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儒家茶道精神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的儒家茶道精神

2019-05-15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总结了儒家的茶道精神。原诗曰: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
口云谏仪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谏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
闻道新年入山里,蜇出惊扰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瑕,光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道小人家。
柴门反关送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继,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
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
安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劳。
便为谏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

  凡论茶道者,皆好引此诗,但多取中闻“七碗”之词,舍去前后。而这样一来,茶人讽谏的积极精神便丢了。卢仝被后人誉为茶之“亚圣”,不仅由于他以饱畅洸洋的笔墨描画出饮茶的意境,而且特殊强调了儒家的治世精神,是对唐代正式构成的中国茶文化精神的总结。
  这首诗,实际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以军将打门,谏议送茶写起,表面看是用铺陈的方法写过程,但实际既包括礼仪精神,又包括伦序与讽谏。谏议送茶,已含“以茶交友”之意,是讲茶的对人际友谊的作用。“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又含了伦序。有的说从这里便开始讽谏,其实,以卢仝这位封建文人说,先明伦序更符合他的思想。而“仁风暗结”,夸奖茶性“不奢”,又表达了儒家仁爱和养廉的精神。若说专以帝王、公侯与小民饮茶比对,也不免牵强。诗人首先以礼仪、伦序、友爱、仁义点出饮茶主旨,倒更符合其思想实际。
  中间当然是全诗精髓。“一碗喉吻润”,还只是物质功效。“两碗破孤闷”,已经开始对精神发生作用了。三碗喝下去,神思敏捷,李白斗酒诗百篇,卢仝却三碗茶可得五千卷文字!四碗之时,人世的不平,心中的块垒,都用茶浇开,正说明儒家茶人为天地立命的打拼精神。待到五碗、六碗之时,便肌清神爽,而有得道通神之感。表面看,饮到最后似有离世之意,但实际上,真正关怀人世疾苦的茶人是不可能飞上蓬莱仙山的。所以,笔锋一转,便到第三层意思,最后是想到茶农的巅崖之苦,请孟谏议转达对亿万苍生的关心与问侯。这里,才是真正的讽谏,是表达茶人“为生民立命”的精神。看来卢仝被称之为“亚圣”也是当之无愧的了。

  摘自清雅源:http://www.cheertea.com/newsshow.php?articleid=945&id=4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