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详说烘干普洱茶叶底

详说烘干普洱茶叶底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作者按语:昨日,喝到一款同事的老茶,年限看来,06年至今,已经算是6年老茶,按理,应该具有优质的茶汤与香气口感了,干茶饼面,茶叶毫毛尚显,红褐的色泽,已经具备一款老茶的诱人色泽,而开汤之后的口感与茶叶叶底,着实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一饼普洱茶从茶树上鲜叶,到完整饼茶,需要历经7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对于茶叶后期的转化,都至关重要。

  1、采摘(鲜叶决定茶叶本真滋味,是好茶的首要条件);

 

  2、萎凋(使鲜叶水分散发一部分,利于杀青);

 

  3、杀青(通过高温使鲜叶大量失水,芬芳类物质散发,使叶片柔软,便于后期揉捻做形);

 

  4、揉捻(促使茶叶细胞壁破碎,茶汁溢出于茶叶表面,利于茶滋味溢出,做型利于后期蒸压);

 

  5、晒青(通过日晒,使茶叶含水量控制在百分之4——6之间,稳定茶性,利于后期存储);

 

  6、蒸压(蒸气使干茶变软,再以石磨压制成紧压茶);

 

  7、晾干(茶在高温蒸汽后的水分通过风干自然晾晒,使茶性稳定,利于后期存储转化)。

 

  在这几个步骤中,每个步骤都是制茶人可以控制的,鲜叶的质量是自然给予的。这是人为无法改变的。而之后的制茶步骤,是可以进行控制的。因昨天喝到这款茶是针对于晾干环节除了问题,所以就晾干一环节来进行一个讨论。

  茶友,希望以这个观点进行讨论,互相交流。我们喝茶,对于茶汤香气和滋味,可以直接感知出好与坏,喜与厌。而茶叶叶底,是很客观的一个感受点。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感受点。

 

  这款6年老茶,饼面虽然漂亮,但是一旦遇水冲泡,茶汤汤色淡如新茶,入口淡如水味。除了所有老茶都具有的香气与蜜香,其他的均没有一款老茶该具有的特点。朋友还在纳闷,新茶入手之时,是很优质的一款茶的,喝起来,香气浓郁,茶汤饱满,虽然选料比较粗老,但是入口的苦甜滋味是很均衡的。

 

  为何放置6年,茶汤却退化了,因为从叶底看来,叶片色泽较深,叶片暗淡,有的叶片已经软化稍揉即破,有的叶片则已经有干枯感,看上去毫无光泽和韧性可言。手感像是草纸一般粗糙。

 

  不管是鲜叶原料是否好坏,历经时间陈化不一定会变好,只要做工没有问题,也绝对不会变差。这样不新不老的茶,就很容易产生错觉,总觉得茶汤略逊一筹,也是正常可以接受的。

  云南制茶,为何要在蒸压后烘干?这比收料环节更省钱。大部分茶,蒸压后,如需风干晾干,首先需要宽大场地的占用,其次需要人为的摆放和收整,就浪费了大部分的时间和人工费,若是直接进烘房,省去了时间和人工投入,加快了成品的上架率,回款自然就快很多。

 

  干燥方式选用烘干有以下几个特点:

 

  1、烘干高温,能使新茶具有高扬的香气和浓郁的滋味口感;

 

  2、烘房的高温,是茶叶含水量减少,很大程度上定格普洱茶的品质,如后期陈化存放不好,便会退化;

 

  3、烘干的茶叶,由于高温,对叶片一定程度有所损害,叶底会出现干枯或易破。

  很多乌龙茶红茶,干燥方式都是使用烘焙,所以基本都是喝新茶,而普洱茶,之所以喝陈茶,关键点就在于干燥的方式。

 

  烘干的普洱茶,是不适宜长期存放再来饮用的,所以茶友在选择新茶时,千万不要被新茶的浓郁香气和浓郁滋味口感所蒙骗,这是对于普洱茶很致命的一个点。

 

有用+10
分享

普洱熟茶的泡法



       1、将普洱茶叶置入滤杯中,约10克(铺满杯底,略高)。

 

  2、用完全煮沸的水注入滤杯中,盖末茶叶。

 

  3、稍会,拿出滤杯,弃去第一道茶水。

 

  4、再次注入沸水,盖末茶叶,盖上杯盖,静置10到20秒左右。

 

  5、打开杯盖倒置,取出滤杯,稍稍滴去茶汁,至于杯盖内。

 

  6、这样就泡好一杯香浓醇和的普洱茶了。

 

  7、享用完可口的第一杯普洱茶后,重复步骤2~4,但时间延长30秒左右,要喝第二杯茶,以此步骤来泡普洱熟茶。


陈年老普洱的醒茶技巧

  想品到一泡口感上佳的普洱,冲泡前的“醒茶”,是一道很重要的环节。

 

  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

 

  很多时候,刚刚从竹筐、竹壳中拆出来的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老茶深沉饱满的韵味。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哪怕仅仅陈化了七、八年的旧茶,经过以下的醒茶步骤,都可以迅速将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醒茶,有两种方式:一是“干醒”,指冲泡前的唤醒;二为“湿醒”,即冲泡时的唤醒。陈年老普洱出仓后一般要干醒,干醒达到的最基本目的就是“去仓味”。

  首先是拨茶,用手或茶刀将茶体分解为重量几克大小的茶块。之所以用“拨”这个字眼而不用“掰”“拆”“解”……是因为年代很久的茶饼,往往茶体已经十分松透,用手轻轻摇动或拨动,茶就会一片片散落下来。而对于只有一、二十年的茶,茶体还比较紧结,往往就要借助茶刀。对于茶饼或茶砖来说,从侧面入刀可以轻松地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用手掰成约一泡分量的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可从唇边或侧面下刀。拨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茶拆得太碎。过碎的茶不但容易堵塞壶口,还会因茶汁释放过快而影响冲泡时茶汤滋味和浓度的稳定性。

 

  然后的工作是通风透气,将茶内的陈宿杂味吹散出来。方法是将拨散的茶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通风的时间视茶品状况而定。对于干净的茶品只需二三日即可,而入仓茶则可延长至一周或两周,以便散发仓味道。

 

  最后将通风后的茶收入紫砂罐(或陶罐)中。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选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烧结度比较高、没有异味的旧罐。

 

  新制紫砂罐内含有土气与火气,会导致茶品变质出现杂味。新罐简易的处理方法是用开水冲烫、浸泡,每日换水一至两次,反复数日后晾晒至足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浸泡后的罐子务必晾晒干透,否则罐内残存的水分会令茶叶受潮霉变。确保茶罐干透的方法是将一把生茶投入罐中,盖好盖子闷放一日,茶叶不会吸潮变软即可。同时罐中放入一些干净的竹碳,更有利于吸附杂味,提升茶品的品质。

普洱茶新生代专家品鉴录

1996年的9682野生青饼,云南省茶叶公司生产,香港仓储。

9682为云南省茶叶公司1996年收购勐海、思茅各茶区野放型大树茶集中混拼压制而成的青饼,为普洱茶第一次以野放大树茶概念出现,从此拉开了整个茶叶界追求野放、野生大树茶的序幕。

干茶情况:饼形不够整齐,条索粗壮肥大,呈褐红稍起油光,干净,有淡淡陈香味。

开汤情况:快速出汤,呈现橙黄色。

叶底情况:呈现褐红色,叶子肥硕,鲜活饱满。

第一泡品鉴情况:6秒出汤,橙红透亮;回甘一般,稍带杂味和少许仓味,有隐约返青迹象;茶水交融的厚度一般;入口顺滑,汤水柔但不够细腻;汤水较平滑,不够活泼。

第二泡品鉴情况:6秒出汤,红亮透明;回甘较好,略带苦涩;水茶交融,厚度渐现;纯净无杂味;汤水柔仍不够细腻;口感平滑但不够劲道;留韵浅显。

第三泡品鉴情况:5秒出汤,红艳透明;有少许木质香味出现,回甘渐显;陈香无杂味;厚度较强;入口顺滑,汤水柔,细腻感逐渐出现;口感劲道,汤水活泼,生津留韵渐强;有身体发热、打嗝的体感出现。

第四泡品鉴情况:10秒出汤,橙红透亮;木质香味明显,回甘渐深,有木糖醇的甜味出现;纯净且有陈香显现;茶水交融,较厚;入口顺滑,汤水细柔;汤水活泼生动,口感劲道;体感明显发热及打嗝反应。

第五泡品鉴情况:10秒出汤,橙红透亮;入口即化,回甘较好;纯净无杂味,有一定的厚度;入口顺滑,汤水细柔;汤水活泼生动,口感劲道,生津留韵渐强;体感特征更明显。

第六、七泡的茶汤优点尽显,木质香味、韵味逐渐加强。第八、九、十泡等,茶味渐弱,但厚度和细滑度不减。

综合情况:此款茶由于各种野放茶的混拼,没有讲究茶味的搭配,使其前期味道杂乱无章,直到第四、五泡才逐渐显现大树茶的特点,并且表现越来越强。另外仓储过程中可能不太注意,导致有少许返青的情况。整体处于从杂乱无章到逐渐有序的转化过程中。

沈培平:汤色黄,略显红色,叶底弹性稍差,回甘度中等,有仓味,入口平实,汤水活泼度稍差。

余秋雨:汤色栗黄,干净,回甘不明显,仓储过湿,入口平实,缺少冲击力。

董碧莲:干茶条索肥硕,干净,茶汤桔黄明亮,入口顺滑,饱满,生津留韵。

王曼源:汤色清亮转红,叶底粗壮,回甘度好,属正在转化的佳品。

张奇明:汤色栗红,叶底匀整,茶性温和,水茶较薄,入口细柔,茶气一般。总体感觉温和留香,是一款适合大众口感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