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川两广山区出产一种奇异的茶——虫茶,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熟悉的绿红茶。一般茶叶是采集茶叶树上绽出的嫩芽,经加工操制而成的。然而,虫茶却是由一种化香夜蛾的代谢产物——粪便晒制而成。
每年6—7月份,茶农采集化香树或者黄连木、山茶、钩藤、糯米藤等植物的叶片,堆洒在竹篱笆或阁楼上,然后均匀地浇上一层淘米水,使其润湿。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树叶就逐渐发酵、腐烂、散发出一种奇异的清香气味。化香夜蛾在这种香气的诱引下纷至沓来,交尾产卵。10至12天后,一条条暗灰色的小毛毛虫破茧而出,像刚出卵的小蚕吃桑叶一样布满叶面,一边吞食着树叶,一边排泄粪便,收集这些排泄物,去除残梗败叶,待晒干后,虫茶便制成了。产品一般分为甲、乙两级,甲级虫茶供出口。虫茶经熬制后一般呈鲜红透明色,茶液清香扑鼻。当然,茶液的色、香、味,与所供养的树叶有很大的关系。虫茶的化学成份,除去一般茶叶含有的鞣质、咖啡因、各种维生素外,还有昆虫激素和止血的活性物质。
虫茶的来源不雅,但却有着非凡的功用。它不仅具有一般茶叶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对腹泻、鼻衄、牙龈出血和痔出血也有治疗作用。无怪乎除了产地的农民爱饮外,还飘洋过海销往国外,成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矿工和华侨的重要饮料。
虫茶是如何被发现的,已无从查考。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穷苦的山民吃不起茶叶,用化香树叶代替茶叶作饮料,后来不请自来的化香夜蛾在这位山民积贮的树叶上产卵繁殖,终日劳累的山民开始熬茶时并未注意到这些变化,连叶带虫类全放入锅里,直到茶水沸腾、香气四溢时才引起了注意。这位山民通过细心的观察、思索和实践,终于发现了虫茶。
虫茶的来源虽然令人厌恶,而芳香的茶液却使人神怡。联想到螃蟹、毒蛇、蜗牛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菜佳肴在第一个人尝试之前,不也是令人厌恶的东西吗?摒弃成见,发现事物的内在价值,这正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