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酵母属与普洱茶有密切的关系

酵母属与普洱茶有密切的关系

2019-08-2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酵母属是普洱茶品质形成的重要菌种。

在普洱茶渥堆中,由于湿热作用为酵母菌的代谢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强了酶的活性,同时也给茶叶的化学成分变化提供了热源。加之霉菌能利用各种多糖作为碳源进行糖代谢,并产生大量的多糖和单糖,为酵母提供足够的营养后迅速繁殖。当提供有利于酵母菌滋生的环境,使其迅速繁殖,加工中茶叶的品质表现为香甜、醇滑的特点。可见,普洱茶甘甜、醇厚品质特点的形成直接与酵母菌消长相关。也就是说,普洱茶所表现出的陈香、醇、甘、滑等品质特点与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种是分不开的。

在发酵过程中,大分子碳水化合物被分解成小分子的糖及可溶性糖,可溶性糖是构成普洱茶汤滋味和粘稠度的重要物质,同时,表现在感官上所谓的“甘”。茶叶中所含蛋白质占物质量的15%~30%,经加工后分解为多种氨基酸,赋予茶汤营养及新鲜口感;芳香物质及糖类经复杂生物化学反映产生萜烯醇化合物,并表现出陈香味;茶多酚是茶叶中最有特征性的物质,发酵后形成的茶色素,赋予茶汤独特的颜色以及普洱茶古朴的红褐叶底色泽。

由此可见,酵母菌在普洱茶品质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普洱茶渥堆过程中数量控制得当,可以增加普洱茶的有效营养物质以及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物质,赋予普洱茶区别于其他茶类的有独特疗效的品质特点,而且有利于形成普洱茶甜、醇、香等品质风格。但是,如果控制不当,则会形成辣、刺、叮、麻、挂、锁、酸等不利的物质,影响和降低普洱茶的品质。所以,良好普洱茶具有的甘滑、醇厚、活顺、陈香等品质特点与酵母在普洱茶渥堆中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
有用+10
分享

陈年老普洱的醒茶技巧

  想品到一泡口感上佳的普洱,冲泡前的“醒茶”,是一道很重要的环节。

 

  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

 

  很多时候,刚刚从竹筐、竹壳中拆出来的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老茶深沉饱满的韵味。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哪怕仅仅陈化了七、八年的旧茶,经过以下的醒茶步骤,都可以迅速将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醒茶,有两种方式:一是“干醒”,指冲泡前的唤醒;二为“湿醒”,即冲泡时的唤醒。陈年老普洱出仓后一般要干醒,干醒达到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去仓味”。

  首先是拨茶,用手或茶刀将茶体分解为重量几克大小的茶块。之所以用“拨”这个字眼而不用“掰”“拆”“解”……是因为年代很久的茶饼,往往茶体已经十分松透,用手轻轻摇动或拨动,茶就会一片片散落下来。而对于只有一、二十年的茶,茶体还比较紧结,往往就要借助茶刀。对于茶饼或茶砖来说,从侧面入刀可以轻松地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用手掰成约一泡分量的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可从唇边或侧面下刀。拨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茶拆得太碎。过碎的茶不但容易堵塞壶口,还会因茶汁释放过快而影响冲泡时茶汤滋味和浓度的稳定性。

 

  然后的工作是通风透气,将茶内的陈宿杂味吹散出来。方法是将拨散的茶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通风的时间视茶品状况而定。对于干净的茶品只需二三日即可,而入仓茶则可延长至一周或两周,以便散发仓味道。

 

  最后将通风后的茶收入紫砂罐(或陶罐)中。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选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烧结度比较高、没有异味的旧罐。

 

  新制紫砂罐内含有土气与火气,会导致茶品变质出现杂味。新罐简易的处理方法是用开水冲烫、浸泡,每日换水一至两次,反复数日后晾晒至足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浸泡后的罐子务必晾晒干透,否则罐内残存的水分会令茶叶受潮霉变。确保茶罐干透的方法是将一把生茶投入罐中,盖好盖子闷放一日,茶叶不会吸潮变软即可。同时罐中放入一些干净的竹碳,更有利于吸附杂味,提升茶品的品质。

普洱茶勐海味的来源及产生的历史因素

勐海是地名,傣语为“英雄居住的地方”。可是勐海并不是以英雄出名的,使勐海名扬天下的是普洱茶,是普洱茶中神秘的勐海味。

普洱茶勐海味的来源及产生的历史因素

如果你喝过大益茶厂的7572,就知道什么是勐海味了。我们认为勐海味专指熟茶的那种特有的滋味和香气,这两样东西都无法用仪器来测定,全凭人的感官,颇有些难以捉摸。滋味且不说,勐海茶叶的香气就比较复杂。有说勐海茶叶有“荷香”、“兰香”的,有说勐海茶叶有“枣香”、“青香”的,还有说勐海茶叶有“樟香”的。如此多的香味不知从何而来,不过勐海茶园里的确有很多樟树。茶叶的吸味天性,也许是与茶树一脉相承的。

与茶树一样,樟树也是勐海老百姓重要的“发财树”。到了岁末,他们会挖个野灶,支一口锅,放上甄子,甄子上再放一口锅,把樟树的枝叶放进锅里蒸煮。樟树的内在物质跟着蒸气升腾上来,在上面的锅底冷却凝聚成白白的结晶。这种结晶叫做“冰片”,是一味中药和做樟脑丸的原料。

樟树和茶树总是混生在一起,樟树比茶树长得高大,处处占了茶树的便宜,上边独霸阳光雨露,下边与茶树争水争肥。没想到茶树也不吃亏,它暗中吸取了樟树的精华,立刻就使自己变得非比寻常。果然任何事物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茶树也不例外。

勐海的气候在西双版纳可以说是另类,年平均气温只在12.8度,是比“春城”还要春城的地方。从景洪一路爬坡来到勐海,海拔从600米陡然升至1300米以上,仿佛从火里跳到水里,顿觉凉爽宜人。勐海还多雾,一年中雾天占了约三分之一。所以也有人称勐海没有春、夏、秋、冬四季,却有旱季、雾季、雨季三季。凉爽是因为相对海拔高,雾大是因为空气湿度大。“山高雾大出好茶”,勐海两样都占全了,岂有不出好茶之理。

勐海是少数民族地区,最有特色的是傣族。从前傣族只吃糯米。他们做的糯米饭本来就软软的、糯糯的,却还用手捏了又捏才送进嘴里。于是乎,傣族人走路也软软的、糯糯的,说话也软软的、糯糯的,唱歌也软软的、糯糯的,性格也软软的、糯糯的,难怪有人说他们做的茶叶也有糯米香。

勐海茶区还有暧尼族。暧尼族吃的是旱谷米,做成的饭红红的、硬硬的、散散的。吃饭时用手抓饭往嘴里一拍,发出“嘭”的一声,所以人称暧尼族吃饭是“拍饭”。他们说话做事也很热情外露、直截了当。男女青年谈恋爱没有太多的程式,双方喜欢就相互搂着、抱着。你说他们做的茶叶会不会茶气浓烈、滋味逼人呢?

云南普洱茶业界的无奈:普洱茶“致癌”

  云南网讯(记者杨之辉)近日“喝普洱茶致癌”的新闻和说法,在微博和新闻热传。作为云南茶行业标杆之一的普洱茶,一夜间竟然被冠上了“致癌”的称号。这究竟是一次食品安全事件,还是妖言惑众的谣传?此次事件对普洱茶销售带来什么影响?

  微博引爆普洱“致癌说”

  “喝普洱茶致癌?”近日,一微博认证用户“人体工程学李建军教授”在微博中提及,喝普洱茶最容易得癌症,茶里有大量的致癌物“黄曲毒素”。该言论引起不少爱喝普洱茶网友的关注。

  “幽门杆菌会造成胃癌,茶让幽门杆菌无法黏在胃壁上,且茶里面的苯丙胺酸会让人心情好,喝普洱茶是得癌症最快的方法,因为放了太久,里面有大量的黄麴毒素是致癌物!”

  “人体工程学李建军教授”下一条微博

  “绿茶是最好的,再来乌龙(香片也属乌龙),再来红茶(包括所有花茶,果茶都属红茶);要喝茶和咖啡,因为身体的是7,但是要让身体调到7.35~7.4,变成弱硷,才不易得癌症。”

  北京大学免疫学系博士王月丹据此在博客中提醒,黄曲霉毒素是国际公认的强致癌物,呕吐毒素则可以导致急性中毒症状甚至死亡,因此应高度重视并进行严格检测。

  但是,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个“李建军教授”的说法源于此前网上一个流传甚广的帖子,帖子中除了“普洱茶致癌”的说法,还有“牛奶致癌”等多种所谓的健康提示,但大多数“提示”都没有写明科学原理及出处。

  普洱茶中是否含有致癌物黄曲霉毒素?其含量是否足以诱发癌症?据了解,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湿热地区食品和饲料中出现的几率最高。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其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