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寒食节禁火习俗

寒食节禁火习俗

2020-08-2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在清明节前的一二日,还有一个节日叫“寒食节”。寒食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最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贤臣介子推。在这一天,民间有“禁火”、“寒食”的习俗,即不生火做饭,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

寒食节禁火习俗

相传,春秋时代晋国君主献公,十分宠爱他的妃于骊姬,决定把君位传给骊姬的小儿子奚齐,便把太子申生杀害了。申生的弟弟,即献公的第二个儿子重耳,逃到了外国,流亡了十九年后才回国做了君主,即晋文公。晋文公在落难流亡时,历尽了千辛万苦,原先跟着他的人,大都吃不起苦头,各自逃生去了,只剩下五六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跟着晋文公,介于推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在粮食无援的流亡生涯中,重耳饿得头晕眼花,介子推偷偷在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为重耳充饥。可重耳做了君主后,对和他同甘共苦的人,都赏厂官职,惟独就是没有封赏介子推、晋国人民对晋文公表示不满,编了—-首歌谣,替介子推打抱不平、晋文公听了歌谣。他一面看到百姓有意见,一面也感念介子推的功劳,便召唤介子推,想封他做官。介子推与母亲商量后,认为还是不贪图升官发财好,于是便同母亲一起隐居到绵山里。晋文公几次派人找他,他都不出来。晋文公便采取烧山的办法,想把他逼出山。可介子推是个硬脾气,宁可烧死,也不肯下山。
晋文公在旁臣的建议下,在山的三面放火,希望介子推能从没有火的那面下山。大火一连烧了三天三夜。青翠的山林变成了焦土,可仍不见介子推的踪影。大火熄灭后,人们发现介子推已被烧死,同时发现了他用衣襟写就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以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悲痛,下令礼葬介子推,并把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封给他,改名为“介山”。另外还规定,在每年介子推被烧死的这天,要禁火、吃寒食,以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由于寒食节的时间与清明节相近,大约从唐朝开始,寒食节禁止烟火要吃冷食盛行各地,并与祭奠祖先亡灵以及郊游扫墓活动结合,便逐渐与紧相连的清明节融合成为一个节日了。寒食节又叫禁烟火节、禁烟节、冷烟节、熟食节、冷节等,曾一度流行全国各地,尤以山西为盛。
最早的寒食食品是“饧大麦粥”。做法是先将大麦磨成麦浆,煮熟,再拌人捣碎的杏仁,冷凝后切成块状,食时浇上糖稀即可。其余还有“枣糕”、“干粥”和“馓子”等。 “枣糕”又叫“子推饼”,用酵糟发面,夹枣蒸食。人们还习惯将枣饼制成飞燕状,用柳条串起来,插于门楣处。
“干粥”也称“糗”,为炒熟的谷粉,食用时,加水调成糊状,也可直接食之。
“馓子”为-,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称为“寒具”。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馓子》涛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更是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的馓子最为有名。寒食禁火的风俗,在山西一直最为流行。这一点在后来很长时间都是如此。其原因在前文已经分析过,包括: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属星因素、李唐的王朝背景以及介子推原籍山西等等。
种种因素都促成了山西人民浓郁的寒食节俗节风,在这里不作赘述。我们现在所要谈的是有关禁火这一风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一些体现与变更。
元代周密《癸辛杂识》曾记载介休县绵上地方寒食禁火的情况。绵上原本禁火七天,遇到战乱时还要再追加三天,也就是十天。此举是为了祭莫介子推当年困死柳下,同时民众还认为如果禁火不彻底,有人私自取火用火,就会触怒介子推的神明,招来冰雹雪灾一类的祸患。为了防止这类隐患的产生,每年的禁火日,乡里的乡长都会带人到各家各户去检查。检查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们会用鸡毛翎伸到灶里检查灶灰,鸡毛翎遇热就会卷曲,这样就能很有效地检查出是否有用火的痕迹。被检查出来擅自用火的人家,乡邻们会对其非常鄙薄,乡长也会对其作出惩罚,即罚其到介子推的庙宇里做劳役,或命其缴纳香纸钱,以用来向介子推的神明祷告祭祀,求得宽恕。
当然这种禁火也是有例外情况的。
有病的人和老人、小孩等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吃凉的东西,就要到介子推的神庙里真诚祈求,求得一个使用小火来温暖食物的权利。当然这也是需要看运气的:占卜说吉,就可以去烧点儿不起烟的木炭,这样神明就不会追究,但如果占卜的结果是不吉,那么就有触犯神明的危险,就算是因吃不到热的食物而死去,也不可以使用火。不甘死去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将食物加热,如放在强光之下晾晒,或将食物放到马粪堆里烘热,这时就不能顾及什么干净与否了。应该对古人巧妙的方法表示赞叹,这又何尝不是一场生与死、天与人的斗争呢!
唐宋两代,一般是禁火寒食三天,为冬至后第一百零四天、一百零五天、一百零六天,亦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及其前后各一天。大寒食、小寒食、官寒食、私寒食等名目也产生了。第一天是大寒食,第二天是官寒食,第三天是小寒食。杜甫的《小寒食》中有“佳辰强饮食犹寒”的诗句。
寒食禁火,连火种也要灭掉。禁火期过,当然就得取新火。杜甫《清明》中有“朝来断火取新烟”的诗句。这年禁火期过,正好是清明日。贾岛也有诗云: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皇宫中取火,自然要比寻常百姓家容易得多。每到寒食禁火结束之时,皇帝便命人钻木取火,将火种分赐给近臣或贵族,作为一种恩宠。唐代诗人韩君平N `;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后二句写的就是,王公贵族之家得到了皇帝所赐的火种。蜡烛,就是点着后用来传火种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回到唐朝,看看那一场盛大的赐火仪式。每年到了寒食结束的日子,朝廷都要举行起火仪式。《辇下岁时记》记载在寒食过后,宫中开始过清明,在这一天会找来“内园官”的小孩,让这些孩子在殿前现场钻木取火,像是一场比赛一样,最先钻出火苗的孩子就可以持着火种到皇帝身边进行呈贡。对于比赛的获胜者,皇帝会赐给三匹绢和一个金碗。
新火升起后,为表示君臣之间亲密的关系,体现君主对臣下的体恤,皇帝就要将刚从孩童手中获得的新火赐给那些近臣。试想那些臣子从皇帝手中接下御赐的火种,又会是怎样一种感受。不管是怎样,他们都和那些钻木取火的孩子一样,收获了快乐。
宋朝的皇帝也是如此。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就曾经得到过这样的恩宠,他有诗云:“桐华应候催佳节,榆火推恩恭词臣。”寒食期间,正是梧桐开花的时节。
“榆火”,指钻榆木取的火,古代对钻木取火所用木料,也有讲究,有所谓“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拓之火,秋取柞槽之火,冬取槐檀之火。”这是《周书·月令》中的“更火之文”。
经过了寒食的三日冷食,朝廷通常还会举行一场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赏赐百官。在这种蒙受皇恩甚深的酒宴上,留下了很多诗篇,大多是歌颂皇恩、称赞盛世太平的习作,在此不一一列举。其中有一首张籍的CC食内宴》写得很有内容,可以让我们看到宴会当晚的一些真实情况。其诗写道:“朝光瑞气满宫楼,彩赢鱼龙四面稠。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寒食宴吃的是冷食,并且宴会中还有马球、百戏的表演,甚是热闹喜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晚有一个特例。唐朝当晚是进行宵禁的,简单说来就是晚上不允许民众随意走动,这也是出于对治安的考虑。可在这个宴会结束后,酒醉的大臣们从皇宫里出来,天色已晚,到了宵禁的时候。可“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为何不敢问他们夜间出来所为何事?因为他们刚刚参加完天子的盛宴,作为宾客晚归,责任落到了天子身上,试问还有谁敢去管呢。
看罢皇宫里的节日景象以及一些节俗,下面让我们将视野再转投民间的那些普通人家,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寒食节后重取火种这个问题的。普通人家也不是家家取火。一家取火后,没取火的人家都可以来取火种。有宋人诗可以为证。
魏野有诗云:“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都来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又云:“殷勤旋乞新钻火,为我新煎岳麓茶。”著名词人陈与义词亦云:“竹篱烟锁,何处求新火?”
相较皇宫的气象万千,民间的百姓们对待节俗的心态似乎平淡了许多。宫廷里不论天子还是大臣,都要极尽欢饮之能事;可百姓的生活还是要一如继往地过下去啊,“无花无酒过清明”怕是当时民众的普遍态度了。其实说到这里,我们应该想到一个问题,寒食因祭祖这一节俗的引入而大兴于国,也是因没能很好地发扬祭祖这一节俗而逐渐衰败,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明代寒食节期间,不禁火、不强求人们寒食。此后,寒食节禁火寒食之俗,甚至寒食节本身,都渐渐地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消失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最初的寒食节节俗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禁火与吃冷食,在其历史发展流变中加入了祭扫先人这一节俗。后来祭扫先人这一节俗归于清明,使得寒食在人们心目中不再如先前那般重要;清明则由于迎合了民众的普遍心理而后来居上,以至于很多后人都淡忘了寒食,“今人不为节”了。
但正如前文所说,二者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合二为一,我们今天过的清明节里其实就有寒食节的影子。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