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叶知识>潘金莲点制奇茶 西门庆任性加料:《金瓶梅》别样重口味

潘金莲点制奇茶 西门庆任性加料:《金瓶梅》别样重口味

2020-11-30 访问量: 18 茶礼仪网
现在提起《金瓶梅》,会引得大多数人浮想联翩。其实,学界对这部书相当看重。一方面,它是一部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它又是反映明代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尤其是关于吃喝的部分,其详备和细致的程度,足可与《红楼梦》相提并论。研究明代饮食文化,不得不读《金瓶梅》。

《金瓶梅》中,关于饮茶的场景极多。有一人独饮,有两人对饮,也有众人宴饮。但是,书中出现的茶品可谓千奇百怪。有些闻所未闻,有些甚至让人难以想象。下面先举一些例子:

胡桃松子泡茶(第三回)

福仁泡茶(第七回)

蜜饯金橙子泡茶(第七回)

盐笋芝麻木樨泡茶(第十二回)

果仁泡茶(第十三回)

梅桂泼卤瓜仁泡茶(第十五回)

榛松泡茶(第三十一回)

木樨芝麻熏笋泡茶(第三十四回)

木樨青豆泡茶(第三十五回)

咸樱桃泡茶(第五十四回)

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泡茶(第六十八回)

姜茶(第七十一回)

土豆泡茶(第七十三回)

芫荽芝麻茶(第七十五回)

纵观书中出现的这些茶,用料的丰富程度令人咋舌。当然可以想象,口感也是千差万别。

像"福仁泡茶""蜜饯金橙子泡茶"等,显然是甜口茶。虽然没有喝过,但想必味道不会太差。可像"盐笋芝麻木樨泡茶""木樨芝麻熏笋泡茶""咸樱桃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泡茶"等,貌似则是咸口茶。将盐笋、熏笋一类的吃食加入茶中,真难以想象是什么味道。至于将土豆、青豆、芫荽(香菜)也与茶共饮,那真是黑暗料理界的手法了。

名字最长的奇茶

单从饮茶风格来说,《金瓶梅》也绝对算是重口味了。除此之外,第七十二回中还出现了一款有史以来名字最长的茶。这款茶由潘金莲亲手点制,名字叫作:

芝麻盐笋栗丝瓜仁核桃仁夹春不老海青拿天鹅木樨玫瑰泼卤六安雀舌芽茶

细细数来,这款茶的名字竟然有32个字之多。茶中的内容包罗万象,真是名副其实的"一言难尽"。像芝麻、瓜仁、核桃仁一类的,加入茶中还勉强可以理解。至于"春不老",就是北方人非常熟悉的雪里蕻。这也加入茶中,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但不管怎么样,前面列举的这些还都是食物。最后"海青拿天鹅",真是让人一头雾水了。海青即是海东青,是雕中的俊杰。辽代王室狩猎时,就常以海东青作为猎鹰,捕捉天鹅。到后来,元代琵琶曲中也有了《海青拿天鹅》的曲调。时至今日,北京智化寺演奏的京音乐中,仍然有《拿天鹅》的曲子。至于这"海青拿天鹅"与茶有什么关系,学界至今仍有争议。这么长名字的茶,想必也可能是《金瓶梅》作者的夸张写法吧?

好茶必须用料足

纵观《金瓶梅》里出现的茶名,走的都是"混搭风"。在平时喝的茶中放入各种果品,是当时民间饮茶的一种风尚。其实早在唐代,茶圣陆羽就批评过这种饮茶习惯。《茶经·六之饮》中说:

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看来,西门庆日常喝的茶,在茶圣陆羽眼中就是"沟渠弃水",也不知道西门大官人要是读到《茶经》,会作何感想了。

《金瓶梅》中描述的西门大官人这样的富商生活,虽然经济宽裕,但却远没有文墨之士的高雅。他们并不将饮茶视为一门艺术,而更多从实用主义角度考虑。正如元代王祯《农书》中所说:

茶之用,芼、胡桃、松实、脂麻、杏、栗任用,虽失正味,亦共咀嚼。

这么喝茶,虽然干扰了本真的味道,但是这么多好吃的放在一起,"咀嚼"起来想必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吧?

在西门庆家中,茶不仅要好喝,而且还必须料足。因此点茶时,真是什么好东西都往茶碗里招呼。比《茶经》所说的葱、姜、茱萸、薄荷等物,听起来还是要美味一些。有钱就是任性,真是古今一理。

料这么足的一碗茶,享用起来也绝非易事。其实不必为古人担忧,他们早就发明了专门对付这种茶的餐具。《金瓶梅》中常常写到"银杏叶茶匙""金杏叶茶匙"。一方面,茶匙可以撩拨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另一方面,又可以捞取茶水中的蜜饯、果仁、盐笋等食品。茶匙流行,也确与这混搭风的饮茶文化有关。现在西北一带,还流行喝八宝茶。细究起来,也应算是果品点茶的遗风了。

可俗可雅才是真

饮茶,一直以来分为两派。一种流行于文人墨客间,一种生根在日常生活里。前者清雅,后者随性。很难说孰对孰错,孰高孰低。

陆羽在《茶经》中批评了加葱姜的饮法,为的是极力推崇与凸显茶的地位。在饮茶方兴未艾的唐代,陆羽的做法旨在强调饮茶的仪式感。从某种意义上讲,此举也是希望将茶从其他众多的饮食中剥离出来,使其具有更为神圣的地位。

时至今日,茶已经与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但一不留神,又似乎开始与生活背道而驰。喝茶,好像有了高不可攀的门槛。仿佛当年搪瓷缸子泡出的,就不算是茶了?不可否认,茶是一门学问。但饮茶本身,就是让人快乐的事情。经过学习之后,我们饮茶的快乐感的确会加倍。从这个意义上说,习茶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但不代表不学茶的人就不能喝茶。更不是说,不懂茶的人就不配拥有饮茶的快乐。能布置一方茶席,精心地冲泡一杯茶,饮下去身心愉悦,那自是好事。但并不是说,不穿上一身茶人服就不能喝茶了。也不是说,不用盖碗紫砂壶就不能喝茶了。茶,从无分别之心。只是有些人非要给饮茶加上一道门槛罢了。

说到这里,我倒是有些怀念西门大官人的饮茶方法了。虽然土了点,但起码那股子随性的自如感,倒成了如今饮茶难能可贵的精神。

"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摘自杨多杰《茶经新解:茶圣陆羽的饮茶智慧》,转载请注明。(责编:布狂风)

下一篇:喝茶要有礼 叩指礼你会吗上一篇:鸦片战争后,中国茶叶的外输其实是迅速增长的

同类文化频道

• 天天喝茶,你知道你喝的是什么吗?• 茶的原产地,为什么是云南?
• 茶承载着历史,更见证世界的进步!一图看懂茶叶• 进藏熬茶——见证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
• 英式红茶起源乌龙茶名字的由来
• 古人是怎么喝茶的?• 熟茶轻发酵史略
• 你知道“以茶代酒”是怎么来的吗?• 船帮运出的六堡茶
>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