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儒饮成圣,坐饮成佛,清饮成仙|唐代茶道美学的宗教文化背景

儒饮成圣,坐饮成佛,清饮成仙|唐代茶道美学的宗教文化背景

2019-03-26 访问量: 33 茶礼仪网

儒饮成圣,坐饮成佛,清饮成仙|唐代茶道美学的宗教文化背景

编者按:本文由“弘益茶道美学”公众号授权转载发布,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以下为原文:

唐代国政开明,儒、释、道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唐代帝王大都对三家思想采取兼收并蓄的实用政策,使得社会宗教文化层面呈现出多元对话的格局。唐高宗时期更是形成了“三教论议”制,让儒、释、道各家相互对话,从不同的视角对特定的社会问题进行关照,以寻求合理的治国之策。

初唐之际,儒家经典得以统一推广。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经过多方校定的《五经正义》颁布天下,学派众多的儒家经典释义被官方加以统一推行。中唐时期是唐代儒学学术史上承先启后的关键阶段,这期间儒学发生了一个重要的思想转变——民本思想的崛起。唐初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有民可载舟,亦可覆舟的观点。中唐韩愈对孟子的思想十分推崇,继承了孟子的心性学。

柳宗元、刘禹锡关注民间疾苦,强调儒家的现世情怀。柳宗元提出“生人之意”以区分传统儒家的“圣人之意”,他在《伊尹五就桀赞》中指出“圣人出于天下,不夏商其心,心乎生民而已”。唐代民本思想的崛起与社会物质文明的繁荣互相促进。而唐人注重现世意义与生之乐趣的价值观,使得修身养性的茶饮方式在社会上迅速流行开来。

除了儒学复兴,外来佛教在唐代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唐代统治者多对佛教持包容和支持态度。武则天时期,统治者以政治手腕推行佛教之风,达到了高潮。代宗于禁中供养寺人;宣宗大兴寺院,增加僧尼;宪宗和懿宗甚至不顾众臣反对,将佛骨迎入大内。在国家统治者的鼎力支持下,唐代寺院迅速发展,僧尼人数倍增。天台宗、严华宗和禅宗等本土化佛教宗派迅速崛起,中国佛教信徒遍布大江南北,佛教思想也深入皇族、士族以及民众等各大社会阶层。

封演在《封氏闻见记》记录了唐代饮茶流行的情况:“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随着外来佛教融入中国,最初寺院中以茶助禅的灵修方式,也在社会上得到广泛推行和效仿。

道教以茶为修道媒介的历史比佛教还早。早在战国时期,方士们已经在宣传服食成仙的观念,希望通过服用特定的药物,达到祛病健体,长生不老,甚至羽化成仙的效果。而汉末魏初,道教修行者又有茶能“轻身换骨”、“生羽翼”的玄奥认识,将饮茶作为修道养生的一种常见办法。

道教在唐代有了长足发展。唐代皇族为李姓,他们将同姓的老子视为远祖,将老子的祭祀列入国家正式祀典。唐代道人炼金服丹的习惯蔚然成风,在金丹术上,兴起了金砂派、铅汞派以及硫汞派等外丹道派。除了外丹派,唐代还兴起了以内炼为主的内丹道派,而最终内丹术取代了外丹术,成为唐代道教炼养术的主流。

唐代的儒、释、道三家互有参鉴。儒家哲学与佛教哲学在本体论和心性论上存在诸多契合点。比如“生佛互即”理论讲到佛即众生,“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皆可以成佛。在孟子的学说中,也有相似的立论,《中庸》认为“性”是天命之所在,通过修身养性成为圣人是天命的要求,每个人对此都有承担。

佛、道之间又有许多相互的借鉴,尤其表现在传教方式上。比如汉译佛经借助了道教的“气”“无为”等字眼来翻译经典,以至许多唐人以本土的道家思想来理解佛教。佛教还吸收了道教内修治病等借术弘法的方式,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信徒。同时,道教经典著作《太平经》等也吸收了儒、佛的心性、理性等概念,来加深完善道教理论和认识。

在唐代,饮茶作为一种圣俗沟通的媒介和灵修方式,得到儒、释、道三家灵修者的广泛采纳。人人皆可通过茶饮的灵修方式,达到修儒成圣,修经成佛,修道成仙。和而不同的是儒家主张复古求道,积极入世,追求“有为”,而释、道崇尚清隐静修,在审美追求上近乎“无为”。如此,在生机勃勃的历史契机中,熟谙儒、释、道思想,在“有为”与“无为”间潜心著写《茶经》的陆羽,便呼之欲出了。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