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叶底都在告诉我们什么?

普洱茶的叶底都在告诉我们什么?

2019-03-18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大树茶叶

 

  大树茶主要特征是叶面丰厚坚韧,丰厚是因为大树茶的叶层的栅状组织厚实,坚韧是因为大树茶海拔较高的生长环境造成。即使压成茶饼,一旦泡汤后,叶面会很快的恢复弹性,折痕通常不会存在,茶汤中的大树茶叶面像皮革泡水般卷曲。

  还有其他的辅助特征:

 

  1、主叶脉粗,侧脉明显,叶脉看似鱼骨架。因为叶子重,由侧叶脉再分出的细脉会比较较靠近叶缘。

 

  2、叶缘齿较疏较小,但是也有齿缘红尖似蚁嘴。有可能是低矮大树的特征。

 

  3、大树茶叶子颜色,二叶及三叶近墨绿色。

  野生茶

 

  野生茶不是指原始未驯化的近缘野茶,而是指因为路途偏远,乏人管理,无法像大树茶一样定期采收的茶树。除了大树茶的特征之外,野生茶主副叶脉高冗明显,看似洗衣板。叶颜色更加墨绿。叶面更加的油亮。叶梗更加粗壮,叶缘齿更稀疏,或只有叶尖有或完全没有。

  拼配茶

 

  如果同一饼茶,出现不应该同时出现的特征时,就有可能是不同来源的茶叶拼配,出现二种不同的叶缘齿、叶脉可能是两种不同生长地。

  叶脉

 

  一般来说大树茶的主侧叶脉对数多,所以数叶脉对数是有效的辨识方式。尤其大树茶叶脉明显,又都以全叶形压饼。

有用+10
分享

他们眼中的普洱茶

  民国时期,普洱茶还多为边销茶和侨销茶,后因战乱茶市大都荒废,在广大的内陆地区很多人对普洱茶都不胜了解,甚至有人把普洱归为红茶,吴秋山便在《谈茶》一文中出了这样的谬误,这是情有可原的。即便是民国大家,面对普洱茶也是充满着好奇与陌生的眼神的。唐鲁孙第一次喝到普洱茶是在“藏园居士”傅增湘那里:“傅老已拿出核桃大小颜色元黑的茶焦一块,据说这是他家藏的一块普洱茶,原先有海碗大小,现在仅仅胜下一多半了。这是他先世在云南做官,一位上司送的,大概茶龄已在百岁开外。据傅沅老说,西南出产的茗茶,沱茶、普洱都能久藏,可是沱茶存过五十年就风化,只有普洱,如果不受潮气,反而可以久存,愈久愈香。等到沏好倒在杯子里,颜色紫红,艳潋可爱,闻闻并没有香味,可是喝到嘴里不涩不苦,有一股醇正的茶香,久久不散,喝了这次好茶。才知道什么是香留舌本,这算第一次喝到的好茶。”(唐鲁孙《喝茶》)

他们眼中的普洱茶

  而在梁实秋眼中:“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脝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四川的沱茶亦不恶,惟一般茶馆应市者非上品。台湾的乌龙,名震中外,大量生产,佳者不易得。处处标榜冻顶,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冻顶?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谈不到了,不提也罢。”(梁实秋《喝茶》)梁实秋能在北京的茶馆里见到“黑不溜秋”的普洱茶,大抵与普洱茶曾为贡茶的历史脱不了干系吧!

他们眼中的普洱茶

  如果说民国时期还有广泛亲近民众的普洱茶,那便是始制于1921年的下关沱茶了。沱茶自诞生起便在巴蜀地区以及藏区有着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最难得的是,它几乎没有断代过。唐鲁孙在《北平四川茶馆的形形色色 》一文中不仅把北京和四川茶馆里的世像百态描绘得形象生动,更展示了作者眼中最亲民的普洱茶形象:“重庆和西南各地的茶馆,很少有准备香片、龙井、瓜片一类茶叶的,他们泡茶以沱茶为主。沱茶是把茶叶制成文旦大小一个的,拆下一块泡起来,因为压得确实紧,要用滚热开水,焖得透透的,才能出味。喝惯了龙井香片的人,初喝很觉得有点怪怪的,可是细细品尝,甘而厚重,别有馨逸。有若干人喝沱茶上瘾,到现在还念念不忘呢!普洱茶是云南特产,爱喝普洱茶的人也不少,不过茶资比沱茶要稍微高一点。”

  与之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冯亦代,他在《品茗与饮牛》一文中也提到在重庆喝沱茶的难忘记忆:“在重庆的五年中,我是经常出没在这家茶馆的。前几天吴茵还写信来提到我们当年在茶馆里谈笑风生的情景。这里的茶与杭州的龙井或英国的利普顿茶有别,这里饮的是沱茶。每逢你吃得酒醉饭饱时,喝上几杯沱茶,的确有消去油腻的功用。但是更令人难以忘怀的,倒是那些伴着喝沱茶的日子,谈文学谈戏剧谈电影,甚至谈国事(当然是小声的耳语,因为茶馆壁上贴着‘莫谈国事’的警告),则是又一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社会大学。”

夏季喝普洱熟茶易上火

 

  喝茶是一种休闲方式,也是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但茶叶有很多种,选择品茶时因根据季节的变化不同而有所不同,夏季天气火热,而普洱茶是一种“重口味”的茶品,在炎热夏季喝普洱熟茶易上火大家一定要谨慎。茶马古道上的普洱市正谋划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的目标定位,普洱将凸显“茶文化旅游”主题,大力培育以茶文化、茶马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和发挥茶产业的优势,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共赢。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1、夏季饮用普洱熟茶易上火

  普洱熟茶是温和养胃的,平时可以多喝,但是在夏季,喝太多熟茶很容易会上火,所以建议比较容易上火的人夏季还是少饮用普洱熟茶为好。

  2、普洱生茶不会上火,但胃不好的朋友慎饮用

  普洱生茶是寒性的,平时喝并不会上火,所以可以适量喝,但是如果患有胃寒或者是胃不好的朋友就要小心饮用,注意,即使胃好,也不要喝太多。

  3、身体较热气时少喝普洱茶

  平时,如果身体较为热气,那建议还是不要喝,否则很容易会加重上火症状,而身体没什么火气的时候可以适量喝一点。

  4、根据体质喝普洱茶不易上火

  中医将身体分为多种体质,有些朋友说喝了普洱茶有上火感觉,其实像一些阳盛体质和血瘀体质并不适合饮用熟茶,如果真心喜欢饮用普洱熟茶,可以往里面加入一些清热解毒的东西,像荷叶、决明子等,而阳虚和气虚体质的人比较适合饮用熟茶。

  四季饮用普洱茶的不同说法:

  春季饮茶重养生:春季人体处于舒发之际,可选择有一定自然发酵程度的普洱茶或生熟混拼的普洱茶,这样的茶既有温性,又有活性,更利于散发冬天积郁在人体内的寒邪,能促进人体阳气生发,使人精神振奋,消除春困,增强疾病的抵御能力。

  夏季饮茶益祛暑:夏季溽暑蒸人,此时宜饮生茶,其味略苦,茶性偏寒,具有消热、消暑、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的功能,生茶富含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饮之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营养之效。

  秋季饮茶强健体:秋季天气干燥,“燥气当令”,常使人口干舌燥,宜喝半生熟发酵程度的普洱茶,也可生茶和熟茶混用,取其两者功效。这样饮用茶性适中,介乎生熟茶之间,不寒不热,很适合秋天气候。

  冬季饮茶保健康:冬季养生重在御寒保暖,提高抗病能力,此时宜喝熟普洱茶,其色褐红,暖意满怀且熟茶性味甘温,善蓄阳气,生热暖腹,能够强身补体,加奶、糖调饮芳香不改,从而增强人体对冬季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古籍《怨茅厅采访》中有这样的叙述:普洱茶具有“帮助消化,驱散寒冷,有解毒作用。”

  对于夏季喝普洱熟茶易上火就介绍到这,这个还要看根据个人体质来看看。普洱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胃不好的朋友不要饮用生茶,生茶未经渥堆发酵,因此刺激性比较大。

 

云南普洱:持续擦亮普洱茶这块金字招牌

走进普洱市思茅区营盘山的万亩茶园,绿染群山。这里是业界小有名气的茶叶种植区,如今更是游客观光休闲的好去处。在今年8月建成开园的“龙生有机茶主题公园”里,不仅能看到有机茶的种植景观,还配套建设了标准化生产车间,游客可全程体验普洱茶制作工艺。
“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推动有机茶成为产业风口,公司规划启动营盘山片区3万亩茶园全部开展有机认证,推动传统茶产业向高端市场迈进。”龙生茶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朱启忠说,目前公司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已近万亩,成为公司产品矩阵中成长最快的明星项目。
打生态牌,走有机路。茶叶是思茅区衣食万户的产业,近年来,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发展路子,有机茶逐步发展成为思茅区茶产业的一张崭新名片。
目前,全区茶叶种植面积达17万亩,实现生态茶园建设全覆盖,其中4万亩茶园取得有机认证证书或进入有机转换期,有机产品认证40余个,涌现出祖祥、龙生、天士力帝泊洱、银生、原生等多个有机茶龙头企业和有机茶品牌。最早开展有机茶种植的普洱祖祥高山茶园有限公司去年实现有机茶年产值1.4亿元,有机茶出口欧美等高端市场。
“把思茅区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有机普洱茶生产、加工和销售基地。”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郑少永介绍,思茅区正在建设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着力从茶叶品质、品牌、品位上下功夫示范创建,到2020年,实现有机茶转换10万亩,认证主体50个,有机茶园认证达5万亩。
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从源头上示范带动有机种植。启动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创建项目。目前,已在思茅区南屏镇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茶园1.7万亩,辐射带动茶园10万亩,直接惠及茶农1.05万户,将逐步构建茶叶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到2020年,完成覆盖全区17万亩茶园的有机肥绿色农业种植。
思茅区以创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为抓手,大力推进有机茶产品认证,通过以奖代补、示范户带动等方式,引导全市生态茶园向有机标准转换。成立普洱思茅有机茶产业联盟,按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的规范,打造“普洱思茅有机茶”公共品牌。完成智慧茶山物联网及溯源平台建设,未来将向茶企延伸实现有机茶产品溯源全覆盖。
去年底,思茅区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
“思茅区茶叶产业链配套齐全,而基地绿色化和科研能力强则将推动思茅区茶产业走得更远。”郑少永说,思茅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助力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实施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工程、茶叶精深加工工程、品牌营销工程、科技支撑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改革创新工程“六大工程”,不断推进茶产业的全产业链配套。
2018年,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茶叶主导产业综合产值达60.1亿元,引进培育468家新型经营主体,园区年生产加工能力在500吨以上的茶叶企业有62户,同时新建改造茶叶初制所23家,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环境清洁化、产品标准化,园区茶叶精制率达到76%,吸纳就业1万余人,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达3.8万元。目前已成立产业园管委会,建设期内计划投资10亿元。
思茅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将持续擦亮普洱茶这块金字招牌。
来源:云南日报 | 作者:沈浩 李汉勇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