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普洱茶后发酵,存放环境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普洱茶后发酵,存放环境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

2019-11-1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不像绿茶般清香;普洱亦不像红茶般酽香;更不像花茶般幽香;普洱茶有一股醇厚的甘香,在中国众多名茶中,别具一格。经常饮用普洱茶,不仅可以明目提神,而且可以防治多种疾病。

现代医学证明,普洱茶能治疗细菌性痢疾,降低胆固醇,减轻体重等。市场的"减肥茶",大多是以普洱茶为主料制成,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普洱茶后发酵的五大要素:温度、湿度、通风、光线、时间。

(1)高温杀青会杀死茶内的原生菌;并且会让茶叶的细胞核缩小,会改变茶内的有机物质,进而阻碍后发酵的进行。

(2)存放普洱茶的地方一定要避光;最好不要有任何光源为"上策",因为普洱茶内的菌种非常忌光。存放在阴暗的地方才能让菌种稳定成长,若无法找到理想场地,至少要将普洱茶放在厚实纸箱或大陶罐内。

(3)温度的增高使茶烫变甘苦。

四种不同温度、湿度的环境对普洱茶存放的影响:

(1)高温高湿:温度35c以上、湿度85%以上,如潮湿闷热的山区。

在高湿度的环境里,自然会诱发菌的生长,倘若温度再增高,其新陈代谢会更加速;尤其是放在不通风的仓库或地方内,会有"闷热"的效果产生,进而又带动茶叶本身有机物质的氧化发酵。这种情况下,茶叶的发酵是最快的,但亦有风险;一不小心或责任不细化,新陈代谢时间过久,就会引发茶叶发酵过度的危机;造成部分茶叶炭化的现象,甚至变成"熟茶"的味道。因此,在这种环境中存放的茶叶,到一段时间就要上下、左右翻动一次;茶叶味道才会均匀,至于多久翻动一次?必须视现场条件或存放环境和茶叶的特点而定。

一一这种条件存放的茶叶的特点:干茶:黑中略带深红;茶体:黑胖变脆;

适合茶类:短期内需要加速发酵的生茶。

(2)高温低湿:湿度60%以下,温度35%以上;如市区内的顶楼。

高温低湿:带动氧化发酵回甘但不耐泡。因湿度低,会抑制曲菌的生长;相反的,茶叶因高温,自然会让茶叶本身自行发酵,在氧化过程,不断地会消耗茶叶内的有机物质与糖类。茶叶存放初期,因茶叶的排水效果,会让茶面光亮艳红,茶汤会变得明亮,收敛性变佳,回甘强;但甜度会咱明显降低;若存放的时间久一点,茶叶会变得越来越不耐泡,颜色亦变淡;虽然茶面会红亮,但泡过的茶底却会变得"黄绿色",茶渣的颜色亦不均匀;这是因茶黄素变多而茶红素及茶褐素明显不足之故;有时茶汤冷却后,还会变苦涩味。

一一在这种条件存放下茶叶转化的特点:干茶:红亮,芽尖呈铁绣色;茶体:变硬、变小;

适合茶类:第一阶段,发酵过的普洱生茶,若放在此环境中,可带动第二阶段茶叶的氧他发酵;让茶汤反加甘醇,但时间不可以太长。

不适合茶类:新制的生普洱茶。

(3)低温高湿:温度在25C以下,湿度在85%以上;如地下室仓库或防空洞内。

(4)低温低湿:甘醇有陈味,最宜懒人存放法。

当普洱茶处在低温高湿的环境时,菌类初期的生长是温和且缓慢的;当后发酵茶叶的反应到一定程度时,室内温度就会提高,进而加速生物菌的新陈代谢。因为生物菌的热能,不断吸收空气中的湿度,让环境变得干爽;自然又会放慢"后发酵"的速度。周而复始的循环,缓慢而有效地改变茶叶内各种有机物质,让茶体变得更甘醇而有陈味。这种存放的环境属于"懒人存放法",最适合中、长期新的生普洱茶存放。

正常情况下,存放3至5年,就会有某种程度的效果。茶汤虽然会变得有点混浊,但可溶物增加,尤其是糖类会增加。口感,会变得更加柔顺丰富,不论冲泡几次,茶汤都会甜而不涩。唯一要注意的是存放的环境不能潮湿、不能有漏水或有水沟、不能有异味的地方,且长期的湿度(一年至少四个月)若能维持在80%一一85%为佳。

在这种条件存放茶叶的转化特点:

干茶:呈墨绿或暗黑色,一接触新鲜空气,就会有白色丝状的现象;

茶体:膨松变胖,略带草席味或一点霉味;

适合茶类:新制的生普洱,熟普茶亦可。

低温低湿:温度在25c以下,温度60%以下;如干寒或干燥的季节。

低湿低温:蜜甘但杯底味不是很好,宜陈年老普洱。

低温低湿下,茶的变化可以说是停止不动的,即使陈放10年的普洱茶叶,还会维持类似新茶的状态;茶汤蜜绿鲜爽,有蜜香味,口感有点像乌龙茶。微甘,但会有涩味,且杯底的香气明显不足;冷了还存有杂味,但若是"后发酵"完整的老茶,此种条件却是最适合长期存放普洱茶的空间。

干茶:会逐渐变得灰绿和暗褐黄色,叶底呈黄禄色。

茶体:变化披极少,茶存放久了会干硬。

适合茶类:陈年老普洱,越陈越香也。

莫道大理销魂,只因风花雪月。本人不精通茶道,只因与茶有缘;亦喜欢"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更喜欢享受茶叶由浓缩到张扬的过程。品茶是一份山清水秀的心情,一曲婉转悠扬的茶歌,一幅缥缈写意的水墨画;有一点田野山风的清爽;有一点杏花春雨的浪漫;有一点吟风弄月的柔情。

人生如茶,茶似人生。茶是大自然为我们带来的使者,它唯一的希望,是让你能够静下心来,找点时间能听到它的歌声,引领着我如梦游一般;轻抿一口盈澈碧透的茶水,瞬间一阵清清淡淡的苦涩在舌间荡漾着,说不出的甘醇从心底泛起,在眉眼流淌。
有用+10
分享

什么叫普洱毛茶呢?

  我们在谈到茶叶时,常常听到一个词汇——毛茶,或者红毛茶、绿毛茶,有时也会听到茶友说“我从云南带了点普洱毛茶回来,一起喝一喝?”等等,诸如此类。那么,什么叫做“毛茶”呢?

 

  一、毛茶的定义

 

  毛茶,顾名思义,主要是指鲜叶加工后毛糙不精而还需要再行加工的产品。在制茶学上,制茶产品凡需要精细再加工的,泛称之为“毛茶”,而其制成的加工产品则称“精茶”或者“成品茶”。由于毛茶的外形、内质等往往达不到茶叶的商品属性要求,所以就要求对这些毛茶进行再加工。一般来说,绿茶的再加工和精制相对简单,只需一些整形和捡去碎片即可,而对于一些外销茶,诸如祁红工夫和眉茶等,分级要求严格,就需要更加精细的加工。

 

  二、毛茶的特点

 

  1.形态

 

  在外形上,毛茶一般含有一些不同程度的次质茶和非茶类夹杂物。次质茶包括鱼叶、老叶、茶梗、黄片、茶籽以及被虫害侵蚀过的叶片等。非茶类夹杂物则是采摘或者加工过程中不小心夹带的东西,诸如其他作物的叶子、谷壳甚至是砂子等。对非茶类夹杂物,饮食卫生要求不能含有这类物质;而对中高档茶叶则要求不能含有次质茶物质,需要全部剔除。

 

  一般各类茶的外形要求不一样,如红茶要紧直(红碎茶除外)、珠茶要圆滑,而龙井要扁平等等。毛茶形态一般复杂不一,条索有紧结的、疏松的、或是变形的等,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才能符合外形要求。比如祁门红茶当初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分级需要和运输,祁红的生产需要13道精制工艺,不但通过揉捻和切断等工艺促进红茶形成了其条索紧秀匀齐、色泽乌黑油润、金毫特显的外形特点,同时,也因为其分级和干燥等工艺形成了祁红醇厚、香气馥郁的内质特点。

  祁红毛茶

  祁红工夫(精制茶)

 

  2.特性

 

  毛茶的特性成了成茶品质的基础,但毛茶也需要根据其特性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达到提高成茶品质的目的。毛茶的特性主要是指其比重、吸湿性、吸附性、散落性、自动分级和粘稠性及导热性。

 

  比重是指,一些细嫩的原料合理加工后,一般条索重实,粗老叶则相反。加工时,就需要利用比重不同,采取风选的技术来分开好坏。风选也称之气流分选,如下图所示,风选是一类以空气为介质,将轻重物料分离的方法。在茶类的精加工过程中,风选是常见的技术数段,将不同比重的茶叶分离开来。

  民国时期古徽州地区用于茶叶风选的“风车”

 

  (邹怡,明清以来的徽州茶业与地方社会)

 

  毛茶经过初制,一般会吸收空气中水蒸气的性能,称之为吸湿性。吸湿后,不但对品质影响较大,甚至会给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繁殖条件,造成霉变,需要对其进行在干燥,以达到保持优良品质的目的。例如祁门红茶在精制过程中,需要经过补火工艺,其温度一般在80-85度,目的在于透发香气,并保证水分含水量符合标准。

 

  毛茶外还有吸附性,能够吸附空气周围的气体。比如,在茉莉花茶的加工过程中,会利用这种特性,采用窨制的技术,来制作茉莉花茶。利用茶叶的粘稠性,可以压造成形状不同的块状团茶。例如,普洱毛茶,精制过程中一般会在毛茶分级后,采取蒸压、紧压干燥等工艺生产出普洱生茶,这便是利用茶叶的粘稠性的较为典型的生产实例。

 

  此外,毛茶还具有散落性、导热性等特点,散落性是指在茶叶的形状不同、重量不同而导致的散落性的大小,生产上常常利用茶叶阻力不同,散落性大小的不同而统一划分形状;而导热性是指茶叶导热能力的不同,毛茶一般疏松多孔,毛茶状态会充满淑芬导热性强,而经过干燥后,这些孔隙会充满空气,导热性下降,干燥过程也就是利用毛茶的导热性很快排除多余水分的过程。

  普洱毛茶

普洱茶“八病”

  普洱茶饼“八病”指的是什么?如何辨识?

 

  答:饼茶“八病”是针对普洱七子饼茶中的生饼而言的。指饼茶出现“入杂”、“乌蒂”、“白合”、“过熟”、“烟焦”、“新铁”、“澄泥”、“竹箨”八种不良情况。

 

  “入杂”,是指茶中夹杂有非茶类物质。宋代黄儒《品茶要录》:“物固不可以容伪。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入他叶者……八杂之病也。”古人尚且懂得茶中混入其他植物的芽叶是“茶之病也”,何况今人?饼茶中夹杂有非茶类物质,如:谷粒、石子、竹木、塑料等,更为现代食品卫生所不容。

 

  “乌蒂”,即“马蹄叶”。优质饼茶应剔除“马蹄叶”。“马蹄口十”含梗量大,是茶树生长势弱、树体老化、受干旱、病虫影响严重的表现。宋代黄儒《品茶要录》:“乌蒂……茶之大病。”现代制茶工艺对不同级别的茶口十的含梗量是有限制性要求的,高档茶一般不超过2%,低档茶一般不超过5%,茶叶的香气物质在幼嫩茎梗里含量较多,适当的嫩茎含量,有利于茶叶的香气。但“乌蒂”不是幼嫩茎梗,是老化了的茶梗,是“茶之大病”。

 

  “白合”,即“对夹叶”、“对开叶”。是茶树新梢上萌发的对生两叶抱一小芽的芽叶。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白合,乃小芽有两口十抱而生者是也。”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里对这种芽叶的评价是:“白合不去害茶味。”茶圣陆羽对饼茶原料的要求是“笋者上”(《茶经?一之源》)、“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茶经?三之造》)。故优质饼茶制造,应剔除“白合”不用。

 

  “过熟”,指鲜叶加工不及时使鲜叶堆积变红,或加工中杀青过度,或茶胚摊凉不及时、湿热闷黄;或制饼时“蒸茶”过度,使叶底粘稠、黄而柔软,滋味平淡,香气不透,水闷味重的饼茶。宋代黄儒《品茶要录》:“试时色黄而粟纹大者,过熟之病也。”

 

  “烟焦”,指饼茶被烟味和焦味所污染。烟味污染茶叶,有两种情况,一是晒青毛茶加工中杀青炉灶漏烟;二是阴雨天气里,不能及时晒干,室内自然风干中被“烟味”污染。茶叶的“焦味”,常出现在近年来的机制晒青毛茶中,是杀青温度过高,茶青被炒焦或杀青机炉灶漏烟。混杂烟味或煤炭燃烧后的煤焦气味。“烟焦味”是茶叶被污染的现,是任何茶叶加工都必须忌讳的。用带有严重烟熏味的晒青毛茶进行发酵的普洱熟茶,滋味呆滞、饮后喉部有压迫的紧张感。

 

  “新铁”,指被新的金属制茶器具污染的饼茶。新的制茶器具(如杀青机、杀青锅、饼茶模具等)有铁腥味且铁屑容易串入茶中,铁与茶汁中的多酚类物质结合使茶变黑而腥味,是制茶之禁忌。因此,凡新铁器具,须磨光洗净后才能使用。明代许次纾《茶疏》:“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明代罗廪

 

  “澄泥”,指压饼时压力过大,茶汁外溢,饼面光滑,坚硬难解的饼茶。普洱生饼,在后期的“陈化纯熟”,要求茶饼松紧适度。压力过大,茶饼过紧实,成为“铁饼”,“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谓澄泥也)”(陆羽

 

  “竹箨”,指压饼不结实,破散松疏、脱落严重的饼茶,饼茶压制,要求外形美观大方、浑圆饱满,松紧适度,压力过轻,如陆羽《茶经?三之造>“有如竹箨者”,饼边缘、表面起壳、脱落的,即破坏饼的外形美观,也不便于后期的搬运、储藏。

普洱茶越存越香源于哪些因素

  近些年来,普洱茶逐步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并以它独具的魅力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最受青睐的特征就是它能随岁月的积淀而呈现出迷人的变化,具有“越陈价值越高”的特点。那么它的变化基于哪些原理呢?

 

  茶叶的变化属于植物分解作用的结果,植物分解过程中有一个能量释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微生物的参与,内外分解同时进行,则植物的能量释放的速度和分解速度会加快,微生物参与越多,分解速度就越快。

 

  在以微生物发酵作用即外分解为主的作用下,普洱茶的能量释放和分解会快速进行,能量释放主要以热量方式为主,但也有香味释放的方式,渥堆熟茶发酵就是典型。以微生物发酵为主的外分解作用下,茶叶变化快,能量释放以热量方式为主,因此茶叶的香气释放会比较弱。在实验中已经发现,凡是经过不同程度微生物发酵的茶叶,其能量释放加速,茶叶变化加快,香气释放则减弱。如果阻止微生物的参与,基本中止外分解的发生,让茶叶的分解主要靠内分解进行时,茶叶的能量释放会以香气释放等方式进行,这时茶叶的香气释放会比较强烈而持久,普洱老树茶的香气释放可以长达十年以上。如果使用特殊的存贮方式则香气释放的时间还可以更长久。

 

  普洱茶可以越存越香,这是由普洱茶发香原理决定的,只是要越存越香必须有特定的存放条件。普洱茶在制作中由于其制作工艺基本避免了外分解发生,而普洱茶原料和晒青制作工艺又使普洱茶在制成后可以保存酶的较持久的活性,让普洱茶有较强烈而持久的香气释放过程,这种释放在头三年最强烈,如果存法得当,三年后仍会有较长香味释放期。设想一下,普洱茶制成后在很多年中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不停的进行着香气释放,释放可以长达数年,它释放了多少香气?如果我们可以用一种方法把这些香气存积起来它可以有多么强烈?

 

  因此,好的老普洱茶的茶香不是“陈香”而是“沉香”。传统观点认为普洱老茶的香是“陈香”,是普洱茶在陈放中、陈化中变化出来的香,这是不对的。其实真正的老普洱茶应该有的香是“沉积”而来的香,是普洱茶在合适的存放条件下所释放的香味分子不断沉积在茶饼中形成的,因此要想得到“沉积”香好的茶,合理的存茶方法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