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文化>茶道文化>普洱茶的生命美学:需要茶的人,和爱茶懂茶的人

普洱茶的生命美学:需要茶的人,和爱茶懂茶的人

2019-03-26 访问量: 48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生命美学:需要茶的人,和爱茶懂茶的人

茶叶生命的意义来自需要茶的人,研究茶的人,和爱茶懂茶的人。

一撮普洱茶,在实验室里是众多科研项目的研究课题,在西北少数民族同胞眼中是必不可少维生素,生活必需品,在需要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动脉硬化、抗衰老的人眼中是非药物,纯天然的最佳保健品。同样一撮普洱茶,因为爱茶,懂茶的人能从不同的茶中品出不同的性质特征,不同的意义,茶在这里就不仅仅是单纯的饮品了,而是一种生动的、活泼的、充满各种情怀的生命。

生命之宝贵,可以说是悠悠万物,唯此为大。当人类认识到生命价值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注重养生之道了。孔子倡言修身养性,强调“仁者寿,德者寿”;老子提出“知足常乐”;庄子认为“养生者忘形”,更有《达生》《养生主》等篇章述养生的妙谛。

现代人对于养生的追求不止健康,还对自我形体修塑有极大的追求,“胖”在中国并非完全贬义。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中国人对胖的认识总是跟财富、社会地位联系在一起。不过现在,中国人体型变胖的趋势,已演变成一种健康危机。

普洱茶的生命美学:需要茶的人,和爱茶懂茶的人

英国人保罗·弗伦奇曾写过一本书《富态:腰围改变中国》,叙述了中国社会财富增加导致中国人腰围变粗的故事。弗伦奇将问题的答案归结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上。“30年间,中国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剧烈变化。上班族两点一线的生活大部分‘锻炼’都集中在代步工具上。”好在有普洱茶,这片充满智慧和乐趣的东方树叶是形体修塑的最佳选择,在喝茶欣赏汤色、享受茶味的同时,就轻易达到减肥塑形的目的。

曾任国际普洱茶流通商会会长的曹冬生教授,在担任日本东洋医学研究所所长期间,发现日本对普洱茶也有很深的研究,并也有很多的研究学术论文和书籍。法国国立健康和医学研究所等四家科研机构和医院联合经多次、反复实验、临床对照应用,对普洱茶的降血脂、降血尿酸、调节胆固醇、醒酒、减肥、促进新陈代谢、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各方面效果和科学依据做了详细的报道,并在临床对照中找到了实际效果。

台湾大学孙璐西教授发现普洱茶抑制胆固醇在肝脏中的深层次合成达41%,增加肠、胃蠕动,使食物和脂肪在胃、肠中储留时间缩短,减少脂肪吸收的同时也加速了脂肪的排泄,使脂肪在粪便中排泄率达66%。云南昆明医学院附一院内科心血管组临床使用普洱茶对高血脂病55例与葡萄酒后产生了新的物质和效果,其“逆转醇”这物质对心血管系统起到不可估量的好效果,它能改变血管的弹性,对防止血管粥样硬化和心

血管系统疾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普洱茶其发酵后的综合作用不但优于前二者,而且对人体健康的综合作用更加明显,更加齐全。”

普洱茶的生命美学:需要茶的人,和爱茶懂茶的人

茶叶的医药价值并非现代才被人类发掘,《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云:“茶,治便脓血,甚效。”还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茶赋》等。现代,一批普洱茶界权威专家,带领科研团队用科学、严谨、客观的实验报告和论文让普洱茶活跃于生物科技,成为未来的健康产业,这不正是中国茶医药美学对人体健康之美所做的独特贡献吗。

古人将茶入药,也将茶叶的保健功能发挥到日常饮食生活中,茶膳就是中国茶文化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最早的茶膳是茶粥,亦名“茗粥”将茶叶与米同煮成粥而得名,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宋时代的江南地区。

唐代诗人储光羲有《吃茗粥作》一诗,“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远,日暮徐徐归。”描写了吃茶粥的惬意。现代,用茶来料理美食,茶叶入膳,取茶叶的清香,让茶与食物完美结合,为菜肴锦上添花的一桌茶香满溢的茶膳,是众多餐厅的看家菜肴,茶叶被厨师赋予了另一种生命,进入人们生活。

有人会问,所谓的“复活”生命除了需要茶的人以外,大多都是人们赋予茶的人文情怀,哪有‘生命’存在。其实,这就好比我们欣赏一副书画大师的作品,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虽寥寥数笔却生动传神跃然纸上,会觉得画面带有一种灵动气息的生命意义和精力寄予。喝茶何尝不是如此,普洱茶从离开茶树那一刻起,就期待着与水相逢,水唤醒茶,茶成就水,茶因水而重生,茶因人而变得充满生命的意义。

总之,喝茶就好,何必那么认真的钻牛角尖呢?

最后在科普一条,据香港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喝茶不仅可以减缓压力,还能提升创意能力。茶叶中含有一种天然氨基酸——茶胺酸。临床实验证明,人体只需摄取50毫克茶胺酸,约于45分钟后,α-脑电波会

逐渐增加,使人保持头脑灵活之余,又不会导致过度紧张,有助于开启灵感的大门。古代骚人墨客经常从饮茶中得到灵感而文思泉涌,因此跟茶有关的故事和诗词歌赋也就源源不绝。

此刻,水已沸腾,这是谁的茶,在等哪杯水? (本文来源:普洱杂志,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