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叶品牌>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2019-04-04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开启希望之路:台地茶的生态改造与庄园经济

上接《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一)》,我们再来分析,为什么古树茶园价值高?是因为其受到商家的推崇,消费者的青睐,资本的追捧,总之一句话就是社会关注度高,投入大,市场化程度高。相比古茶园,普通茶园无疑就是沉默的大多数,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关注度,其提质增效的难度大得多。其面临投入与市场两个瓶颈:首先看投入,由于缺乏资本的关注,投入远远不足,提质就无从谈起;然后看市场,商家都去追捧古树茶,台地茶园的茶卖不起价,让这些茶农、小初制所主动走出去对接市场很难。

幸运的是,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一些负责任的资本纷纷深耕台地茶,对台地茶园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和创新工艺,积极研发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进行现代化的品牌与渠道运作,极大的拓展了台地茶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其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普洱市政府早在2010年就以景迈山台地茶园改造为范本,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台地茶园的生态改造,从而为全省的台地茶园的转型与升级探索出一条生态发展之路。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而柏联集团则将自有的1.1万亩台地茶园改造成过了欧盟有机认证的疏林有机茶园,并在其基础上借鉴法国葡萄酒庄的先进经验,打造全球首家普洱茶庄园,通过十年磨一剑成为了茶庄园建设的经典范本。如今品牌茶企投身茶庄园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大益、云南白药等纷纷建设自己的茶庄园,可以预期茶庄园将成为茶行业未来的竞争高地。茶庄园的基地建设包括古茶园,但让我们欣慰地发现台地茶园同样受到它们的青睐,作为核心基地来打造。笔者一直认为台地茶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及与市场脱节的问题。而这些有实力的茶企投身台地茶园,打造庄园经济,一方面用重金投入来改造台地茶园,另一方面也可利用其的品牌与渠道优势,解决了台地茶的销售问题,从而为云南台地茶的发展带来了马可福音!

台地茶的生态改造与庄园经济都是从景迈山开始的,请让我们走进景迈山这个茶祖的圣地,去追寻台地茶升级改造的历程,以及其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一祖六神”助推台地茶园改造升级

景迈山除了2.8万亩古茶园,还有另外一个台地茶谱系。

1992年,澜沧县惠民镇为大力发展现代茶产业,成立了景迈芒景联办茶厂,利用景迈山的轮歇地开了两千多亩台地茶园。

“90年代到2000年,是景迈芒景发展茶园最高峰。利用退耕还林政策,拿出一部分粮地种茶叶,种在原来种旱谷、玉米的轮歇地里。这样一来,包括古茶园在内的有林地保护下来,就形成了景迈山古茶林、台地茶两种形态并存。我们搞的台地茶不符合茶树自然生长规律,不种树,高密植,就必须施化肥,打农药,否则茶叶长不好。2002年以前,是农药化肥用量最多的时期。2003年,我们通过调研意识到农药、化肥对生态带来的破坏,对人的身体带来的不健康,必须要走转型之路。”芒景村原书记南康说。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转型就是要告别数量型农业,走生态茶园建设之路。于是景迈山这个澜沧县现代茶产业的策源地,又一次变成了后现代茶产业的急先锋,其通过“一祖六神”自然生态文化总结出来的“稀疏留养生态茶园”模式,成为普洱市乃至云南省推广生态茶园建设的一个范本。同时,柏联进驻景迈山,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先进模式打造全球第一家普洱茶庄园,也给古老的景迈山吹来了后现代产业发展的新风,景迈、芒景的原住民与柏联深度合作,进行古树茶、古村落、民族文化的保护,携手开发景迈山的茶叶与旅游资源,将景迈山这个公共品牌带到全新的高度。

“我想给你们留下金银,但终会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终有遭瘟死亡之时。就给你们留下一块宝石(土地)和茶树吧!即使人家的寨子毁了,你们的寨子也不会毁,你们在我火塘下面的土地上一定能繁衍壮大。”帕哎冷早在1800年前就为族人定下了规矩。

帕哎冷就是芒景布朗族的祖先与自然崇拜文化的“一祖”。所谓“一祖六神”是指,茶祖、茶神、水神、树神、土神、昆虫神、兽神。

一祖六神”不是故事,是原始宗教,是布朗族对祖先与自然万物的一种崇拜,从而对环境产生一种敬畏之心,恪守茶祖帕哎冷遗训,通过敬畏茶神、水神、树神、土神、昆虫神、兽神,从而善待身边的一切。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祖先留两样东西,一样是宝石,里面装有茶叶,放在水里有三片叶子;另一样是遇害后托梦给族人说的留茶树遗训。每年祭茶祖,做大活动,进茶园,都要念遗训。砍茶树会非常害怕。人要善待昆虫,要善待动物,善待水,善待茶树,善待土地,要让六神来保护你,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人在神面前变小,才能善待各种东西。通过一祖六神崇拜后,让茶园里有许多昆虫,成为蚯蚓的家园;把蜂王树变成昆虫神,这就是芒景蜜香的来源。虫吃古茶与庄稼,老人认为是人做错了,去祭祀让虫吃饱了,就不吃古茶与庄稼。许多人认为布朗族信神信鬼,现在人们才知道,这不是信鬼神,而是一种自然崇拜。”南康说。

柏联在景迈山建茶祖庙,把祭茶祖活动开发成一个旅游产品,围绕布朗族的“一祖六神”、傣族及其他民族的茶祖文化进行体验式宣传,让游客直观地感受景迈山的自然生态文化,树立起保护意识。“包括动物、土地、茶树、水资源、昆虫等我们都保护好,这些东西不受人为的破坏,这体现了布朗族及其他民族的原始宗教的祭祀传承,再将其传递到古茶树保护,生态保护上来。不能开矿,挖土,打农药,是一种土地神的崇拜。一祖六神,不能分割,统一结合形成茶文化家园。”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2006年,景迈与芒景村针对台地改造,搞了两千亩示范基地,围绕布朗族的“一祖六神”文化与傣族的自然生态文化,恢复布朗族、傣族林下茶园种植技术,买了很多树苗种在台地茶里作为覆阴树,不准打农药。这套台地茶园改造模式,后来被政府总结为稀疏留养生态茶园,并在普洱市与全省范围内推广。

“2009年,市委政府到景迈、芒景视察,看了林下茶园种植基地,市领导很高兴,认为值得大范围推广。于是,台地茶改造成生态茶园的景迈山模式,在全市推广。柏联集团也深度参与了景迈山生态茶园模式的打造,并率先将其自有的1.1万亩台地茶园改造成符合欧盟标准的疏林有机茶园,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南康说。

2011年由于景迈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推进,景迈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得到茶界的认可,同时普洱茶市场开始回暖,景迈山古树茶涨到每公斤400多元,台地生态茶涨到每公斤80多元。稀疏留养给茶农带来了摸得着、看得到的利好,2012—2013年在政府没有任何补助情况下,茶农主动把其余的台地茶全部进行稀疏留养。2014年景迈山古树茶价格涨到每公斤800—1000元、台地生态茶每公斤200—300元的历史之最。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六代茶园与台地茶升级的光辉未来

要认识“稀疏留养”的价值,必须将其放在云南茶树种植模式的变迁之中来认识。千百年来,云南茶树种植模式的发展经历了6个阶段(六代茶园):混农林茶园、满天星式纯茶园、等高条植茶园、密植速成茶园、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含有机茶园)、稀疏留养茶园。

云南茶叶科技专家以往总结出云南存在五代茶园,笔者对之进行了适当修改,并加上云南茶叶种植史上最新的成果——稀疏留养生态茶园,将其改进为“云南六代茶园”。

混农林茶园。这类茶园建立于汉末至清代中叶,是最古老的茶园结构模式和最古老的茶树栽培农艺技术,茶树与其他一些林木混种,同时长成,茶树间距1.67m见方,挖穴单株种植,每亩100—200株。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属于这种类型。这类茶园以多种植物成分、动物成分、微生物成分组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持了良好的环境。它带有采集农业的印记,由于生产的需要,先民们把茶树从森林中迁移出来,在茶树原有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种植,反映出在栽培技术上持有谨慎态度。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就是这第一代茶园的杰出代表。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满天星式纯茶园。这类茶园大都建于晚清和民国时期,这种茶园模式成分结构单一,单纯种植茶树,无其他植物成分。棵对棵,顺山坡栽种,1—1.67m一株,每亩200—600株。凤庆、临沧、云县、景谷、景东、澜沧等地的老茶园属于这种模式。它的产生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巨大发展,经营者要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混林茶、混农茶作为副业性的商品生产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了,必须向主要副业和专业生产转变,茶树必须从林子里走出来,茶园中的其他效益低的植物必须清除出去,为在单位面积上少投入、多产出,势必要增加种植密度,提高管理水平,于是纯茶园就出现了。纯茶园在我国东南文化与商品发展较早的地区出现较早,在西南较晚。纯茶园与大茶区应是同时出现。

等高条植茶园。这种茶园和技术早期可能是在中国东南形成,在新中国诞生后,输入西南,它是现代茶园结构和农艺的开端。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把大量科技人才输送到云南,特别是在毛泽东的“农业八字宪法”的指导下,在60年代开始发展等高条栽、合理密植的新式茶园,这种茶园,从茶树本身改善了茶园种植结构,第二次提高了密度,每亩种800~1300株,与坡向垂直,等高排列。有的还开了梯台,提倡在茶园种遮阴树、防护林,设排水沟,修建道路等,加强了水土保持功能,提高了单位产量和效益。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中国包括云南所建立的茶园都是这种模式。这一时期出现了大规模的专业茶场。在云南,这种茶园有70万亩。

密植速成茶园。上世纪80年代在全省推广应用。这种茶园是在等高条栽的基础上,以土肥为基础、以密植为中心,把握好修剪养蓬采摘的技术关键,进一步把种植密度提高2—3倍,每亩2000—4000株,以高标准、高质量作建园指导思想,以高投入、快速高产出作建园原则。

高产优质生态茶园(含有机茶园)。生态茶园遵循自然规律,按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规律建立起来的多成分、多层次、多功能、结构稳定、系统平衡和具有稳定持久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应的茶园。1986年开始,在云南省茶叶综合示范区的勐海、澜沧、双江、腾冲、临沧等县试验示范。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稀疏留养茶园。2010年普洱市率先在景迈山尝试此种种植模式并在全省推广。其做法是,对密植的台地茶园施行砍一株留一株,或者砍两株甚至多株留一株,以减少茶树的种植密度,在数年内对茶树不采摘,或者少采摘,尽量让茶树自然生长,从过去水平采摘面改变为立体采摘面,并广植覆阴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营造茶树原生态的生长环境。

通过这六代茶园的逐一介绍,我们可以发现:混农林茶园是典型的自然经济形态下的茶园,满天星纯茶园是云南茶叶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专业化茶园,这两种茶园都是云南传统茶园;等高条植茶园、密植速成茶园与高产优质生态茶园,都是云南茶叶与现代丰产茶园理论深度接轨的产物,其从解放初期起一直盛行到21世纪初,云南传统茶园种植模式被归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大面积的老茶园在低产茶园改造名义下被台刈;到了2004年以后,随着古树热与原生态观念的兴起,云南茶叶种植又出现了返祖现象,即返回到第一代与第二代种植模式,现存的老茶园受到追捧,效益不高的台地茶除了升级改造成现代生态有机茶园之外,还通过稀疏留养的方式将之改造成传统老茶园模式。

如今,景迈山不但凭借万亩古茶园这一云南第一代茶园笑傲茶之江湖,而且还在当代贡献了稀疏留养这一第六代茶园,通过将密植的台地茶园砍稀,并模拟古茶树的生长环境,用最接近第一代茶园的种植管护方式来创造全新的生态茶奇迹,堪称云南茶产业对世界园艺的最新巨大贡献。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台地茶的炼金术:打造茶庄园

为什么要将茶庄园经济说成台地茶的炼金术,是因为其是一种资本农业开发模式,通过重金投入进行长期布局,深耕上游,营造核心基地,对传统农业进行深度改造,并打通一、二、三产的边界,进行全产业链开发,走茶产业、旅游、文化、农产品等多元产业融合之路,兼顾企业与农民的利益,从而能取得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多方长期共赢。

庄园经济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式,是农业开发的综合体。其与之前盛行的“公司+基地+农户”、茶农专业合作社模式相比具有巨大的优势。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到2012年,盛行公司+基地+农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茶农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为主体,抱团参与市场)两种模式。2012年以后,云南省开始大力发展庄园经济。也就是说,长期以来,云南台地茶园的开发都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茶农专业合作社模式两种主流模式来进行,自2012年起越来越多的茶企用茶庄园模式来深度开发台地茶园。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第一次面临产品过剩,经过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终于在1992年确定走市场经济道路。这样一来,中国农村的经济组织,不再是简单粗放的乡镇企业与小生产者一统天下,而是现代企业纷纷投身农业,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运作与管理经验,并对农业种植与加工环节进行改造,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其经典模式就是“公司+基地+农户”。另一方面,农民也出现了专业化的协作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生产者组织起来参与市场定价。

“公司+基地+农户”只是现代企业参与农业的一种初体验,其并没有构建一套以企业为主体的良好的农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尤其在茶园与加工基地深度改造升级方面,以及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与渠道运作方面缺位;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有其组织化程度不够、与市场脱节等弊端,因此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更高级的经济组织形式。

中国现代的庄园经济产生于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其是继“公司+基地+农户”与茶农专业合作社之后的制度创新,也就是说庄园建设中包含有“公司+基地+农户”与茶农专业合作社的内容,但将之大而化之,融合到更专业、更宏大的构建中去。

中国的庄园经济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其真正引起社会重视,大规模搞,还是2008年以后的事,云南大力推进庄园经济是在2012年底。茶界大规模搞庄园经济也是2012年以后的事。柏联堪称云南庄园经济的先行者、探路者,早在2006年就在筹备,2007年正式开建全球首家普洱茶庄园,其与普洱市的爱伲咖啡庄园等一起为云南发展庄园经济积累宝贵的经验,是中国茶庄园的绝佳范本。目前,云南龙头茶企纷纷兴建庄园,比如大益庄园、云南白药的天颐茶源临沧庄园等等。柏联的茶庄园经验可提供一些借鉴经验。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作为先行者,柏联跟其他投身现代农业开发的企业不同的是,其不是简单地照搬“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或者“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而是站在制度设计的高度上加以创新,完全把公司的利益与茶农利益深度融合,同命呼吸,分享发展成果。

杨军认为,相对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现代庄园建设门槛要高得多,其需要一套完善的体系来支撑。庄园建设包括两个核心部分:一是涵盖种植基地、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和品牌建设;二是从茶叶到产品必须遵循生态自然、绿色有机、安全健康的价值追求。

庄园经济是种资本密集型农业,其要真正实现商业价值,必须进行品牌化运作,将庄园打造成特色精品品牌,才能在市场拥有话语权。因此,打造精品茶品牌庄园是柏联集团孜孜以求的目标,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一的普洱茶庄园,是中国茶在庄园经济方面的一张名片。在品牌打造方面,柏联的经验是,以做精品为核心定位,融合一二三产,茶叶、旅游与休闲养生三大产业相辅相成,共同做大柏联普洱茶庄园这一精品品牌。要做好精品,必须深入理解市场真实的需求,通过深度对接市场,来倒逼供给侧改革,从而从茶园种植开始,乃至加工、仓储,到销售与展示,施行一系列与市场深度接轨的精品工程,以改变目前我国农业与农村落后的现状,实现农业的转型与升级。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同时,要做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柏联庄园通过十载建设,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繁荣了边疆经济,成为庄园经济的示范。

柏联建设茶庄园,其基地既包括合作的景迈山古茶园,又包括自有1.1万亩台地茶园。柏联对这1.1万亩台地茶进行重金升级改造,转换成过了欧盟有机认证的疏林有机茶园,并通过工艺的提升与创新,积极研发明星产品,打造庄园茶品牌,大力拓展市场渠道,从而使得曾经卖不起价的台地茶上演了乌鸡变凤凰之传奇。

这就给立志深耕台地茶的企业带来了最大的启示:与其妖魔化台地茶,不如深耕台地茶,化腐朽为神奇,打造下一片镀金的叶子!

深耕台地茶:下一片镀金的叶子?(二)

在这个能不断创造全新的奇迹的时代,没必要都去挤古树茶独木桥,都去当大自然的搬运工,云南茶叶还有许多更有价值的东东值得我们去做……

有用+10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