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寒露的诗句:阑珊意

寒露的诗句:阑珊意

2019-09-1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阑珊意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阑,轳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楼上阑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宋·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捡拾洒落一地的时光,细数时恍然发现,原来昨日已成沧桑的往事,是今日的怀念,明日的祭奠。满纸繁华,也写不尽你的哀悲孤伶。我能否用一纸深情,换你一生相守?

你提着日月这盏灯,阅读着山川这部经书。山水田园的清景中,白云、树木、鸟鸣、溪水等,凡是素朴冲淡的事物,应是一首唐诗;花草、柳枝、兰舟、芭蕉等,凡是哀寂幽婉的事物,应是一阕宋词。而这首《蝶恋花》,周邦彦则洒泪为墨,写尽相思。

深夜月明,乌鸦惊恐以为天色将亮。大抵如此,计算时间漏斗中的水将要漏尽,天色将明。井边有人打水,摇起了转动井筒绳子的声音。这时光,果真是聚少离多。从此以后,你我天各一方。“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她一夜未眠,鸦鸣声凄婉。她守着一豆灯火,双眸泪眼婆娑。躺在床上,泪水早已打湿了彼时与他缱绻温存过的枕头。

词的上片,周邦彦用哀婉含蓄的笔法,写如胶似漆的恋人分别前的凄切伤景。清冷寒露节气更加衬托出了女子心中势单力薄的苍白无力。流离的年岁里,一段执手到老的连理缘分太难太难。女子想要的,其实就是一段细水长流的爱情。相互依靠,相互陪伴,不离不弃。

后来,他带着疗她心伤的温暖来看她。凄冷的霜风吹拂着她的长发,他们十指紧握,默默不语。遗憾的是“去意徘徊,别语愁难听”已成定局,她心中万千柔肠打成的结,他再也没时间来为她一一解开了。

鸡鸣声起,露寒渐消。天将破晓,君要离去,归期不定。女子只能哭着,怨着,盼着,泪流成河。这一刻她心中极致的憔悴与哀伤,他又怎知。只怕这一别,经年相隔。再见时,她已嫁为人妇,他已娶妻生子。至于彼此心中深深的牵念,已然成为了年少光阴中爱情墓碑上的铭文。

词的下片,周邦彦用笔极深情,又极幽婉。他分别写了恋人分别之时排山倒海的酸楚悲伤之情,及分别以后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今日花好月圆,明日天涯陌路。这时光,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剧本。

在这首词中,周邦彦所提及到的霜风,应是老妇步入迟暮之年时哀呼的呻吟。而夜深人静时的秋露,是相思女子的眼泪。至于其他,比如秋日早上氤氲的清冷雾气,则是孤独人的清浅呼吸。读周邦彦的这首词,便想起了柳永写的一首词,词牌名为《玉蝴蝶》: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十月寒露节气,他一个人独自在屋檐下坐着,闻桂花香,听雨,望萧疏凄景。他把秋日最深的孤独留在了史册中,而我则把寒露最轻的眼泪收集起来,制成琥珀。我们的故事在静默无声的光阴中,逐渐缄默成疾。

深秋的雨无情地吹打着,遍体鳞伤的瘦枝残叶满地都是。孤独与悲伤是词人沉重的壳子,他好似一只缓慢爬行的蜗牛,背负着世间难以承受的千斤之痛。红尘万丈,这世上太多的悲凉都成为了孤独人心中的隐疾,走不出画地为牢的伤痛。

萧萧雨纷纷,韶华渐渐老。肃杀惨淡的深秋时节,除了悲凉幽怨,亦还有温暖的重阳节陪伴着。当我们的孤独与伤心溃不成军的时候,别忘记了一米阳光的温暖,更不能忘却这些具有生命力的传统节俗。

若是说汉代尊崇三月三上巳节,那么晋代是极敬重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记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飨宴高会。”

重阳节登高,《晋书·孟嘉传》中记载了一则“孟嘉登龙山落帽”的典故。话说东晋时期的某一年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风送爽。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大将军桓温带领参军孟嘉等众士兵,一起登上燕龙山赏秋日风景。众人饮酒高歌,高谈阔论,欢声笑语一片。

此时,刮来的一阵秋风吹落了孟嘉的帽子,孟嘉在玩乐中竟全然不知。将军桓温看见,叫人切勿做声,看孟嘉会有什么反应。孟嘉依然与人杯酒言谈,入厕后也未知。桓温毕竟是将军,士兵未戴帽子是有失雄风的。于是,桓温叫人把帽子还给了孟嘉,命手下得意门生孙盛作文取笑孟嘉。

众人嘲笑孟嘉愚笨,孟嘉则不慌不忙地作诗回应孙盛。孟嘉的诗简直是笔落惊天动地,字字绝妙,句句含蓄而委婉,却一针见血有力地反击了孙盛,令座下士兵啧啧称赞。而孙盛则颜面扫地。后来,这则典故成为美谈。

如此,历来文人们便以孟嘉落帽的故事,形容文人们的才思敏捷,潇洒不羁。唐代元稹在《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中写:“登楼王粲望,落帽孟嘉情。”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云:“孟嘉落帽,前世以为胜绝。”

后来,重阳登高不仅仅是望远抒怀,更是文人墨客们吟诗作对的风雅活动,文人间称为登高会。

菊花酒,因重阳节在九月,此时菊花开放,正宜素手采摘菊花洗净后酿酒。饮菊花酒,不仅祛病消灾,更能延年益寿。关于酿制菊花酒的方法,笔记小说集《西京杂记》中这样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故谓之菊花酒。”

九月九重阳日这天,人们还要佩戴茱萸草消病免灾。男女老少用绛色的袋子装茱萸,以此辟邪,保佑平安健康。后来至唐宋时,便改成了插茱萸。唐代王昌龄《九日登高》:

“茱萸插鬓花宜寿。”重阳日摘茱萸插在头上,在唐朝盛极一时,许多诗人都写过插茱萸的诗。至于宋代,刘辰翁《水调歌头》中写:“留得东篱晚节,笑倒龙山秃帽,一醉插茱萸。”

重阳节要吃重阳糕。老百姓们把“糕”取高的谐音,登高望远时再吃菊花糕,人生事业上定能步步高升。《岁时杂记》云:“二社、重阳尚食糕,而重阳为盛。”人们把菊花糕赠给左邻右舍,代表着一种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另外,重阳节还有赏菊的雅俗。孟元老写北宋重阳节时能赏的菊花种类很多,有万龄菊、桃花菊、木香菊、金铃菊、喜容菊。女子们拾一篮秋菊酿一坛菊花酒,等一位麻布白衣男子闲话浮生。

登高望远,插茱萸,佩菊花,饮菊花酒,这些都是旧时重阳节里最温朴隆重的细节。

就好比古人对于节气生活,不单单是农事观照,更是一段诗情画意的见证。

可否,还我一盏酒,让我醉天涯?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