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以茶为媒文化引路湖南安化:黑茶扶贫铺就致富道路

以茶为媒文化引路湖南安化:黑茶扶贫铺就致富道路

2020-04-1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精准扶贫——黑茶之乡湖南安化采风行”调研活动启动,来自中央、省、市的多家主流媒体齐聚古城湖南安化,领略黑茶文化千年古韵,聚焦精准扶贫安化经验。

走进安化,你能看到记录着宝贵文化信息的古老建筑,寻觅到最惬意的小城生活;也能感受到古老风情与现代文明在这里水乳交融、相映成趣。

在安化,传统文化的“慢”生活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地见效的“快”节奏融合地恰到好处,成为一道独特的安化风景。

在千年黑茶文化中感受“慢”生活

十七世纪的万里茶道,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茶叶之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过多个起点地,其中就有一条古老的起点地——湖南安化,而洞市老街就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转运点。

洞市老街的繁荣源于明清时期,安化黑茶边销十分兴盛,陕、甘、晋等地的商人看好安化黑茶,纷纷来到安化加工经营黑茶,茶行、茶商号应运而生。清代民国时期的洞市老街商业繁华盛极,运输货物的竹排绵延数里,马帮列队,驼铃叮当,游人如织,物畅其流。

今天,我们走进这条洞市老街,沿着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一路走去。路口矗立着的贺家祠堂,高墙飞檐、灰砖青瓦。走过沿街两旁黑里透黄的古旧木屋,讷言憨笑的老人编织着鞋子,静静地与老街相依为伴,孩童欢快蹦跳而过,给老街带来年轻的气息。

而另一畔横卧麻溪河上的风雨廊桥,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当地的居民三三两两或坐着,或躺着。我们仿佛能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鼎盛,还能听到当年马帮经过时的悠悠马铃声。

精准扶贫在“快”节奏里落地见效

资水之滨,黑茶飘香。从黑茶的文化起源到现代传承,穿越千年的安化黑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引擎,为这座古城带来了逢春的良机。

清澈的溪流,干净的村舍,青山绿水间铺开了一副美丽画卷。江南黄石村是安化县扶贫示范地,也是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引导并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产业扶贫基地,在产业经济的推动下,黄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近1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0000余元,村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推动绿色产业培育壮大与群众脱贫增收互促共赢,安化黑茶从一种农产品迅速成长为一个绿色健康、惠农富农的特色产业,谱写了一片绿叶成就一大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传奇。

数据就是最好的佐证。201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35万亩,茶业加工企业达160多家,实现茶业产量8.2万吨、综合产值180亿元、税收3.2亿元。据统计,现在全县从事茶产业的人数达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9%,其中贫困人口约67000人。通过参与黑茶产业链,有近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继甩掉贫困帽子。

2019年4月,安化县正式脱贫摘帽。

以茶为媒,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冷市叶子村,黑茶是其支柱产业,是茶农脱贫致富的法宝。近年来,安化县当地的黑茶产业龙头企业湖南华莱公司,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在此建立了湖南华莱叶子茶厂。据了解,该厂大部分员工为当地贫困户,种茶、捡茶,茶厂的工作成为了他们稳定的经济来源。如今,叶子村的贫困户都脱了贫,过上了种茶致富的好日子。

因茶致富的,不仅仅是江南黄石村、冷市叶子村,他们只是安化县黑茶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在当地,龙头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发展产业经济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作为中粮集团在湘成员企业,安化第一茶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谨记国企担当,勇担社会责任,助力精准扶贫。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支持,从简单的“输血”帮扶到“造血”助推,以“旅游+精准扶贫”的“输血扶贫”模式带动周边乡村茶园旅游产业发展;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4200余户农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华莱公司设立“扶贫车间”,进行一款荷香黑茶茯砖的包装,共招聘附近建档立卡贫困户120余人,人均收入4.2万元以上。同时,还将这款“富民茶”的收益用于公益,每销售一片富民茶,提取5元产业扶贫专项基金。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