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什么才是六堡茶的高端口感?

什么才是六堡茶的高端口感?

2019-03-01 访问量: 38 茶礼仪网

什么才是六堡茶的高端口感?

六堡茶是中国的历史名茶,凡名茶均有其成名的特质,六堡茶赖以成名的是槟榔香,也有人叫槟榔味,但毫无疑问不管是槟榔味还是槟榔香都是指六堡茶的高端口感和香型,是一种很美妙的滋味和香型。

六堡茶以越陈越香的特点区别与别的茶类,故六堡有喝老茶的习惯,而且越老的茶药用功效越明显,也有的茶书把六堡茶归为药用黑茶。所以要成为一款高端六堡必须要有足够的年份。同时还要足够纯,原料的来源也是要十分的讲究。六堡茶以六堡乡出产的茶而出名,所以最好的六堡原料一定来自于六堡镇,一定是六堡原生品种茶树,而且树龄越老会更好。当然还要以传统的工艺来制作,否则也出不来槟榔香。

原种六堡茶传统工艺的茶有几种香型,或者也可以说是它的品种香,有蜜香、松烟香、药香、槟榔香这四种。老茶婆是出药香,六堡原茶是先出蜜香然后出松烟香最后才出槟榔香。这几种香型也可以说是六堡茶的高端香型。

从口感来说,新的六堡茶口感甘甜微涩无苦味,转化下去会甘甜滑口回甘强,再转化到槟榔香那就甘甜入口即化的饱满口感和充盈的通透全身的感觉,让人越喝越想喝。

六堡茶在1960年代诞生的现代发酵工艺,其诞生的初衷便是为了加快产品上市和追求上市时的最佳口感和香气,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其口感香气必定是往下走,难有了传统六堡茶后期才出现的高端口感和香气。《周易·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说的大概也是一样的道理吧。现代工艺六堡茶难有槟榔香了,越陈越香的口感也消失了,这样的六堡茶与传统工艺的六堡茶相比已是天壤之别了。

如果要寻找槟榔香要寻味高端的六堡味道,是时候溯本求源地回到六堡茶的发源地六堡镇,用六堡原料六堡的传统工艺在六堡的山水中利用时光沉淀出的六堡味道,那才是积淀千年的六堡真味。

有用+10
分享

六堡茶的祛湿密码

最近有不少茶友询问六堡茶能否祛湿的问题,本期我们就来说一说。

1历史上的六堡茶,就是因祛湿功效声名鹊起

岭南是瘴疠之地,古代中原人都说“南方暑湿,近夏瘴热,暴露水居,蝮蛇蠹生,疾病多作。”岭南人为了消暑祛湿,慢慢学会了在日常中煮茶泡茶喝茶。产于广西梧州六堡乡的六堡茶,其消暑祛湿作用明显,被岭南人民广泛接受。

1874年至1880年,位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的拉律和近打谷相继发现了储藏量丰富的锡矿,随即吸引大批的华工“下南洋”谋生活,锡矿区是华人最集中的地方。马来西亚气候炎热湿润,当时锡矿里的工人经常头顶烈日,膝盖以下长期浸泡在水里,每天忍受着上热下湿的苦役,水土不服,恶劣的劳作环境,华工们常有中暑、风湿、痢疾等病发作。此时,矿工人们发现那些常喝从家乡带来的六堡茶的人很少得病,六堡茶因此在矿区流行。

六堡茶的祛湿密码

▲锡矿山里的六堡茶

每天,矿场主人必定会提供六堡茶给工人们饮用。当时负责矿场膳食的女工是用一个大陶缸浸泡六堡茶,俗称“大缸茶”。待桶内茶水喝得差不多时,女工又会往桶里添加茶叶和水,再反复浸泡。即便如此,六堡茶仍过夜不馊。甚至后来,马来西亚的矿区出现了这种现象,每当矿场招工时,矿场主都会强调“有六堡茶免费供应”,否则难以招工。

由此看来六堡茶能远销海外,也正是得益于六堡茶祛湿解毒,清热消暑的神奇功效。

2六堡茶为什么能祛湿?

湿气,是中医的术语,首先表现在胃肠道变化如便溏、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而后出现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诸多不适。

可以说,湿气重和肠胃功能紊乱有莫大的关系。

很多人缺乏运动,工作压力过大,经常熬夜,这些都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水分代谢失调,从而出现体内湿气重的症状。

六堡茶的祛湿密码

▲2003年六堡茶(茶茶供图)

我们知道,六堡茶具有的甜、滑、醇等口感的显现,实际上是茶叶内质的表现,通过渥堆发酵、后期陈化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挥作用的是微生物,它的种类成百上千,经实验室层面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微生物大部分是有益于人体的,有利于维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活化益生菌群,换句话说起到调理肠胃的作用。而且,经过渥堆发酵后,六堡茶的茶性变得温和,对胃产生刺激的物质已经大部分氧化,因此,六堡茶是非常适合肠胃较差或者有胃寒的人饮用。

此外,初尝六堡茶的茶友有可能会有轻微腹泻的情况,这也是跟体内的微生物有关。六堡茶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过来的,含有特定的微生物,如果不是经常饮用,肠胃里的微生物与六堡茶本身的微生物,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刚接触的时候,两种种群的微生物会打架,互相排斥,引发腹泻,当体内的微生物种群稳定后,就不会腹泻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六堡茶具有排毒、祛湿的保健功效。

3六堡茶能祛湿,看看茶友怎么说?

历史说得再完美也是过去式,科学能证明的东西必然不会错,要是现实生活中有例子自然就更能让六堡茶的祛湿功效变得鲜活起来。于是,我收集了身边一些常年喝六堡茶茶友的反馈,看看他们怎么说。

茶友子鱼茶缘说:“我喝了五六年的六堡了,感觉它能明显调节我的肠胃功能,这样对身体是很有好处的。”

茶友318截木头说:“通便效果明显。有几个朋友都有同感。”

茶友番寻味茶楼说:“湿气形成原因有一个主要因素是肠胃不适,六堡茶属温性,能暖胃,和胃,肠胃适服后,湿气自然感轻。”

茶友天空鱼说:“祛湿效果还是有的,以前我晚上睡不着早上醒不来,一副总是睡不醒的样子,喝了六堡茶三年多,感觉身体是轻了,精神好多了,当然这是个长期坚持的过程。”

再说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

W是我的发小,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早已习惯了当地的气候。今年暑假,多年未归的他回梧州探亲,酒席饭桌,同学聚会自然少不了,几天下来就身体有点扛不住了,出现胃肠不适,吐泻等水土不服的情况。于是,他拿出家里的六堡老茶,泡上一壶,两大杯下肚后,身体开始微微发汗,一觉醒来身体一下轻松了许多。事后他告诉我说,当时真是病急乱投医,没想到还真管用。

六堡茶的祛湿密码

▲2001年六堡茶砖(茶茶供图)

关于这件事,我还向资深的六堡老茶藏家大圈请教了。他说这种方法除了可以用来缓解肠胃不适以外,也同样适用于风寒感冒初发阶段,茶最好是15年以上,甚至是20年以上的老茶,因为只有年份足够了才能具备一定的“药效”,而喝下去的茶汤应该适当浓一些。

但是,大圈也说了,茶就是茶,不是药,不能依赖喝茶来治病,喝六堡茶可以调理肠胃,缓解肠胃不适,并不是治疗你肠胃的疾病,有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结语

中医讲究辩证施治、对症下药,六堡茶确实有一定的祛湿、调理肠胃的功效,但不代表对每个人都有效,特别是如果你每天都海吃胡喝,经常熬夜又不锻炼。

健康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管住嘴,迈开腿,闲暇的时候泡上一壶六堡茶,方能为健康生活加分。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广西黑茶:六堡茶百年兴衰史(五)

第二十一回 价格倒挂 收购政策失误

  老茶人陈振东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堡茶衰落的另一重要个原因是由于当时的茶叶收购价格偏低,农民比对后觉得种植茶叶‘?掂’,所以一年一年慢慢把茶园荒弃。”

  曾经有人在1953~1955年对六堡茶进行了成本调查,每50千克(当时流行的计量,100斤称之为一担)六堡茶的生产成本为28~36元,而1955年收购价格仅25元,低于生产成本11元,也就是说,种一担茶亏11元,种茶制茶越多,就越亏。最低的时候,茶价竟跌到了18元一担(50千克)的收购价,过低的收购价,严重地挫伤了茶农种茶制茶的积极性。

  据了解,当年的收购政策还侧重于烘青绿茶的收购,而且在价格上予以倾斜。资料显示:1954年以后,六堡茶便统一制定了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各个供销部门统一收购。但是,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比同等级的烘青绿茶(不经后发酵工艺)收购价格还低,所以有不少原产六堡茶的地区干脆直接做烘青绿茶,茶农们省去一道后发酵的工序,减少了麻烦,还节省了制茶的时间。这种做法,客观上导致了茶农纷纷不再用六堡茶传统后发酵工艺生产的地道六堡茶,传统工艺受到严重冲击。

  当年执行的这些不利于发展传统六堡茶的收购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后来被人们所总结出的“加工粗制滥造,传统风味消失”等几个六堡茶衰落的因素,并最终导致六堡茶在港、澳以及出口市场的衰落。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

  当年水力带动的木制揉捻机(当地人们也称“磨茶机”)陈列在梧州市鸳江丽港侧六堡茶美食长廊中。

  资料显示当年两种茶的收购价格差异:

  广西1950~1980年

  六堡茶与烘青茶的国家收购价(中准价)

  年度   六堡茶价格    烘青茶价格

      (元/50千克)  (元/50千克)

  1950    30.30     34.00

  1960    48.00     58.00

  1970    75.00     85.00

  1980    106.00    114.00

  一直以来,六堡茶收购价比烘青茶低7.5%~20%。

  苍梧县1955~1961年六堡茶收购价(元/50千克)

年 度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收购价  25.00  21.00  28.50  24.30  18.00 22.00  24.00

  1954~1960年六堡乡(后改公社)茶叶产量统计

  (按这个数据,1955~1956年较高产。最高产年为1956年,50万斤多,到1961年开始锐减)

  年  度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产量(吨)  174.1 212.8 254.2 131.95 112.2 150.95 75.00

第二十二回 摒弃传统 名茶元气大伤

据了解,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下,六堡茶的生产每年虽然是保持一定的产销数量,但传统工艺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很多消费者反映,生产出来的六堡茶质量难以保证,也渐渐失去了原有工艺特有传统风味。

  导致六堡茶产销停滞的原因有很多,出口主销区政治、经济因素、人们消费口味的变化、其他品种茶如普洱茶对市场的冲击等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一个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当时的公社化或大队集体的茶场、茶厂,茶农不再有当年的积极性,在茶园护理、传统开发、工艺研究、质量把关等多方面都渐渐流于形式。曾经传统驰名粤港澳的名茶六堡茶,老人们觉得其“变了味”、“没有了以前的味道了”。

  说起工艺的变化,六堡镇一位老茶人说,六堡茶的工艺从最初的茶农加工,到后来分初制和精制,再后来诞生出沤堆工艺,直接通过工艺做出“陈”、“红”的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粤港的消费习惯,受到欢迎。但或许正是这种工艺的演变,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传统口味而渐渐失去市场,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老茶人的回忆中,经过困难时期后,元气大伤的六堡茶种植和生产依然承担起“出口创汇”的重任,不过,其竞争优势往往更多是“曾经驰名的名茶”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了。据陈振东老人回忆,在大约1974年~1975年左右,以及之后的几年,曾经大搞梯级茶园,也曾经努力想把六堡茶重新“做起来”、重振昔日雄风,但茶农们依然缺乏种茶制茶的积极性,谁也不去操心这些,最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渐趋衰落。

第二十三回 岁月蹉跎 产业停滞不前

据资料显示,在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整个广西的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据老茶人回忆,在1983~1984年更是走向一个大的衰落。当地人们渐渐对放弃种茶制茶。

  到1989~1990年左右,更有部分用茶场来种植湿地松。“拿这些茶园茶场来种湿地松,真是太可惜了!”陈振东老人说起这事,还是这样的激动,“湿地松长高了之后,下面茶树的光照少了,雾水也少了,其发达的根系和一同生长的蕨类荒草更夺取了茶树的养分,茶树的生长会受很大影响,甚至枯死。”

  陈振东老人说起,在现在这些曾经做过茶场的山上,依然可以在湿地松的下面可以找到一些“老茶头”(作者注:当地指老茶树根),有些掩盖在杂草枯叶中,假如把周边的湿地松铲去,重新翻整土地,施肥管理,或许还有部分“老茶头”能重新长起来呢。老人还说,这样的做法叫“代艾更新”。但据笔者了解到,要让昔日数千亩的茶园,全面“更新”或种植还牵涉到很多问题,并非容易。但笔者认为,只要整个六堡产业都认识到“六堡茶”这个历史名茶这个品牌价值,同心协力,六堡茶一定会重现甚至是超越当年的辉煌的。

改革开放后,重新调动起茶农的积极性,六堡茶又渐渐开始萌发出新的生机。在21世纪初,六堡茶,这个久负盛名、历尽沧桑的传统名茶也翻开了兴盛的一页。

第二十四回 继承传统 抓住发展机遇

与香港茶友陈生谈起六堡茶,他说,他阿叔以前很喜欢喝茶,六堡茶是其中一种。自小耳濡目染,他也喜欢上了喝茶。他记得他叔叔曾经说过,以前,靓的六堡茶在香港是很“矜贵”的,比之普洱和其他粗茶,算是较有档次的。在十年前(他叔叔去世前)说起,曾说现在这个六堡茶,说跟以前不同了,原来的六堡茶不是这个味道的。陈生说,他现在喝六堡茶,不知是喝的茶不好,还是普遍整个工艺问题,或者是后期陈化不足的问题,确实喝不到当年叔叔存留那种六堡茶的味道。他希望今后真能再重新喝到传统工艺和风味的六堡茶,让六堡茶重现当年的辉煌。

六堡茶资讯:苍梧县六堡茶溯源系统正式启用

近年来,苍梧六堡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但是茶叶是来自哪里,它的种植、加工生产、检疫监测等各操作环节是怎样的,这些信息很难传递到消费者手中,导致大部分消费者对六堡茶的原料、制作工艺、仓储等关键环节产生混淆。

六堡茶资讯:苍梧县六堡茶溯源系统正式启用

为向消费者提供真实有效可靠的茶叶信息,增强消费者对苍梧六堡茶的体验感,我局积极响应国家加强食品监管的号召,遵循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保证的基本原则,组织开发建设了苍梧县六堡茶溯源系统,并于2018年12月20正式启用。

该系统利用二维码技术,很好地连接了线上线下的信息,实现茶叶的溯源,将茶叶的种植、加工、存储及检疫检测等一系列的信息记录,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查看茶叶从种植到加工的信息,并能清楚的了解茶生产的每个环节,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让茶叶的"信息"可溯源,这对消费者能更进一步了解六堡茶的工艺、文化、历史等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只要是入驻溯源系统的企业,每生产一款六堡茶,都贴有一张唯一对应的溯源码,这个二维码就是这款六堡茶唯一的“身份证”,消费者只要拿起手机一扫,这款产品的鲜叶处理时间、生产加工时间、包装、检测等关键环节信息,包括负责人是谁,都尽收眼底。

目前,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苍梧县六堡镇启源盛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已入驻溯源系统,为系统的正式启用提供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