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三款“状元茶”水仙、肉桂、大红袍的比拼

三款“状元茶”水仙、肉桂、大红袍的比拼

2019-01-30 访问量: 49 茶礼仪网

2016春节,老天爷格外赏脸,每日都给艳阳天。而此时,群花枝头春意闹,正是喝茶好时节。大年初六,三泡武夷山天心村斗茶赛的“状元茶”将我们一行人汇聚到“涤虑园”,下午时分,满地斜阳,万般思绪,皆付杯中茶……

状元大红袍

三款“状元茶”分别为水仙、肉桂、大红袍品种,一场斗茶赛的标配成员。

首先出场的是水仙。但见干茶条索肥壮紧结匀整,色泽乌褐润,细闻干茶带有淡淡木质清香。

提壶高冲,鲜锐花香瞬间弥漫开来,一阵微风轻拂面,何处携来满堂香?再闻盖香,木质香若隐若现,茶汤橙黄,入口醇爽,回甘带木质味。

三款状元大红袍的第一道茶汤

第二道的茶汤越加醇厚,水中花香优雅,木质香明显,口腔整体感觉绵柔厚实。

茶叶再一次没入水中,第三次出汤,花香上扬而木质香沉于水中,茶汤入口温润如玉,回甘略点丝丝凉意,再闻杯底,花香挂杯持久。

第四水,茶汤橙黄透亮,汤水饱满滑口,停留口中的回味变化莫测,刚刚想揣测当下的回味,忽又新生一种感觉,仿佛舌上黄莺低语,唱着起伏有致的山歌。

水仙唱罢,肉桂登场,其外形紧卷重实,如果心中有杆秤,那么此时的遗憾便是看到因为包装原因造成较多的小碎叶,整体条索尚完整。

杯盖首先向大家展示了让人兴奋的淡淡焙火香和桂皮香,汤色橙黄尚亮,滋味醇爽略显涩。

接着这道,桂皮香霸气地展现肉桂的本色,茶汤入口,桂皮香一阵阵飘进鼻腔,水初静,人不定,水中暗香撩人心。

三款状元大红袍的叶底对比

第三道,香气渐趋平稳,茶汤厚实显骨感,岩韵尚显。

时间就像魔术师,如果你有心,都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在第四道茶汤入口的时候,我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受喉底的回甘上,回甘迅速,但也略显仓促,有种霸气有余、但后劲略显不足的意味,还未来得及好好品味,便已成为记忆中的余味。

状元大红袍,这几个字放在一起非常和谐,因为大红袍的各种故事里,状元出现的频率很高。干茶条索肥壮紧实,色泽黑褐润,花香隐约可现。

茶汤开门见山的是清幽的花香,透过窗外的光,那些芳香因子仿佛穿着华服的仙子,翩翩起舞。汤色橙黄尚亮,滋味甘醇,口腔收敛感略强。

第二道,汤色转浓,滋味弥醇,花香更加细腻,如此千回百转的香,仿佛带人回到它曾经生长的地方,那里有百草千花,那里空气清新而湿润。

接下来的这一道,我们刻意等茶汤凉下来入口,水温的降低似乎带来了冷静的情绪,让人更有耐心感受茶汤的质感。滋味入口冷冽而富有胶质感,花香饱满略欠雅致。

第四水,汤色橙黄显亮,茶汤入口显厚,岩韵显,跟前面两款的水仙、肉桂相比,这款大红袍似乎秉承了一贯的中庸之道,几道茶下来,香和水在每一道的表现都相对协调。

最后,我们将三款茶的第五泡一起出汤对比品鉴,在场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前所长、研究员陈荣冰老师对三款茶进行了简要的点评:

三款茶综合表现品种特征明显、岩韵显,其中水仙丛味显,肉桂桂皮香表现优异。

有用+10
分享

大红袍茶叶怎么泡大红袍冲泡方法

  1.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2.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

  3.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享用。

  4.第二泡用100℃沸水,焗泡8秒后享用。

  5.第三泡用100℃沸水,焗泡15秒后享用。

大红袍茶叶怎么泡大红袍冲泡方法

  备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所以备器和前面的铁观音相同。

  洁具

  这一环节对于大红袍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是必须把冲泡器(盖碗或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经过几次用心的试验,这都很好完成。

  赏茶

  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

大红袍茶叶怎么泡大红袍冲泡方法

  置茶

  置茶时,动作要快,尽可能地保持冲泡器的温度。

  洗茶

  大红袍的外形不像铁观音那么紧结,所以这个洗茶过程可以简单一些。入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洗茶水倒出来。还是不建议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品茗杯的做法。

  冲泡

  在岩茶的冲泡中,高冲显得非常重要。高冲时,最好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大红袍茶叶怎么泡大红袍冲泡方法

  出汤

  1.分杯:把茶汤均匀地倒入各闻香杯中,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2.闻香:因为大红袍的香高,在冲泡过程中,都会有满室生香的效果。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把闻香杯中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搓动闻香杯。微微摆闭上眼睛,深呼吸……(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左)

  3.品茶:大红袍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喝茶的时候都会有点迫不及待的。这时候其实还是要把心情放平和,有欣赏,玩味之感,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稍静,感受喉头及下腹的感受。


大红袍应如何泡

大红袍应如何泡

大红袍是中国的一大茶类,它属于乌龙茶,兼具有绿茶与红茶之优点,是乌龙茶中的极品。而且如果泡法得当,大红袍将会非常好喝。那么大红袍应如何泡呢?下面就介绍大红袍应如何泡

大红袍的泡法有壶泡法和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人少宜杯泡。

浸泡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且清温度水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98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分钟,第二次1.5分钟,第三次2分钟较适宜,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

大红袍冲泡方法:应注意沸水高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净盖后盖好分杯应低斟,可减少茶香飘逸。

品饮方法:品茶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艳丽。橙黄或深橙黄色,水色是否三层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为优,再闻其香,香要清纯无杂气而幽香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领略水香是否一致。

二泡:应重点放在茶味上,茶味是否醇厚,有否有较低明显的苦涩味或杂味,茶汤虽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的感觉。

三泡:应重点放在韵字上下功夫,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有一种天然韵味,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未想将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岩休十分讲究“岩骨”喉韵咀底,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品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大红袍茶的传说

1、大红袍茶树生长在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猴子采之,所以有人称之为“猴采茶”。

2、大红袍茶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长在峭壁上,风吹叶坠,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

3、大红袍茶树为神仙所栽,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育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仙所栽。

4、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赐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九龙窠,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朝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时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

5、勘婆婆的神茶:

很早很早以前,武夷山慧苑岩住有一位勤劳善良的老婆婆,在大灾年间,有一天遇见一位病危的白发老人……急忙扶着老人进屋,把自己当饭吃的野菜汤送到老人手里……救活了老人,老人感恩,遂送了一龙头拐杖给老婆婆,又从口袋摸出二粒种子,交代用拐杖在地里挖个坑,种下种子盖好土,落些水……而后老人飘然腾空而去……老婆婆依照老人的话,把种子种好,不久果真长出了茶树,人们惊叹为神仙所赐的神茶后来却被当官的知道,可因没能采到、喝到神仙茶恼羞成怒,把茶树连根铲除……老婆婆为此哭了、病倒了,有一天老婆婆拄着拐杖刚出门,就看见几个男人正扛着·树根走过来,老婆婆把拐杖放在树根上,谁知龙头拐杖忽然变成了一片红云,载着那树根在空中打了三个圈,冉冉飞去,飞进了九龙窠,落在半山腰……第二年长出了茶树……以后茶树发了,长成三株。这就是最早的三株大红袍的来历。

6、御封贡茶:

某朝某皇后生病,久治未愈,太子遵母命到民间寻找仙草秘方,途中遇一老汉跌倒树下险遭猛虎之类,巧遇太子勇猛相救……二人彼此叙述原由,老汉为报救命之恩,陪太子直往武夷山九龙窠采下茶树叶子用布包好飞速下山,太子日夜兼程催马直奔京城,将采来的茶叶煮汤给母后喝下,病情日见好转,连喝几天,母后病痊愈,皇帝大喜,连下二道圣旨:一是赐大红袍一件,每年寒冬为茶树御寒,二是封老人为护树将军,世代袭职,每年采制进贡,自此武夷山就把这三株茶树称为大红袍。

7、贡茶珍品:

说某年有位秀才进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入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冲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帮助状元了却心愿,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此后状元派人把天心寺庙整修一新。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入看营,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朝代有更迭,但看守大红袍的人从未间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