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投资分析:小议茶山资源争夺战

普洱茶投资分析:小议茶山资源争夺战

2019-03-14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在传统的观念里,普洱茶市场里谁掌握了山头的古树茶资源谁就能在高端普洱茶市场中笑傲江湖。从福今到陈升号再到后来的雨林古茶坊,大家将资源为王概念贯穿始终。但是,随着拼配技术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山头被发掘,加上茶客消费高端普洱茶越来越趋于理性,高端普洱茶市场开始趋于饱和。谁掌握了山头谁便控制了市场,这一认识将逐渐被打破。
 
  其实山头神话被打破还主要还是古树纯料才能做出最好的普洱茶这一观点被茶客以及市场的否决。从合和昌的丹凤朝阳到陈升号的班章系列,人们逐渐发现不同山头的古树茶拼配在一起带来的综合口感丝毫不逊于古树纯料带来的口感,梅兰竹菊,各擅胜场。从原料价格来看,其他山头茶的拼配直接降低了茶商的制茶成本。以老班章为例,如果老班章的毛茶全部用来做纯料,那么每年能做出来的产品不过几十吨。但是把老班章的毛茶和价格稍微低一点的老曼娥、曼新龙这些寨子的古树茶拚在一起,其产品数量将呈现几何级的增长。这就相当于在没有明显降低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产品数量大大增加。换句话说,在产量增加的背后将有古树茶产品出现滞销的情况。
 
  对于滞销的产品来说,有的是企业知名度不够,有的是产品宣传不到位,还有的是产品性价比很低。总之一句话,当古树茶产品数量超过消费者需要的时候。商家想要再取得成功,拼的就是营销和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接受能力了。
 
  2014年的茶市将是普洱茶投资市场的转折点,当前茶市的情况将会淘汰意识形态落后的茶商,也会促使普洱茶从最简单的农产品向红酒那样的可被投资的饮用品过渡。也会促进茶商进行产业升级,那些还在处于低端农产品加工链上的茶企也会被淘汰。一旦市场升级完成和企业转型完成,茶山资源争夺战这一持续了数百年的情况将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有用+10
分享

老曼竜普洱茶介绍及特点

  老曼竜,以古茶园历史悠久、保护完好而称得上贺开茶山的一颗明珠。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曼竜寨的情况。

 

  地理位置:老曼竜寨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勐海县勐混乡贺开村曼竜老寨。这里位于布朗山顶,从山脚下驱车前往至少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

 

 

  气候特征:海拔:1700米左右;降雨量:1300毫升/年;植被:原始森林植被;气温:19℃

 

  茶园概况:茶园面积:2559亩,平均树龄:300—400年。老曼竜古茶园树龄大,且成片成林。

 

  老曼竜品质特点:外形芽叶肥硕,色泽深绿;鲜叶多绒毛

 

老曼竜鲜叶

 

老曼竜干茶条索

 

  内质:汤质醇厚绵滑,过喉结处微涩即化,具有开腔的作用。内含物质丰富,回甘快,生津持久,喉韵明显,清香入息,绵柔持久。茶性香馥而不扬,汤沉而不烈,是布朗山茶系的又一代表。

 

  小结:

 

  老曼竜茶园集中,古树茶保存完好,犹如布朗山中的一颗明珠,不被世人过多打搅。老曼竜滋味继承了布朗山系的醇厚,自身特点又独具一格,诚为收藏和品饮的绝佳茶品。总体就是清香绵柔,醇韵悠长。

漫谈普洱茶的内涵历史与生活

  普洱茶有着比陆羽《茶经》更悠久的历史和生活,要了解普洱茶,不仅仅了解的是历史、茶山、制茶工艺和储存,还要了解跟普洱茶相关的生活内容,比如山上的茶农是怎么喝茶的,早期的普洱茶用什么来包装,茶人们又是怎么通过普洱茶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这样才能立体完整的了解普洱茶,让喝茶、赏茶和品茶更有乐趣。

  抛开药食两用不说,茶的最早冲泡技法是擂茶,擂者,研磨也,起于汉,在唐代初期中期也是茶饮的主角,是把茶叶、芝麻、花生、蒜、姜等原料放进擂钵里研磨后或煮饮或开水泡饮。个人觉得之所以是这种喝法,是因为当时的制茶工艺没有炒青、晒青、烘青这道技术,无法把茶的苦涩味褪掉,所以才需要有其他调料和食料来中和茶的苦涩味,让茶好喝(注:唐代的蒸青团茶采用的是鲜叶蒸青,跟现在先干燥后蒸不是同一种)。

  云南当时已经有了茶叶的“干燥”技术,那就是烤茶。“秦、楚争霸看庄蹻开滇”是中原文化跟云南的第一次大规模碰撞,那时候云南大山里的山民们正用陶罐在火塘烤着茶喝,当然烤的也是鲜叶,山民采来山上的野生茶叶子先把陶罐烤热,然后把鲜叶放进陶罐,然后边烤边翻转,直到鲜味烤成干叶子,再灌进去开水,滋得一声,这茶的香气和劲道就出来了,山民就是靠这个来提神加力的。

  到了唐代,才有了云南茶饮正式的文书记载,唐.樊绰于咸通四年撰写的《蛮书·云南志·管内物产卷七》中记:“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这恰恰证明了云南茶文化与唐初期的“擂茶饮法”相似同步,虽然樊绰当时没有到过云南,但这种道听途说也是风闻之事,反而是当时更为普及的事了。

 

  无论当时百工交流是通过民间还是官方,中原很多文化和工艺慢慢与云南交融,像云南澜沧江流域至今还保留着以“构树皮”为原料的手工造纸技术,主要用来记事和包装普洱茶,自汉代蔡伦造纸以来,一直到明代《天工开物》,中国的手工造纸技术已是成熟,而用构树皮造纸工艺更是在《天工开物》里被喻为最诗意的劳作。

 

  生活上的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用茶叶泡酒,绣茶叶香包送给情郎,捏一个陶来烤茶来储存茶叶,讲一个帕岩冷的故事警示激励后人们爱茶护茶,编无数骡马好驮的竹筐从云南走到西藏......跟茶有关,跟普洱茶有关的生活和文化艺术在十万大山里像水一样流淌,滋润着祖祖辈辈的生活。

 

  云南二十多个民族有二十多种喝茶的生活,你只有走进来,才能领略到跟普洱茶一样醇厚又香甜的时光滋味。欢迎来到世界茶的源头,过一过跟茶有关的生活。

普洱茶为什么叫普洱?

普洱茶为什么叫普洱?

在现代生活中,喝茶似乎也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注重健康的人已经开始忙着贴秋膘,可是如果没有把握好度,贴秋膘的过程中就隐藏着三高的风险。为了平衡秋膘和三高的关系,很多人选择了喝单糖含量很低的普洱茶。今天就先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普洱茶”这个名字的前世今生吧。

关于普洱茶,历史上的记载可以说很丰富了,不过简单来讲,可以说普洱茶是由东汉时期开始制作,在唐朝开始进行商贸活动;到了明朝,普洱茶已经很出名了;清朝时期,普洱茶名声最旺。

其实普洱这个名字在历史上是经历过几次变换的,各个朝代的具体细节如下:

唐朝时的银生茶就是在思茅地区生产的,可谓当时的普洱茶。而在西藏等地,普洱茶是被称为“普茶”,“普”字同音“濮”字,濮人是种茶时间最久的民族。元朝时,统治者更改地名又导致濮茶变回普茶,明朝的朱元璋地名“普日”改为“普耳”,后来又在耳字旁加了三点水。

明朝的著作《本草纲目》里,李时珍将普茶定名为“普洱茶”,当时是万历年间,但是这种称呼一直沿用至今,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时间点。清朝时,普洱茶名声最旺,雍正时期的普洱府商贸业十分发达。乾隆时期,普洱茶成了人人追捧的养生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