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岳阳:君山黄茶重走文成公主入藏路

岳阳:君山黄茶重走文成公主入藏路

2019-03-14 访问量: 39 茶礼仪网

    6月21日电(王海龙)20日上午,由君山茶业、湘茶华人联合赞助组织的“重走文成公主入藏路 岳阳·君山黄茶感恩行”活动在君山黄茶产业园正式拉开序幕。历史名茶“邕湖含膏”将伴随此次活动重走当年文成公主入藏之路,寻找黄茶与和谐团结养生的故事,全程历时30天。

    中国是世界茶叶发源地。黄茶,更是中国茶叶中的精品。天下黄茶源自君山。相传,公元641年,松 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文成公主随行嫁妆中便有岳州名茶“邕湖含膏”,这就是君山黄茶的前身。自此 ,茶叶对西部少数民族的影响,除了饮食以外,还渗透到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谈婚论嫁,迎来 送往,以茶为礼;部落之间,邻里之间,相互奉茶,则是友好的象征。尤其是供奉菩萨,祭祀祖宗,选 用好茶以示虔诚。

    这次君山黄茶通过重走文成公主和亲入藏的唐蕃古道,追寻汉藏友谊之路的尘封历史,感怀松赞干布 与君山黄茶之缘,将给西藏人民送去岳阳人民和君山黄茶的关爱和祝福。(完)

有用+10
分享

如何区别黄茶与绿茶?

  即便是对于平时有饮茶习惯的人来说,把绿茶和黄茶弄混也是很平常的事,毕竟两者乍眼一看,还真的都差不多。笔者这就给你支两招,立即让黄茶、绿茶真相大白。

 

  第一:看外观、嗅干香

 

  黄茶分为黄大茶、黄小茶、黄芽茶三类。

(图一:黄大茶)

 

  黄大茶最易辨别,它外形豪放:通常选用一芽三四叶甚至一芽四五叶为原料,因此干茶外形叶大且梗粗壮,叶片成条,叶茎相连弯如鱼钩。仔细查看,五大三粗的的体格,肤色还偏黄(绿中带黄),闻一下,有的说不定还带有锅巴香。

  (图二:黄小茶)

 

  相比黄大茶的豪迈,黄小茶和黄芽茶在体格上纤秀许多。外形和绿茶就近似很多了,它们都基本选用单个芽头或者一芽一二叶的鲜叶来制作。不过,体型相近,肤色还是有差异的:绿茶的颜色整体偏绿,多为墨绿色和嫩绿色。而按照传统黄茶工艺制作出的黄茶,色泽主要呈黄色,即使带绿也是黄中微带绿。新的黄茶细闻干茶有种玉米的甜香,另外因为一些工艺的原因,有些黄茶还会带有松烟香(类似烟熏的味道),比如沩山毛尖。

  (图三:黄芽茶)

 

  随着现在机械化制茶工艺的推进,传统繁复的手工制黄茶工艺也逐渐被机械化生产代替,但机械化的生产工艺又不够成熟,因此部分黄茶在外形上和绿茶也变得近似,特别是当绿茶放久被氧化之后,更难分辨出黄茶和绿茶了。若是遇到此类外形相似度很高的茶,还是要用上第二招。

 

  第二:尝茶闻香看汤色看茶底

  1.看汤色

 

  黄茶、绿茶的汤色分辨率比较低。对比刚冲泡出来的茶汤:黄茶汤色以淡黄为主,无论淡黄或明黄;绿茶的汤色,会有多种表现,从基本无色到浅黄色或者黄绿色。

 

  2.闻香气

 

  黄芽茶的香气多数呈鲜甜的玉米须水香气或蒸栗子的香气。而绿茶的香气与黄茶相比则,或更为浓郁,比如炒豆香、炒栗子香为主;或鲜甜不及,但清新更足,比如竹叶香、淡爽的花果香;甚至绿茶工艺不足时,还会带明显不愉悦的青草气味。

 

  3.尝茶

 

  黄芽茶滋味更甜,汤水更温和、厚而鲜爽,苦涩感不会很明显。夸张地说有的黄芽茶喝起来甚至会有喝玉米须水的感觉。而绿茶入口鲜美爽口,滋味会更浓,对口腔的刺激感会更强些,苦涩和回甘生津相对会清晰。

  4.看叶底

 

  黄茶的叶底以嫩黄为主,黄中带绿或黄中带白;绿茶的叶底一般颜色呈黄中带绿。

 

  其实,要真想了解绿茶和黄茶的区别,莫过于自己亲身试喝。下次喝茶时,将绿茶和黄茶一起对比冲泡,一切都了然了。

制茶技术――黄茶制造工艺

在正常天气下,一般采取自然萎调。鲜叶在水筛黄茶杀青应掌握“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以彻底破坏酶活性,防止产生红梗红叶和烟焦味。要杀透、杀匀,红梗红叶红汤不符合黄茶的质量要求。与同等嫩度的绿茶相比较,某些黄茶杀青投叶量偏多,锅温偏低,时间偏长。这就要求杀青时适当地少抛多闷,以迅速提高叶温,彻底破坏酶的活性。杀青过程中,由于叶子处于湿热条件下时间较长,叶色略黄,可见杀青过程己产生轻微的闷黄现象。至于杀青程度与绿茶无多大差异,某些黄茶在杀青后期。因结合滚炒轻揉做形,出锅时含水率则稍低一些。

黄茶揉捻可以采用热揉,在湿热条件下易揉捻成条,也不影响品质。同时,揉捻后叶温较高,有利于加速闷黄过程的进行。

(2)闷黄

是黄茶类制茶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品质特点的关键工序。从杀青开始至干燥结束,都可以为茶叶的黄变创造适当的湿热工艺条件。但作为一个制茶工序,有的在杀青后闷黄,如伪山白毛尖;有的在揉捻后闷黄,如北港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温州黄汤,有的则在毛火后闷黄,如霍山黄芽、黄大茶.还有的闷炒交替进行,如蒙顶黄芽三闷三炒,有的则是烘闷结合,如君山银针二烘二闷;而温州黄汤第二次闷黄二采用了边烘边闷,故称为“闷烘”。

影响闷黄的因素主要有茶叶的含水量和叶温。含水量愈多。叶温愈高,则湿热条件下的黄变进程也愈快。

闷黄时理化变化速度较缓慢,不及黑茶握堆剧烈,时间也较短,故叶温不会有明显上升。制茶车间的气温,闷黄的初始叶温,闷黄叶的保温条件,对叶温影响较大。为了控制黄变进程,通常要采取趁热闷黄,有时还要用烘、炒来提高叶温,必要时也可通过翻堆散热来降低叶温。

闷黄过程要控制叶子含水率的变化,要防止水分的大量散失,尤其是湿坯堆闷要注意环境相对湿度和通风状况,必要时应盖上湿布以提高局部湿度和阻止空气流通。

闷黄时间长短与黄变要求、含水率、叶温密切相关。在湿坯闷黄的黄茶中,温州黄汤的闷黄时间最长(2-3天)最后还要进行闷烘,黄变程度较充分;北港毛尖的闷黄时间最短(30-40分钟),黄变程度不够重,因而常被误认为是绿茶,造成“黄(茶)绿(茶)不分;沩山白毛尖、鹿苑毛尖、广东大叶青则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闷黄时间5-6小时左右。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闷黄和烘炒交替进行,不仅制工精细,且闷黄是在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分阶段进行的,前期黄变快,后期黄变慢,历时2-3天左右,属于典型的黄茶。霍山黄芽在初烘后摊放1-2天,黄变不甚明显,所以有人说霍山黄芽应属绿茶。近年来,新创制了霍山翠(绿)芽,成为名优茶中的一个新产品。这样黄芽、绿芽同出霍山,品质风格各异,可能就不会“黄绿不分”了。黄大茶堆闷时间长达5-7天之久,但由于堆闷时水分含量低(已达九成干),故黄变十分缓慢,其深黄显褐的色泽,主要是在高温拉老火过程中形成的。

(3)干燥

一般采用分次干燥。干燥方法有烘干和炒干两种。干燥时温度掌握比其他茶类偏低,且有先低后高之趋势。这实际上是使水分散失速度减慢,在湿热条件下,边干燥、边闷黄。沩山白毛尖的干燥技术与安化黑茶相似;霍山黄芽、皖西黄大茶的烘干温度先低后高,与六安瓜片的火功同出一辙。尤其是皖西黄大茶,拉足火过程温度高、时间长,色变现象十分显著,色泽由黄绿转变为黄褐,香气、滋味也发生明显变化,对其品质风味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与闷黄相比,其黄变程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姜黄茶怎么做姜黄茶的家常做法

姜黄茶是一种中药养生茶,它能驱寒取暖也能通经活血并能祛风除湿,对维持人体健康有很大好处,但这种姜黄茶是怎样做成的呢?姜黄茶在中国浙江四川以及广东广西等地比较常见,而且它有多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一会儿我就把它的常见做法写出来,大家看过以后就能明白。

姜黄茶怎么做

姜黄茶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在需要的时候只需要把干燥后的姜黄切成片状,直接放在干净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就能得到姜黄茶,想让他要有功效得到更好发挥,则可以把姜黄研成粉末,装入到一次性茶包中,然后再放到玻璃杯中用沸水冲泡,这样也能得到姜黄茶。

姜黄茶的家常做法

1、姜黄茶平时在家中制作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需要搭配不同的食材,像椰子油,酥油以及杏仁奶,还有奶油等,都是制作姜黄茶最常用的配料。他在制作时需要准备20克姜黄,把它用研磨机磨成细沫,取出以后入锅加4杯清水加热煮开,再用小火慢煮10分钟,取出后放入适量茶叶,浸泡三分钟以后就能得到香浓的姜黄茶。

2、喜欢甜味的人在姜黄茶做好以后,可以加入适量蜂蜜调味,也可以给他加入适量的全脂牛奶,这样有助于人体对姜黄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做好以后的姜黄茶,加入适量椰子油或者酥油,会尽快溶解,人们在饮用这样的姜黄茶后能吸收到更丰富的营养。

3、姜黄茶在做的时候,还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香料,像平时常见的黑胡椒以及柠檬,还有酸橙或生姜等,都能加入的做好的姜红茶中,特别是黑胡椒中含有的胡椒碱,在与姜黄茶中的姜黄素相遇以后,会生成人体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而且能让泡好以后的姜黄茶味道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