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六安瓜片,风月千年自翠微

六安瓜片,风月千年自翠微

2019-05-15 访问量: 16 茶礼仪网

六安瓜片又叫“齐山云雾”,由单叶组成,不合芽头和茶梗。它的外形直顺完好,叶边背卷平摊,如颗颗瓜子,特点是色、香、味、形都在这一片瓜子形的叶子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关六安瓜片的佳话不胜枚举。明清时期,江浙沪一带的达官贵人都以得到极品的六安瓜片为幸事。《两山墨谈》记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于朝士之故旧者……见频岁春冻,茶产不能广,而中贵镇守者,私微倍于宫贡,有司督责,头芽一斤卖至白银一两。”1856年,慈禧生下同治皇帝往后,身价备涨,遭到咸丰帝每月给14两“六安瓜片”的待遇;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中竟有80多处提及“六安瓜片”,特殊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1971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六安瓜片”还作为国家级礼品馈赠给外国友人。

  千百年来,这一片片小小的绿叶,承载着历史的风月,触摸着民族的哀荣不断走到今日,它能向我们讲述什么?每个品过六安瓜片的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结果,但有一点是一定的,那就是六安瓜片的千年茶香会降服每一个品茶的人。现代最有名望的中国茶叶专家陈橼、王泽农在他们所著的《中国名茶研讨选集》、《中国名茶及其生产特性》书中,对“六安瓜片”评价极高,称之为历史传统著名绿茶。1992年,王泽农在品赏完六安瓜片后,欣笔写下《满庭芳二阕》:“更喜齐山密林,巍崖下,委婉溪流,得天厚,六安瓜片,甘香润吻喉”,来赞咏“六安瓜片”。
  
  七碗清风出六安
  
  六安产茶。可追溯至秦汉。有文字可考始于唐。唐代《茶经》中,就有“庐州六安(茶)”之称。诗仙诗云:扬子江中水,齐山顶上茶。据考,诗中的齐山就是今日六安市金寨县境内的齐头山。唐往后,对六安产茶的记载渐次增多。春秋战国时期,六安地处吴、楚之闻。宋朝叶清臣所著《煮茶泉品》中说:“吴楚山谷之间,气清地灵,草木颖挺。多孕茶。”明代晋降撰写的《考盘全事》一书中,将“天池”、“阳羡”、“六安”、“虎丘”、“龙井”、“天目”列为那时全国六大佳品。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一书中写道:“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同时代茶学名家许次纾也对六安茶推崇备至,“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大江以北,则称六安”的金玉之言,就出自这位茶学名家之口。

  六安茶的品种繁多:毛峰、翠眉、银毫、黄芽、兰花……其中最有名的,当属瓜片。
  
  揽胜齐头山

  六安瓜片主产于六安市的金寨县齐头山一带。齐头山属大别山支脉,海拔804米,顶方四平,故名齐头山。这里所产的片茶为“六安瓜片”之极品。

  要登上齐头山,须从一处狭隘的山道口进入,山道两边,崖峰削立。直指云天。这里的岩石大多呈鲜活的红色,崖上有山洞,当地的老百姓告诉我,说山里石洞众多,如白云洞、雷公洞、蝙蝠洞、观音岩、童子洞、魁子岩等,要寻六安瓜片,就必需得进蝙蝠洞,由于此处所产的瓜片乃“仙茶”,究其缘由,乃是蝙蝠洞的四周,整年有成百上千的蝙蝠云集在这里,蝙蝠的生息使这里的土壤富含磷质,利于茶树生长。饮此处之茶,最能养生。按《仙经》:“蝙蝠。一名仙鼠,千岁往后,体自如雪。栖则倒悬,盖饮乳水而长生也。”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枝叶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80余岁,颜色如桃花,而此茗幽香滑熟异于他茗,所以能扶童振枯,扶人寿也。《六安县志》里记载了齐头山蝙蝠洞茶的一些状况:“在齐头山,峭壁数十丈,岩石覆檐,中空数韫,境极幽雅,产仙茶数株,香味异常,口味最美,商人争购之。”
  
  求“壮”不求“嫩”

  六安瓜片又名“开口香”,香味浓郁。次要缘由与它独特的生长环境有关。齐头山山体为花岗岩构成,其土壤类型丰富,黄棕壤分布较广,这里的茶叶多生长在沙质壤土(乌沙土)中,这种土次要是由各种岩石风化而成,土层深沉,肥力高,能透性好,富含有机质。

  齐头山高山环抱,云雾旋绕,竹木成林,有着天然的自然植被。使茶叶完全在纯天然的条件下生长。这里春秋气温凉快平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空气湿度大,茶树生长快,持嫩性强。齐头山一带的茶园大都建在山坡上,茶果竹木相间,花木丛生,漫射光充足,有利于茶叶天然质量的构成。加之茶园远离城镇,不会遭到现代工业“三废”的污染,园内多种植物共生,茶叶病虫害少,当地茶农有给茶叶施有机肥的传统,茶叶中重金属含量低,是名副其实的天然饮品,符合当今茶叶无公害消费的潮流。另外,六安瓜片在采摘上求“壮”而不是求“嫩”。它取自茶叶嫩梢茁壮叶片,即对尖2~3叶和1芽2~3叶,是以壮叶片做茶的。且六安瓜片的采摘普通在谷雨之后,此时,叶片生长基本成熟,内含物非常丰富,成茶香气高,这也是六安瓜片为什么被称为“开口香”的缘由。(公开于2009年第4期)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