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中华茶史>中国饮茶文化的演变

中国饮茶文化的演变

2019-03-07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唐代的陆羽在《经》中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叶由茶树鲜叶加工而来,与咖啡、可可并称世界三大软饮料。中国是最早发现、利用、栽培、加工茶的国家,是茶树的原产地。

茶叶起初鲜食、生叶煮羹或烤炙后煮饮。汉代煮饮,亦做茗粥。隋唐时盛行蒸青饼茶,茶圣陆羽着《茶经》并创煎茶法。宋代制茶技术进一步发展,制成精美的龙凤团茶及各种茶饼,用点茶法饮茶。宋末元初开始生产蒸青散茶,并创立了花茶窨制技术。明代贡茶废饼茶以散茶代之,炒青散茶制法日趋完善,绿茶黄茶黑茶均有生产。明末饮茶方式也随之改为撮泡法,已近似于现代冲泡法。清代白茶红茶乌龙茶开始制作,闽粤盛行工夫茶泡法。

泡茶可以很简单,一个杯子,抓把茶叶,烧壶开水一冲即可。讲究些的无非多了些家伙什儿,茶盘、电水壶、紫砂壶、盖碗、公道杯等等。但无论用怎样的器具,本文所探讨的基点只在于如何将茶(的滋味)泡得更好,解渴不在此列。

如果尝试将影响泡茶的诸多因素提炼成一个简单易懂的程式,那么笔者能想到比较合理的是这样的一个天平:天平的左端盘上是"茶";右端的是"茶具"、"水"、"泡茶环境";支点则是泡茶的人。在所泡的"茶"固定后,选择相应的"茶具"与"水",在泡茶当时的"环境"(包括周遭环境与品茶人)下,泡茶人通过对泡茶手法(水温、注水出水手法、浸泡时间等)和心法(对茶叶特性的认知等)的调整,达到茶汤的最佳(相对的)平衡。从而可知本文所讨论的就是泡茶的手法与心法部分。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