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六品茶道:味于茶

六品茶道:味于茶

2019-09-0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朋友捎来两包家乡的特产茶,于我正是合了口味。然而,要想好好品味这种茶的精彩,那是很需要茶道修为和功夫的。我是茶道好之者,如今终于从中得道几分。品茶无道,暴殄天物耶!

 (澧州文庙,始建于宋,重建于道光年间。)

这种家乡特产的雨前茶,其型若龙井,其色若雨前。而其味,则与龙井绵软清淡、默默含羞、欲语还休、静若处子迥然有异。若按烹龙井之术,温杯沸水、一洗二焖三看品四的话,则此茶入口,会暴起猛士长刀大马、烈酒夺口洌厚之感,浓、猛、涩三字经,恐怕不是茶中本真之意了。

几经试手,有所心得。

此茶宜以极品雨前君山之术烹之。温杯殆凉,茶叶适量,水沸过后二三分钟,高扬水头,细流入盏,五六分时,手下留情,略待片刻,再至见满。静心少待,安心勿燥。神随杯中茶绿渐舒舒洇洇漫散发开来,斯时入口,甘美醇情。如携山野清风之少女,如含天地钟秀之处子,扑面入怀,相拥于怀,缠绵于怀!此乃为愚下一以贯之渴念于情思的上上佳人也!

故乡的茶,勾起思乡情,端发问天梦。

喝茶,是我儿时启蒙开智的伙伴,是我青春历练的见证人,是我人生旅程中,无言有情的忠诚伴侣!

我的故乡在澧水之滨,那是一个青山环绕,绿水过村,祖辈灵寝,安息于斯的小镇:王家场。

两侧青山夹峙,一湾绿水绕流,八方宝塔巍巍,两排青瓦绵绵,层层梯田稻香,曳曳垂柳拂岸的王家场,毁于那个人神共愤的大跃进年代,如今已是水库中龙宫水族盘踞嬉戏的家园。而移民迁居水库下方安窝的羊牯庄,则仍沿以王家场之名。

延续到1963年的大饥荒,载着啮胃啃肚的饥饿感,和四乡八野逃荒的饥民,还有那一包震撼人心的茶叶,闯进了我童年的记忆。

因我是家族中祖传三代的独苗苗,出生刚半岁,外婆赶到广州,不顾一切地把我带回了澧县。从此,他们带着我,跌跌撞撞,艰难万分地闯过了那个饿殍载道的世道。儿时的我,对于身在广州的“革命干部”父母的记忆,只是偶尔带回来的香蕉而已。

打我记事起,印象中就是外公外婆手中那绿惨惨的野菜饭,和专给我蒸出的那个米饭小缸子,还有不绝于门的乞讨者。

写进我人生记忆第一页,就是饥饿与茶叶!

(屈子颂曰:澧兰沅芷,君子之魂)

家乡的民风,古朴淳厚,善良真情。

即使是在那个极其艰难、时常听到人相食的年代,小镇的人们,仍然恪守着乐善好施的古训。除非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小镇的家家户户,没有人敢拒绝上门“讨米的”乞讨者。人们口传中最大的耻辱,一偷二强三打发,这打发,就是指遇到乞讨后,用“没有”来打发。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