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岳阳黄茶制作工艺考究品质高端的好茶

岳阳黄茶制作工艺考究品质高端的好茶

2019-08-2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相比黑茶红茶铁观音等茶类,黄茶的名声似乎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就黄茶的制作工艺来说,黄茶绝对能排在前面,岳阳黄茶的品质全在制作工艺上了,称得上是品质高端的好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焖黄”是黄茶独有的制茶工艺,也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中国黄茶根据鲜叶原料、焖黄的方式的不同,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三类。黄茶历史悠久,仅次于绿茶,而早于黑茶、红茶、白茶、青茶,在六大茶类中居第二位,有不少中国名茶都属于黄茶。如岳阳的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浙江莫干黄芽都属黄芽茶。

黄芽茶,以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制作,而君山银针均采用清明节前单芽头为原料,显得尤为珍贵。岳阳黄茶中的北港毛尖与浙江平阳黄汤、湖南宁乡沩山毛尖和湖北鹿苑毛尖等一样属于黄小茶,以春茶中的一芽二叶制作。黄大茶则用一芽二、三叶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制成,如广东的大叶青、贵州的海马宫茶等。岳阳黄茶拥有黄芽茶和黄小茶,选用原材料都是上等毛尖,可谓出身高贵。而君山银针的“焖黄工艺” 更为黄茶制作的代表性工艺,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制作君山银针的十道工序中有两次“焖黄”过程,第一次是在初烘的基础上用用皮纸将茶叶包好,放置约24小时使茶芽变为金黄色。第二次焖黄是在复烘的基础上再用皮纸包裹,放置36小时左右,使茶芽继续变黄。属于黄小茶的北港毛尖则只需一次焖黄,通过杀青、锅揉、焖黄、复炒复揉和烘干五道工序,促使叶色进一步黄变,形成北港毛尖的特有品质。

岳阳黄茶焖黄程度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掌握温度、湿度和操作时间,否则焖黄不够,仍是绿茶,焖黄过头,成为黑茶。黄茶是轻发酵茶,它是六大茶类中保留绿茶养分最多的茶类,据专家测定,黄茶与绿茶中氨基酸含量接近,组分以茶氨酸、谷氨酸最多。特别是通过“焖黄”工序所产生的茶多酚中以茶黄素最为显著。茶黄素被称为黄茶中的“软黄金”,茶黄素是从黄茶中找到具有确切药理作用的化学物。通过临床试验,验证了茶黄素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且无任何副作用。茶黄素不但能与肠道里的胆固醇结合减少食物里胆固醇的结合,还能抑制人体自身的胆固醇合成。近几年来,岳阳黄茶生产企业按照统一的黄茶生产标准生产的各类黄茶散茶、紧压茶,不但营养、保健成分丰富,而且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厚回爽,香气清高幽雅,口感平和柔润,尽显黄茶的高贵品味,深受茶叶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茶人的喜爱。

现在明白为什么岳阳黄茶能被称为品质高端的好茶了吧,黄茶制作工艺是很难掌握的,就是熟练的老师傅,在闷黄工艺上,也很难保证百分百的成功。

有用+10
分享

黄茶有些什么特点?

    喝了这么久的黄茶,也许你们还不知道黄茶有些什么特点,不知道也不要紧,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茶都有哪些特点了。

  黄茶,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茶之一。黄茶的主要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其按鲜叶老嫩芽叶大小又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不同的品类,特点有所差异。

  黄茶的特点如下所示:

 

  1、黄芽茶的茶品主要有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和霍山黄芽等,这一品类的黄茶,具有外形挺直重实,芽身色泽金黄光亮、汤色杏黄明净的特点。

 

  2、黄小茶的茶品包括有沩山毛尖、泉城红、泉城绿等;黄小茶有色泽黄亮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亮嫩匀等特点。

  3、广东大叶青、安徽皖西金寨等则属于黄大茶;黄大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梗壮叶肥、梗叶色泽金黄油润显褐,汤色清澈黄褐。

 

  黄茶历史

 

  历史上发现黄茶是人们在对绿茶进行炒青的过程中,由于干燥时不及时以或者程度不够,使得茶叶变成了黄色,这样就产生了黄茶。

 

  黄茶概念

 

  黄茶产生的历史已经十分的久了,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人们在对黄茶的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定义方式。最早人们在对茶叶的归类上,是根据茶叶的颜色呈现出来是黄色时,然后将其归为黄茶一类。比如在唐代时,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在命名时,人们就是根据其茶叶呈现黄色才得名的。

 

  黄茶由来

 

  黄茶的形成是与绿茶还有一定的关联哦,在绿茶的炒青过程中,由于没有对制作后的茶叶及时的进行干燥处理,或者处理的不够,使得茶叶的颜色变成了黄色,这样,人们通过这样的制作方法就制作出了新的一种茶类,黄茶。

  黄茶制作工艺以及种类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黄茶在制作工艺上与绿茶有着相似之处,主要经过杀青、闷黄、干燥这三个制作过程,黄茶的闷黄这个步骤比较重要,茶叶就是在这个步骤中变为黄色的。由于采摘用来制作黄茶的茶芽和茶叶的大小和鲜嫩程度的关系,制作出来的黄茶可以分为黄芽茶,黄小茶和黄大茶这三大类。

 

  黄茶制作特点

 

  黄茶黄汤黄叶的特点,主要源于其特殊的制法特点:闷黄过程。这一制作过程,是形成黄茶黄汤黄叶的关键徐工。针对不同的茶叶品质,有的黄茶在杀青后闷黄,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有的闷炒交替进行。虽然方法不一,但殊途同归。

 

  黄茶功效特点

 

  黄茶是沤茶,富含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等。此外,黄茶中保留有大量的天然物质成分,这些成分对于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叶所不及的。

 

  如何品尝黄茶

  评品黄茶时,茶芽色泽以金黄色鲜润为优;汤色以黄汤明亮为上,黄暗或黄浊为次;叶底则以芽叶肥壮、匀整、黄色鲜亮的为好。

 

  我国六种主要的茶叶命名主要是依据其茶叶和茶汤颜色而来的,黄茶因为茶叶和冲泡出来的茶汤都是黄色的才得名黄茶。古时候黄茶茶叶的辨别方式,没有很系统。大都是根据茶叶的颜色来辨别,这样就会使得加工方法和品质大不相同的一些不是黄茶的茶类被归为黄茶。

莫干黄芽产地

  莫干黄芽是营养物质丰富的黄茶饮品,加工工艺近似绿茶,通过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几道程序制作而成,所制成茶品质优异,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的人群饮用,有较好的保健功效。那么,莫干黄芽产地在哪里呢?下面我们来了解看看。

  莫干黄芽产地

 

  莫干黄芽是黄茶的一种,由当地茶农创制的名茶,产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名茶之一。早在晋代就有僧侣上莫干山结庵种茶。莫干黄芽外形紧细成条,细似莲心,多显茸毫,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成朵。

 

  莫干山群峰环抱,竹木交荫,山泉秀丽,常温为21℃,夏季最高气温为28.7℃,自古被称为“清凉世界”;常年云雾笼罩,空气湿润;土质多酸性灰、黄壤,土层深厚,腐殖质丰富,松软肥沃,茶叶生产基地除原有的塔山茶园外,尚有望月亭下的青草堂、屋脊头、荫山洞一带。

  莫干黄芽历史溯源

 

  早在晋代佛教盛行时,即有僧侣上莫干结庵种茶。清乾隆《武康县志》载:“莫干山有野茶、山茶、地茶,有雨前茶、梅尖,有头茶、二茶,出西北山者为贵。”西北山即为莫干山主峰塔山。清道光《武康县志》载:“茶产塔山者尤佳,寺僧种植其上,茶吸云雾,其芳烈十倍。”

 

  茶,本山货属以茶为冠。其品之最上者曰银针(仅取枝顶一枪),次曰雀舌(取枝顶二叶之微展者),又次曰梅花片(择最嫩叶为之)、曰兰花头(取枝顶三五叶为之)、曰松萝(仿徽茗之法,但徽制叶,霍制全叶)。皆由人工摘制,俱以雨前为贵。其任枝干之天然而制成者最上,曰毛尖,有贡尖、蕊尖、雨前尖、雨后尖、东山尖、西山尖等名(西山尖多出雨后,枝干长大,而味胜东山之雨前)。次曰连枝,有白连、绿连、黑连数种,皆以老嫩分等次也。至茶既老而不胜细摘,则并其宿叶捋而雉之曰翻柯,皆为头茶。至五月初,复茁新茎,其叶较头茶大而肥厚,味稍近涩。价不及头茶连枝之半,是为子茶。

  ——清乾隆四十一年《霍山县志·物产志》

 

  《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一曰仙芽,又称寿州莫干黄牙。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明朝始入贡。自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州县县贡。县户采办者例应汇州总进。

 

  ——清同治十一年《六安州志·物产》

 

  货之属。茶为第一。茶山环境皆有,大抵山高多雾,所产必佳,以其得天地清淑之气,悬岩石罅偶得数株,不待人工培植,尤清馨绝伦,故南乡之雾迷尖、挂龙尖二山左右,所产为一邑最,采制既精,价亦倍于各乡。茶商就地收买,倩女工检提分配花色,装以大篓,运至苏州。

 

  苏商薰以珠兰、茉莉,转由内洋至营口,分销东三省一带。近亦有与徽产出外洋者。次则东北乡与西南近城一带,多北运至亳州及周家口,半薰茉莉,转售京都、山西、山东,而西乡自土地岭以西,迤逦而南,茶叶厚,微苦,枝杆粗大,采焙不精,皆青齐茶商于大化坪、五溪河收买,运销山东一路。

  诸佛庵以北数保,则由土人运潮枝至州境之流波石童,西商收买,自行焙制,运销山西、外蒙古等处。极西之九五保,所出极微,味制具逊,多为鄂人收买。至前志所载诸名目花:如银针、雀舌,则茶始萌芽者;梅花片、兰花头、松罗春则茶初放叶者;统名之为小茶,价既数倍,采以维艰,故惟近城及柳林河、诸佛庵数处有之,运销京都为多。气候则东南稍暖,谷雨前即可采摘,故有雨前、毛尖之名。

 

  西山谷雨后,始能开山,间数日,采摘一次,须二旬始毕。故有头道、二道、三道、四道之分。最后,并宿叶而撷雉之,曰翻柯老茶,为民间常用。春茶既毕,五六月复生新苗,谓之子茶。其干扁而味微涩,价亦半减。然爱惜茶株者,恒蓄不采,取次春茶必茂盛。

 

  虽名为茶,实则木本,枝叶似茶而大,有二种:一叶小上有刺;一叶大而圆,皆天然自生深山岩石间,无子种,与茶同时采制,味苦,其性极凉,可入药,近几年茶商多喜购买,山民渐事觅植,极难长成。

 

  《博物志》:饮真茶者,令人少眠。

  《潘志》:六与霍所并产也,以六安名者,当霍未建县,已有贡额,从其朔也。《天启志》谓以六安寨得名似凿(寨本名六万,讹称六安)。顾霍山多硗确,六地既广且饶,产茶实浮于霍,而贡额不及什二。考州志有州茶黑、县茶黄之说,恐亦傅会。惟产茶之地,东山最早,而东山皆属州境,每年大府荐新及本县贡品,率皆州民于雨前赴县售卖;霍产悉西南,迟在雨后,故不及入贡,则茶之专名六安,亦纪实也。

 

  《吴志》:土人不辨茶味,唯燕、齐、豫、楚需此日用。每隔岁,经千里挟资而来,投行预质。牙狯负诸贾子母,每刻削茶户以偿之:银则熔改低色;秤则任意轻重;价则随日低昂,且多取样茶。茶户莫能与较;虽迭经告诫,申详各宪,严饬乡保稽查,茶户稍洁实惠,然弊端犹未能尽除也。

 

  按茶之为利虽厚,工则最勤苦:日采摘,夜炒焙,恒兼旬不得安枕。人力不足,又须厚雇客工,茶值稍昂,犹可相偿。军兴后,厘捐日益浮费繁多。商人成本既重,则转而抑减民值。近日行户渐增,竟有汇缘茶商,预计价值把持行市者。黠贩收买,则又搀老叶加水潮,茶商得以借口,故茶价愈趋愈下。光绪以来,每斤银不过钱余,*时才七八分,以是民用益绌。近徽郡仿外洋以机器烘焙,制精工省,颇获其利。本邑绅商,如能集股,设公司,精其制造,则利权操之于我,诸弊不禁自除矣。西人亦云:霍茶香味较胜徽产。

  ——清光绪三十一年《霍山县志·地理志下》

 

  六安州岁贡芽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两。自明弘治七年分设霍山县后,随定额分办,州办茶二十五袋,县办茶一百七十五袋……。

 

  国朝因之,至康熙二十三年奉文增办一百袋,州承办三十七袋,计六十四斤十二两,县承办二百六十三袋,计四百六十斤四两。每年州备价发县代买一色芽茶……。

 

  本县农户拣雨前极品,新芽一枪一旗,依法择制,以黄绢为袋封贮,共四箱,用龙旗龙袱恭进。康熙四十七年,贡茶一千二百袋,雍正七年增办一百袋。乾隆元年贡茶七百二十袋。

 

  ——清乾隆十四年《霍山县志·茶考》

 

  今天下产茶处不下数百,致贡者仅十余处,而明朝上供专用六安,其余悉以市焉。每岁上供,霍多至三百六十封,又有副封以补其乏。州额不及什二,是霍倍其力,而六享其成。

 

  ——清顺治十七年《霍山县志·贡茶》

  本次内容就介绍到这里。莫干黄芽茶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脾胃有好处,合理的品饮对身体有好处,可以杀菌、消炎、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助消化。

天台山上有黄茶

   “我这半亩黄茶,今年至少有8000元钞票捏手上了,你们看,得一斋公司在旁边等着收茶呢。”浙江省天台县南屏乡上杨村村民老汤在一片鹅黄的黄茶园中采摘,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茶枝绽黄芽,茶界有新宠。天台黄茶自然天成,茶树芽叶呈黄色、鹅黄色、淡黄色等颜色,不但外观美丽鲜艳,非花似花,更是品质上乘,光氨基酸含量就是其它绿茶的4—5倍,于2013年通过浙江省级林木良种认定并成功命名为“中黄1号”。

    天台黄茶(中黄1号)是独具代表、自然黄化变异的一种珍稀茶树品种。母树原种发现于浙江天台。天台山山水神秀,地理环境独特,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水丰沛,日照充足,适宜植物生长,琪树佳木、奇花异草比比皆是。

    自古名山出佳茗,史载1800年前,东汉葛玄在此人工培植茶树。尔后,其茶籽不仅成就了西湖龙井,也远渡重洋,成为日本、韩国茶叶的母种。

    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孕育出中国黄(白)化变异茶种中的珍稀茗品,天台黄茶(中黄1号)应运而生。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等科技院所的技术支持下,茶叶专家组深入研究,发现该茶树具有产量高,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叶黄素含量高等优势,是国内难寻的黄化茶树优良品种资源之一。

    天台黄茶的茶树春季新梢成鹅黄色,颜色鲜亮,其芽叶呈现出“春、秋、冬三季黄”的独有特性。所制茶叶,汤色鹅黄剔透,香气清新悠长,滋味鲜爽甘甜,叶底嫩黄明亮,呈现“三绿透三黄”的独特品质,极具饮用与欣赏价值,富含氨基酸、叶黄素等成分,口感醇和。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说:“天台山的茶园都在崇山峻岭中,远离尘嚣,远离污染,是真正的高山云雾茶。”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说:“目前,天台黄茶的新、奇、特,可以开辟新的市场需求。”

    天台县把发展天台黄茶作为振兴乡村精准扶贫的强大抓手,迅速做大做强天台黄茶产业,经过10多年多方努力,以短穗扦插、嫁接等多种繁育形式,培育出街头寒山、平桥紫凝、南屏上杨、石梁、龙溪等生态黄茶基地。

    黄茶园似一颗颗明珠,大放异彩,已形成的1万亩黄茶产业带,成为茶农的“钱袋子”。天台黄茶并在四川、贵州、山东等地成功推广,成为国内茶叶产业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