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熟茶>用心去品味:2017年大益荷叶普洱熟茶品鉴报告

用心去品味:2017年大益荷叶普洱熟茶品鉴报告

2019-12-2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一、茶品信息:

大益普洱(熟)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人工渥堆发酵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茶。色泽褐红,滋味纯和,具有独特的沉香。熟茶的茶性温和,有养胃,护胃,暖胃,降血脂,减肥等保健功效。

品牌:大益

分类:普洱茶-熟茶

配料:云南普洱茶、荷叶、桑叶、甘草

厂家: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规格:40克/盒(1.6g*25袋)

净重:40克

工艺:熟茶

形状:袋泡茶

年份:2017

收到后,就赶紧拆封,包装完好无损

茶叶是已茶包形式包装,不管是在家冲泡还是出门携带都很是方便。茶包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与人方便。我们都不能否认的是——方便、快捷的袋泡茶是更符合现代都市人快节奏生活的品饮选择。大益的袋泡茶不管是对原料品质还是制作工艺、健康价值都有追求,保持高水准。

包装尺寸,长、宽、高

每一小袋都精品包装

茶品纸盒包装,外部有塑料薄膜封装,内置25袋单独包装,单独包装为纸质。每一袋的包装、纸质用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独立茶包包装,安全、方便、卫生。双囊茶包设计,有利于茶汤溶出,具有溶出速度快的特点,且让茶包在冲泡过程中不容易上浮,泡袋目数很高,孔隙密实,包装严密。食品级绵纸和棉线的包装,保证对人体健康的安全。

冲泡方法及一些主要信息,都很用心

二、测评信息:

日期:2019年9月13日(下午15:00)

坐标:四川省德阳市

天气:阴天,22C°

水质:桶装水

水温:90-98℃

杯具:公道杯

包装内单袋1.6克,茶香隐现,无杂味异味,沸水温杯洁具,然后就使用公道杯冲泡。由于我的公道杯正好200mL左右,就直接用它泡了,很方便,而且玻璃材质,比较直观。

茶包入杯,接下来加入沸水泡2分钟

第一泡,汤色褐红

图片描述

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甜香明显,品饮后过上一会儿,口腔内部生津强烈,特别舌头靠前端尤为明显。

第二泡,汤色明显变淡了,香气较第一泡也有所减弱,舌尖微甜,生津还是很明显

第三泡,较第二泡又弱了很多,茶味变淡,不过微甜,再往后就更淡了

冲泡过后料包

叶底颗粒均匀,干净整洁,明显可以看到一些配料,大益经典传承创新。茶品便于携带,对冲泡手法和器具要求不高,适用于各种场所。

三、试饮总结

饮大益有大益,大益经典传承创新,荷花加普洱(熟)养生保健还美味。这款茶为袋泡茶,非常的方便。包装防潮,更便于外出携带饮用,包装唯美清新,随时随地都可以引用,选择它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追求品质生活的心,用茶包泡茶,并不会影响这样的追求,好的茶能够像美食一样瞬间俘虏你的味觉,袋式普洱茶适合所有的器皿冲泡,冲泡时根据个人口感、浓淡相宜。现在人们生活节奏都比较快,我们也许没有时间和空间坐下来,好好去泡品一杯茶。但是好品质的茶包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格调,当我们在忙碌时,一杯香气四溢高品质袋泡茶不仅省去很多麻烦,也能舒缓自己的心情。大益这种袋泡茶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是的我们可以更方便快捷的品尝到想要的那个味道。

(作者/只道寻常;来源/新茶网)

原文链接:https://www.xincha.com/paicha/reports/2325/

有用+10
分享

普洱熟茶怎么泡才好喝普洱熟茶的置茶量是多少

在冲泡普洱熟茶的时候,新手很容易将普洱熟茶冲成酱油色,也就是所谓的“酱汤”。普洱熟茶作为后发酵茶,口感比较浓醇,茶汤的颜色也偏深,因此在冲泡的时候,要掌握好置茶量,这对茶汤的颜色十分关键。普洱熟茶怎么泡才好喝呢?

置茶量

普洱熟茶的汤色比较深,因此在置茶量上要比普通的茶叶少1~2克。如果是新手,宁可少放些茶叶,通过加水来调整茶汤的浓度,不要一次性放太多茶叶,这样不仅浪费,也不利于茶汤的口感发挥。

注水手法

冲泡普洱熟茶时,注水的手法要轻柔,切忌将水直接浇在茶叶上,以免茶叶翻滚,让茶汤变得苦涩。在前两泡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将茶汤泡淡一点,即冲即出,这样会有利于茶汤滋味后期的发挥。

不要焖泡

普洱熟茶一般用沸水冲泡,所以不要闷,否则茶汤的香气很容易被闷坏。

分杯

如果第一次出的茶汤太浓,就倒入公道杯里,下一道茶多加些水冲泡,再次倒入公道杯,让茶汤融合均匀后分杯饮用,可以让茶汤浓淡均匀。

无论是冲泡普洱生茶还是普洱熟茶,要记得普洱茶不能闷,否则茶汤的口感就很难弥补了,而且也容易出现酱油汤。现在市场上有一些3~5克的小分量普洱茶出售,一袋就是一泡茶的分量。如果不知道怎么掌握置茶量,就先去少量的茶叶冲泡,根据茶水的浓淡来调整,慢慢的就会有手感了。

新制的普洱熟茶不宜马上喝,为什么?

有茶友问我:“熟茶经过渥堆后,三年之内是不能入口的对吗”?我告诉他,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并非绝对,为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茶叶渥堆的时候会起很大一个堆子,堆子要起温,温度可能达到五、六十度,相当于一个能量包。这样茶叶也就有了燥感,如果喝新制茶叶,喝过之后会觉得口腔里燥燥的、干干的。也就是说,新出的茶叶如果在渥堆之前原料没问题的话是可以喝的,只是口感达不到最佳品饮标准而已。

新制的普洱熟茶不宜马上喝,为什么?

个人认为熟茶的第一个最佳品饮品饮期,即在茶饼压好后的第三年。三年之后,茶叶的燥感褪尽,内质趋于稳定沉淀,香甜醇滑逐渐凸显,汤质清甜甘润,可以细细品味,感受时光沉淀带给茶的变化,茶性由燥热转向温润,适合体质偏寒的人饮用。

普洱熟茶的第二个最佳品饮期在茶饼压好后第7-10年,此时茶叶进入稳定而缓慢的转化期,滋味醇厚,香气纯粹,茶汤饱满丰盈,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价值。

有人把熟茶压饼后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也称为最佳期,实际上三个月后茶叶只是能喝,但是燥感很重,高温蒸压后的水味也还没有散尽,并不好喝。这时候喝它只能称之为“试茶”,主要是看茶的工艺有没有缺陷,后期是否可以转化的更好。

新制的普洱熟茶不宜马上喝,为什么?

对于茶来说,好不好喝,后期会不会变得更好喝?都有三个前提条件:1.原料好;2.工艺好;2.仓储好。这三个条件不满足,存多久都不会好喝。

学茶的人,茶的每个转化阶段都可以去尝试、感知变化。自己存的茶,每隔一两年便可以拿出来冲一泡,如果发现仓储不当,可以及时作出调整。

如何把普洱熟茶泡得更好喝

熟茶是一种相对难于冲泡的茶。一不留神就会滋味弱,汤感薄,还可能有不悦的气味。更有甚者,明明仓储良好的茶,泡出了让人咽喉干、燥、紧的茶汤。实在令人困惑。
为了把熟茶泡得好喝,笔者针对器皿、水、冲泡手法等一系列问题做了些试验。略有心得。大体思路是:首先,分析茶性,辨析其特征;其次,根据其特征确定冲泡的目标,力求顺势而动,扬长避短;第三,考虑通过什么手段具体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最后,通过实践进一步分析,验证和调整。

分析茶性

气味方面。新熟茶有渥堆味,但好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花蜜香甚至陈香。老熟茶有仓储味、枯叶味、但好的老茶泡到中后期会出现很好的陈香甚至药香。
滋味方面。新熟茶滋味已经不太有刺激性、收敛性。但其汤感较佳。冲泡得当,会呈现小豆汤一样粘而沙的口感。老熟茶汤转清,滋味更淡,但能有很高的滑口、油润感。冲泡得当甚至能臻“化”境。
总体而言,熟茶内容不够丰富,一般都不太耐泡。

根据茶性确立目标

前几泡:抑制气味(堆、仓之粗杂),提升黏,稠、油的汤感,使香-水的平衡向后者倾斜。争取泡一杯气味不浓,但柔软粘滑的好汤。同时,尽量控制最初几泡的浓度,以求保护最后几泡的表现,提升整体耐泡程度。
中间几泡:当发现气味已经开始转“醇”,就适当激发香气。追求香-汤的均衡协调。泡一杯有香有水,香水融合的好茶。
最后几泡:滋味、汤感物质均已浸泡殆尽。在无法保证汤感之时,全力激发香气,泡一杯香高滑口的甜水。
向着目标选择手段
1、选用胎土厚、烧结度低的紫泥紫砂壶。充分利用紫砂壶物理结构的各种特征,既利杂味吸附抑制,又利叶底透气保温。同时,宽口大腹矮身桶的壶型,如仿古、石瓢等,更利于对注水、水温的控制和杂味的逸散。最后,茶壶一定要出水快速通畅。熟茶的浓度在浸泡中随时间变化很快,且叶底又容易堵塞出水孔道,出水慢的茶壶难于控制茶汤浓淡。

2、用PH较高(7-8)的矿泉水冲泡。
3、适当的醒茶。所谓醒茶,是指冲泡茶叶前改变茶叶的存放环境。比如从茶饼上撬下,置于陶罐中一段时间。另茶叶适当接触空气,调整其内部含水量。
4、冲泡前水烘。水烘的常见方法有三种,列举如下:
第一种:敞开壶盖,用热水淋壶身(需选择合适的壶型)。
第二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内的一个架子上,像蒸馒头一样蒸。
第三种:敞开壶盖,将壶置于一个煮水容器的盖口上,蒸。
5、控制泡茶水温。总的来说,水温降低,各种气味都会变淡;提高水温,各种气味加强。尤其,连续高温的浸泡为激发老茶陈香的不二法门。
紫砂壶本身保温性能强,还可以盖住壶盖用开水不断淋壶以提升浸泡温度。而盖碗保温性能较差,其中叶底在无水浸泡的情况下降温极快。这样,为了保持叶底温度,有个重要的技巧:出汤后先给盖碗注水,而后再用公道杯给品茗客斟茶。具体操作到后面实战演练一节中再作细论。
6、控制注水水流的稳定性。手法的问题是一个要点,这里说一下。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也就是说,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但此时会牺牲汤感;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我们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但这样又会牺牲香气。
这个口诀过于大略。冲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的茶性,不同的制茶工艺作很多调整。但总的来说,在熟茶的冲泡中它还是相当实用的。如下,我们具体分析五种基本的注水手法对冲泡的主要影响。
高冲:水线长,粗。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


高吊:水线长,细。水在空气中降温最多,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激荡较少。


低吊:水线短,细。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需时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旋水:即注水时移动烧水器皿的壶口。其主要作用时增加水与叶低的激荡,同时提高各部位茶叶接触水的均匀性。不旋,壶口一直固定在一个点上注水,称为定点吊水。

为保证口感的协调、融合性、避免汤水散乱,旋水时有两点小技巧。
首先,旋满一周,收水时正好回归出水点。这样就需要根据注水速度调整旋转的速度。水柱需细就慢旋,水柱粗就快旋。
其次,旋转过程中保持注水水柱的稳定,粗高,高矮都不变,且水柱一直光润平匀最佳。

7、烧水器皿的选择。为了控制注水水流,一把壶嘴设计合理的煮水器具是不能少的。价格材料等暂不论,能把水线修成圆润平稳,且能随心所欲控制水线之粗、细、缓、急者优先。
下面实战中,为了演示的便利,用盖碗代替紫砂壶。盖碗比紫砂壶难于控制,也因而更锻炼技术。如果控制得当,盖碗也完全能泡出口感宜人,像出自紫砂壶一般的茶汤。

实战演练

1、置茶:控制好茶/水比例,为浓淡打好基础。
110ml盖碗,投茶7克。这个投茶量基本保证了比例的协调。个人可根据口味自行调整。同时调整每泡时间,加以配合。比如说,希望多泡几巡者可以加大投茶量,同时在开始几泡尽量快速出水。

2、水烘:去杂味。
依上一节第4点的方法,自行选择。水烘有些局限性。一则盖碗不太好烘,二则比较浪费水。烘与不烘,我们都可以通过冲泡技巧抑制杂味,提升口感。
3、洗茶:湿润茶叶,清洁茶面。
从洗茶开始,请温柔注水。可旋可吊,但水流一定要平和,稳定。不要使茶叶猛烈翻腾。洗两次者,第一洗可以略提高注水点,拉细水线,降低洗茶的水温。第二洗可以适当降低,提高水温洗茶。洗茶后尽量彻底沥净茶底。
洗茶时一般需要温杯。但既然洗茶有清洁的考量,那就不宜以洗出来的茶水温杯。我个人推荐直接使用烧水器皿中的开水烫盏。无论视觉还是实际效果,都更清洁。盛易祥。
小技巧:在洗茶温杯时,请将置茶容器开盖放置,便于杂味逸出,也便于叶底降温。
4、前三泡:抑制杂味,提升汤感。
基本方法:定点吊水,缓慢注入。把水和茶的相对运动降到最低。注得够缓够稳时你会发现盖碗中水色很浅,不会像猛冲那样一下把红褐色的茶汤甚至渣子都翻腾起来。

出汤时,建议使用公道杯。这样颜色、滋味物质会在公道杯中重新融合,您会发现缓慢吊水浸泡出的茶汤很软、很粘,但没有什么气味。
每泡出汤完毕后,建议沥净茶底。留汤冲泡虽然会增加泡数,但会改变滋味物质浸出的节奏和协调性,为冲泡增加很多不稳定性。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