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千件藏品再现东方茶港辉煌百年前未拆封茶叶现身

千件藏品再现东方茶港辉煌百年前未拆封茶叶现身

2019-05-15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图为:俄商绘制的茶叶之路——汉口通往世界的桥梁。

汉口曾因“东方茶港”享誉世界。武汉市“布衣参事”陈勇多年来珍藏了上千件相关实物。

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连日来,记者几次随省、市万里茶道研讨专家,触摸这些饱经沧桑的实物,翻开尘封的历史,当年“东方茶港”及汉口茶的神韵逐步鲜活起来……

“汉口,中国最大茶叶港” 六国文字印着一句话

“每逢茶节,江舟衮衮,行贾济济,问其何事,莫不曰载茶,问其何往,莫不曰到汉口”——晚清报刊如是记载。

中俄万里茶道研讨专家、武汉市社科院研讨员张笃勤称,1861年汉口开埠后,随着大批外国洋行进入,茶叶对外贸易快速增长,汉口成为鄂、湘、皖、赣乃至豫、陕、川各省茶叶总汇地。茶叶也成为汉口最重要的创汇来源,从而使汉口逐步赢得了“茶叶港”的美名。



图为:陈勇展现外文书籍中俄皇太子拜访武汉场面。

长时间努力于武汉历史文物研讨的陈勇,珍藏了大量早期蛋白质照片、银盐照片、立体照片、玻璃照片,及外文书籍、杂志、画报、报纸、明信片等,透过这些画面,当年“十里帆樯依市立,九州之茶聚汉口”的盛况可窥一斑。其中,1900年前后的一组反映汉口码头搬茶、挑茶昌盛景象的立体照片,反面均用英、法、德、俄等六国文字印着一句话:“汉口,中国最大茶叶港”。

汉口码头那时的茶叶吞吐才能有多大?张笃勤对江汉关及全国各大海关贸易报告深入研讨后指出,江汉关茶叶贸易出口量一度达到110多万担。材料显示,最高年份,汉口茶叶占到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八成左右,汉口无疑成为全国茶叶贸易最大的集散地。

陈勇珍藏有一本上世纪20年代的俄文教材《俄文津梁》,其封面印刷着一幅“中俄茶路桥梁地图”,将茶叶之路用桥梁表示,桥上中俄商人和骆驼队伍络绎不绝,起点标注在汉口,尽头延伸向俄罗斯西部。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专家董玉梅长时间关注汉口茶文化的研讨,她以为,这幅地图不仅直观地呈现了中俄万里茶道的昌盛,也说明汉口在俄商眼里作为万里茶道起点的重要地位。

1873年世博会参展茶箱 将中国参展年代提早几十年

汉口茶在历史上有多辉煌?民国《夏口县志》有浓墨重彩的记载: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汉口茶商获得骄人成绩,汉口工商业共捧回20个一等金牌奖,茶商就占据18席;在8个二等奖中,茶商也占据半壁江山。

“其实,汉口茶商参与世界博览会的历史更早。”陈勇将保鲜膜铺满桌面,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件木质茶箱。

记者细看,该茶箱利用榫卯构造,密封性较好,盖上有才子佳人图案,箱身有如下信息:HANKOW

俄国茶商在汉口活动的历史遗址,至今仍可寻访。在万里茶道申遗工作中,武汉市确定了三处文化遗产申报点,力争在2017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除江汉关大楼、京汉铁路汉口大智门火车站外,另一“处”申报点为汉口俄国茶商建筑群,“打包”了俄商新泰大楼、华俄道胜银行原址、汉口东正教堂、源泰洋行原址、汉口俄国领事馆、顺丰茶栈、巴公房子、李凡诺夫公馆等。

陈勇的大量藏品,对俄国茶商在汉历史予以鲜活呈现。如,华俄道胜银行发行的股票、新泰茶铁盒、有顺丰和阜昌商标的信封密封签、1901年从汉口寄出的东正教堂明信片等。一张加盖有邮戳的新泰大楼明信片,反面用英文标注明信片的主人曾住在大楼的几层、几号房,令人对背后的故事充满遥想。



图为:老明信片上的汉口俄罗斯领事馆

“其中有两件藏品很是风趣,经过比对可以看出,汉口俄国领事馆设计灵感应来自中国茶叶盒。”陈勇拿出两件实物,一件是1905年俄国领事馆落成留念明信片,另一件是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盒,两者的整体外型竟惊人一致,他曾向俄国一建筑学教授请教,对方对此观点表示认可。



图为:十九世纪中叶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盒

张笃勤称,正因汉口俄国茶商实力雄厚,1891年出国游历的俄皇太子(即后来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抵达中国后,专程来到汉口,参与俄茶商新泰洋行成立25周年庆贺活动,并得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盛大款待。在陈勇的藏品中,有一本1898年法文版的《VoyageenOrient》(注:东方游览记),记载了俄皇太子的这次武汉之行。这本书装帧奢华,八开本大小,上沿刷了金粉,书中有一幅俄皇太子访汉时彩旗飘飘、夹道欢迎的油画,可见那时场面非常热烈。

“俄罗斯伟大的万里茶路”研讨会会长亚历山大·伊利因说,俄国茶商习惯将汉口称为“伟大的东方茶港”,就源自这次历史事情中俄皇太子曾如是称赞。



图为:1878年玻璃照片中的汉口茶叶工人。

>>链接

茶贸易让武汉初次走向世界专家建议:设博物馆展现藏品

这年50岁的陈勇,曾守卫边防十二年,立过战功,转业回汉后成为武汉东湖景色区一名基层公务员。2012年,陈勇与另两人一道被聘为武汉市首批“布衣参事”。

20多年来,他将大部分精神和钱财倾力用于搜集武汉地方史图像材料及实物。其中与万里茶道尤其是汉口“东方茶港”相关的藏品,不少是托朋友从国外买的。

张笃勤等专家看过陈勇的藏品后说,这批藏品数量大,相对集中,对汉口“东方茶港”的辉煌历史既是佐证又是补充,还能使历史活化,建议设万里茶道相关博物馆予以公开展现。

著名历史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与陈勇联合编纂的《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付印,书中介绍“俄国与武汉”时利用了陈勇一二十件珍贵藏品,并介绍说:十九世纪中叶,俄国商人开拓武汉至欧洲茶叶之路,被誉为新丝绸之路,茶贸易让武汉初次走向世界。

“珍藏武汉遗存,并不是为了独享,希望能经过再现‘东方茶港’辉煌,让更多人了解大武汉的历史文化底蕴。”陈勇说,“若能对万里茶道申遗有所裨益,那将是让我十分愉快的事。”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