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唐朝清明节

唐朝清明节

2019-09-1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唐朝清明节在唐朝,上坟扫墓、改火、治蚕室、斗鸡、打马球、蹴鞠、拔河、荡秋千、宴饮、踏青、插柳等,都已成了清明的习俗活动。

踏青

踏青活动在唐朝尤为盛行,清明踏青之盛况, 唐朝诗人杜甫就曾记载皇家游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千百年来,踏青渐成一种仪式,“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游》诗正是这种心境的写照。

拔河

唐朝以前,拔河从军营传到民间,到唐朝又从民间进入宫廷,致使这一运动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极为提倡,并在朝野、民间盛行。《封氏闻见记》中记载:
拔河,古谓之牵钩,襄、汉风俗以正月望日为之。相传楚将伐吴,以为教战。
《封氏闻见记》还记载,唐朝拔河采用的是木麻制绳,绳长约为40丈到50丈。典籍里还详细描述了唐朝拔河运动的盛况。唐中宗与唐玄宗时期,朝廷对拔河运动十分推崇,该运动因此在皇宫内外非常盛行。
710年清明,唐中宗李显移驾梨园球场,在这里举行宫女、大臣的拔河比赛。韦皇后以及爱女安乐公主也前来观看。
唐中宗下令文武三品以上分朋拔河,以预祝今年丰收。据载,韦皇后当场指定:中书门下省萧至忠、韦巨源、唐休璟三位大臣和五位将军为西队,尚书省七位大臣以及两位驸马为东队。中书令萧至忠眼见西队多是六七十岁的老头,还少一人,急忙奏请重新分定。
安乐公主护夫心切,因为夫婿驸马武延秀在参赛东队,便抢先表态,死活不肯变动。皇上见爱女坚持,也就没有更改,萧至忠只好遵旨比赛。
一声鼓响,参赛双方齐力拉绳。僵持不一会,西队输惨,可怜六七十岁的唐休璟、韦巨源二人,随着绳子仆倒在地,久久爬不起来。唐中宗、韦后、公主以及宫女们无不大笑起来。
唐玄宗李隆基也喜欢拔河比赛。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在长安京城,唐玄宗举办了一次千人拔河赛事。千人聚集,“喧呼动地,蕃客士庶观者,莫不震骇”。
当时李隆基赋诗《观拔河俗戏》描摹了这次千人拔河的盛况:
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
噪齐山岌嶪,气作水腾波。
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进士河东薛胜在《拔河赋》中言:
皇帝大夸胡人,以八方平泰,百戏繁会,令壮士千人分为两队,名曰拔河于内,实耀武于外。

斗鸡

除了拔河,唐朝的寒食节更盛行斗鸡游戏。我国斗鸡习俗可谓是历史悠久,在《战国策》 《史记》 《汉书》等史籍中提到的斗鸡典故甚多。
之后又有《邺都故事》记载:“魏明帝太和中筑斗鸡台。”曹植观斗鸡后作了乐府杂曲辞《斗鸡篇》。到了唐朝,寒食节斗鸡已成为皇宫中不能缺少的娱乐项目之一。
斗鸡是一种观赏两只或数只鸡相斗的游戏项目。斗鸡由清明那天开始,一直斗到夏至为止。斗鸡游戏起源于隋代,到了唐朝更加盛行。
据隋代杜台卿著《玉烛宝典》记载:
寒食节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
人们不惜重资购买健斗之鸡,调习既娴,至期登场。斗鸡时,人们把五色幔盖在笼上,背场开笼,有敢临阵争斗的鸡,任它们饮啄自如。如果多至三四百只鸡且不惧怕的鸡,这只鸡就稳操胜券了。
斗胜的鸡用彩线结成小球,分别缠在颈部和膀部,入笼迎归。鸡的主人所获得的珠翠罗绮不下于百两黄金。由此可见,当时斗鸡场面是何其壮观。
斗鸡之戏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经久不衰。据刘肃所撰的《大唐新语》记载:太守戡内难作为御史大夫,有《咏鸡》诗,可谓是一幅绘影绘声的斗鸡图。
寒食东郊道,阳沟竞草笼。
花冠偏照日,芥羽正生风,
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
长翘频扫阵,利距屡通中。
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
虽云百战胜,会自不论功。
另据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威远有个叫臧平的人,爱好斗鸡。他有一只高于普通鸡数寸的无敌公鸡。威远监军强行买了下来,让它参加寒食节斗鸡。此鸡威猛异常,无鸡可敌。唐穆宗龙颜大悦,赐给威远监军百匹帛。
关于寒食清明节斗鸡,斗最有趣味的是唐玄宗与贾昌的故事。据说,贾昌的父亲贾忠是皇帝近身侍卫,力大无比,可以拽起一头公牛摔它个肚朝天。后来在诛灭韦氏家族的变乱中,贾忠立下了大功,深受皇帝的宠信。
贾昌在子承父业习武的同时,7岁就学会了各种鸟语。唐玄宗爱好广泛,除了诗歌音乐,舞蹈美色,还有斗鸡。居然搜罗了上千只公鸡,选派了500名御林军专门驯鸡。
每年清明举行斗鸡赛事。如此一来,竟成时尚。
贾昌凭借精通鸟语的天赋,驯养斗鸡,很有章法,恰好被唐玄宗发现,就把他召进宫里,当了500名驯鸡御林军的总头领兼总教练,授予“神鸡童”的称号。
据《东城老父传》中记载:每当到了斗鸡的日子,唐玄宗都会让宫廷乐队集体出动,后宫的佳丽也纷纷出场。贾昌则头戴雕翠金华冠,身穿锦绣襦裤,手执铎拂,引导群鸡气宇轩昂地走到场地中间。在贾昌的指挥下,群鸡进退有度,顾盼神飞,勇往直前,不啄得对手鸡血长流不罢休。
战斗结束后,贾昌命令群鸡按胜负关系列队,接受玄宗检阅,然后再整齐划一地回到鸡坊之中。唐朝寒食斗鸡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到了唐文宗时期,皇上也喜欢观斗鸡。唐朝诗人王勃也曾被召署府任修撰一职。据《旧唐书·王勃传》记载:王勃在诸王寒食斗鸡时,“檄英王鸡”,结果被唐高宗怒斥后驱出府。

镂鸡子

唐朝寒食清明节继承了前代镂鸡子、斗鸡卵的习俗,并且推陈出新,大盛其风。镂鸡子,就是将鸡蛋雕刻成各种图样花案,有的还涂上色彩,制成精美象形的工艺食品。“雕卵”同“画卵”,在《古代的食品雕刻——镂鸡子》一文中认为:“雕卵”是用工具雕刻鸡蛋 ,“画卵”则是在鸡蛋上绘画染色,后来二者合一,即成为古代风行于世的“镂鸡子”。
“镂鸡子”通过绘画和雕刻这两道必不可少的工序而达到了食品雕刻的高度完美的艺术境界 ,而“镂鸡子”也成为当时真正意义上的食品雕刻。
古时,寒时节的镂鸡子大致分为两种,一为画蛋,一为雕蛋。前者为食用,后者主要供玩赏及祭献。画蛋,是将鸡蛋或鸭蛋煮熟后,用茜草汁为染料在蛋壳上描绘花卉。开始无色,过数日后颜色渐显,由浅蓝色变为红色。蛋壳剥去后,蛋白上便显现出玲珑剔透的图案。
雕蛋则是将蛋煮熟后,先用笔在蛋壳上画好图案,然后用刀雕刻,将蛋白、蛋黄取出,使整只蛋镂空,俗称“镂鸡子”。
这种习俗盛行于唐朝,唐天宝年间皇家寒食节朝陵所用的供品,即有饧粥雷车和鸡球,一直流行到清末。
《全唐诗》中载有一首骆宾王《镂鸡子》诗,算是对镂鸡子的绝妙描写:
幸遇清明节,欣逢旧练人。
刻花争脸态,写月竟眉新。
晕罢空余月,诗成并道春。
谁和怀玉者,含响未吟晨。
诗中把善镂鸡子的人称之为“练人”,以示其雕刻技能的熟练和高超,同时把雕刻的形态和手法也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
从诗中可见,鸡蛋被镂成人脸的形状,眉眼俱在,光晕逼真,充分说明了我国古代的食品雕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技巧。唐人镂鸡子,一是增加食品的美观,二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
每值寒食清明,人们相互赠送镂刻成形的鸡蛋,以祝贺节日。好胜之人,还往往将镂好的鸡蛋互相对比,大有竞争之意,这种比试镂鸡子的做法,当时称之为“斗鸡卵”。
镂鸡子、斗鸡卵原是民间寒食风俗,宫廷之内亦曾依俗相随。《全唐诗》有《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
便幕那能镂鸡子,行宫善巧帖毛球。
这说明皇家在寒食节,也让臣下镂鸡子。可是,后来唐玄宗以保生养息为理由,下令禁止民间寒食相互馈赠鸡蛋的风俗。
此后,寒食节时,民间互赠鸡蛋的做法有所收敛,但人们喜爱的镂鸡子和斗鸡卵却始终不衰。

走马

寒食游乐期间,还有一系列的健身运动和娱乐游戏,例如“走马”。在唐朝,骑马是人们主要的交通方式,也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形式和优雅自得的消遣方法。

每当寒食来临,人们总爱走马出游,或奔驰于广阔原野,或闲步于草地丛林,或逗留在花间柳下,各自寻觅着不同的自然风光。
《全唐诗》中曹松在诗《锺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中说道:“寒食锺陵香骑随,同年相命楚江湄。”吟咏的就是同年好友携鞍出游的情景。
此外,卢延让在《樊川寒食二首》诗中亦有:
鞍马和花总是尘,歌声处处有佳人。
五陵少年粗于事,栲栳量金买断春。
可见当时,久居城市的人,在寒食清明期间走马郊外,已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风气。

打马球

在盛唐时期,清明节颇为盛行打马球运动。打马球作为古代一种户外运动,称之为“击鞠” “击球”或“打球”。
击鞠相传最早由华夏鼻祖黄帝发明,最初的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击鞠”一词最早出现于曹植所著《名都篇》中。
马球约有成人拳头大小,球体中空。原料是一种质地轻巧并且非常柔韧的特殊木材,球做好以后,外面还要涂上颜色,并且要请工匠在球的表面进行精致的雕刻,因此制成的马球不仅是竞技运动的工具,还是非常精美的工艺品。
击鞠另一件必不可少的比赛工具是球杖,因为打马球竞技的比赛者是骑在马背上击球,所以球杖要求特别长,球杖的顶端如偃月一般弯曲回来,可以将急速滚动的马球挡住。
当然,进行击鞠运动,最昂贵的花费还是马匹。这样的高成本也就注定了它的贵族属性,唐朝时的马球运动,从军队到民间,无不欣喜为之,构成了极为壮观的体育集会。
唐朝的击鞠有场地、有规则、有双方队员、有取胜技巧,并体现出参赛者的勇敢精神和整体配合。长安军队中有所谓“两军球会”,军人们纵横急驰,大比其艺,其场面气势磅礴。
而进士们则举行“月灯阁球宴”,动作潇洒从容,文质彬彬。皇家寒食内宴,也总少不了马球的表演。
《全唐诗》张籍的《寒食内宴》中就有这样的吟唱: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击鞠分为单、双球门两种比赛方法。单球门是在一个木板墙下部开一尺大小的小洞,洞后有网囊,以击球入网囊的多少决定胜负;双球门的规则与现代马球类似,以击进对方的球门为胜。
唐朝中叶,更是出现了数位热爱户外运动的最高统治者。
唐僖宗曾跟人夸口,说如果朝廷设置马球进士科,他能拿状元。
不过,若是真在唐朝皇帝里选马球状元,恐怕还是李隆基最够资格。这位“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皇帝,年轻时可是举世瞩目的“体育明星”。
24岁的李隆基还是临淄王时,有一次参加庆祝与吐蕃和亲的国际邀请赛,神策军和皇宫内的球队都输给了吐蕃队,这时李隆基临时组织了一个贵族球队,以先发主力打满全场,驰骋球场连连得分,为唐王朝第一次外交球赛赢得胜利,也算是体育外交的先行者了。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