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小青柑的哥哥 - 大红柑

小青柑的哥哥 - 大红柑

2020-10-18 访问量: 21 茶礼仪网

小青柑的大哥“大红柑”

小青柑的文章发了不少了,应读者要求,讲一讲小青柑的“大哥”新会大红柑,当然小青柑,大红柑,二红柑,统统都称为柑普茶

大红柑同小青柑的区别,其实从下图可以看得出新会柑在每一个不同时期做成柑普茶的模样。

其实七月到八月摘新会柑的鲜果做成的柑普茶就称为小青柑,而11月~12月摘的鲜果做成的柑普茶就称为大红柑。而大红柑的名气,又以梅江同东甲两地最为出名。

笔者今天所引的图片就是梅江大红柑,一般来说,大红柑柑普茶跟小青柑不一样,绝大部分都是全生晒的,如果杀青或者烘焙。会完全失去变成陈皮的机会同价值,所以古人所发明的柑普茶,还是用古法生晒最为适合。

关于柑普茶的由来,也有一段茶史。其实我国用柑橘皮配茶已千年历史,“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提到过“加入橘皮煮茶”。而“普洱”和“陈皮”的正式邂逅,却是发生在江门市的良溪古村落。罗氏柑普茶始创于清代道光27年,创始人罗天池1805年出生于广东新会蓢底(今称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良溪村),道光六年进士,被誉为“粤东四大家”之一。罗天池在云南任职期间,喜欢云南当地普洱茶,辞官后将普洱茶带回乡,最后,发明了柑普茶,并口授手动教乡人制作,相传罗天池从云南回到家乡的第一个秋天,不慎得了风寒咳嗽,妻子忙用陈皮煮水给他喝,他以为那是泡茶的清水,于是误把壶中的陈皮汤倒入了茶壶中。喝了几口,发现茶中竟有奇异的香味,口感醇厚,且又多了几分清甜。于是便问妻子,才知是用陈年柑皮煮的水泡了茶。喝了几杯,他觉得咽喉舒畅,咳痰少了。第二天,罗天池又叫妻子煮陈皮水给他泡普洱茶。连服几天后,痰化咳止,就连心中的郁闷仿佛也被陈皮和普洱茶洗了去。至此,每喝普洱茶,他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一起泡着喝。后来,罗天池为了方便冲泡和易于储存,他便制作了柑普茶。在他的宣传和影响下,柑普茶在良溪流传开来,之后又传到鹤山、新会、开平等地,流传至今。

所以说古法生晒精制的大红柑确实有陈皮同等之功效,俗话说,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如果存放得当,陈皮药香会同普洱熟茶会完美结合,如果假以时日,茶同柑会融合成无以伦比的美妙口感。而陈皮的陈化过程前面的文章也讲了很多,陈皮的香甜是因为日晒的光合作用使柑皮的挥发油转化成黄酮类物质。所以晾晒风干的时间要保持一段时间,日晒充足的阳光会使梅江柑傲人的4%挥发油充分转化。而熟普茶料一般要选择名山头的乔木茶,自己做柑普茶的时候要注意柑茶是否融合,做好实验,研究好配比,这样才能出品一款好的大红柑茗品。识别是否好的大红柑,一定要好好看一下它的油孔。内外都有非常明显的油包。

而让大家失望的可能是,刚刚生晒好的大红柑其实是不适合饮用的,跟新会陈皮同全生晒小青柑一样,柑皮到陈皮需要一个很长时间周期,要历经暑湿天气,然后再次翻晒,不断陈化,防虫防霉。而真正的生晒存放时间周期应该为至少三年,所以三年才是全生晒大红柑柑普茶最佳品饮时间。如需饮用,不需要太多便能凑一泡茶,打开柑皮,倒入数克茶,然后将柑皮捏碎少许,一起冲泡。一颗大红柑同小青柑不尽相同。一颗大红柑掰开冲茶大概可以冲泡3-4次(每次大概15泡左右)

当然,土豪也可以整颗冲泡,有钱任性。

有朋友说,那是不是拿陈皮同普洱茶一起泡不也是一样吗? 可是,这位朋友忽略了陈皮同茶并没有像大红柑一起发酵,所以喝起来会陈皮味同茶叶味泾渭分明,没有融合的口感,除非是陈皮普洱茶饼,经过陈放,陈化,也能有全生晒大红柑的口感。

大红柑茶味道醇甜可口,既有陈皮的清香迷人,口感既有陈皮的薄荷胡椒的辛感,也有陈化醇郁的甜感,然后又有普洱茶熟茶的绵滑感,总之是香甜甘润,真正喝过大红柑会很难忘怀那种味道。而小青柑一般年轻人喝的比较多,而上了一定年纪的朋友,肯定会更中意大红柑,因为大红柑是真正的四季都可品尝赏茗,它不像小青柑要注意地域,饮食习惯等特点,它同新会陈皮一样,自然陈化,和中顺气,没有太燥或者太寒等特性。性温,清香甘爽,疏肝润肺、消积化滞,维生素含量丰富,是润肺、健胃、减重的首选佳品。茶性温和甘醇,老少皆宜,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养生常饮,是孝敬长辈的最佳茶品。长期抽烟者、长期使用电脑者、注重保健的老人、以及体重殷实的朋友多多品饮更佳, 乃不折不扣之收藏品饮双绝之品。和小青柑不一样,一斤大红柑大概只有12-14个,不过每个可以分泡3-4次,同一颗一泡的小青柑对比来说,还是适合经常喝茶的朋友在茶台上细细品用。外出携带茶料,还是小青柑更适合。

新会大红柑主要制茶期十二月,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收藏,将柑普茶这古久的文化传播出去,并将即将消失的梅江柑能继续传承下去。新会梅江,种柑地因为开发已寥寥无几,可以关注我的文章“ 中华瑰宝新会梅江陈皮即将消失于历史的尘埃” 珍惜我们传统文化瑰宝,将梅江大红柑同陈皮作为地理标志产品能好好的保护起来,这是一种历史责任。

多谢阅读,感谢您对梅江小青的关注,收藏同转发。

作者 - 梅江小青 - 刘'R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