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日本茶文化>[图文]本来无一物日本茶道之略谈

[图文]本来无一物日本茶道之略谈

2019-03-06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

从唐代开始,中国的饮茶习俗就传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开始种植茶树,造制茶叶,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千利休,他提出“和、敬、清、寂”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

茶道内容是丰富的,在思想方面,它融佛教、道教、儒教为一体的一促精神文化。在形式上,容括了各种生活艺术的总汇。

茶道中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哲学思想,不对称、简朴、素淡、枯高的美学思想,以及平等、互敬、恬淡的道德观念,独坐观念的自省精神,是日本茶道的特征。

径山茶宴与日本“茶道”

宋时由于径山(今浙江省余杭)茶宴名震中外,日本禅师慕名而来,比较出名的有圣一国师,南浦、昭明、明惠上人等僧人。径山又是著名茶区,寺院里饮茶之风很盛行,而且有一套规矩,常以茶为待客的珍贵礼仪,设“茶宴”:僧客团团围坐,边品茶,边谈道论德,边议事叙景,还有对各种优质茶叶鉴评的“斗茶”竞争游戏;还有把粉末茶用开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南浦、昭明到径山寺不仅学习佛经,而且带回了径山茶叶和饮用方法,把“茶宴”、“斗茶”、“点茶法”传入日本,广为传播。据类《类聚名物考》记载:“南浦、昭明到余杭径山寺浊虚堂传其法而归,时文永四年。”又说:“茶道之起,在正元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适入”(即1259—1269年间)。《续视听草》和《本朝高僧传》都指出:“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最近日本出版的《茶叶技术研究》,同样也讲到这段情节。自此可见,径山“茶宴”与日本“茶道”有直接关系。为日本“茶道”丰富了内容,使之酝酿阶段发展到“茶道”的兴盛时代。

弁丹(丹尔圣一)于1235年也到了我国浙江余杭径山寺,他在那里住了六七年之久。1242年回家带了径山茶叶种子和径山茶的“研究”传统制法回去。今天日本静冈市安培川科川出产的“安培茶”(后改为“本山茶”)中,在大正五年“茶叶组合中央会议所”举行的日本全国第一次制茶品质评议会上,有静冈县清沃村山筑地光太郎生产的玉露茶,荣获一等一级奖赏。日本茶业界,至今还悼念七百年前的弁丹,公认这是弁丹到中国传入茶叶种子和制茶方法的恩德。真有“饮水思源”不忘恩德的人。

1500年,日本千利休禅师,把“茶道”从上层社会进一步扩大到民间,加以宣传普及,日本人民把千利休誉为茶道匠祖。在珠光时代、武野沼鸥时代、利休时代,不同时代的精神含义,形成不同的流派。

现代日本“茶道”的表演

现代日本“茶道”一般在面积不大的“茶室”中举行。茶室一般三间小屋,清雅别致,室内摆设珍贵古玩,名人书法,引人注目。茶室中间放着供烧水的陶炭炉(风炉)、茶锅(茶)。炉前排列着茶碗和各种饮茶用具。

“茶道”开始,友人到达时,主人已在门口敬侯,一待做定,先捧出甜点,送给客人品尝,然后在炭炉上开始煮水,把“抹茶”放入青瓷碗中,水沸后,由主持仪式者按一定的规程顺序冲沏,依次递给客人品饮。点茶、冲茶、递接、加水、品饮都有一定的方式。品茶时要吸气,并发出“吱吱”声音,将茶喝尽,用大拇指和纸擦干净茶碗,仔细欣赏茶碗。日本茶道非常讲究茶具,有的选用历史珍品、贵重的瓷器,欣赏茶碗后,把茶碗放在自己的面前,连声赞美“好茶、好茶”,表示敬意。女主人宽慰地点头一笑,将茶碗端走。礼仪完毕,女主人跪在茶室的门侧送客,客人致谢。整个茶道贯串了“和、敬、、清、寂”四种精神。为了继承茶道精神,日本现有支部130处,培养大批茶人。一碗绿茶虽小,但它是人们心灵的绿洲。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