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茶叶资讯>茶行业>茶业动态>观点|茶叶市场化突破的关键在于流通

观点|茶叶市场化突破的关键在于流通

2019-04-04 访问量: 26 茶礼仪网

观点|茶叶市场化突破的关键在于流通

春节的气氛渐消,春茶既始。在过去的这一年,大街小巷的店开了关,关了开,茶店也不例外。过得还比较畅亮的是与茶叶相关的衍伸产业,比如茶类培训,比如茶服,比如茶空间,当然,必须少不了互联网,这些相关产业,大多有新的面孔和资本进入,也算是顺风顺水。传统的茶店,茶厂,茶企又怎么样呢?无疑,生存艰难,和任何一个传统行业一样,正在经受着市场和资本的严峻考验,对于现状,在新的一年,做为从业人,应该做如何的调整和突破?

有人说马云先生说过,今天很难,明天更难,后天很美好,你死了,都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对手这个词,并不出自商业领域,西方的商业竞争,也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的学习竞争。但不同的是,传统中国的商业机制已经破坏,新的商业环境中西混杂,没有规则,这从官方的行事中可以看出一二,前几天出现在了很火的一个词:熔断,这是种什么现象?网上的解读都很到位,事实就是,没有底线,能玩就玩,玩不起,可以耍赖,你能把我怎么样?

妖言止于智者,祸乱始于萧墙。这种情况并不单单出现在股市,从2008年美国人宣布旧的格局破产,开始新的转型以来,疯狂发展了三十年的国内市场经济也成为政府的掌中物,这种情况在欧洲早已形成,经济的疲软预示着世界政治较量的又一轮搏恒,其突破口掌握在政治资本的手中,但取决于各大国百姓的饭碗还牢不牢固,好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解决了大多数人吃饭的问题,不至于动不动就爆发大规模战争,当然,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底层民众来说,有饭吃就不成问题。

规则从来在发展中完善或颠覆,如同任何一个链条一样,茶叶也走到了这个关口,在全国农业大发展的机遇面前,茶园面积的大规模扩展,整体提升了茶农的收入,但扩种增产的市场突破口在什么地方?依赖于政府消费的缺口已被政策堵住,大量的资本不敢向增长滞缓的实业投入,外贸市场也一再疲软,互联网的崛起,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在政府卖地企业卖楼的一番火热之后,百姓人家的口袋里掏不出几个多余钱,能够坐下来闲谈喝茶的除了云里雾里谈论资本的光头大亨,便是望门发呆般若盘珠子的茶店布衣老板了。不知从什么时间起,满屏的山里茶农,满屏的高山土茶,各大品牌也在网上打起了价格战,我这个做茶的人每天也能收到若干小妹推荐铁观音+金骏眉+茶具只收250的广告,客户能够直接从茶农手中拿到便宜又有机的茶,政府官员多少也有几个山里的亲戚,企业高层更是自己种了几亩的良种,一年的口粮无忧,这样,茶商可以安然地下岗。

啊!南无茶商,如何是好?那些仗手中闲钱玩玩者,多无心经营,小成本打拼的,多无好的产品,新入者众,也多是爱好而已,对市场和产品只是自己直观的认知,难以为继,传统的从业者,一方面执着于自己对产品的认知,一再夸自己的瓜甜,一方面执着于自己理想中的品牌,开始和政府玩过家家游戏,消费者这么多年来,也是云里雾里,总是听到茶文化,喝茶讲究,茶道,茶叶暴利。这是个什么现象呢?可以说,目前为止,茶叶的市场化程度还极为低下,曾经有一段时间,政府想着通过标准和质量安全认证去规范和引导,农业系统也想着统一品牌和思路,但总是多方利益纠缠难分,成本不断攀升,市场踏步不前,没有利润的支撑,一切的想法归于我佛。

无疑,这是茶叶最好的时代,那么,一年那么高的产量和产值去了哪里,这得问官方的统计数字和企业及经销商的库存,对消费者来说,昔日王谢堂前燕,何时飞入寻常百姓家?很显然,那个高利润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没有了政府的消费,天价茶有价无市,茶叶最为畅通的出口,在当下应该是寻常百姓人家,没有日常的消费,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文化可谈,籍此,茶业的转型必须走近业者的日程,但转型并不是凭空造车,用概念获取资本的青睐,否则又将回到原点,而是立足于产品,立足于市场,立足于企业资源的配置,经营企业就是养孩子,少了过程的结果便是掩耳盗铃。

什么叫好的产品?比如成熟的汽车市场,国际上早已扬名立腕的大牌沃尔沃,这个以安全性能著称的品牌被吉利收购,这个现象如何解读?这个诞生了大名鼎鼎的诺贝尔先生的国度,曾因哥德堡号与中国的茶叶发生了莫大的关系,作为欧洲及世界名列前茅的富裕国家,其经济能力不会容不下一个响当当的汽车品牌,正是其高度发达的资本经济体制,从价值的角度坚定地选择了更好的东家,沃尔沃品牌先后两次被福特和吉利收购,并一直坚挺于汽车品牌之林,不得不佩服其核心技术和坚定的企业品牌理念,不管外在经济和管理如何转变,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一直不会动摇,这是强大的,一般说来,一个企业死了,一个企业的产品也随之消亡或重心易弦,不再是原来的面目,这点,从市场和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西方国家的现代企业管理精神我们必须要学习,其把绝对重心放在打造核心产品身上,有了核心的产品,便会有高粘度的客户,客户的忠诚度是企业价值的最大体现,没有了客户粘度的企业,存在的理由是要受到严重质疑的,商业诚信是源自于需求,在商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这种需求被人为的因素过大的刻画,中国更是讲求人情买卖,这是对商业环境最大的颠覆,一度曾让我们的商业资本在萌芽的状态泯灭,在西方资本家大肆扩张疆土的时候,我们的小工业生产还在承受官方的考验,传统已去,发展时不我待,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时,前辈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落后的悲哀,清末民初,新兴的地主阶级派出了自己的后辈,去到西方和日本学习,这一出走,从此彻底的革了强盛了两千多年的王朝的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浪潮的先导,源起于广东、浙江沿海,从此,籍政治的风潮,新兴资本崛起,直至今天,国内民营经济的活跃充分说明了其先进性,并走在了世界经济的前列。在这一时期,也正是这中国茶叶最为黑暗的日子,在生死一线和为生计忙碌奔波的日子里,喝茶似乎是个遥远的事,

茶叶从来是经济的风向标,无论是之前以政治为核心的长安,还是大都北京,包括现在的茶都杭州,都能够找到茶叶最为兴盛的影子,今天的北上广,更是茶叶最为前沿的阵地,在经济环境萧条转型的当头,一度崛起10年的茶叶也走到了一个关口,之前广州芳村市场的罢市,这两天马连道的商家关门潮,都在诉说着一个信号,市场的转型和重新构建迫在眉睫,一些新型的企业已经走在了前列,大众消费,网络市场的兴起,茶叶的延伸产品,更为明晰地让消费者看到了一个文化之外的产品,那就是体验感,参与力,透明度。

在强大的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文化和文化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其内在的强大张力可以让任何政治和经济符号显得微不足道,这种后发的力量,具有无限传承的功效,这正如茶叶,在所有的热闹纷繁背后,它所承载的,只是人们的一点敏感记忆,似乎在某一个瞬间,在某一个空间,在某一个人身上,人们看到了一丝平静,感受到一丝的自如,这是何其的洒脱,中国人,无论在任何空间,能够看到先人的物件,都多少有一丝不同的感触,这是根,也是萌芽。

路在何方?非三言两语,在趋升的国家实力和经济背景下,茶叶所承载的使命,依然的光明,这需要一代代人的务实和努力,更需要一个个实体的付出和铺路,捷径,从来是短暂的代名词,我们相信自己的祖先,那是相信自己的判断,事物发展的规律,从来没有变过,现在更多关于茶叶发展的方向,是基于经济的前提下,但茶叶的经济价值远不止于此,从市场的角度去挖掘它,在柴米油盐酱醋酒的大开大合中,茶只露出了冰山一角,局限于传统茶行业多是茶农,茶厂,茶城,茶店这一循环,即使有企业一条线贯通,也多是在成本和价格上层层加码,没有在产品的价值和流通的标准上下功夫,往复中,茶叶成了一片飘浮不定的叶子,始终没有进入大流通的环节,这对市场化来说,绝对是个坎,资源的内耗和价格品质的参差不齐,让大众消费的选择有点头痛,之前畅饮三北的猴王牌茉莉花茶,应该说是个市场化成功的例子,一款产品,独步下天,在今天,如果想要在流通环节找出一个当年这样标识鲜明的产品,还是难的,这个品牌存在少说也有五十年了,在立顿进入中国之前,恐怕流通领域再难找出猴王哥哥这么给力的茶叶品牌了,至于在各自家门口叫得响的局域企业,在大市场面前,就根本提不上品牌的台面,无非是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

流通面对的是大市场,大众化,要做好这一块,非一日之功,更非茶农所能,如果不借助政府和资本的翅膀,难以实现质的飞跃。传统的茶业,“茶人”是个小圈子,但范围不小,能够在小众层面做精,做深,做好茶的文化,也是一条长路,但真正的转型升级和茶叶复兴必定是基于大众市场和流通的力量,那么,我们就用毛爷爷的语录做一展望: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也是妈妈写信给我的鼓励用语,感谢过去的一年,朋友们,新春快乐,吉祥安康,让我们用这杯茶,祝福我们自己,祝福茶叶的未来。

作者简介:陈军,上清堂主,茶艺师,评茶师,茶文化传播者。(图源于网络)

有用+10
分享