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闽红之一坦洋工夫

闽红之一坦洋工夫

2020-05-2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坦洋工夫红茶乃福建"三大工夫"红茶历史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它地处福安西北海拔1200米的白云山下,四山怀抱,丘陵起伏,溪曲泉丰,构成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其产区分布广阔,以福安为中心,北有寿宁县,东北有柘荣县,东南为霞浦县,西接周宁县,它们均曾为"坦洋工夫"红茶的主产区。

相传清咸丰、同治年间(一八五一至一八七四年),福安县坦洋村有胡福四(又名胡进四)者,试制红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很受欢迎。此后大批茶商接踵而来,人门求市,开设茶行,周围各县茶叶亦云集坦洋,加工后均以"坦洋工夫"品名运销国际市场,"坦洋工夫"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从一八八一年至一九三六年,五十余年间年出口量均在两万箱左右C每箱六十五斤),约三万余担,每担售价高达十六两白银。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销路堵塞,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坦洋工夫"产量税减,战后亦未能得到恢复,濒于绝境。解放后党和政府锐意经营,一九五0年产量即恢复到二万余担。此后十余年间,"坦洋工夫"产区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质量有所改进,而且年产量也增加到四万余担。

"坦洋工夫"产区过去以小叶种--坦洋菜茶有性群体为主要栽培品种,其特点在于抗寒、抗旱、耐瘠、适应推广,属中芽种。在一般条件下,三月中下旬萌芽,四月上中旬开始采摘,全年生长期二百二十天,萌发四至五轮次。采摘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后来亦有用大白荼品种制作。由于产区辽阔,西北山区与东南丘陵地带小气侯差异颇大。由此,初制工艺在高山区十分重视加温发酵的技术处理,即在饱和湿度条件下提高发酵叶的温度,力求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均匀发酵的要求,以避免叶底花青暗褐,失去高山荣浓厚高香的特征而在丘陵地区则加倍注意萎凋适度和揉捻得宜,以求取得秀丽含毫的条形、香软愉快的滋味和红艳的叶底。严格的质量要求和有规律地拼配取料,使"坦洋工夫"长期能够保持稳定的规格,称誉于国内外市场。

为了发扬传统风格,改进质量,五十年代初期党和政府即在"坦洋工夫"茶区推广各种类型的制茶机械,并且建立了国营坦洋、水门初制厂和福安茶厂,逐步以先进技术促进生产的发展。引进繁育福鼎大白幕、福安大白茶、福云等良种,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基础。但在1960年代末,产区改制绿茶之后,"垣洋工夫"仅保留少量生产,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