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大红袍名字由来传说多质厚色红才是根源

大红袍名字由来传说多质厚色红才是根源

2019-10-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武夷山盘亘于福建、江西接壤的崇安县境内,在山上种植着中国名茶大红袍。关于大红袍有两个奇妙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崇安县有位县令,生了重病,求医吃药都不见效。武夷山天心寺僧知道了,献上山寺所产的茶叶,县令吃了几次就大病痊愈。这位县太爷非常感激寺院的那棵茶树。于是县令屈驾亲临茶崖,对着茶树三跪九叩,焚香礼拜。然后脱下红色官服,战战兢兢地爬上茶崖,将自己的朝服披在茶树上,以表感恩戴德的拳拳之心。因为县令的朝服为红色,盖在茶树之上,因此这茶树便取名为大红袍。

另外一个传说是大红袍为宋皇室的贡茶。每年惊蛰武夷山官员带领众人开始采茶,当地官员亲上祭台,隆重礼祭一番。令差役鸣金击鼓,满山茶农齐声高喊:“茶发芽!”。喊声回荡在峡谷之间,响如震雷,场面十分壮观。据说,这时山泉井水纷纷上涨,用这种水制茶,茶质异于常品。茶制完,水便退下,恢复原状,因此大红袍才有了甘甜之美味。

其实认真追究起来,这两个传说都有破绽,县令的朝服颜色,历代虽有变化,但从不穿红袍,大红袍之说从何谈起。而第二个传说,虽然有朝代为证,但山间水一向东流而下,并不会上涨。因此这两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

武夷山上的茶树至今犹存,在天心岩附近的九龙窠岩壁上还镌有“大红袍”三个字。茶树茶质厚实,芽叶微微泛红,也许质厚色红才是大红袍茶树得名的真正由来吧。

有用+10
分享

大红袍能泡几次

大红袍能泡八次。大红袍一般品种泡上八泡茶性就已经比较弱了,需要换叶重泡。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

大红袍冲泡方法

1.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

2.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

3.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享用。

4.第二泡用100℃沸水,焗泡8秒后享用。

5.第三泡用100℃沸水,焗泡15秒后享用。

备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所以备器和前面的铁观音相同。

大红袍茶叶起源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传说明末清初即有其名,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有提到武夷山数处有见,如天心岩九龙窠(即有摩崖石大红袍三个字的一处,传系1927年天心寺僧刻)、天游岩一处、珠濂洞一处(也有入叫水谦洞),但非常遗憾的是,这些游记和调查都没有交代清楚这几处大红袍更具体的地点、属哪个寺庙茶庄、是否是同一种或同名不同种、茶树特征是否一样以及品质如何。

1941年林馥泉的《武夷岩茶的产制销》一文中提到马头岩的磊石盘陀有大红袍的,而记录大红袍采制全过程的却是九龙窠大红袍那3株。1958年陈德华在福建长乐一中时,看到该校美术老师陈礼调到武夷山写生时画的九龙窠大红袍也是3株。

1962年春中茶所从武夷山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杭州扦插种植的也是九龙窠那3株大红袍。

1964年春,福建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入来武夷山时,也是由陈德华陪同前往九龙窠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社口。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陈德华主持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推广工作,对当时的岩茶产区天心大队(在大队长全程陪同下)逐村、逐户进行调查,对有关国营场及有关前辈、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其中对大红袍茶树没有入提出天游岩、珠濂洞(或水濂洞)或马头岩的磊石、盘陀等处有此树存在。从武夷山著名的四大名丛茶树看,大红袍、水金龟、白鸡冠、铁罗汉各有其特点,水金龟茶树是生长在大路旁,白鸡冠茶树本身特独一无二,嫩叶淡黄色时间长达50天左右。

青茶大红袍

专为\"外交接待\"诞生的大红袍:红韵,一代人难忘的味觉记忆_大红袍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无论入朝为官或是人际交往,都讲究一个“出身”。出身好的人大可平步青云。当然,如今肯定不提倡这种封建落后的愚化思想。

不过在茶圈,却有出身这一说。举个例子:有款茶从诞生之日开始,其目的与用途就在于接待外国政要首脑。这样的茶,听上去是不是就让人期待,潜意识里就显得非同一般?

这款茶其实就是“红韵大红袍”。它在研发之初,就是为了满足钓鱼台国宾馆的需求,让所有国外的元首政要感受中国茶文化。这样“出身不凡”的茶,如今更是走进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家,成为一代人对武夷岩茶难忘的味觉记忆。

诞生于外交用途的中国红

茶,从古至今一直是中国重要的文化,甚至说是“国家名片”也不为过。在其他国家眼里,对中国的茶完全不必吝啬赞美之词。

钓鱼台国宾馆,是中国国家领导人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国家接待各国元首和重要客人的超星级宾馆。茶叶作为消耗品,“醇香大红袍”是武夷星在这里的第一款接待用茶。

2006年至2007年,为了增加其茶叶的香气类型,做一款比醇香更好的岩茶产品。武夷星茶业以标准化生产和特有的焙火技术,研发出了“红韵大红袍”。

在研发的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太多“神奇”的故事可以讲述。以武夷星根植武夷山多年的经验积累与优质资源的深厚背景,在时任武夷星茶业精制加工厂厂长、现任武夷星公司副董事长郑汝平的带领下,“红韵大红袍”应运而生。

标准的大红袍 难忘的岩茶韵

红韵大红袍,外观上以红色作为主色调,寓意着“中国红”。而“韵”则是借指内质。

武夷星审评室的技术人员认为:红韵是最不容易喝到火功味的一款产品。红韵属于浓香型,但其火功表现弱,韵味表现足,是一款非常惊艳的产品。

自诞生以来,红韵获得的评价非常高。甚至不少岩茶老茶客都表示,大红袍做到红韵这个标准足矣!

据说有一次客户吃饭的时候,带了两包红韵放入茶壶,点菜完聊天就忘了。吃完饭要走的时候,想起了足足泡了一小时的红韵,倒出来汤色清澈明亮,像红酒颜色一样。品尝之下甘甜不苦涩,韵味十足,令人惊讶。

红韵大红袍浓香馥郁,独特的生长环境赋予了茶叶本身优异的品质。有意思的是,喜爱武夷岩茶的老茶鬼却不怎么用红韵来称呼它,而是称之为:红条。久而久之,本名没多少人用了,“红条”的名气却越来越大。

“红条”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据说2006年红韵大红袍进驻钓鱼台国宾馆的时候,在外包装上出现了分歧。喝茶商议之时,不知谁放了一包烟在茶桌上,由此灵光一现,以烟盒与烟条的形式将红韵呈现在大家眼前。

从此之后,模仿烟条的“茶条装”开始走红,可以说醇香与红韵开创了一种新的包装形式。简单便捷,易于储藏、携带、品饮。

红韵是为接待外宾而研发的,但它的畅销,更多的原因则是来自于茶本身的优秀品质,如今也成为了一代人对武夷岩茶难忘的味觉记忆。

点击图片了解参与古树认养

大红袍是哪里的特产

大红袍是福建武夷山的特产,大红袍的味道是非常好的,大红袍的回香也是非常的浓郁的,并且还有着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是武夷岩茶的一种,被誉为茶中之王。大红袍茶历史悠久,在古代甚至被列为贡品。

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属乌龙茶,品质优异。中国特种名茶。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暑、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大红袍很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仍有香味。品饮大红袍茶,必须按“工夫茶”小壶小杯细品慢饮的程式,才能真正品尝到岩茶之颠的禅茶韵味。注重活、甘、清、香。

大红袍是一种在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茶叶,其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闻起来清爽怡人,入口甘香顺滑,因而被誉为茶中之王。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大红袍能兴奋神经中枢、强化心搏、促进发汗、利尿,进而达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大红袍在冲泡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有着一个好的水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