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普洱茶冲泡器具选择

普洱茶冲泡器具选择

2019-08-2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茶冲泡器具选择:

  (1)盖碗杯(最常用):由于盖碗杯它不吸味,可泡出它的真实口感,而且清雅的风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赏普洱茶汤的色泽变化,故盖碗杯为现代茶艺最常用的冲泡器皿,但用盖杯需要多些技巧,否则很烫手。

  (2)土陶瓷提梁壶(实用便捷):由于普洱的冲泡适宜使用大一点的茶具以更好的表现出普洱的色、香、味等品质特征。土陶瓷提梁壶一般体积较大,其特有的古典粗犷的美更符合普洱茶深厚的陈韵,且适合多人,朋友之间一起饮用,故土陶瓷提梁壶已经成为一新的时尚。

  (3)紫砂壶(最佳):由于普洱茶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茶容物,而紫砂壶内部有气孔,所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好且保温性好,泡茶不走味,能较好的保存普洱茶的香气和陈味,故选用紫砂壶冲泡为最佳。

  另外,不宜用保温杯冲泡普洱生茶,那样会焖熟茶叶,影响普洱茶的特有风味。品饮名优茶,还必须讲究。
有用+10
分享

沿海地区梅雨天怎么贮存普洱茶

  雨季来了。许多人因为梅雨天怎么贮存普洱茶而烦恼,梅雨天很多东西都容易发霉。贮存普洱茶的保存是茶友的一大心病。特别是广东的茶友们。干燥是这个季节的核心点。

  储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来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储存:

  1、存放于干燥通风处俗话说:“茶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家庭存普洱茶须于干燥通风处存放,但不宜直接被风所吹。虽然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

  2、避免杂味串味茶叶最容易吸收空气中的异味,所以也应力求储存环境清洁不杂味。最好每天晨起开窗通风,让家中的异味尽快消散。

  3、利用竹箬包装传统的竹箬包装,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有着过滤杂味,确保清纯的效果。如果将已拆开了的普洱茶,改用塑料袋密实的包起来,天气湿度变化时,容易发生霉变和异味,破坏了普洱茶的原味。

  4、紫砂罐,陶土罐紫砂罐和云南民间的陶土罐都很适合用来储存普洱茶,也可将拆开的茶饼放入紫砂罐中存储,一是方便取用,二是让陈茶有个自然醒来的过程。而密封好的铁听和锡制的茶罐更适合绿茶或者乌龙茶的储藏。

  沿海地区梅雨天气如何保存储普洱茶

  一、不应该在梅雨天翻仓,平时经常翻仓也不好。梅雨天翻仓会容易受潮,经常翻仓会散尽茶气;

  二、在南方首要的、最重要的还是防湿、防霉工作。“十年存普洱,一刻即可废”所以,绝不能急于求成;离地、离墙是必须的,放在地库、一楼、二楼也不妥;

  三、为保住湿度、茶气,可以茶尽量集中存放。不换气也会自动漏气,常规不会做到绝对密封的。

普洱茶消费日趋大众化,中端市场价格一直稳定


  2007年,一场普洱茶收藏风波,将这个来自云南的茶类推向了茶市流行的前沿,却难逃泡沫破裂的宿命。如今,经过几年的沉淀之后,福建普洱茶市场情况如何?据记者走访了解,近一两年,普洱茶在福建的消费群体逐渐扩大,市场开始理性回归。最近,普洱茶知名品牌——大益举办的“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海选活动,在福建区域掀起了普洱茶品饮风潮。业内人士预测,在大益集团等普洱茶品牌企业的推动下,福建普洱茶市场将会进一步扩大,普洱茶的大众化消费将渐成趋势。

  遇原料价格上涨普洱茶市依然稳定

  今年,谈及普洱茶,大家都在关注它的价格变化。随着中秋临近,因云南干旱引起普洱茶价格波动的声音,更是牵动着茶客以及媒体的敏感神经。普洱茶涨价了吗?

  大益集团福建市场部经理罗荣表示,今年由于一方面受到干旱气候的影响,一方面受众多消费者开始逐步认可普洱茶的观念影响,大批茶商前往云南茶区收购原料,普洱茶原料的价格出现上浮,上涨幅度在5%~10%左右。不过,他表示,由于大益集团拥有自己的有机茶园以及众多签约初制所,所以原料来源稳定,受价格波动的影响比较小,企业产品的市场终端价格保持平稳。

  而记者走访了解,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但是福建大部分终端茶店的普洱茶价格保持稳定。晋江和益缘茶行的负责人杨奇峰告诉记者,今年普洱茶产品的价格比较稳定。他表示,这一方面是因为今年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所以大部分茶商不会贸然涨价,另一方面,大益普洱茶往往是今年产的明年加工明年卖,所以今年的气候影响导致的价格变化目前还不能显现出来。记者在八马茶业、天福名茶等兼卖普洱茶的品牌专卖店了解到,今年中秋,普洱茶的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几百元价位成消费主流福建普洱茶消费群体上升

  “普洱茶风波后,喝普洱茶的人是比巅峰时期减少了很多,但是,相比2006年以前,喝普洱茶的人还是增加了许多。而近几年,普洱茶客的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晋江和益缘茶行的负责人杨奇峰说道。

  记者走访了解到,虽然目前市场上动辄成千、上万元的普洱茶依然存在,且不乏消费群体,但是每饼几百元的普洱茶还是市场的主流。一位福建品牌茶企的相关负责人王先生表示,普洱茶的市场空间很大,目前市场消费渐趋理性,每饼几百元的普洱茶是最受市场欢迎的。

  晋江和益缘茶行的负责人杨奇峰也表示,普洱茶像岁月沉淀下来的智慧老者,它的丰富内涵总是会让人着迷。近几年,不少茶客发现了普洱茶在养胃、降血脂、降血压等方面的益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起了普洱茶。从目前来看,普洱熟茶较受欢迎,而大众接受的普洱茶价位以每饼几百元的居多。

  记者在近期举办的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泉州站的活动现场看到,喜欢普洱茶的茶客群体涵盖了老、中、青各年龄层,喝普洱茶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普洱消费方面,他们不盲目跟风,更追求茶叶的品质和性价比。虽然不是身处普洱茶的产茶区,但是这些茶客对普洱茶的茶性、功效、分类等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杨奇峰认为,前几年的普洱茶风潮虽然因炒作而破裂,但是培育了大批的普洱茶客,这为普洱茶近几年的理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福建市场前景广阔品牌普洱茶企开始进入闽市场

  大益集团福建市场部经理罗荣告诉记者,今年8月5日开始,大益集团停止加盟步伐,将重心转向企业内训。据其介绍,这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经济大环境不好,茶市也受到其影响,这个时候不能进行盲目扩张,而是应该巩固“战场”,打牢基础,这样大益体系才能够健康和稳定发展;第二,大益专营店的增长速度高于品饮人群的增长速度时,就要控制前者的增长速度,进而采取措施也让后者加快增长,这样也才能够协调、长远发展。这也是公司对大益加盟商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在普洱茶行业,大益、七彩云南、龙润几大品牌备受消费者认可。作为茶企中的知名品牌,今年,大益集团在福建市场的推广步伐加快。近期,备受关注的大益嘉年华广州论茶活动刚刚进入福建,就备受瞩目。从厦门首站开始,该活动深入福州、三明、泉州等地,举办了几十场论茶活动,吸引了大批茶客的热情参与。

  “目前,从企业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普洱茶在福建的销售额占比还不到全国的3%,这说明这里还存在着巨大商机。”罗荣表示,虽然加盟的步伐暂时停止,但他很看好福建市场。目前,大益集团在全国的加盟店总数已经达到2000多家,而福建区域才130多家,很多区域还存在市场空白。他表示,目前福建市场还有待开发,大益集团正在通过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推广普洱茶的知识及文化,为福建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作者:林桂平 

普洱茶“新贵”――龙珠普洱茶

普洱茶是生长于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大叶种茶,凭借高锐持久的香气,独特的香型、浓醇的口感而闻名于世。

早期为了方便存储运输,普洱茶采用了紧压形制,常见的多为饼茶、砖茶与沱茶。其中以饼茶最为人所熟知,名气也最为显赫,清乾隆皇帝便有赞语“圆如三秋皓月,香于九畹之兰”。

而正是由于采用紧压形制,使得普洱茶内部降低了与氧气以及光线的接触,使得茶质更好的得以保存,后期的转化空间也更值得期待。另外,由于紧压茶较之散茶,干茶的香气更不易散掉,这也成就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殊属性,为它赢得了茶叶中“能喝的古董”这一美誉。

不过普洱茶在日常的品饮过程中,以饼茶和砖茶为代表的紧压形制也存在着一丝不足,这便是需要借助茶针或茶刀等专业器具来撬取。若是居于家宅,备得茶盘,撬得一泡还可略显小怡于闲情茶趣,但若在日常工作或差旅在外之时,随身置备着这些茶具便显出繁琐与不便了。

而同样是紧压茶的普洱小沱茶,虽然体形小巧,方便携带,无需撬取。但由于小沱茶采用机器模具压制,完整的叶片无法直接压成,需要将其切断剁碎再进行压制。而这一步骤无疑会破坏茶叶的根筋与叶脉,使得茶叶的品质大打折扣。盛易祥。

于是睿智的制茶匠师们便将传统紧压茶的优点加以整合,开创性的研制出既体形小巧、便于携带,品饮时又无需借助工具撬取,还可以将茶叶叶脉完整保存的新品种,这便是普洱龙珠。

普洱龙珠形如圆球状,小巧可爱,圆润呆萌。一颗普洱龙珠的规格一般是在6至8克左右,正好为一泡,无需再行撬取,饮用十分方便。

普洱龙珠多选用一芽二叶或三叶为原料,制作时先将茶叶蒸软、分匀,再用洁净的棉布包裹,纯手工揉捻成团状,最后再进行自然阴干。

整个过程都需要制茶师傅凭借着自身丰富的经验来掌控揉捻的力度与速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会发生破壁,而茶叶内含物质的析出则直接影响到后期冲泡时的鲜爽与否以及耐泡程度,除此之外对于营养成分的保留程度,亦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所以普洱龙珠的制作是极为耗费精力的。其不但揉捻过程全凭手工,而且更要求制茶师傅有着高超的技法与丰富的经验。一位制作龙珠的制茶师,朝始暮终,马不解鞍,一天的生产量也不过千枚,可见其得来之不易。

如果你钟爱于普洱茶,但又经常差旅在外,那么随身备上几颗龙珠,品饮时一次投放一颗,无需撬取,即泡即饮,既方便又简单,绝对堪称是普洱茶人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