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中国茶文化>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2019-02-11 访问量: 46 茶礼仪网

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 (1)

我国茶区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区,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技术基础相对薄弱,且面临管理粗放、水土冲刷、肥力下降、生态失衡、农药污染和效益低下等多重压力,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道路是非常迫切的,茶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比较合适的发展观。从本质上来讲,生态茶园、无公害茶园、“两高一优”茶园等模式都是这一发展观的产物。

1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目标和内容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增长的土壤肥力、持续协调的生态环境,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开发茶叶绿色食品提供原料基础,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统一,逐步建立起一个现代集约、持续发展的茶园生产综合体系。

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内容可以归纳为:调整优化茶园结构,建立与环境协调的生态茶园;推行无公害栽培技术,保持茶园生态平衡;发展多种经营,维持茶园经济、社会、自然的良性循环,提高综合生产力。

2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的实现策略

2.1调整结构

可持续茶园应该是一个生态茶园[6],这是借用生态农场的概念延伸而来,即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符合生态学规律建设起来的茶园。生态茶园具有以下功能:①保持水土,避免水土流失;②营造理想地域小气候,适合茶树生长,改善茶叶品质;③共生互惠,提高整体生态效益;④保持生物多样性,天敌资源丰富;⑤多系统联结,持续协调发展。

为达到这一目的,可以采取以下做法:①在生态适宜区建园。今后发展新茶园应尽量向宜茶的山区和半山区发展,并且不宜大面积单一种植;②合理布局,全面规划。保留较多植被,使茶园和周围的环境融洽一致。形成“树木盖顶,茶树缠腰,山脚种粮”的立体栽培模式,提倡植树种草,优化茶园生态环境,陡坡低产茶园要退茶还林;③根据生态位和利用层共享原理,茶园实行合理间作、套作,建立作物种群多层立体结构,形成茶园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如茶林、茶果、茶胶、茶菜、茶肥、茶药和茶菌等间作模式,具有乔一灌两层或乔一灌一草三层结构,通过茶园空间巧妙配置,做到阴阳搭配、高矮搭配、深根浅根搭配、一年多年搭配,合理组装成多物种、多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生产结构。既改善生态环境,又充分利用空间;④根据边缘效应和食物链原理,多系统联结,扩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模,提高综合效益。有条件的地方实行茶林农牧渔综合经营。

2.2调整产投比

现代可持续茶园生产应考虑茶树本身的承受能力,依据茶树生长规律正确决定茶树各生育阶段的产投比。自建园到第一次采收茶叶(一般3~4年)的幼龄茶园坚持只投入不产出。幼龄茶园过早采茶,人为地加大产投比,不符合茶树生育特性,会阻碍高产期的到来,甚至使茶树早衰,长期处于低产出水平。自第一次采收茶叶始,随着树龄的增加加大产投比,当茶园进入高产期时也是产投比最大的时期,这时应加强肥水管理,实行高投入高产出,尔后由于茶树生机下降,产投比逐年减少。一旦树势衰老,就应及时降低产投比,加大投入,全面贯彻低改措施,尽快使茶树进入下一产出周期,切忌“掠夺式经营”。科学合理的产投比,使人与茶树合作,协调相处,其结果有可能使幼龄茶园提早成园,有效延长茶树经济年龄时期和推迟衰老期的到来,实现可持续茶园生产。

2.3生态栽培

茶树生态栽培[5,6]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光、热、水、气、养分等自然资源,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有效、持续地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极大地提高茶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的一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