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的价钱

大红袍的价钱

2019-06-09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大红袍的价钱

近日,据有媒体报道称,由于游资的炒作,产自福建省的大红袍茶叶近期成为中国最热门的商品之一。目前大红袍价格一路攀升,部分地区零售价格已卖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一斤。目前,市场上大红袍的价钱到底如何?

“一直没有涨价,无论高、中、低档,大红袍在西安的价格都很稳定。”在古道茶城内一品香茗茶的店面内,该店的负责人王孟娟介绍说,由于饮茶文化的差异,大红袍在西安的销售情况不是很理想,进店十个人最多只有一两个会买大红袍。

“正常情况下价格能暴涨到10万元一斤的大红袍,一般都是参赛或者拍卖时出现。”一大红袍专卖店的负责人说,一斤大红袍的价格暴涨到10万,很有可能是炒作。大红袍的价位跨度比较大,200元/斤、600元/斤、1300元/斤、1800元/斤的都有。建东街一茶叶店的老板透露,真正的大红袍树就几棵,产量非常有限,市面上的大红袍基本都是嫁接的。他说,想要买到正宗的大红袍,不是有钱就能办到的。大红袍的产量很小,有可能不及铁观音产量的零头,一旦被游资吃进、囤积之后立刻会造成货源紧缺,价格暴涨。以上就是大红袍的价钱介绍。

从价格上看,收购价较去年涨了一倍之多,零售价也是跟着猛涨。不过南京的情况稍微好点,大红袍的市场价格只涨了30%—50%,其中主要是品牌大红袍涨得厉害。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理性对待,理性购买,不要买涨。

目前,市场上大红袍的价钱到底如何?目前大红袍价格一路攀升,部分地区零售价格已卖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一斤。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应该理性对待,理性购买,不要买涨。

有用+10
分享

从“荼”、“茶”二字之转变,看茶叶的历史


不独《九经》无茶字,《班马字类》中根本无茶字。至唐始妄减荼字一画,以为茶字,而荼之读音亦变。荼,初音同都切,读若徒,诗所谓“谁谓荼苦”是也。东汉以下,音宅加切,读若磋;六朝梁以下,始变读音。唐陆羽著《茶经》,虽用茶字,然唐岱岳观王圆题名碑,犹两见荼字,足见唐人尚未全用茶字。(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卷一)只可谓荼之音读,至梁始变,茶之体制,至唐始改而已。(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茶”字从“荼”中简化出来的萌芽,始发于汉代,古汉印中,有些“荼”字已减去一笔,成为“茶”字之形了。不仅字形,“茶”的读音在西汉已经确立。如现在湖南省的茶陵,西汉时曾是刘欣的领地,俗称“荼”王城,是当时长沙国13个属县之一,称为“荼”陵县。在《汉书·地理志》中,“荼”陵的“荼”,颜师古注为: 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这个反切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字形的确立。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而在语言和文字上也是异态纷呈,对同一物有多种称呼,对同一称呼又有多种写法。代表茶字的还有茗字。

在古代史料中,有关茶的名称很多,到了中唐时,茶的音、形、义已趋于统一,后来,又因陆羽《茶经》的广为流传,“茶”的字形进一步得到确立,直至今天。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便有关于食茶的记载,而且随产地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中国的茶早在西汉时便传到国外,汉武帝时曾派使者出使印度支那半岛,所带的物品中除黄金、锦帛外,还有茶叶。南北朝时齐武帝永明年间,中国茶叶随出口的丝绸、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唐顺宗永贞元年,日本最澄禅师回国,将中国的茶籽带回日本。尔后,茶叶从中国不断传往世界各地,使许多国家开始种茶,并且有了饮茶的习惯。

茶的广泛普及,但是也可以考证,茶在社会中各阶层被广泛普及品饮,大致还是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传世以后。所以宋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也就是说,茶发现以后,有一千年以上的时间并不为大众所熟知。

什么是武夷岩茶大红袍之岩韵

      “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已无从查证,目前流行的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岩骨花香”,有人说是“地土香”,有人说“岩韵”没人能品透,也有人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高明的茶师也只能解释说汤水醇厚,杯底香浓,茶汤滋味中有骨头等。武夷岩茶专家也承认“岩韵”难以捉摸,无法说透它的奥秘所在。

 

  岩韵像岩石边上长兰花的感觉,可以用“空谷幽兰”描绘。有人把岩韵描绘成岩石味、青苔味、豆浆味。“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武夷山“奇秀甲于东南”,在绝美武夷的巨石之隙,岩凹之间还孕育着绝世的珍宝:武夷大红袍岩茶。

 

  武夷山土壤之中有机质含量极高,并且植被繁茂,种类众多,适宜的土壤和植被,加之后期特殊的制作工艺,造就了武夷大红袍岩茶独一无二的品质特征:“岩骨花香”。而武夷山又有“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说法,大红袍岩茶由此而得名。

 

  武夷大红袍岩茶闻名天下,其中所蕴含的岩韵也自然广为认知。那么,武夷大红袍岩茶中的岩韵到底是什么呢?

 

  提起“韵”,很多人觉得是一种玄而不实的东西,武夷大红袍岩茶打破了韵的玄妙,让无形的“韵”转变为了有形的“韵”,化“韵”为可知可品之物,“韵”在此也第一次有了可以触碰的感觉。这也是武夷大红袍岩茶拥有其他茶类所没有的特色,既大红袍岩茶所特有的韵味:岩韵。这并非故弄玄虚。清代著名美食家兼文学家袁枚为后人留下了一部非常重要的饮食名著,其中对武夷大红袍岩茶有这样的记载:“余游武夷,到幔亭峰、天游寺等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回。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解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感。”

 

  岩骨花香中的“岩骨”是一种醇而厚的岩石之味,冲泡五六次之后依然喉底回甘,令人倾倒。而“花香”则与普通的花茶之香不同,它是在特殊的制作工艺下形成的一种自然而馥郁的幽香,让人闻之如临仙界,心底顿入空灵,不觉彻底倾倒于此般清香之中。

 

  碧水丹山之中峡谷纵横,而武夷大红袍岩茶正是因为生长在岩缝这样特殊的的地理环境之中,才具有了独一无二“岩韵”,有了“岩骨花香”之特征。武夷大红袍岩茶,冲泡五六次之后依然余韵犹存,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经受风雨磨难,走过漫漫人生之后,用布满皱纹和睿智的唇,缓缓地向你讲述。这种讲述虽轻柔,如清风,却有着震撼身心的力量。这种讲述经得起时间的磨砺,经得起岁月的推敲。

 

  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以上定义说明:

 

  “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

 

  “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

 

  “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岩韵是武夷岩茶的环境特征(特定的地域特征),应区别于茶叶的品种特征和工艺特征。也就是说,不要把工艺特征和品种特征当作岩韵特征。

 

  岩韵(特征)的体现和感觉描述: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

武夷山岩茶肉桂、水仙和大红袍

   普洱茶吧网资讯:每年的10月是肉桂、水仙和大红袍上市的季节,其实这个时节上市的茶并非今年采摘的新茶,而是往年陈年的茶。肉桂与水仙和大红袍同属武夷山岩茶,但由于大红袍品牌化过于严重,因此逐渐埋没了肉桂和水仙。

   作为红茶的肉桂和水仙,通常要经过中度以上的炭火烘焙,新茶虽然香味浓郁,但因为炭火味太重而口感苦涩。陈年后的大红袍如同红酒一般,经年的氧化不仅能褪去炭火气息,而且令其香味更加浓郁,口感也更加清冽。

   老枞水仙封存3年 褪尽火气只留芬芳

   大红袍推荐1:老枞水仙

   陈放时间:3年

   在所有的正岩大红袍中,只有老枞水仙这种品种适合长期存放,所谓的长期是指2年以上。要长期存放的大红袍必须经过高火烘焙,以免茶叶在存放过程中返青。烘焙好的茶叶通常密封存放在木箱中,经过2、3年的氧化之后,逐渐褪去炭火气味,茶叶本身的水仙香味则会愈发凸显。

   这款陈放3年的老枞水仙茶叶采用的是树龄在50年左右的茶树,茶叶粗壮而肥厚,经过挑选的茶叶在冲泡过程中几乎没有茶渣。这款茶的汤色呈现琥珀色的浓郁色泽,入口口感清冽而滑爽,可以闻到空灵的水仙花香味。

   从清新桂皮味 到悠悠花果香

   大红袍推荐2:肉桂

   陈放时间:1年

   每年武夷山的冲茶大赛中,只赛水仙、肉桂和大红袍三个品种,其中水仙产量比较大,肉桂因为产量较小而价格不菲。顾名思义,肉桂带有桂皮的气息,茶客最钟情于品尝肉桂时闻到这些花果香气,这与品酒师在品尝葡萄酒时,所期待的果香味一样。

   这款肉桂出自武夷山天心禅寺的和尚之手,每年产量并不多,珠海也只有百斤左右。这款肉桂也是经过高火烘焙,陈放一年后逐渐褪火,干茶叶就可以闻到清新的桂皮气息,冲泡后花香味就四溢出来,汤色橙黄而清澈,入口醇香而回甘,“岩韵”极显。

   冲泡秘籍

   这种高火烘焙过的茶叶只能用接近一百度的水冲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茶叶中的香味。在冲泡3--8道的时候口感最佳,最多可以冲泡12道左右。

   更多关于普洱茶知识资讯请访问普洱茶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