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圈子里的“关系”文化

普洱茶圈子里的“关系”文化

2019-03-27 访问量: 30 茶礼仪网

普洱茶圈子里的“关系”文化

在我们的生活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圈子,构成了我们所谓的“交际圈”“朋友圈”“生活圈”,而这些圈子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由各种关系所构成圈子。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普洱茶的“圈子”,简单梳理这个圈子里的各种“关系”。

既然圈子是由各种复杂关系交织而成的,那么免不了要说说普洱茶圈子里的几种常见的关系。

1、普洱茶商业之间的各种关系。

包括各生产厂商之间的关系、生产厂家同销售商之间的关系、各销售商之间的关系。这个圈子毫无疑问以普洱茶作为纽带,在这一纽带下,他们又有着各种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当然,更多的情况下说到底就是一种利益的关系。

2、普洱茶客之间的关系。

普洱茶客里面的人就要广的多了,可能是普洱茶商人、也可能是单纯的普洱茶爱好者,总之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最终以普洱茶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聊各种有关普洱茶的东西。当然,这个圈子的关系可能就复杂的多,比如普洱茶商进入这个圈子,一方面在谈普洱茶文化,另一方面也会想要通过这个圈子获得利益上的东西;而爱好普洱茶却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可能会更多地分享喝茶心得、关注普洱茶品质。

普洱茶圈子里的“关系”文化

这个圈子又可以分为虚拟和现实两种。比如很多百度贴吧就算是一个虚拟的圈子,在这个圈子里长期活跃着各地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普洱茶爱好者,他们可能从未见过面、只是在这个平台上相互交流。当然,随着交流的加深,这个圈子也可能逐渐发展成为现实中的“茶圈”,有事没事就聚到一起,喝喝茶、聊聊茶、说说圈子里有趣的故事。

圈子文化其实它的实质就是关系文化,而这也恰好是为什么圈子文化在生活中这么重要的原因之一了。我们都很清楚,社会中“关系”的重要性,不管我们可以多么清高地说“我只靠我自己,我相信我自己的能力,才不需要什么关系”,可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没有“关系”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我们假设这样的一个情景:a和b都是普洱茶商,然后a有c、d、e、f这几个喝茶的朋友,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到a这里来买茶,而b只有g一个朋友,g也是每个月来b这里买茶。再往下说,c、d、e、f再每人带一个朋友来a这里买茶,那么a就拥有了8个客户;同样的循环,b却只有2个客户。好了,很清楚地可以看出圈子的重要性了吧?关系有多重要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茶商来说,这是关系意味着利益,那么对于茶客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说白了还是利益,只不过这个利益没有那么浓重的商业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你的圈子越大、关系越广,那么你越有可能喝到更多的茶乃至于好茶,其中道理大家都懂,尤其在茶圈里面,许多茶客都是很乐意分享自己的好茶的。

哈哈,爱普洱茶的你,融入“茶圈”了吗?在这个圈子里,你拥有多少“关系”呢?(

有用+10
分享

那些泡普洱茶你未曾注意过的细节!

  

  在茶叶店或者是和茶友一起喝茶时,大都能喝到非常好喝的茶品,可一旦自己有点雅兴地开泡,却完全不是当初的味道,怎么喝怎么不对。这主要是忽略了一些泡茶中的小细节,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泡茶有哪些小细节小诀窍!

 

  温杯洁具不可少

  冲泡任何一种茶叶时,都需要先用开水将所有器皿都烫一遍,“温杯洁具”顾名思义,除了清洁茶具,温杯也是使茶汤更好喝的一个前提。如果直接将茶汤倒进没有烫过的杯子里,茶汤温度就会迅速下降,从而影响茶汤的滋味。除此之外,用第一泡洗茶水再烫一遍茶具,茶味也会更纯正哦!

 

  取茶量要注意

  取茶量并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是茶叶太少的话茶香不足水味太重,太多则茶味过浓,一般来说100毫升左右大的盖碗,放5-7g干茶,能够充分体现一款茶的特质。在刚开始时,最好使用电子称来称量,以求得到准确的投茶量。等到冲泡熟练了以后,量的多少就比较容易把控。当然,最好还是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来自行调整,“食无定味,适口者珍”,放到茶叶这里来也是一样的道理。

 

  紫砂壶相较盖碗而言出汤更慢,不但投茶量需要酌减,冲泡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而且不同的紫砂壶,器形不同,壶嘴不同,投茶量也就各不相同。可以说每一款都有适合自己的投茶量,建议大家多做实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冲泡时间有讲究

  冲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细节的地方常常容易忽略。如注水和出汤的时间,也是计算在冲泡时间中的,最好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注水和出汤时间。

 

  虽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第二泡要比第一泡的时间短些,因为第一泡只是醒茶,茶叶经过第一泡的浸润之后,第二泡的内含物质析出速度要比第一次快,所以要缩短一些时间。

 

  另外茶叶如较松散,或碎末较多,则内含物质浸出速度较快,需要适当减少冲泡时间,防止茶汤滋味苦涩。茶饼压制较紧时,醒茶不容易将茶叶完全泡开,则需要适当延长冲泡时间。因此建议大家多做实验,多多交流探讨。

 

  水温是关键

  水温是首当其冲的泡茶关键,用高于90℃的水冲泡绿茶,茶汤的活力就会降低且容易烫坏茶叶;冲泡铁观音要用沸水,否则香气不扬,阳刚的风格也表现不出来;红茶则要用85℃至90℃的水冲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过高容易烫坏茶叶。

 

  单说普洱茶,不同的普洱冲泡水温都不一样,像班章、易武这样滋味醇厚的古树茶必须用沸水冲泡,才能使其茶香充分释放;冲泡熟茶的水温要求更高,在注入沸水前后还需要“淋壶”,保持壶温不降,这样冲泡出的茶汤滋味强、汤感厚;而特殊的普洱茶,例如独芽茶,冲泡水温在90℃至95℃即可。

 

  可以说每种茶都有最适合它的温度,这个问题有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现在有专门烧泡茶水的壶,其底盘上一般都会显示当前水温,根据需要的水温来烧水就可以啦!

 

  水线的影响力

  何谓“水线”,就是注水方式。有的茶友可能要疑惑了,简单的倒水还能有什么学问?答案是肯定的,水线的高低、快慢、疾缓、走势、粗细都会影响茶汤的口感,分别影响着茶汤的温度、浓淡、协调度、均匀度和饱满度。

 

  如有些茶因为强调汤感,其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所以对冲泡手法要求较为独特。如注水时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出汤时也应避免出汤过急。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注水方式常见的有四种:高冲、高吊、低冲、低吊,注水点还分螺旋形注水、环圈注水、单边定点注水、正中定点注水等。

 

  一般来说:香靠冲,汤靠吊。意思就是如果希望让茶汤高香,我们就快水猛冲,让茶叶在容器中翻腾激荡,充分和水摩擦;如果希望让茶汤绵密柔软,就让水流在一个点上稳定而缓慢地注入泡茶器皿。

 

  对于普洱茶来说,生茶主要品高扬香气、熟茶主要尝绵长甜韵。像景迈这一类以香气见长的普洱生茶来说,采用“高冲、单边环圈注水”的方式最好,高冲时水流在空气中降温较少,注满盖碗所需时间短,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强,最能激发香气。

 

  普洱熟茶则可采用“低吊、定点注水”的手法,低吊时水温保持得较好,注满盖碗时间长,水与叶底的激荡最小,便于让内含物质缓缓释放,泡出绵长的口感,茶汤也不易浑浊。

 

  哪几泡茶是精华?

  有很多刚开始喝茶,还不太懂茶的茶友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喝茶,到底哪一泡才是最好喝的呢?对于每泡茶的口感,一直流传着这么一段话: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五道六道也不差,七泡有余香,八道有余味,九道十道仍回味。

 

  这么说来,第三、四道才是茶最精华的口感。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茶叶刚泡的时候味道还没出来,泡到三、四泡时,茶叶已然舒展,茶味也已经出来,这是茶汤滋味最好的时候,泡到后面,茶味渐渐消退,但滋味还是不错的,仍有余味。

 

  “所谓茶道,就是在明知不完美的生命中,对完美的温探”。一杯完美的茶,就是通过无数次试探性的冲泡后,修成的正果。茶友们只要广泛交流,细心观察,不断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自然能泡得一手好茶,泡茶水平也会有不小的飞跃。

普洱茶为什么要压成饼?有哪些工序?

普洱茶为什么要压成饼?有哪些工序?

对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很多新茶友是既熟悉又陌生,知道大体的流程,但是具体细节不知道,本文将为你详细揭秘普洱茶的压茶工序。

普洱茶从散茶(毛料)到茶饼(紧压茶)的过程,我们称为压茶。

一、那么普洱茶为什么要压成饼?

1、压成饼便于储存,不占地方,走亲访友的带上一饼两饼也方便。

2、普洱散茶放久了,原有的干茶香气就容易散掉,而饼茶却能保持很长久,越陈越香。

3、从后期转化来说,散茶与空气接触面大,更容易转化,但随着时间推移,饼茶转化更稳定持久且醇厚甘甜。

压茶又分为手工压茶和机器压茶,手工压茶一般是指手工石磨压制,是传统工艺。

二、为什么要手工压茶呢?

因为手工石磨压制的普洱茶香气、韵味更好,更利于后期转化。那么我们在购买普洱茶饼的时候,如何分辨是手工压制还是机器压制?请参照我之前的文章《如何分辨茶饼是纯手工压制还是机器压制?》回复130即可查看。

从散茶到茶饼,这过程中到底经历了什么?接下来让我们揭开手工压茶的神秘面纱:

三、压茶的工序

1、称茶:把散茶装进去铁桶里面

2、蒸茶:蒸半分钟左右,只要茶软下来就可以

3、装袋:把铁桶里面蒸好的茶倒进布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布袋,如要压制357克一饼,就装357克的布袋。当然你还可以选择压200克一饼的小饼,或者500克一饼的大饼。

4、揉饼:揉成圆形之后就可以

5、定型:把揉好的饼压在石磨底下固定饼形,一般压铁之后,等差不多3-5分钟就可以把饼拿出来(一般压饼都会有10多个石磨,所以正常情况下是这一轮的饼全部固定定型之后,我们再换新揉的饼摆进去)

6、冷却:等饼冷了之后,就把布袋拆开一片200克或者357克的饼就出炉了。

7、晾干:一般饼晾干需要2-3天时间

8、包饼:一般用常规白棉纸包装

9、扎笋叶:7片一提装,这样就完工了。

四、压一饼茶究竟需要多久?

从工序上算下来,一般最快是3天左右。所有工序中最耗时间的是晾干,需要等茶饼晾干才能包饼。

有的茶友反应,刚压好的茶香气下沉,和之前的散茶没法比,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上面第2道工序蒸茶时,干茶经过高温湿气软湿,吸收了大量水分,在高温的作用下进行了一次小转化,香气随着吸湿下降,茶性也变得比散茶温和。在进入第7道工序晾干时,水分蒸发,香气才慢慢高起来。不过普洱茶叶片经过重力塑形挤压后,内质浸出细胞壁,滋味和韵味会比散茶更强烈。

五、刚压好的茶多久品才好呢?

新压的生茶我们建议3个月后品,此时香气韵味都出来了。

而新压的熟茶要去渥堆味,我们建议放两三年再喝。(文章来源于:普洱茶之家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图为:2011年南茗佳人熟茶《氤氲》

@喫茶人: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这样认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一款品质好的熟茶要具备好多因素。比如说,要有品质好的原料,高超的发酵技术,精湛的拼配工艺,科学优良的储存环境等等!我们不否认纯料的稀有珍贵,但我更崇尚精湛的拼配技术,丰富喝茶人的口感,把一款普洱茶的口感发挥到极致,就是制茶人的骄傲。我崇拜,我喜欢,有拼配,就有等级,拼配永远是王道!传奇的唛号熟茶产品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草莓鸡蛋糕姐姐:品质啥意思?品质就只是口感吗?好茶应该色香味俱佳的才能称好。茶型一直是普洱紧压茶的弱项,加上普洱品饮文化贫瘠荒芜,卖茶的喝茶的能全角度欣赏一款普洱的,寥寥无几。看汤只会看汤色深浅瞎蒙个摆放年份,看料也只会瞎扯什么叶底活性什么古树纯料。不懂停一下欣赏不同汤色在杯中映射出不一样光影表现,不同用料表现出的干茶固态型美和冲泡伸长开的过程美。

用料等级高的熟普,用料粗老的熟普,色香味的评判标准应该不一样。从视觉效果看1枚发酵过的粗枝大叶慢慢伸展开的美感,不亚于一个个发酵过的芽头冲泡时的美感。从口感说,喝普还是体会丰富的口感,单纯等级高和等级低的料,都好,能拼在一起,也很好。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图为:2011年南茗佳人熟茶《氤氲》

用料等级的高低对于熟普,并非是茶客选择的主要标准,个人选择就只参考技术积累这一个指标,认可一个品牌做熟茶的能力,用料就全交给它,咱就安心喝茶不去先天下之忧而忧了。等级决定品质,谈不上了吧。

@吼吼逍遥:有人喜欢宫廷料,有人就喜欢粗枝大叶,一泡好的普洱熟茶讲究滑、润、厚、稠。这个你全用宫廷料,小牙尖做不到,必须拼配适量其他等级的原料来平衡各个方面的口感。一味强调等级只能是忽悠小白的伎俩,真正喝得懂熟茶的朋友必定都是已口收茶的行家。

@道法自然:熟茶品质要是都是金芽,那样看着会很漂亮,但是等级越高,往往内质不足,而且越是级别高,就更加只能是台地茶发酵,更加不耐泡。小白觉得,即然茶是用来喝的、好喝才是王道,那么就需要拼配,比如加梗,增加甜度,加小树茶、大树茶拼配发酵,内质更足,口感更协调,层次感好,茶气更足……一句话等级未必要高,但要好喝!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图为:2011年南茗佳人熟茶《氤氲》

@康某人: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上来说,熟茶的成品工艺都比生茶要难得多!再好的熟茶发酵师,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工艺,发酵出来的茶的口感都有一定差异或者很大差异!这个里面偶然的因素比较大!熟茶发酵的稳定性比较难控制!因此,目前来看市场,真正稳定,出众的熟茶产品并不多,除了大益,下关两个传统大厂,目前还难以看到其他厂有很成功的熟茶标杆(包括澜沧乌金那些)!因此,熟茶原料等级和品质并没有直接关系,唯一一个就是外形上差异比较大,美观性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和工艺(包括拼配,发酵)的作用影响很大!

@单峰99:个人认为,熟茶并非是等级越高越好,茶的等级是老嫩程度的区分,并不是好坏的区别,尤其在普洱熟茶上,都用高等级的料会口感单一,不耐泡,需要均衡的搭配才能发酵出好的熟茶。以上只是个人观点。

@YF智:个人觉得,不一定,毕竟生茶是自然之美,熟茶是人工之韵,熟茶,靠的是工艺,而不是原料等级。好的茶没有好的发酵工艺,也是徒劳。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图为:2011年南茗佳人熟茶《氤氲》

@Chan.:等级越高品质越好吗?个人觉得,级别的划分是以嫩度为基础,嫩度越高的级别也越高,衡量嫩度的高低主要看三点:一是看芽头的多少,芽头多,毫显,嫩度高;二是看条索(叶片卷紧的程度)紧结,重实的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三是色泽光润的程度,色泽光润,润泽的嫩度好,色泽干枯的嫩度差。那么熟茶是否是不是等级越高品质越好?也不完全正确,茶菁的嫩度越高则级别越高,但级别高并非品质好。细嫩有细嫩的好处:比如口感鲜爽(沱茶用的茶菁级别就高些,所以总有一种鲜爽感,但并不说明沱茶就一定是好茶);细嫩也有细嫩的缺点:基于很多老熟茶陈化后期的经验总结,细嫩的熟茶陈化的后续力不足。做熟茶时要十分注意,级别高的茶菁只做几分熟,否则容易发酵过度而炭化。

@地主: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这实在是一个理解上的误会。茶菁的嫩度越高则级别越高,但级别高并非品质好。茶菁的级别只是用来区分粗老与细嫩的,不是用来衡量品质的。最嫩的为特级宫廷普洱,往下为一级、二级、三级,从七级往上越来越粗老,十级最粗老。而且熟茶的发酵是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品质高的茶菁也可能由于发酵偏差造成熟茶品质的下降。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图为:2011年南茗佳人熟茶《氤氲》

@Dease.:每一个茶的原料等级都有优缺点,良好的拼配,加上好的用料等级。才有好的品质。一味最求原料的等级,会错过很多东西。

@坐中物物天下心:原料等级高的宫廷料和一级料,饼面金黄很好看,同时口感细腻鲈爽,而原料等级低的熟普,耐泡度和甜度会好一些,还有一点,原料等级高的熟普会稳定一些。

@还有比我名字长的:熟普原料逢单设级,有1、3、5、7、9到11级,一般市场3级到5级原料的多,原料等级高,叶肉肥厚,所含的芳香物质和维生素也多,口感细腻,香气强烈,而拼的低等级的原料,茶甜度会好,耐泡。

@蓝天飞燕:首先原料好,茶才有品质保证,垃圾原料怎么也不会变成好茶。熟普等级高的,春茶为多,喝着厚度和层次感要强,有茶气,存放久会有很好的香气,有糯香、荷香,给人感觉很好。并且等级高的原料拼一些低等级的原料的话,也耐泡。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图为:2011年南茗佳人熟茶《氤氲》

@杨杨:小白并不觉得熟茶原料等级越高就越好,熟茶还是喜欢存一些带梗的,因为梗多汤甜,对熟茶来说,小白的喜好甜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有后面滑糯醇香,而且等级粗老一些的料除了更耐泡不说,转化空间也更大些,自己存过11年的乔木小熟饼用料不高,存2—3年时喝是好闻的糯米香,今年再喝就是非常浓郁的枣香,茶汤的枣香都非常浓郁叶底就更是,凉喝也非常清透甜润,小白特别喜欢,后悔当时存的少,一直想再找款熟茶代替,一直没能如愿……只好继续在试茶的路上一路向前。

@丫宝儿:普洱茶熟茶品质的好坏,与采用的晒青毛茶品质有直接的关系,另外还有发酵工艺有关。话题说的用料等级是从茶叶外观上看等级,说得毛茶的老嫩程度,这个等级并不影响他的品质的好坏,并不是说低等级的就一定不好,高等级的就一定好,不同的等级,只是风味不同而已。

探讨|普洱熟茶的用料等级越高,品质就越好吗?

图为:2011年南茗佳人熟茶《氤氲》

@胡超:普洱茶的用料级别主要是看芽头多少,嫩度,和显毫。而用料级别影响最大的主要口感的差别,说不上价级别越高品质越好。其中细嫩的主要体现在口感鲜爽,但是不耐泡,陈化后的甜度不及粗料来的明显。粗料带来的更多厚度和醇正的味道。

@徐俊强:原料等级越高并不一定就好喝,高等级的原料香气比较好但滋味略薄,低等级的原料香气不张扬但甜度高,这个原理其实和毛茶的原理是一样的,芽头香气好、嫩叶滋味足、老叶与梗甜度高,所以一款好的熟茶不单纯靠原料的等级,拼配也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