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秋茶,真的没有春茶好吗?

秋茶,真的没有春茶好吗?

2020-05-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图为:南茗佳人古树春茶《贺开》

《茶经》中为何没秋茶?

陆羽虽是茶圣,但很多事情他并没有预料到。《茶经·三之造》中,明确指出茶叶采摘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唐代的历法就是如今的农历,换言之当时只有春季采茶。虽然也有明前和雨前的分别,但总体将就只有春茶。

如今制茶,粗略说也要有春秋两季。两者风格不同,也都拥有各自的粉丝。像武夷岩茶中,也有春茶香秋茶顺的说法。但如今与春茶分庭抗礼的秋茶,出现的时间并不太早。明代许次纾《茶疏》中说:

“往日无有于秋日摘茶者,近乃有之。秋七、八月重摘一番,谓之早春,其品甚佳,不嫌稍薄。他山射利,多摘梅茶,梅茶涩苦,止堪作下食,且伤秋摘佳产,戒之。”

许次纾是明代人,看待秋茶都是“近乃有之”的新鲜事物。想必,茶圣陆羽时更是无福消受了。

《茶疏》中所说的“秋七、八月”,就是如今公历的八、九月份。这与如今秋茶的制作时间,可谓相差无几。这时间採制的秋茶,许次纾也给予了“其品甚佳”的评价。看起来,自打晚明起,秋茶就大有不输春茶的架势了。倒不是许次纾夸大其词,偏要给秋茶炒作宣传。如今喝过秋茶的人,也大都会赞不绝口。那既然秋茶是好东西,茶圣陆羽为何却只推崇春茶呢?

茶圣喝不上的秋茶

其实茶圣陆羽,又何尝不想喝到秋茶呢?只是当时茶树种植技术有限,秋天的茶青实在是质量太差了。唐代茶园基本都是粗放式管理,不能充分发挥茶树的生产潜力。因此,也就只有春天一个季节可以采茶制茶。如今,总会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想法。甚至于,认为当年的茶学技术要胜过当下。可其实,现代科学的种植技术一定还是远胜唐宋。

比起靠天吃饭的模式,如今的茶园管理还是要严格许多。如今我们重视茶叶的制作环节,甚至涌现出了很多制茶大师。匠人精神,被提高到了历史新高度。但其实,茶园管理、茶树种植甚至于除虫除草也都至关重要。这里面,也不乏应受人尊重的老师傅。没有他们背后的默默劳作,便难以产出优质的茶青。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茶青质量都不能保障,又何谈后续的制作环节呢?打理茶园,也包含着匠人精神的坚守。茶,凝住了太多人的巧手与巧思。茶,不单单是一款饮料。

采茶不比制茶容易

《茶经》虽没有写秋茶,但对于如何采茶却写的相当完备。《茶经·三之造》中,关于采茶的文章占到了篇幅量的三分之一。茶圣陆羽对于采茶的重视,也超越了后代的茶人们。他深知,采茶是为了维持一种平衡,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茶采的不好,直接影响到制茶的环节。可茶采的过量,挣得则是不长久的快钱。

许次纾《茶疏》也指出,要想做秋茶就不要摘梅茶。所谓梅茶,想必是阳历六、七月梅雨季的茶。这种茶味道不好是一个方面,还会伤损秋茶的採制。采茶、制茶甚至于饮茶,最终都是要达到一种人与自然的平衡吧。

随着茶园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如今的秋茶採制已经颇受重视。秋茶产量,也占到了全年总产量的2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占到了30%。从这个角度讲,陆羽《茶经》倒是有了局限性。茶学发展即使如此,总要青出于蓝。陆羽,想必也乐得做一个落伍的茶圣吧?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特此申明。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