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黄茶>蒙顶黄芽历久弥香的黄茶精品

蒙顶黄芽历久弥香的黄茶精品

2019-03-14 访问量: 38 茶礼仪网

  “黄茶珍品,千年传香。”10月27日,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并发布了《中国黄茶产业联盟北京宣言》,标志着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联盟的正式成立。
  据市供销社、市茶业协会负责人陈书谦介绍,论坛还特别邀请了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作了《黄茶的保健功效与分析》主题发言,并特别指出,黄茶与黑茶一样,在适宜条件下可长期保存,随时间延长,茶叶的口感更加醇和,营养价值品质更高。
  另外,和君咨询集团茶产业事业部总经理蒋同作了《黄茶产业投资价值分析研究》的主题发言,表示中国黄茶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神奇雅安黄茶产地
  
  耳熟能详的诗句“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中的蒙山指雅安境内的蒙顶山。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让雅安享誉国内外。
  蒙顶山素有“万茶之源”的美誉,贡茶历史悠久,从唐至清,延绵千百年。
  蒙顶黄芽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是“蒙顶山茶”区域品牌的一枝奇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唐《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清代的《名山县志》记载:蒙顶茶“其叶细长而嫩,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
  蒙顶黄芽造形优美、品质优异,独特的“闷黄”工艺造就了独特的“三黄”品质(干茶黄、汤色黄、叶底黄),被茶叶专家推荐为最适宜饮用的茶类。
  由于历史的原因,蒙顶黄芽这一传统名茶曾陷入衰落、凋敝的窘境。散见于各种文献资料和世代口授心传的“传统工艺”,没有规范的制作标准和指标参数,凭借制作者各自的理解,蒙顶黄芽风格不一、品质风味与历史记载相去甚远。“很多人知道,很少人喝到。”便成为蒙顶黄芽发展境况的真实写照。为了打破这一尴尬的局面,把历史名茶培育成为现实名茶,我市各级政府、行业、企业、专家学者不断努力。
  为了同一个目标,为了同一个理想,加强合作,共同发展。这是我市在此次黄茶论坛上所表达的态度。雅安作为中国黄茶的主产地之一,积极响应,组建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联盟,将发展黄茶产业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
  
  钟情黄芽不分界限
  
  “云雾山中出好茶”,源自蒙顶山茶区优越的自然环境,独特的生态条件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蒙顶黄芽品质尊贵。
  年过八旬的著名茶学家、茶学教育家、安徽农大老教授王镇恒先生亲笔评价:“20世纪60年代,经茶叶技术干部杨天炯等研制,系统总结蒙顶黄芽、蒙顶甘露传统名茶工艺技术。蒙顶黄芽为世人公认为我国黄茶类名茶,曾多次获国内外殊荣。其品质特点扁平挺直、嫩黄油润、金芽披毫、甜香浓郁、黄汤明亮、味甘而醇,叶底全芽黄亮。四川名山县蜀名茶场蜀蒙牌蒙顶黄芽,经品饮犹不失上品茗茶之风韵,故题之。”
  2011年4月30日,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邓小平特型演员卢奇一行,来到跃华茶业黄龙溪专卖店。在品过蒙顶黄芽后,卢奇为跃华茶业题字“齿颊留香品黄芽”。
  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陈昌辉带领项目组研究认为: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对茶叶鲜叶中的天然物质保留了85%以上,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这表明黄茶发展有利于人类健康,具有一定的研发价值。
  针对现代消费市场特点,结合传统工艺改进加工技术,为现代加工条件下蒙顶黄芽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做准备,是推动蒙顶山茶品牌建设的切入点。各路专家为蒙顶黄芽的科研、生产、技术、应用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快速发展的茶产业、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对蒙顶黄芽再现辉煌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千年贡茶再现辉煌
  
  在发展蒙顶黄芽的过程中,一批批茶人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老茶人杨天炯在1968年就主持完成了“蒙顶黄芽工艺技术研究”,1985年在《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发表“蒙顶黄芽工艺技术”。此后一直致力于蒙顶黄芽的探索发展中。今年开始进行“蒙顶黄芽系列产品研究开发”,采用传统工艺进行清洁化生产试验,目前进展顺利。
  而在茶企方面,更是涌现出了致力发展蒙顶黄芽的“痴心人”。
  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味独珍茶业”)近年来颇有名气,董事长张强作为茶叶行业的后起之秀,味独珍茶业发展蒙顶黄芽的决心不容小视。
  2007年,“味独珍”牌蒙顶黄芽入选“奥运·五环茶”黄茶类代表。为此,北京老舍茶馆尹智君总经理亲自率团,来雅安举办“迎奥运·五环茶战略合作高层研讨会”。来自北京、浙江、福建、安徽等地“五环茶”代表茶品产地政府的领导、协会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签署五环茶战略合作意向协议。此前,在北京进行五环代表茶评选时,传统黄茶在国内外市场还凤毛麟角。
  2011年,张强与川农大茶学专家签署协议,开展“四川名优黄茶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研究。同时收集整理祖祖辈辈口授心传的“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申报“非遗”项目,顺利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强成为唯一的省级传承人。今年先后参加山东枣庄“第二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绵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防灾救灾及灾后保护”培训,为蒙顶黄芽的传承发展宣传造势。
  在蒙顶黄芽从传统名茶走向现实名茶的路上,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忠实践行者——全国劳动模范张跃华。
  在张跃华的带领下,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跃华茶业”)在蒙顶黄芽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因此而成为此次中国黄茶产业发展论坛中协办的全国3家茶企之一,代表雅安诉说蒙顶黄芽的辉煌,展示蒙顶黄芽的风采。
  2007年,跃华茶厂(今跃华茶业)组成蒙顶黄芽研制小组。
  2009年10月,跃华茶业与四川农业大学茶学系合作成立了雅安跃华黄茶研究所,致力于蒙顶山茶加工及品质提高的研究。在研究所的努力下,“蒙顶山黄芽工艺化‘闷黄’技术”和蒙顶山黄芽生产方法已经获得专利。
  2010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一张纸包出的万元黄茶”,专题介绍张跃华研制蒙顶黄芽的事迹。
  今年,跃华茶业携手和君咨询蒋同团队,追求营销的战略性、系统性、长期性,以川茶典范、制茶世家的全新形象,谋求跃华茶业的品牌提升之道。目前,跃华茶业蒙顶黄芽加工生产作业指导书等标准性文件已付诸实施,具有传统品质风味特色的蒙顶黄芽将实行标准化、规范化、清洁化生产。
  他们只是蒙顶山茶区众多企业和茶人数十年奋斗历程的缩影,他们的艰辛付出将带动更多茶人投身到蒙顶黄芽的发展传承中。

有用+10
分享

黄茶的杀青温度和杀青过程

    黄茶的杀青温度是多少?在六大茶派当中,黄茶与绿茶可是息息相关的哦,而且黄茶的杀青温度是至关重要的,那么究竟黄茶的杀青温度是多少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黄茶的杀青温度是多少吧。

黄茶

  黄茶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人们在生产绿茶的过程中,由于杀青、揉捻后干燥不足或不及时,叶色立即变成了黄色,所以就有了黄茶。而且制作黄茶过程最主要工序在于闷黄,这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

  黄茶的生产过程为杀青、揉捻、干燥、闷黄。其中在杀青的时候,是需要讲究温度的,温度适合才能产生黄茶。一般黄茶在杀青的时候,也就是常常说的炒青,过程中的温度,滚筒的温度在250-320之间,滚筒中间的温度大概在80度左右。

  上文就是小编对黄茶的杀青温度的相关介绍,现在你对黄茶的杀青温度是多少清楚了吗?希望本文对你了解黄茶的杀青温度有所帮助!

岳阳黄茶的溯源

岳阳产茶历史久远,茶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湖南茶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尤以君山银针、北港毛尖为最,堪为中国历来黄茶中的臻品。

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南巡,娥皇、女英寻夫赶至君山,听说舜帝驾崩,抚竹痛哭,泪洒成斑,并将随身带来的茶籽播于君山,以寄哀思,感谢百姓。这棵茶籽此后经悉心培育,在君山白鹤寺长出了三兜健壮的茶苗,成为君山茶母本,也是黄茶之源。

又经瑶学专家考证,约在炎黄时代,蚩尤部落联盟(蚩为苗族自称,尤为瑶族自称),与炎黄部落联盟相战于涿鹿之野,战败后被迫南迁。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瑶、苗组成联盟,在“左洞庭,右彭蠡”建立三苗国,部分瑶民进入临湘北部的龙窖山,开荒种茶。龙窖山今日尚存废弃古寨址、吊脚楼、石梯、石门、古茶园等遗址,还有制茶和捣茶入饮的茶具——石盆、石缸、石杯等。

据民间传说,后唐的第二个皇帝李嗣源,第一回上朝的时候,侍臣为他捧杯沏茶,开水往杯里一倒,马上看到一团白雾腾空而起,慢慢出现了一只白鹤。这只白鹤对明宗点了三下头,便朝蓝天翩翩飞去。再往杯里看时,茶叶都齐崭崭地悬空竖了起来,就像一群破土而出的春笋。过了一会儿,又慢慢下沉,就像是雪花坠落一般。明宗感到很奇怪,就问侍臣是什么原因。侍臣回答说“这是君山的白鹤泉(即柳毅井)水,泡黄翎毛的缘故。”明宗心里十分高兴,立即下旨把白鹤茶定为“贡茶”。明人张谦德续写陆羽《茶经》中,就有“岳州之黄翎毛”茶的补述。此为君山银针茶的起始。

天台黄茶的传说因产于帝苑而能解百毒

天台黄茶是茶树中的珍稀品种,因为遗传因素产生自然变异,其芽叶金黄透亮,茶汤鹅黄剔透,香气清新悠长,滋味鲜爽甘甜,叶底嫩黄鲜亮,呈现出了“三绿透三黄”的景象,极具饮用和欣赏价值。

关于天台黄茶有这样一个美丽而又动人的传说。

相传在秦末年间,琼台仙谷中的黄帝祭坛,受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孕育出奇花异草,天台黄茶正是其中的神异之物。时逢秦末乱世,谋士范增因为避世隐居于天台九遮山,范增日日与花草为伍,经常与附近散步。一日,范增闲来无事,照常出门游玩,他登上琼台山顶,在黄帝祭坛前发现了一株茶树,通体金黄,枝干挺拔,叶片鲜嫩,这是范增一生从未见过的。大惊之下,范增认为这是上天所赐予的神树,于是将它移植到了九遮山。

因为附近的居民常常因为生病而无钱医治,范增认为此茶树既然是天帝所赠,必定是为救世间苍灵,于是将茶树所长的叶子泡成茶,让居民们每日饮用。之后,居民们发现了这株美丽的茶树居然能够解百病,纷纷称奇。所有人都将这株来自帝苑之中的黄茶当做了药材救世济贫。

此后虽然有文人墨客在品尝完天台黄茶之余,大加赞叹,称之为“帝苑仙浆”,但随着光阴流逝,世事蹉跎,千余年后的天台黄茶,竟然默默无闻,以至失传,直至今日终被发现,成为了茶中佳品。

茶虽然陪伴人们上千年,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从天台黄茶的发展历程来看,正是因为人们渐渐地忘记了天台黄茶才致使其失传多年。而如今,还是有些年轻人将茶当做是一种老年人悠闲生活的象征,若长此以往,只怕会再现天台黄茶从繁华到落寞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