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2012年细说普洱:市场发展历史《八十八》

2012年细说普洱:市场发展历史《八十八》

2019-03-19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行业的竞争与发展,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必定会淘汰很多人,成就和坐大小部分人。茶叶行业也一样,很多人成为了短暂的过客;大部分人留在行业,艰难地维持着生计,他们除了行业很好赚钱的黄金时期,平时只是两餐糊口,养活家计,赚不了什么大钱;小部分姣姣者,生意越做越大,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92年以后,市场的发展,已经出现一些大哥,大姐级的人马,他们控制着货源,有着极广的销售渠道与网络,各自有一大帮小商户跟着他们,经营他们的茶叶。他们开始左右着市场,影响着市场。

  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优越地位与既得利益,逐渐形成一些潜规则,不是法律条文,却像江湖规矩,比起法律条文还要可靠和牢固。像:大户之间才直接交易;大户不会跟其他大户的下面小户直接交易;小户也不敢随便撇开原来跟的大户,而另投跟其他大户。能够成为大户,必然有他资源和品种的优势。他们尽力地保护着自己的优势,保密着其中的商业秘密。像各自的山头,帮派、势力,互相割据,保持着相对平衡,谁也不想打破,谁也不会轻举妄动地去打破。除非有足够的把握和力量,不然会付出很大代价的。所以,大户之间,都是官官相偎,不会轻易地过界,做人家的产品。他们保持了相当长久的一段时间,这种自我平衡的局面。这段时间大户之间的货源、客源、所跟的小户,都相对稳定。使得他们各自为政,相安无事,生意平稳发展。这种较为安稳的局面,是极有利行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芳村茶叶市场的繁荣与发展。这种局面也成为了日后促成普洱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种局面也是因为普洱茶被彻底打破的。后文会细说到。

  茶叶,除了量大价低的茶楼茶为最普通和普遍的产品之外,到了喝和品的级别,是要具有专门专业知识的,如果是到了太平盛世,经济富裕发达,会到了品饮赏玩层次,更是需要名声和名气。我国改革开放这三十多年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高档的茶叶不是一般人可以随便做的,如果没有名声和名气,再好的茶叶也是没有人问津的。茶叶需要积累,很深的积累才会出名声和名气。茶叶业界是很讲论资排辈的,以前资深有名气的茶人,说一句就能影响和左右茶叶界,没名气的人,说一百句,一万句也是没有的,等于白说。当然,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也是不会随便乱说的。所以,那些市场的大哥、大姐经营的茶叶,品种是颇为稳定,自身保护力也是很强的,其他人也不易入侵。因为,在他们自身的领域,他们有发言权,他们说的话有人信,其他人说的没有人信。使得他们的客户和所跟的小户都颇为稳定。这样可信和牢固的关系也是日后普洱茶以火箭式的速度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文会细说到。
文/无非妙道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亮相拍卖会

  事件回放:六大茶类中,少有茶品像普洱茶这样能进入拍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思茅市人民政卖市场。而普洱茶出现在拍卖会上,算来已有9年历史。

  早在2002年11月广州春秋季优质茶评比会上,鲁迅先生收藏的20克普洱茶拍卖出16万人民币。2005年,在北京老山茶馆举行的希望工程云南普洱茶慈善拍卖会上,一提普洱茶拍出160万人民币。而继2008年底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首次推出收藏级普洱茶专场拍卖后,2009年广州嘉德也在冬拍中推出普洱茶专场拍卖会,并获得50%左右的成交率。2010年5月30日,北京荣宝春季艺术品拍卖,一盒在市面上极为罕见的清宫普洱茶膏以100.8万元的价格成交。2010年12月,西冷首届典藏普洱茶及茶具专场拍卖会在杭州举槌,成交率高达88.9%。2010年12月18日,嘉德四季第二十四期拍卖会“陈香滋气——普洱茶臻品专场”在北京举行,拍品总数45件,成交比率84.44%,总成交价1449.4万元人民币。

  点评:如果说早期的普洱茶拍卖会有吸引眼球的商业因素在,那么到后来,普洱茶成为拍卖会上的新宠,也成为普洱茶市场的晴雨表。普洱茶的价值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成为饮品、藏品和艺术品“三品合一”的投资热点。

学会品评普洱茶,练成普洱高手不是梦

学会品评普洱茶,练成普洱高手不是梦

想成为品茶高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积累足够的经验。

而成为品茶高手之前,得知道品一杯茶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出发,还有关于茶的颜色气味味道怎么去描述。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的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暗明、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闻气味

1、不成熟的

青草味——茶叶炒得很不熟所产生的类似青草的气味。

生青味——茶叶炒得不熟所残留的生涩气味。

清香——优质晒青毛茶还没进入自然发酵阶段,植物本身的清新香味。

花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10%-25%时,所产生的类似鲜花的香味。

果香——茶多酚氧化程度在25%-40%时,所产生的类似果实的香味。

2、成熟的

蜜香——有一定自然后发酵程度的普洱生茶,所产生的蜜甜香味。

木香——生态环境好,采摘次数少,树龄约在两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制成的生茶所含有的大量木脂产生的香气,类似脂粉的香气,又称老木香、木脂香或松脂香,是古树茶的稀有香气。

陈香——普洱生茶长时间存放所产生的类似老木头的香气。

樟香——木脂氧化后所产生的芳樟醇的香味。

药香——木脂氧化充分和陈香混合在一起,所产生的类似中药的香气。

3、特殊的香气

干菌香——酵母菌产生的香气。

果胶香——茶叶中果胶经高温溶解后产生的类似煮嫩玉米的淡甜香气,是优质古树茶的特征香气之一,果胶还能使茶汤变得稠厚发亮,但是果胶要在95℃以上才会大量溶解于水中。

4、异味

烟味——烟气被茶叶吸附所存留的气味。

焦糊味——茶叶被部分炒糊的气味。

炒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炒干所产生的类似青毛豆或炒栗子的气味。

烘青味——茶叶杀青后不是被晒干而是直接被烘干所产生的类似炒板栗的气味。

红茶味——茶叶鲜叶采摘后没有及时摊凉,造成部分红叶红茎,所产生的类似橙花气味。

水闷味——茶叶鲜叶杀青后没有及时晒干所产生的被捂过的不新鲜气味。

霉味——茶叶保存不好发霉所产生的气味。

异杂味——茶叶放在有异味的地方所吸附的其它非茶气味。

5、香气层次感

单一的——茶汤只有一种很单薄的香气。

丰富的——茶汤有多种香气混合在一起。

有层次的——一泡茶汤从热到冷会有很明显的不同香气。

变化的——同一款茶的每一泡之间香气会有较明显的变化。

6、香气质量

高扬——尖锐而持久的香气。

下沉——不张扬的香气。

内敛——丰富协调而持久的香气。

尝味道

品评普洱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

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基本味道

甜味——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普洱茶属于大叶种的茶叶,成份相对的就很饱和浓厚,经过长期陈化、苦和涩的味道因氧化而慢慢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而糖份仍然留在茶叶中,经冲泡后,慢慢释放于普洱茶里,而有甜的味道。

苦味——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

涩味——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茶。

酸味、水味——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一般新鲜的茶叶制作,如果在‘走水’的程序处理不好,也会形成茶叶有水味。

无味——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无味之味有着十足的禅境,此种无比高尚境界,在数百种茶中,恐怕只有普洱茶所独有。

汤感:贫乏的、薄的、厚的、饱满的。

水路:粗糙、滑的、丝滑的

喉感:干燥、发干、甘甜、润。

回味:持久、中等、短暂、无。

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意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意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齐、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茶识适合初学者的“普洱茶”认识篇

云南茶叶的发展时期是明代,较为有名的茶是太华茶、感通寺茶和湾甸(今昌宁县内)茶。

明代,云南茶流通全省,普洱茶当数是销量最大的一类,销量在天启年间(1621~1627)已达到四百石左右。

据明万历《云南通志》:“车里之普耳(明代”普耳“之”耳”无三点水),此处产茶,有车里一头目居之。”明谢肇淛《滇略》中也提到:“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两条是最早有普洱茶的记载,对其名称和产地都有重要意义。

清朝是普洱茶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马古道、贡茶、古六大茶山、普洱府、改土归流、茶法、七子饼茶等都是在这个时期诞生或得到极大发展。

在清人阮福《普洱茶记》中,首句就写“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普洱茶”一词完完全全的出现在了记载中,一直沿用至今。

现今,普洱茶这一叫法也被部分人认为是云南普洱产的茶叫普洱茶,也有人误认为普洱茶是一类叫做普洱茶树做的茶……那么,我们就不得不给大家介绍一下普洱茶的标准定义了。

普洱茶是指云南一定区域内以大叶种为原料,按特定工艺制成的晒青毛茶和紧压茶,这一类被通常是指普洱生茶,属于后发酵茶。晒青毛茶经过后发酵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通常称为普洱熟茶。

故而,只要是满足以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茶为原料,按特定加工工艺而成的茶就可称为普洱茶,这个定义直接否定了上面所讲的两种单一误解:

普洱市在2007年1月由思茅市更名过来,普洱茶叫法要比这个早很多,早期记载的区域还包含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部分地区,划分区域要比现在的广很多。

普洱茶树并不是一种单独的茶树,也属于茶树一类,部分人所说的普洱茶树制作的,从字面上理解为茶树的适制性,只是单一表明这类茶树更适合做普洱茶而已,这一类说法也极大的误导了一部分人对普洱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