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婺源:内外兼修茗飘香

婺源:内外兼修茗飘香

2020-08-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婺源盛产绿茶,享有“乡”美誉。长期以来,单一的外销渠道令婺源人发出了“茶叶两头尖,三年两发癫”的喟叹。近年来,县里从统一品牌入手,注册并启用了“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出台了全省第一个茶叶地方标准,积极扶持名优茶生产,大力拓展内销市场,使婺源绿茶迎来了跨越发展的春天——发展有机茶墙内开花墙外香

婺源是名副其实的茶乡。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1915年曾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在国家计划经济时期,婺源茶叶实行统购包销,过着“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日子。然而,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涌起,长期养尊处优的婺源绿茶一度应对不及,价格下跌、茶园萎缩,茶农们束手无策。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有机茶的发展让茶乡走出了困惑。1996年,婺源大鄣山茶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AA级的绿色食品,次年获得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而后又通过美国NOP和日本JAS有机论证。正是凭借这张全新的“通行证”,大鄣山茶走向了世界,占据了欧盟有机茶市场的70%。

近年来,进口国对我国农产品出口抬高准入门槛,加强了农药残留、重金属元素的检测,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设限,茶叶等农产品出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婺源有机茶却凭着优良的品质,连续11年顺利通过欧盟的质量检测。

目前,该县已拥有通过省级认证的有机茶基地8个,面积达4万多亩,出口量和出口创汇额都占我国有机茶的50%以上,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4个AA级证书和7个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茶叶生产大县,茶叶销往美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品牌茶乡上下齐努力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婺源绿茶在外名声赫赫,而在内地却没什么影响。”婺源县茶业局局长李灶龙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婺源茶叶每年十之八九出口海外。长期依赖外贸出口的单一销售体制,在让茶乡人收获着希望的同时,也让他们备尝受制于人、国际市场波动带来的苦涩,由此发出了“茶叶两头尖,三年两发癫”的喟叹。而受海外市场重质不重“牌”的习惯影响,茶乡人淡化了自身品牌的创建和市场的拓展,以致婺源茶叶长期以来没有一个为世人熟知和认可的品牌,在国内市场“名茶不名”。

近年来,婺源“中国最美的乡村”的声名鹊起,催动了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一时间,全县各色茶叶品牌又蜂拥而起、竞相上市,以至于“品牌相斗、真伪难辨”,严重制约了婺源茶产业的发展。

拓展内销市场,统一品牌势在必行。从2004年8月1日起,该县正式统一启用“婺源绿茶”证明商标,实现了婺源绿茶使用商标、产品质量标准、宣传口径的“三统一”,生产、加工、销售等均按标准化运行。去年,县里又经批准出台了全省第一部茶叶省级标准——“婺源绿茶”江西省地方标准,并把“婺源茗眉”确定为婺源绿茶的主打品牌,组建了新型茗眉研制小组,实施了“婺源茗眉”的炒制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严格规定商标使用条件,定期组织质监、茶叶管理部门对茶店、茶楼及市场上的流通茶叶进行监督抽查。

品牌的统一,名优茶的扩展,提升了婺源绿茶的市场美誉度和竞争力,畅通并拓宽了内销市场。去年,该县采制名优茶增至1100吨左右,内销茶叶产值超1.5亿元,占据了全县茶业系列产值的半壁江山。同时,在去年的茶文化节期间,“婺源茗眉”直接销售收入达200多万元。

开拓市场做大做强促发展

好酒也怕巷子深,好茶更需勤吆喝。品牌的统一,为推介婺源绿茶、拓展国内市场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去年以来,婺源多次举办茶叶新闻发布会、媒体记者见面会,成功举办了2006年第十三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婺源)闭幕式暨“婺源茗眉”之春活动,组织县内茶叶企业先后参加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茶产品、茶文化展示会12次,为宣传、推介婺源绿茶摇旗呐喊,有效提高了“婺源茗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越来越多的茶乡人也纷纷开茶店、办茶庄,将婺源绿茶的销售网点伸向四面八方。如今,在北京、上海、南昌、武汉、南京等国内大中城市,由婺源人开办的销售网点已迅速扩张到了百余家。

茶与文化密不可分。一些精明的婺源人更通过发掘茶文化内涵,提升茶文化品味。该县茶企业主方根民投资2000万元建设江西最大的茶文化中心,举办融茶宴、茶艺、茶歌、茶舞为一体的系列茶文化活动,让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目前全县已拥有各类茶艺馆、文化茶楼20余家,在整理出农家茶、新娘茶、文士茶3种婺源茶道的基础上,还引进了外地的一些茶道技艺表演及日本、韩国的茶道。

一个个茶企业应运而生,一座座茶园生机勃发,一户户茶农热情高涨,驱动着婺源“以叶兴业”战略的跨越式推进。如今,该县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茶叶加工、经营企业已增至11家,涉茶农民已占农民总数的85%,直接从事茶叶生产的茶农逾6万人,跻身全国茶叶生产强县行列。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