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古时候制作普洱茶膏的方法

古时候制作普洱茶膏的方法

2019-11-1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一、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法”

清朝皇宫的“压榨制膏法”与“大锅熬膏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它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生物科技的运用。代表古代科技的一个高度。这种制膏方法是借鉴唐宋时期压榨制膏思路,而形成的更高级别的生物科技。虽然它很原始,但渗透着超前的科技理念。

这种工艺的好处:①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高温蒸煮,基本上是在常温下操作,保护了普洱茶特有的活性酶,这也就为制成的茶膏后续的陈化提供了“动能”,使茶膏的品质向更高层次转化。②容易成型,膏体没有“黏稠感”,可制成各种图案和模型。我们现在看到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的茶膏,一个个小块,尺寸与重量严格的一致,且上面压有精美的图案,就是用这种工艺制成的。很多人试图用大锅熬膏的工艺复制故宫的茶膏,无论怎样下工夫,但就外观比照,都与故宫博物院里的茶膏相距甚远。③汤色通透,红艳明亮。按照这种工艺制作茶膏,你会发现,其冲泡出来的茶汤颜色通透性极强,几乎没有肉眼可看到的杂质,红亮度极高。④就香气而言,新制作出来的茶膏“味薄”,但陈化一段时间后,一般是经过三年,其香气逐渐升高,且越陈越香。这是因为茶叶的香气形成有两个路径:一是高温提香,如绿茶乌龙茶等,通过短暂的高温将茶叶中的芳香类物质激活;另一种途径是在常温的状态下,通过微生物产酶,酶产脂类物质,而脂类物质又生成芳香类物质。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循环生成的系统,需要一个时间演化过程。正宗的普洱茶膏芳香类物质的生成就是源于这个途径。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一再强调,高温对制作茶叶,甚至茶膏是一个大忌的原因。⑤尽最大可能保留茶叶中原始的有效成分,使获得的茶膏保留了茶叶中的精华。

二、云南土司发明的“大锅熬膏法”

云南土制的普洱茶膏,即“大锅熬膏法”是谁发明的?在什么时期发明的?目前仍是一个悬案。我们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史料,只知道清代皇帝雍正给云南总督鄂尔泰所发的圣旨(1729年)。第一次知道清代就有“茶膏”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只能猜测,这种“大锅熬膏法”是云南先人借鉴中医药熬膏的思路形成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中医药在清代已趋于成熟,并自成体系。其中大量的中药膏状药物,无论是内服还是外用,已经有几十种,说明熬膏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大锅熬膏法”是谁发明的恐怕很难有一个定论。因为它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种技术相对中医药界的人而言,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只能说是那个时代一个群体尝试的结果。“大锅熬膏法”的操作,极其简单,而且对生产工具与场地要求不严,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茶坊,只要有锅,有滤布就可操作,属于只要你愿意尝试,都会成功的方法。

1950年,为支援进藏部队需要,云南省茶叶公司接受熬制茶膏3500千克的任务,结果仅制成42市担(一市担为100斤)运出。这次的制作过程基本上是沿用云南古代熬膏的方法。经试验一市担茶叶,可煎茶膏20~25市斤,那时省茶司每日约熬茶膏15.2市斤。这种熬膏的方法相比中药的熬膏要复杂了一些。仔细分析,部分提法也是错的,估计是有意识的误导。如提到原料中所说的“茶末”,茶末不可能熬出茶膏,茶末内含物质极少,根本熬不出“膏类”物质。凡是做过这方面实验的人都清楚这点。甚至直到现在,很多人仍然误以为“茶膏”就是用普洱茶的“废料”,即不能压茶的茶末做出来的。也有一些人听信这种误传,用茶末去熬制茶膏,却总出不来东西,不知道问题出在原料上,还以为熬膏的技术有问题。

另外是熬膏的老嫩度的提法。其实,熬膏的过程主要问题是含水量的把握,含水量大,膏稀,不能定型。含水量少,容易出焦屑(俗称过火烤焦的意思)。不存在老、嫩之分。历史上也没有膏体老嫩区别标准。因为它们最终都溶于水,只要溶于水,就无法辨别它的老嫩。其实,老嫩度只是一种说法,估计是熬膏人为强调自身熬膏的技巧故弄玄虚而已,别太当真。重要的是,熬膏的质量的好坏只有一条标准,在不出现焦屑的前提下,含水量越少越好。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不会过期吗?

普洱茶不会过期吗?

相信不了解普洱茶的许多人会抱着疑问,既然普洱茶是一种饮品,为何普洱茶不会过期、不会变坏?那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普洱茶为什么不会过期吧。

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美称。也有人说,从传统意义上的茶叶,也是没有保质期的,只是茶叶能吸收异味和水气,致使茶叶内质发生“化学变化”,改变了其味道,就会变坏。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不过购买时会发现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上有标示保存期限,这是因为规定食品必需要标志,事实上消费者在饮用普洱茶时,是不须在意的。另外如果发现茶叶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当所致,不宜选购。

新普洱茶味道浓烈,刺激性强,对于喝惯高山茶或者普洱茶的人比较不习惯。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茶性变得较温和无刺激,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不刺激胃,据说还能养生、助气、补气,而且存放的时间越久,氧化程度越高,茶汤滋味越醇和。

辨别普洱茶年份的方法、看茶叶外观:新普洱茶外观颜色较新鲜,带有白毫,且味道浓烈;普洱茶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后;茶叶外观会呈枣红色,白毫也转成黄褐色。区别包装纸颜色:通常压制过的陈年普洱茶,其包装的白纸已随时间变得陈旧,因而纸质略黄,因此你可以从纸质手工布纹及印色之老化程度着手,这只能作为参考,非绝对依据,因为可能有些不肖商人会利用这种心理,以陈黄的包装纸掉包次级品。

看懂茶品年份:一般而言,通常将普洱茶的年份划分如下:1949年以前这时期生产的普洱茶称为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百年同兴贡品、百年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在茶饼内放有一张糯米所做、印有如上名称的纸,称为内飞。

普洱茶不会过期吗?

看懂普洱茶年份:普洱茶价钱、等级、茶叶的存放年份是一个重要因素,一块普洱茶砖叫价可以从100元到1000元,主要是因为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说法,所以商家动则20年、30年,甚至于说是50年、60年的珍品、贡品,价格更是炒上了天,其实普洱茶的年份并无有效的方法辩认,而且如果保存不当也会影响茶叶品质,惟一的方法就是多喝、多比较。

许多人会抱着疑问,普洱茶是一种饮品,为何普洱茶不会过期、不会变坏?像常见的绿茶,铁观音都有保质期?反而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美称。

也有人说,从传统意义上的茶叶,也是没有保质期的,只是茶叶能吸收异味和水气,致使茶叶内质发生“化学变化”,改变了其味道,就会变坏。

普洱茶究竟会不会变坏?

普洱茶如果保存得当,是会越陈越香的,不过购买时会发现在普洱茶的外包装上有标示保存期限,这是因为规定食品必需要标志,事实上消费者在饮用普洱茶时,是不须在意的。另外如果发现茶叶有霉味,通常是保存不当所致,不宜选购。

新普洱茶味道浓烈,刺激性强,对于喝惯高山茶或者普洱茶的人比较不习惯。老的普洱茶由于陈放较久,经过长时间的后氧化作用,茶性变得较温和无刺激,能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不刺激胃。

刚入门的茶小白,该怎么选普洱熟茶?

刚入门的茶小白,该怎么选普洱熟茶?

普洱茶受到众多茶友追捧,有人拿来送礼有人留着自己喝。但大部分人还是茶小白,加之市场上货品参差不齐、难辨真假,很多人为了买到一款好普洱伤透了脑筋。

有鉴于此,我们召集老茶鬼、资深茶客以及买茶达人,精心整理出这一份《茶小白熟茶选购指南》,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坯子好,才好,原料当然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普洱茶因为加工工艺和品质特质不同,分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普洱熟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发酵、干燥、精制等过程,最终才能变成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熟普。

普洱熟茶散茶的等级分为特级、一级至十级共十一个等级。对于熟普的制作,选料是最开始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原料不好,后续的发酵工艺也会随之出现问题。

不同地区、不同等级、不同树龄的原料毛茶,价格差异也大。可用此客观的评判标准:干茶色泽油润、香气纯净无异杂,无非茶类的夹杂物。

工艺是个技术活,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

接下来我们说说发酵工艺。发酵工艺,是形成普洱熟茶品质特征的核心工艺,也是决定普洱熟茶品质高低的决定性步骤。

因此,对发酵师傅的要求极高。发酵时一次渥堆发酵的毛茶量不会低于1吨,发酵过程中损耗率很高,整个发酵期很长,有的时间长达四十天以上。

除此之外,中间也蕴含了无数风险,茶叶温度过高会导致“烧心”;水分过多的话,堆内透气性差,易导致茶品出现酸馊;水分太少,发酵温度低会导致茶叶达不到预期的发酵目的。

因为,发酵出来的茶叶,不同级别的滋味是不同的,而且发酵度也会存在区别,为了使最终的产品获得更好的滋味,就必须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拼配,这一步对于熟茶滋味的影响很大。

干燥之后是压饼的程序,而压饼前,很多企业会有重要的工序,就是拼配。

熟茶有时候会拼配一些等级较低的叶片或叶梗,目的是为了提高茶汤的甜度,这时候老叶片的出现不一定代表茶叶不好,还是要靠最后的滋味来判断,这就是熟茶拼配工艺的重要性。

刚入门的茶小白,该怎么选普洱熟茶?

好与不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都是证据

熟茶的茶汤会有一定的浓醇度,入口顺滑,滋味醇厚。

颜色方面,红浓明亮是熟茶的标准,就是要求茶汤颜色是红色到深红色,同时有一定的粘稠度,色泽通透明亮,不能浑浊,前几泡轻微的浑浊对于新熟茶来说也是允许的,但不能持续。

至于香气,可能会有甜香、枣香,但肯定没有异味,没有酸馊。

从熟茶的叶底,可以看出一个茶叶的发酵程度,正常发酵程度的熟茶,叶底应该是红褐色、红色或者红棕色的,茶叶的柔软度也是考验拼配师技术的。

好茶颜值和内质都不错,所以看颜值很重要

先看外形,再看汤色,香气,滋味,叶底。

熟茶的条索以看上去美为最好,熟茶的饼面以条索肥硕紧实,色泽、大小均匀为佳。

干茶颜色,芽头是金黄色,其余的叶梗都以红褐色为主,如果色泽发黑,都是不好的。

但要从外观直观地判断熟茶的好坏,除了饼面发霉,明显的发黑,有非茶类的异杂物之类的,基本看不出个好坏,所以大概看一下就好,熟茶主要还是靠喝来判断。

茶叶的好坏和茶叶的等级有直接关系,更与制作茶叶的过程有关系,这些都会在茶叶的外形表现出来。

刚入门的茶小白,该怎么选普洱熟茶?

当你不懂得如何鉴别时,品牌是重要的保障

产品和品牌就相当于茶企的肉体和衣服,如果没有产品这个肉体,即使衣服再好也难以长期维系。

品牌能为普洱茶创造价值,完善产业链,提升竞争力,带来综合效益,有了品牌也就意味着有了质量保证,茶小白们在杂乱的茶市场里购买茶叶,如果没有品牌这件外衣,很难分清哪个才是你有保障的茶品。

你绝对想不到,普洱茶在哪里摆放最好喝?「普洱茶存储」

你绝对想不到,普洱茶在哪里摆放最好喝?「普洱茶存储」

2005年以前的普洱茶大部分都是在湿度较大的地区存储,像广东、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所以大部分老茶人是习惯了这种湿度较大的仓储的普洱茶。

你绝对想不到,普洱茶在哪里摆放最好喝?「普洱茶存储」

普洱茶仓储比较重视温度与湿度

有些茶友认为北方地区或者昆明市等地方存储出来的普洱茶没有在广东等地区存放出来的干仓好。早期的普洱茶并没有很专业的仓储环境和仓储管理。只不过当初普洱茶先在那几个地方流行,从而老茶客有了先入为主的思想。但值得一说的是,对于不同地域存储的认知,目前能知道的东西还很少,缺乏一个标准,只能说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以下几点足以说明问题。

普洱茶存储最重要的温湿度

现在,大家都知道普洱茶的后发酵是由微生物参与,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普洱茶作为一种物质的氧化作用。所以在普洱茶的仓储中,一般的普洱茶包装纸上会印有“在通风、阴凉、干燥、无异味、无污染的环境下保存。”除开茶叶的吸味特性以及普洱茶不能在太阳光下暴晒的情况。其他的说白了就是温湿度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普洱茶存储时候的温度度,都还没有一个标准或者统一的说法。温度说的是一个冷热的问题,例如:温度高(40℃)我们身体会感觉热,温度低(-5℃)我们身体会感觉冷。而湿度说的是一个空气干燥程度的问题。常见的仪器表示的是相对湿度,相对湿度=空气所含水分/饱和空气所含水分,以百分数表示。一个环境里的湿度大90%,那么我们就能在玻璃上看见水雾,湿度小45%,我们会感觉皮肤干燥。

而在普洱茶的存储中,是不是一直都恒温恒湿?还是一定时间段内恒定一段时间内波动较大。最高温度的上限是多少?最低温度的下限是多少?最大的相对湿度是多少?最小的相对湿度是多少?这些关于普洱茶仓储环境的温湿度控制有没有严标准,基本都是靠经验积累。

 

你绝对想不到,普洱茶在哪里摆放最好喝?「普洱茶存储」

▲普洱茶仓库中的竹炭

地域差异化口感有什么不同?

仓储在每个地域的普洱茶,如果是相同条件相同方法的保存,会有什么不同?不同条件不同方法的保存,又会有什么不同?这些目前并没有哪家专门储存普洱茶的企业做过相应的标准。

你绝对想不到,普洱茶在哪里摆放最好喝?「普洱茶存储」

哪里存储的普洱茶最好?

好多人都喜欢用某个地域的普洱茶跟别的地域的普洱茶相比,其实这是没办法去比较的。因为在每个地域储存的普洱茶都有每个地域的特征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普洱茶也是一样的,只能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喜好高温高湿环境摆放出的湿仓普洱茶,可以选择南方存储或者从南方的商家购买,相反干仓普洱茶可以选择,购买存储在昆明或者北方相对干燥地区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