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正山小种>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采摘、制作技术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采摘、制作技术

2019-11-03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桐木属武夷山市的高寒区,茶树品种单一,大部分为武夷菜茶,因其他品种经受不了低温及长期霜冻,(下桐木有一些水仙等品种)茶树萌芽迟,开采期要在立夏以后,鲜叶要求类似武夷岩茶,亦要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开面采(顶芽形成驻芽),但以小开面二三叶采为最优。
  正山小种为历史名茶、传统的外销红茶,产于武夷山、建阳、光泽一带,主产区位于武夷山腹地桐木关一带。分为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炒)—复揉—熏焙—筛拣的过程。

  萎凋

  桐木终年云雾,特别春茶季节日照极少,故鲜叶萎凋大部分依靠加温萎凋,当地松树很多,日常燃料都用松柴,故萎凋用燃料亦系松柴。萎凋在烘房青楼上进行(同武夷传统岩茶加温萎凋法),青楼分二层,中间无楼板,只用横木档隔开,档与档之间孔隙3—4厘米,档上铺有小四方孔的竹席,供萎凋摊叶用,档下0.3米处,悬置焙架,供熏焙用。加温萎凋时将湿松柴于地面排列成“T”字形或“一”字形,点然后使其慢慢燃烧,利用下层焙架上放置之湿坯上升的热气使青叶受热软化。青叶是均匀摊放在档上的萎凋席上,利用小四方孔的间隙受热。青叶摊厚3—7厘米,紧闭门窗以免热气散失,室温控制在30度左右,每隔20分钟左右翻拌一次,动作要快,防止伤叶,下面火力要均匀。晴天亦可在外面晒青架(高2.5米,宽长不限)的青席上进行日光萎凋,中间翻动2—3次,使鲜叶水分散失均匀,萎凋至叶面失去光泽,叶张柔软,手握如棉,梗折不断,叶脉透明,青气减退而略有清午为适度。萎凋叶均需在室内地面稍往摊凉后,再进行揉捻。

  揉捻

  先轻压慢揉,再重压快揉,最后松压慢揉,使茶条紧结圆直,揉后将揉团先静置定型10~15分钟。

  发酵

  将静置过的揉捻叶抖散后放入青篮或木桶中进行发酵(俗称转色),高山气温低,要压紧揉捻叶以提高叶温,或把发酵篮置于萎凋用青楼上或移入在灶旁保温,以加快发酵,相对湿度最能接近饱和状态,发酵程度掌握揉条叶面80%左右转为古铜色,梗脉变红,青气消失,呈苹果熟香时为适度。

  过红锅(炒)

  用平锅,锅温200度左右,投入发酵1.5~2千克,拌炒2~3分钟,以钝化酶活性,进一步散发青臭气,消除茶汤涩感,增进香气,要掌握注意短时、高温,不能炒得太过。

  复揉

  过红锅后之湿坯要趁热复揉5—6分钟,使茶条进一步紧结,以改进外形,并挤出更多茶汁吸附表面,提高吸烟量和茶汤浓度。

  熏焙

  将复揉叶均匀摊在水筛上,厚3~7厘米,每筛2~2.5千克,放置在青楼二层之焙架上(吊架),地面置湿松柴明火燃烧,紧密门窗,以产生的热烟气上升熏焙(附带上层萎凋),整个烘楼烟雾弥漫,热气腾腾(现已有改为地下坑道引入热烟气,坑道口有任意启闭口调节室温和烟量)。熏焙初期温度要高,促进水分,快速蒸发,焙至八成干时要压小火焰,利用松柴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松烟,让湿坯尽量吸收,总历时需8~10个小时,力求火力均匀,避免老火或外干内湿的现象发生。

  筛拣

  毛茶焙干后即进行筛分,簸去黄片茶末,拣去粗片梗朴,使外形匀整,把各筛号茶拣完后分别用焙笼在炭火上低温慢焙,直到足干,再照标准样拼和匀堆成箱。

有用+10
分享

正山小种的来历的知识

  每一种茶叶的来历都是一部精彩动人的书籍,当你翻开这样的一部书籍的时候,你会发现里面有着让你无法抗拒的诱人情节,让你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去不断地阅读还有翻看的效果。而正山小种就是这样的一部书籍。那么正山小种的来历是怎么样的呢?

  的正山小种的来历应该说得益于明洪武年“罢造团茶”。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发展经济,减轻民众负担,下旨罢造团茶,改贡散茶,一向以团茶龙凤饼著称的武夷贡茶,在改制散茶时,因其制作散茶的技术落后,生产出来的散茶品质低劣,走入了有史以来最低谷。

正山小种的来历

  在明末时期,崇安县令为重振武夷茶,引进先进的制茶技术,”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建茶“。”松萝法“是当时绿茶炒青的制茶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制茶技术。武夷山在引进”松萝法“后,却出现了另一种情况:武夷山的茶农采摘茶青的时间,往往集中在天气晴朗的上午进行。大量堆积的茶青未能及时处理,自然萎凋后,有些会在堆积中发酵,而萎凋后的茶青炒制后,再烘干,会出现茶汤色变红的现象。这也是正山小种的来历。

  对于正山小种的来历,其实都是让人比较想要去了解的。不管对于哪个喜欢喝茶的人来说,了解一种茶叶的来历就是如同品茗一般的,让人惊喜还有意外。所以如果你喜欢正山小种的话,其实对于它的来历,你还是有必要深入地了解的。

正山小种红茶的“色.香.味”


最近几位闺中密友迷上了小种红茶,特特寻了几道市面上不常见的红茶成为了这周“Women’sTime”的主题。茶品:NO.1白琳工夫(自制菜茶)、NO.2未烟熏的正山小种红茶、NO.3特级正山小种红茶;茶具:透明花茶玻璃茶具。盛夏的午后,四处飘荡的是小种红茶芳醇的香气,为了对比3道小种红茶的滋味特点,我们决定同时开泡,并冰镇了2~4部分茶汤,进行冷品比较。

正山小种红茶的“色.香.味”

NO.1白琳工夫: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绒球状,色泽黄黑,光泽度略暗。

如今的白琳工夫逐渐由福鼎大白茶代替了原有的小叶种,其品质也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认可。但是今天的这泡茶是好友在一位福鼎老茶客那觅得的2005年小种白琳,所以条索色泽和市面上还是略有区别。

正山小种红茶的“色.香.味”

NO.2未烟熏的正山小种红茶:条索紧结纤瘦。色泽乌润。

尽管“奶茶”风潮席卷全国,但是仍旧有许多茶友喜好清饮,体会本色的魅力。未烟熏的正山小种红茶茶品也就应运而生,并且成为很多红茶爱好者的新宠。

NO.3特级正山小种红茶:茶索肥壮匀齐。紧结圆直,色泽黑亮。

NO.1白琳工夫:干茶香气清爽,具有特殊的花果香气;茶汤的香气更为芳醇,品种香气特征更明显,挂杯香气底韵足,只是4道之后的香气开始转淡。

NO.2未烟熏的正山小种红茶:干茶香气清香高爽,带有类似花果桂圆的香气;茶汤的香气更为醇厚,但是碗底香气略显不够纯正。

NO.3特级正山小种红茶:浓烈的烟熏松香先声夺人,干茶几乎难以闻到其品种香气;前几道茶汤的烟熏香味依旧浓郁,品种果蜜香气在3-4道后开始凸显。

由于NO.1茶品是小种菜茶,又为嫩采,香气较后两道茶品而言,较为清幽。但相比选用福鼎白茶制成的白琳工夫茶,它的香气更多了甜蜜的果香味道。NO 2的叶底不是很完整,有被打碎的痕迹,因此我们没有做叶底的比较,但两道正山小种红茶都属于标准采摘,香气纯正。

NO.1白琳工夫:入口滋味醇和,回味隽永,汤色红艳明亮,有很厚的金黄丝圈。但与闻其香气不同,品饮时。口腔里充满了绵密的果蜜香气与翻转上喉的回甘,入口清甜,回甘有淡淡的酸,让人觉得滋味很饱满。稍显遗憾的是茶品的耐泡性较差,5泡之后,茶汤颜色转淡,茶汤也出现水味。

NO.2未烟熏的正山小种红茶:入口滋味清醇甘甜,汤色橙红清亮。不单单少了烟熏的滋味,茶品本身具有很清幽的特质,清甜的“桂圆汤”配合着快速的回甘,竟有很清新的滋味,好像夏日的凉茶。虽然茶汤滋味很轻扬,但持久性很好,7~8泡之后,滋味才开始转淡。

NO.3特级正山小种红茶:入口滋味醇厚,汤色红浓油亮,特殊的品种香气霸道,占据了口腔和喉咙,3泡过后烟熏味转淡,茶品滋味凸显。回甘鲜爽。可能是新茶的关系,烟熏的霸道让喉感略有刺激,但几泡之后,就迅速转化开来。

正山小种红茶的“色.香.味”

3道茶品的特征都很鲜明,各具特色,很好地反映小种红茶细腻清甜的滋味特征。但是最叫人惊喜的是冷藏后的茶汤滋味:冰镇过后的茶汤香气少了热腾腾的水汽的熏染,花果香气变得轻扬幽远,连霸气的烟气味也变得柔和;口感上,红茶特有的淡淡的酸显得更为淡化,清甜味更甚,入口滋味变得淡薄,但通过口腔的温热后,回甘鲜明快,喉韵顺滑,很适合炎炎夏日饮用。

最后喝上一杯好友准备的玫瑰花茶,冲淡口中连饮多道红茶后舌翼两边的微酸。红茶性温热。夏日多食凉饮,适当地饮用不仅保养肠胃,更能叫人气色红润健康。身在闽地的好茶之人无疑是有福的,各具特色的茶品茶种叫人不用出门就尝尽了个中滋味,哪怕盛夏这“青黄不接”的茶季,也能邀上三五同道好友,寻一处清净之地纳凉品茶。凉风徐徐,荷叶连连,怕是仙家也会艳羡。

五大红茶有正山小种,祁红,滇红,川红,英德红茶

五大红茶有正山小种,祁红,滇红,川红,英德红茶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主产地在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世界四大红茶有祁门红茶、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中国红茶按产地等品牌因素分也有以下分类之说。

一、 世界上最早的红茶---正山小种

 正山小种,又称拉普山小种,属红茶类,与人工小种合称为小种红茶。18世纪后期,首创于福建省崇安县(1989崇安撤县设市,更名为武夷山市)桐木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亦称红茶鼻祖,由福建武夷山深处汉族茶农于明朝中后期机缘之下创制而成。后来在正山小种的基础上发展了工夫红茶。历史上该茶以星村为集散地,故又称星村小种。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入侵,国内外茶叶市场竞争激烈,出现正山茶与外山茶之争,正山含有正统之意,因此得名。至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茶叶是用松针或松柴熏制而成,有着非常浓烈的香味。因为熏制的原因,茶叶呈灰黑色,但茶汤为深琥珀色。正山小种产地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受原产地保护。

二、世界四大名茶之一----祁红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中叶、中生种茶树“槠叶种”(又名祁门种)制作,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由安徽省汉族茶农创制于光绪年间,但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今池州市)、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五大红茶有正山小种,祁红,滇红,川红,英德红茶

三、大叶红茶--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