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叶品牌>品牌越亮市场越认可陕茶还得下功夫擦亮区域品牌

品牌越亮市场越认可陕茶还得下功夫擦亮区域品牌

2019-08-02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陕西也产茶叶?!”对外省人这样有意无意的反问,老陕往往会气不打一处来。

  不过,陕西茶叶虽好,却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论名号,陕茶就没有我豫南老家的“信阳毛尖”响亮。

  猴年春节,记者返乡过年,处处能够感受到茶叶给家乡带来的活力。在信阳市苏仙石乡东河村,沿着新修的水泥路盘山而上,一片片茶场迎面而来,一蹲蹲半人高的茶树整齐的的排列在各个山头。岁末年初,山上还是满目秋黄,只有茶树郁郁葱葱,成为当地村民的“摇钱树”。

  信阳市苏东迎春茶场场主岳女士带领记者走进自家的茶林中。“我家几代人都是靠种茶贩茶营生,茶叶是我家主要收入来源。”望着漫山遍野的茶树,岳女士笑容满面地说,她家的茶场每年带来20万元左右收入。大面积种植茶,让东河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盖起了别致的楼房,不少家庭还购买了小汽车,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

  回到家中,岳女士沏茶待客。青绿的毛尖茶在甘甜的山泉水浸泡中舒展开来,清香怡人。席间,谈起茶叶,这位和茶打了半辈子交到的茶农竟对陕茶几乎一无所知。

  的确,一提起茶叶,人们大多都会想起“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等知名品牌茶。在许多外省人的印象里,茶叶是南方湿润环境下生长的,而一说起陕西就是干旱的黄土高坡,哪里能种茶叶?在陕茶中,目前稍有名气的应该属茯砖茶和仙毫,而其他种类知名度并不高。陕茶如今所处的尴尬局面与它应有的地位和影响力极不对称,令人惋惜。

  信阳联创茶行经理程伟告诉记者,茶叶宜生长在竹木茂密,气候湿润,四季云雾弥漫的高山丘陵地区。从茶叶产区来讲,陕西南部汉中、安康、商洛三市茶区生态优越。尽管陕茶占据天时地利,但知名度是其短板。

  在程伟看来,对于茶叶这样的农产品,品牌越响亮,市场就越认可。像“信阳毛尖”这样统一的地理区域+茶叶品种的品牌商标,既方便对外宣传,又保护了本区域内茶农的利益,为外地茶设置了竞争壁垒。

  翻开信阳毛尖的“履历”,不难发现这是一场区域品牌建设的历程。

  早在1915年,信阳毛尖与贵州茅台同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94年,原信阳行署决定将同纬度、同工艺、同质量、同地区生产的毛尖茶统称为信阳毛尖。这是一个科学而明智的举措,起到了“地尽其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作用,从而使信阳毛尖产地扩大到9个县(区),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名优茶生产基地。

  据了解,陕西茶叶历史上比较早的品牌是“紫阳毛尖”茶和大众化的“陕青”茶。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了镇巴县的“秦巴雾毫”、南郑县的“汉水银梭”、西乡县的“午子仙毫”、平利县的“三里垭毛尖”以及紫阳“富硒茶”等。一时间,20多个种茶县区,县县都在开发自己的品牌茶。为了结束陕茶“诸侯割据”,力量分散的局面,各地对于振兴陕茶也作出了响应。2007年12月,汉中市政府又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契机,最终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而与汉中方式一样,安康和商洛也对当地的茶叶品牌进行了整合。

  “酒香也怕巷子深”,产品再好,也得集中力量做好品牌推广。陕茶今年来异军突起,在国内外舞台上大放异彩,屡获大奖,但要想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还得下功夫擦亮区域品牌这块招牌。(记者 程靖峰)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