破坏芽茶上的茸毛;也不可放在地下,以免妨碍空气流通,使萎凋时间延长。萎凋总历时48至72小时不等,临场制茶师根据经验,观察气候(南风或北风天),茶叶走水情况,茶色变化,茶叶的干度等进行调节。

“极品白毫银针”

冲 泡

冲泡白毫银针,首选的冲泡工具是无色无花的透明玻璃杯,可以方便我们从不同角度欣赏到杯中白毫银针的优美姿态。冲泡时水温不宜过高,90度左右即可,热水不可直冲茶芽,应当沿杯壁入冲,这样做有两个好处,即不会损伤茶芽品相,又不至于因为茶芽大量脱毫令茶汤变浊、而影响其汤色的美感。

“极品白毫银针”

制成一杯品质优良的白毫银针需要从采摘、制作再到冲泡的层层把关,物以稀为贵,越简单越不凡。白毫银针真正做到了从外形到内质都散发着高雅、自然、纯净的东方神韵。

春秋普洱∣普洱茶行业第一自媒体“极品白毫银针”

从春秋普洱看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